大洋彼岸的律動

在人生旅途疲憊的時候,別忘了欣賞路邊的風景
正文

南極遊之五: 南極,孤寂絕美的世界盡頭

(2023-04-13 19:47:22) 下一個

南極日記 - 南極,孤寂絕美的世界盡頭

12/26/2022 星期一

在South Georgia 玩了四天後,我們的船住南極半島開去。

因為今天不下船,我們起得很晚,11點多才下樓,想去找一點吃的東西。下樓後發現今天竟然是早餐和中餐一起吃的Brunch(早午餐),餐廳剛開門不久。其實行程安排裏都已經說了今天是早午餐一起吃,我隻是沒有仔細去讀而已。今天的Brunch太豐富了,既有常規性的早餐食品,也有中餐的食物。

吃完飯,休息一會就開始聽下午的科普講座。下午的講座是關於冰川。冰川是怎麽形成的,冰川為什麽是藍色的?冰川的種類,冰川的特性等等。先生認為這些科普知識都太小兒科,他更願意自己在房間裏享受出發前我們在Netflix 上下載的電影。我一般都會去聽聽,趁機補一下自己缺乏的科普知識。我以前從不知道有冰原(ice sheets)一說。冰原,顧名思義,就是比冰川大很多倍的冰川。現今世界上有兩個冰原,一個在格陵蘭島,一個在南極洲。 它們覆蓋了至少五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另一個講座是關於南極和亞南極島嶼的地質結構。

5點20分鍾,聽到廣播裏說離我們船九英裏的地方有一塊長型浮動的冰川(iceberg),也就是冰川上斷下來浮動的大冰塊。當時也沒有注意聽這浮冰冰川究竟有多長,心想大概也就幾英裏長吧。我穿好厚衣服,跑出去看,隻見一塊長長的浮冰在我們船行駛方向的右邊,這塊浮冰很長,長得我們看不到它的頭和尾。第一次看到如此之大的浮冰(iceberg),有點興奮。因為天氣陰沉,遠處霧蒙蒙的,那冰塊在水裏也不是很清楚。照了幾張照片,錄了一個視頻,我就回房間了。在房間休息了一陣子,再跑去陽台觀風景,天哪,那長長方方的浮冰還在海麵上,而且就在我們船旁邊不遠,它就像一堵牆,把大海一分為二,那個壯觀,有點像中國的長城。後來才知道這塊浮冰長達一百多英裏,難怪我既看不到它的頭,也見不著它的尾。後來聽說為了讓我們看到這罕見的巨型浮冰,船長還特意繞了一下路,因為它並不在我們必經的航程路上。

今天風很大,船搖晃的很曆害。我們在船上走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樣,跌跌撞撞、搖搖晃晃。可這麽搖晃的船,我們也不頭暈惡心。

12/27/2022 星期二

船還在開往南極半島的路上。吃完早餐,九點半又開始執行這兒的生物檢測規定:每個人把所有要帶上南極半島的衣服,袋子,相機三角架等等拿去撿查和吸塵,因為怕衣服上或者袋子裏有小東西被不小心帶上岸,破壞南極的生態環境。撿查完要帶上岸的衣服等物品後,我們又去Mudroom 、把要出行的高筒靴子用刷子刷幹淨,然後放入藥水裏泡一下。

執行完生物檢測規定以後,回到房間,透過陽台的玻璃,我凝望著洶湧澎湃的大海,以及大海裏滾滾湧動的浪濤發起呆來。不一會兒,我突然心血來潮,想到八樓的觀景台上去看海。穿過六樓的走廊,推開六樓船尾的門,哇,風真的很大,海麵上煙雨蒙蒙,波濤滾滾,我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前行。在船尾,6樓上去七樓的樓梯很單薄,護欄也不高,狂風夾帶著雨雪,我感覺自己隨時都會被風吹入大海似的,有點害怕。上樓時,我緊緊抓住攔杆一下都不敢放鬆,艱難地爬上七樓後,整個七樓遊泳池甲板上空空蕩蕩,沒有一個人。我在落有雨雪、滑溜的甲板上搖搖晃晃地邊走邊看,感受著這狂風肆虐的南極天氣,然後毅然決然地又從七樓中間的樓梯爬到了八樓。上到八樓後,我終於看到一個靠在門口抽煙的工作人員。見到有人,我就不那麽害怕了,繼續往船頭的方向走去。越往船頭走,風浪越大,到達船頭時,感覺那海上的大風大浪隨時都會把我們的船掀翻。呆了一兩分鍾,我就趕緊回到室內的觀景房裏、繼續看著似乎要把我們吞噬的大海,聽著海浪拍打船身的響聲,想著如果這船被浪打翻了怎麽辦。看著想著,突然廣播裏傳來了一個聲音,說我們現在正行駛在典型的南極氣候的大海上,海麵上風大浪高。廣播強調從現在開始,關閉所有通往外麵的門,禁止任何人出去外麵的甲板。哇,我才剛剛進來,好險,也好刺激,我竟然勇敢地親身經曆了一下這個惡劣的南極氣候。外麵確實很危險。據說現在外麵的風浪是43KT,43海裏/小時。

搖搖晃晃地回到房間,我又在陽台的玻璃門前看海,外麵依然海浪堆疊,白沫成片,船被大浪推動得前後左右的搖晃。我們應該是習慣了這種搖晃,竟然再也不頭暈惡心了。晚上的海風據說會高達58KT

12/28/2022 星期三

經過了二天二夜的大風大浪,今天早上我們來到了Elephant Island (大象島)。這兒就是當年Shackleton棄船逃生登陸,留下二十二人在此生存的島嶼。望著被洶湧的海浪包圍著的象島,想像著當年Shackleton的船員要在這冰天雪地、寒冷的島上生活四個多月,真有些不敢相信。那該有多大的堅強意誌才能讓他們堅守並過完那苦苦等待救援的日日夜夜呀?

大象島位於南極洲海岸,在南大洋的 South Shetland Islands的外圍。一眼望去大象島的景色非常獨特,它美得讓人陶醉。幾座幽黑高聳的山峰,環繞有巨大的冰川,絢麗迷人的冰川從山峰之間一傾而下伸入海中、接受海水的撫摸和拍打。海浪時不時躍上岸邊的礁石,掀起一層層白色的浪花。我們到時,天上飄著雪花,蒙蒙的白霧給這個迷一般的象島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雪白的冰雪和幽黑的岩石相互交錯,讓我浮想聯翩。難怪這兒常常會吸引探險家和大自然愛好者的關注和探索。據說在 Elephant Island 上觀察日出和日落也是一種神奇美麗的體驗,在極地純淨的空氣中,太陽的光線會以不同的角度和強度穿過冰山,映射出一係列的奇幻色彩。

今天的安排是坐衝鋒舟巡遊大象島。當年的探險隊能夠生存的地方,我們為什麽不能登陸去走一走?後來了解到,這個崎嶇的大象島嶼基本上都被冰雪覆蓋,島上的氣候十分惡劣,岸邊風浪太大,幾乎沒有地方可以登陸。我們坐在衝鋒舟上,圍繞著豎立在Point Wild岩石上的Shackleton紀念碑巡遊。紀念碑上坐著Shackleton的半身銅像,他緊鎖雙眉,遙望著南極大海,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他當年那探險南極的故事。

盡管這兒氣候惡劣,但它仍然是一個生命的寶庫。島上有多種企鵝和海獅,還有Chinstrap(帽帶企鵝)的繁殖基地。除此之外,這裏也是座頭鯨,長須鯨,海獅海豹,和黑眉信天翁的樂園。

午餐後聽說海裏有鯨魚,我在甲板上觀望了一下,隻能是遠遠地看到一點點鯨魚的影子。看到的鯨魚據說是Fin Whales(長須鯨), 這種鯨魚不喜歡翅尾巴。下午聽三個人講南極探險的曆史。其中有一個人說:當年Shackleton的耐力號殘骸已於2022年3月5日被發現,她沉沒在9869英尺的海底差不多107年了,但船看上去仍然狀態良好。該沉船已被南極國際組織指定為受保護的曆史遺跡。

傍晚在練身房鍛練時聽到廣播說在會議室有練舞,我們也去湊了一會熱鬧。這是在這艘船上的唯一一次跳舞。去後才知道他們排練是為了在新年晚會上的演出。不管怎樣,我們也跟著一起玩,由一個印度男士領著、練習跳一個印度舞。這個印度男子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但印度舞還跳得像模像樣。群魔亂舞了一陣子,出了一身汗,大家也就各自回屋了。

12/29/2022 星期四

早上醒來拉開通往陽台的窗簾,哇,外麵的世界真的好美,風平浪靜,蔚藍色的海麵上,漂浮著各種形狀的浮冰。那海麵上的浮冰,被海水這位雕刻師,雕刻成了一座座美輪美奐的冰雕。而在那美麗的冰雕上,有幾隻Adélie企鵝在那兒翩翩起舞,有的伸長脖子在冰上滑降;有的拍打著雙臂在那兒舞動著身軀;有的回頭給我們拋了一個迷人的媚眼……我著迷地看著它們的表演,同時用相機記錄下來一組企鵝的冰上芭蕾,非常美妙的時刻。

這就是Paulet Island,一個位於南極半島東北端、直徑約1.5公裏的圓形島嶼。它是一個休眠的火山島,島上的地貌呈現出典型的火山形態,頂部有一個小火山口,火山口內有一個湖泊,形成了這兒獨具魅力的景象。島嶼的南部是一片冰川覆蓋的山丘,山丘上覆蓋著厚厚的雪層,給人一種神秘安靜的感覺。島上還有一些細長的冰柱,它們隨著風的吹拂、發出清脆的聲音,非常美妙。由於地熱,島上還有部分地區不結冰,住有龐大的Adélie Penguins。Adélie企鵝一般都孵有二個,或者三個蛋(但很少三個的)。

上島後,我們看到了成片的Adélie企鵝,很多企鵝媽媽帶著兩個小寶寶,寶寶們時不時地從媽媽嘴裏掏出食物,享受著它們不勞而獲的權利。除了Adélie企鵝,這兒還有大量的海鳥和海豹等野生動物,大量的海豹在海岸線上曬太陽,根本不理睬周圍的遊客、顯得非常慵懶但迷人。

下午登上了南極半島東北端的一個古老的火山海灣,Brown Bluff。它形成於100萬年以前冰川複蓋的湖水下麵的火山噴發。這座火山的原始直徑被認為約有12-15公裏。整座火山的主要岩石是火成岩,由火山噴口噴出的火山灰形成的凝灰岩。高聳的紅棕色凝灰岩懸崖麵對著南極海峽,懸崖兩邊伸展有1.5公裏長的火山灰海灘,海灘上灑滿了大量的、晶瑩剔透的白色或者蘭色的冰塊。這些冰塊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冰塊中穿梭著忙忙碌碌的長有紅色小嘴的Gentoo企鵝和白眼圈的Adélie企鵝。站在海灘上,呼吸著這兒純淨的空氣,望著像星星散落在銀河裏那海麵上閃亮的浮冰,以及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冰川,令人徒生一種夢幻的感覺,真是太美了!

上岸後我們先往島的右邊走去,路上有幾塊奇異的岩石豎立在那兒,岩石上長滿了像青苔似的黃、綠色植物,這些五顏六色的植物把從火山口噴出來的岩石點綴的像是一個個嬌美的新娘,站在海邊等著她們的新郎遠征歸來。可惜這一等就過去了100萬年

島的左邊是一座長達10公裏的冰川,冰川麵向大海的切麵垂直平整,像是被誰用利斧劈成的那種,它們在陽光下呈現出夢幻的藍色。如果不是南極的各項規定,我一定會攀爬上冰川去嘹望一下那一望無際的南極冰原,我想那兒的景象一定是非常壯觀的。在冰川和火山岩之間有一條冰川融化而形成的瀑布,它從山上飛流而下,直通海洋。先生想去試探一下瀑布的流水,結果一腳踩下去,那滿腳的泥巴讓他無法再繼續前行。因為無法了解前麵的路況,我趕緊讓他回頭。可當他把腳抽回時,滿鞋都是泥巴。這可怎麽辦?在往回走時,在一個有海浪衝刷的岩石邊,幾經周折,先生終於用海水把靴子上的泥巴衝洗幹淨了。好在當時那邊觀看冰川的人不多,我們算是悄悄地“野”了一回。

12/30/2022 星期五

一大早我們來到了南極半島的Cierva Cove,童話般的世界,除了美還是美,這個美讓人窒息,讓人感動,更讓人沉醉。一個個在海上漂浮的冰塊,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蘭色寶石散落在大海中、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Cierva Cove,是南極半島西海岸的一處大型海灣,環繞有高聳的山峰和冰川,山峰在霧雨朦朧下若隱若現,給人一種迷幻的感覺。1960年它被英國南極地名委員會以Juan de la Cierva的名字命名。Cierva是西班牙的-位設計師,他在1923第一個成功地設計了旋轉翼飛機。

上午我們坐衝鋒舟(Zodiac),由探險隊員帶著在海灣中乘風破浪。在巡遊時我們看到很多顏色和形狀各不相同、但非常美麗而壯觀的冰山和冰雕。有一座綠色山峰狀的冰雕,它看起來很脆,似乎一碰就碎,但探險隊員告訴我們這塊冰非常堅實,如果我們去撞它,我們的船肯定會粉身碎骨;有一塊又長又大的冰山被海水在冰山中間掏了一個洞,形成了一座白色的海上冰拱橋;有一塊龐大的冰山,在海水的衝刷下,形成了一個澳大利亞悉尼大劇院的形狀,劇院入口處發出耀眼的藍光;還有一塊罕見的、有著黑色條紋的大冰塊,這種冰塊大部分冰體藏在水下,很容易給行駛的船隻造成危險……總之各種風格的冰雕應有盡有。除了各種造型獨特的冰山、冰雕以外,當然還有海豹和企鵝,它們棲息在浮在海麵的冰山上或者冰川邊緣,等著我們給他們拍照。

巡航時,我們時不時地見到鯨魚在附近的海域裏上下翻滾。為了讓我們更多地觀看到鯨魚的表演,探險隊員開著衝鋒舟載著我們不斷地跟蹤它們,一見到鯨魚的影子,大家就連聲呼喊。追蹤一陣子鯨魚以後,我們將船掉頭往不同的方向開去。當我們開到一個幽靜的被冰山環繞的小海灣中、靜心地體驗那兒的一片寧靜時,突然一條鯨魚媽媽帶著一條鯨魚寶寶,在我們船的附近上下翻滾,大家一片驚呼,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呀。

衝鋒舟穿梭在千姿百態的浮冰中,我們看著時不時跳出水麵的鯨魚,欣賞著四周白色的冰川,黑色的山峰,藍色的浮冰,大家似乎已經忘記了塵世的一切喧鬧,溶入到這片寧靜而美麗的畫麵裏了。它的美真的不是幾張照片就能看到的,如果你真想知道這兒到底有多美,來南極吧,隻有來過南極的人才會真正體會到什麽才叫美。

Cierva Cove還有一些科研站,進駐這些站點的科學家們研究著南極洲的氣候變化、地質構造和海洋生物等等。在我們停船的附近就有幾棟紅色的房子,據說那兒是阿根廷的南極科研站。

可能是Cierva Cove海麵比較平穩,報名參加海上kayak(劃皮艇)的人今天第一次活動。本想看一下他們在南極劃皮艇的樣子,但負責這個項目的來自台灣的探索隊員Wen,瀟灑地開著拖著一長串黃色皮艇的衝鋒舟,往遠處駛去。我在房間的陽台上用我的“大炮”鏡頭一直跟蹤他,直到他和船隻消失在茫茫的冰山之後。可惜沒能一睹他們劃皮艇的風采。

下午登上了Mikkelsen Harbour,南極洲的一個小海灣。海灣四周是冰川。我們登岸的地方複蓋著厚厚的積雪。終於有機會踏上南極的積雪之地了。上岸後,探險隊員首先告訴大家保持安靜,他手指不遠處有兩隻Weddell seal(Wendell 海豹)正在睡覺。我悄悄的掏出相機對著那兩個酣睡的海豹準備照相,就在我快要按下快門的瞬間,那隻小一點的Wendell 海豹抬起頭來衝著我的鏡頭微笑,那個憨態的樣子把人的心都要融化了。我快速地撲捉到了這個瞬間,很是得意。那隻調皮的Wendell 海豹衝著我們笑後,又躺下繼續它的美夢去了。

我們沿著探險隊的人事先為我們踩出來的雪路一路踏雪向前走去,看到雪地裏有一條條的小道,探險隊的人說這些小道都是企鵝們踩出來的“企鵝高速公路”。果然如此,隻見在各條“企鵝高速公路”上,正來回跑著互相串門的企鵝們,它們看著我們這些陌生人,走走停停,有些疑惑。為了不打攪它們,我們盡量遠離它們的高速公路。真可謂是人走“人道”,而鵝走“鵝道”。我看著企鵝沿著它們自己的路來來回回地走,感覺很是有趣。盡管探險隊員告誡大家不要走企鵝高速以免對企鵝道造成損害,但企鵝們一點也不客氣、時不時踏上並享受我們踩出來的“人道”。

在Mikkelsen Harbour除了大量長有紅嘴的Gentoo 企鵝和海豹外,我們還看到了當年捕鯨者留下的鯨魚骨頭,和一座小紅房子。據說那紅色小房子是當年來南極探險時的“避難屋”。

今天是先生的生日,盡管我們這一代人沒有過生日的習慣,但船上的餐廳還是給在這段時期出生的人準備了生日蛋糕。前幾天見到船上員工給其他人過生日,不習慣成為這種聚焦中心的先生,就開始擔心起來,計劃著怎樣逃過這次慶生活動。吃完晚飯趁餐廳工作人員沒注意,他趕緊就離開餐廳逃之夭夭了。回到房間一開門,哇,兩大串生日彩色氣球高懸在房間裏、頂著天花板,而綁氣球的飄帶在空中飛舞。床上擺著用毛巾折疊成的蛋糕和小美人,蛋糕前放有一個“祝生日快樂”的卡片。這生日的布置,太溫馨了,非常謝謝船上的工作人員。第二天早上,我們在餐廳用早餐時,空中突然傳來“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三個餐廳的工作人員、手捧著蛋糕唱著“祝你生日快樂”的歌、緩緩地向我們走來,與此同時,在坐的就餐人員也跟著一起唱起了起來。哇,好感動,我們趕緊站起來對大家的祝福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於先生想逃避“慶生”的行為,我感覺很可愛。但由於船上熱情的工作人員的認真負責,他怎麽逃也沒逃過這個項目,真可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2/31/2022 星期六

今天是2022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在南極半島的最後一天。能在南極送走2022年,非常幸運,值得紀念。我打開船上的wifi,給家人和朋友們發送了一些南極的美照,並送去了來自世界盡頭 - 南極的問候和新年祝福。

今天上午的計劃是在Rongé island/Georges Point坐衝鋒舟衝浪、巡遊,然後登陸Georges Point。Rongé island是一座高而崎嶇的島嶼,長8公裏,是南極洲 Graham Land(格雷厄姆地)西海岸Errera Channel(埃雷拉海峽)西側最大的島嶼。站在船上看,Rongé island的山峰很高而且雄偉,山峰周圍雲霧繚繞,黑黝黝的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二塊高聳的岩石豎立在一座山峰的前麵,岩石的周邊複蓋著皚皚的白雪,一眼望去非常像一幅潑墨山水畫。

上午我們坐在衝鋒舟裏環遊,天上漂著雪花,在雪花飛舞中衝浪又是另外一種體驗。不久我們看到一座酷似泰坦尼克號船的大冰山,這座冰雕泰坦尼克號在海水的衝撞下竟然紋絲不動。我想當年的泰坦尼克號如果能像它一樣地穩若泰山,那船上的人就會安然無恙了。這座冰山的形狀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泰坦尼克號的風采。

巡遊一個小時後,我們登陸Georges Point,Rongé island的北端。同樣的,我們沿著探險隊員踩出來的雪路邊走也看,所到之處基本上都被白雪覆蓋,隻有幾個地方,因為是企鵝們的棲息地,而沒有冰雪。企鵝們都是沿著海岸線擇地而息,而連接各個企鵝棲息地的,同樣是它們踩出來的“企鵝高速公路”。這些企鵝們也像我們人類一樣喜歡串門。

今天的中餐本應是在七樓吃BBQ燒烤, 但因為外麵的天氣不好,臨時改在五樓的餐廳。中餐有很多好吃的,除了平常能見到的中餐食物外,還增加有烤乳豬,烤肉排,烤蝦等等。中午又吃了很多。

下午登陸Orne Harbor,一個位於南極洲西南部格雷厄姆地區(Graham Land)的一個被冰雪覆蓋的,環繞有壯麗的山脈和巍峨的冰川的美麗海灣。在Orne Harbor附近有許多美麗的冰川,其中最有名的是Ablation Valley冰川。據說遊客可以在冰川上漫步,領略冰雪世界的神秘與美麗。

我們坐衝鋒舟向登岸地點奔去,快到時,前行的水麵堆滿了浮冰,衝鋒舟得擠開浮冰慢慢地前進。有時堵在前麵的冰塊太多、太大,衝鋒舟不得不往後退回、然後另擇少冰之處再往前走,這樣來來回回地折騰了好幾次,我們終於靠近了登岸的地方。第一次坐衝鋒舟破冰前行,感覺很新奇,也很刺激,同時還有些擔心。好在有驚無險,順利地抵達登岸之處。

從登岸之處往上看,哇,我們要爬一座好高的被雪覆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上,已經被探險隊員踩出了一條Z形的小路。或許是斜坡太陡,坡上積雪太厚,我們不能直線往上爬?這樣迂回地爬山,無疑增加了很多路程。我們平時運動很多,這種爬山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麽,可對於平時不太鍛練的人來時,估計夠嗆。這不,路上看到不少人艱難地爬爬停停。我是習慣邊走路邊看風景邊拍照,爬山速度比較慢,可先生他沒有拍照的任務,一個勁地往上走,不一會兒就爬到了一個高高在上的地方、不停地向我招手。我拍照完後,也加快了爬山的速度,不一會兒就趕上了先生,我們倆一起踩著二尺厚的雪、艱難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去。這樣的爬山登陸還真有些南極探險的感覺。

到達山頂時,風大雪紛飛,真有一點像是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感覺。環顧四周,前麵是我們船停泊的海灣,海灣四周雲霧繚繞、冰雪覆蓋著奇峰怪石,山頂的後麵也是一片汪洋大海,而左右兩側卻是一些更高的山峰。看來我們所登之處隻是左右山峰的半山腰。望著那更高的山峰,我們也隻能是望洋興歎,因為那兒盡是陡峭的山崖,不是一般的人想爬就能爬上去的。在我們爬不上的懸崖峭壁上,可住著一堆堆的企鵝們,它們一個個頂著大風大雪、而不是背著風地趴在那兒靜靜地孵育著它們的後代。說來奇怪,它們為什麽喜歡棲息在這風口上呢?找一個避風之處趴著不是更好嗎?看來我們人類是不會懂得這些鵝類獨特的生存之道的。

正當我注視著這些企鵝、思索著它們奇特的生活方式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一片喜慶的喝彩聲。回頭一望,哇,一對新人竟然也選擇在這個風口浪尖,雪花風舞的高山之顛,宣讀他們愛情的誓言。他們穿著單薄的婚紗和禮服在風雪中接受著寒冷的考驗,但願他們的婚後生活也能夠像今天一樣承受得住生活風浪的考驗。祝他們幸福快樂一輩子。事後我們知道他倆其實已經結婚二年,他們是幾年前在來南極遊玩時相遇的,女士來自中國,男士不知來自哪一個國家,但是是一位風度翩翩的黑人男士,他們倆相遇在南極,相知,相戀在中國,結婚後生活在美國加州。這次他們決定再一次來到南極,重現他們之間浪漫的愛情故事。

今天還有一個項目叫“Polar Plunge”(極地跳水)。我不會遊泳,肯定不能參加這個項目。但即使會遊泳,我可能也不會去參加這個極地跳水,太冷了。大家從Orne Harbor回來都已經是7點多鍾了,大概7點半左右,廣播裏傳來極地跳水的通知,不用報名,按照顏色組一個個地輪,我站在甲板上觀看,第一個出來的是一位男士,穿著泳裝,背上掛有一個安全繩子。他從mudroom 中走出來,在衝鋒舟臨時塔的木板上跳了跳,就縱身一跳,跳到海裏去了,一會兒見他浮上水麵,遊回衝鋒舟,順著掛在衝鋒舟的階梯爬了上來,這就算完成了一個在南極跳海的壯舉。第二是一個女士,在她跳前,好像那掛在船上的階梯鬆動了,二位探險隊員扒在船上修理。不一會兒修好了,那女士來了個高難動作,縱身翻轉180度一跳,然後遊回來,然後第三個人跳…。因為甲板上太冷,我看完這三個人跳海就回房間了。據說那天跳水的人創記錄的高,有50多人參加了這個活動,真的佩服這些跳水者的勇氣和膽量。

晚上是新年晚會,由我們大家自己報名表演節目。白天山頂上穿婚紗的姑娘在鋼琴前麵給大家彈了二首鋼琴曲,引來大家的一片喝彩聲。來自加拿大的幾位中國女士,在鋼琴的伴奏下,唱起了“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美妙動聽的旋律回蕩在大廳裏,大家拍手稱讚。鋼琴前的節目表演完後,大家移步到會議廳開始了今晚的“talent show”。我們沒準備,也沒報名,看了一會非專業的表演我就回房間休息了。晚會持續到午夜淩點,新年鍾聲敲響以後才結束。當我在房間裏聽到五樓傳來的“新年快樂”的祝福聲時,我也在心裏默默的祝福我的家人和朋友們“新年快樂”!

1/1/2023 星期天

離開南極半島,我們的船往北開,早上到達Shetland area. 探險隊長Jamie 昨天就預告今天天氣可能會影響我們登岸Aitcho Islands / Barrientos Island 。

Barrientos Island (Aitcho Islands)是座1.5公裏長的島嶼,北海岸主要是陡峭的懸崖,高度約70米,南海岸有一個平緩的斜坡。 島的兩端是黑沙和鵝卵石海灘。島上住有chinstrap Penguin(帽帶企鵝)、 Gentoo penguin(巴布亞企鵝)、海藻鷗、賊鷗、南方巨型海燕、海狗、海豹、威德爾海豹等等。

上午10點左右,天氣尚好,第一組的人先登岸。輪到我們時天氣越來越不好,風大,浪高,雨加雪拚命地往身上澆灌,可我們還是堅定地往山坡上走去。這個島基本上沒有雪,整個島的中心被一大片綠色苔蘚覆蓋著,我們走路時被告知不要踩踏這些綠色植物。

上岸後沒到五分鍾,探險隊員就通知大家不能再往前走了,因為天氣越來越糟糕,冰雨越下越大。匆匆照了幾張照片後,我們就上衝鋒舟返航了。回船的路上,風浪把我們的衝鋒舟推到浪尖上後又摔回到浪穀,大家都有些緊張,擔心衝鋒舟被打翻。好在船停泊得離島不遠,我們很快就回到了船上。差不多二十天的行程,今天第一次因為天氣而沒有盡興。風繼續吹,雨(雪)繼續下,下午是登不了岸了。

下午由於天氣不好,登岸計劃取消。探險隊員講他們在極地的生活故事。有一位女士講她在極地的生活體驗,由於條件有限,晚上大家都是和衣而睡,她旁邊躺著的是探險隊裏的一位男士,他們在極地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數島上的企鵝,因為企鵝經常來回跑,他們數著數著就迷失了目標,然後得重新數過。極地食品有限,他們常常在缺乏淡水和食品時,盼著有船經過,因為經過的船都會給他們提供一些援助物質。有時沒有水,他們就用島上的雪水作為飲水使用。另一女士講她在北極的生活體驗,她的工作就是協助科研團隊,轉運研究工具和物質。見到她的照片用雪橇拖著一大堆物資,我想她哪有這麽大的力氣去運輸這些東西呀。她常常睡在野外豎立在雪上的帳篷裏,看天上的星星和北極的極光。是,那清澈明亮的星星,那神奇炫耀的激光確實很美,但成年累月地生活在這樣的艱難環境中,我不得不佩服她們的膽識和勇氣。

今晚是新年的第一個晚餐,吃了烤牛肉和蝦。晚餐後和來自上海的一對夫妻坐在一起過新年,聊大天。男的來美國後本來是讀哲學博士學位的,但在學校教授的勸說下,改成攻讀會計專業博士。要知道在美國商學院攻讀會計博士和攻讀金融博士的人都很稀少,因為商學院主要培訓的是MBA,碩士學位。男的現在在田納西州大學教會計。大家談論著我們這一代人年輕時在中國經曆的風風雨雨,和半路踏上美國以後的奮鬥故事。

晚上十一點左右,我們聊得正歡時,船的窗外時隱時現一片紅光,我們驚喜地叫著,是晚霞,是南極特有的美麗晚霞。我們跑到船外麵,隻見天空有橙色,紫色,紅色等色彩,它們反射在被海風吹拂、波浪起伏的海麵上、掀起一片片五彩斑斕的層層漣漪。這個南極日落的晚霞是一種獨特而神奇的體驗,是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隻有天上人間才會有的美麗景色。

1/2/2023 星期一

船正往德雷克海峽行駛。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是南美洲合恩角、智利和南極洲南Shetland群島之間的水域,它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南大洋的交匯處。 海洋匯聚形成的大浪,環繞南極洲運行的大風,高低壓氣流的合並,沒有陸地形成的阻力等等原因造就了德雷克海峽的狂野大浪。那洶湧的水流、猛烈的強風和滔天的海浪常常讓出海人對德雷克海峽望而生畏。很多去南極的人也怕過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的海浪有時高達40英尺(12米),被認為是船隻最危險的航程之一。我們探險隊長昨天說,根據天氣預報我們通過德雷克海峽時應該不會太難。確實如此,昨晚半夜有些風浪,現在還好,船有些搖晃,但不曆害。我站在房間的陽台上,望著外麵的大海,拍攝著外麵的海浪,心想德雷克海峽也隻不過如此。

1/3/2023 星期二

今天繼續航行在德雷克海峽(Drake Passage)。陽光下的海麵波濤洶湧,後浪推前浪。這個背負著“危險”的罵名、很多船隻沉沒在這裏的德雷克海峽,在我們經過這兒的這兩天,除了浪比較高,船比較晃以外,我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它是一“鬼域之地”。

經過兩天的航行,傍晚我們回到了Ushuaia。這裏的夜景很美,一種自然寧靜的美。盡管船已經到了Ushuaia,但我們解散的時間是明天早上。今晚我們還得住在船上。晚餐後,我們下船又在Ushuaia小鎮上溜達了一會兒。

晚上將二個行李放在門外麵,探險隊員會在第二天早上把我們的行李搬到船外麵。

1/4/2023 星期三

一大早起來,吃完早餐,收拾好剩下的物品,再檢查一下我們住了二十天的“家”,就下船了。下船後,找到我們的行李,和探險隊員們,同船的遊客們道聲再見後,我們坐上了通往機場的大巴。

再見了南極,這個遠離城市,沒有人間煙火的遙遠天堂。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地球最原始的樣子,感受到了自然界的魅力。這兒碧藍明淨的天空,白雪皚皚的大地,純淨而清澈大海,呆萌可愛的海洋動物,讓我們看到了世間最美麗的風景、感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遠離塵世的寧靜。

全文完,謝謝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