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的律動

在人生旅途疲憊的時候,別忘了欣賞路邊的風景
正文

蘊藏心底的斑斕世界 :(五)漫漫求學路,眷眷親人情

(2022-09-09 11:02:09) 下一個

生活的安逸並沒有讓二姐滿足於現狀,她求學深造的欲望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在工作、成家、有了小寶寶後,她一如既往地努力自學以追求一個更好的自己。我總覺得我二姐的內心深處藏有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是一般人不具有的、對目標,理想,美好人生追求的內驅力。這個內驅力讓她自信、堅強、堅韌不拔、克服重重困難去實現自己的追求和夢想。

在工作之餘,二姐不僅苦讀醫學理論書籍,還自學英語。英語盲文根據其複雜程度可分為三個等級,一級英語盲文幾乎是一對一的印刷英語轉錄(我的理解是用26個英語字母的對應點數和點的擺放位置來寫完一個單詞)。它的使用不很方便、僅限於基本讀寫。 二級盲文結構不同於一級,它在許多地方摒棄了一一對應的轉錄形式。二級英語盲文由大約 250 個不同的字母,字母組合,數字、標點符號、格式標記、縮略語和縮寫詞組構成。比如forest這一單詞用盲文書寫可拆分為三個盲符,即123456點,15點,34點,其中123456點代表for,15點代表e,34點代表st。當然二級英語盲文還有很多書寫規則要遵循。除了一二級英語盲文外,還有一個三級英語盲文。三級盲文指的是從未在出版物中出現的各種個人速記,而一般學英語盲文的人不會學這些不通用的速記。我為了弄懂英語盲文的基本表達方式,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材料,大致了解了一下。我的感覺是:要學會英語盲文不容易。可我的二姐卻把英語盲文的一級和二級全部掌握,運用自如。我不得不佩服她驚人的學習能力和毅力。

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國門剛打開,年輕人紛紛開始學英語。明眼人學英語沒有問題,市麵上有大量的英語語法,英語九百句等等之類的英語教材。可盲人呢?那時學中文的盲人都不多,更別說是學習英語了。市麵上根本找不到一本英語盲文教材。二姐學習英語是從留聲機播放英語口語開始。後來也不知道通過什麽渠道,二姐注冊了美國海德裏盲人學校在福州分校的英語學習。海德裏盲人學校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對全球盲人進行免費函授教育的學校。它是1920年由威廉·海德裏(William Hadley)創立,免費為任何有視力障礙的人提供實際幫助和教育。注冊海德裏福州分校後,二姐得到了夏榮強及其他老師的指導。夏榮強老師是創辦中國第一所遠程盲校,海德裏盲校福州分校的校長。他21歲時,因視網膜色素變性,導致雙目失明。一九七八年開始,他以驚人的毅力自己動手逐字翻抄了40多萬字盲文的英文學習資料,熟練地掌握了英語會話和讀寫,並在福州市盲聾啞學校開設英語課。一九八五年他通過考試,被海德裏盲人學校錄取,一九八八年,他在亞洲地區率先創辦了福州分校,為廣大盲人英語的學習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從此也結束了我國盲人長久以來渴望學習英語但求學無門的狀況。二姐注冊海德裏盲校後,由學校提供教材並提供指導老師的聯係方式。拿到教材後,她自己自學,網上參與與老師們的交流,答疑,然後把所做的作業寄給指導她的Linda老師批改,老師批改後又再寄回給她。二姐為了學好英語,一個個字母,一個個單詞,一個個規則地學習和記憶。不懂就查字典,光英文盲文字典就有十三本。大大厚厚的盲文字典用起來很不方便,有了電子字典後,二姐在第一時間裏買回來使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最終掌握了一級和二級英語盲文。這樣的學習該要有多大的毅力去堅持呀!

作為一名醫生,二姐總是覺得自己的知識不能滿足臨床需要。一個偶然的機會,二姐得知省按摩醫院正在辦一個中專推拿班。可二姐知道這個消息時,中專班的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年,剩下的還隻有二年的學習時間。二姐覺得即使錯過了一年,剩下的二年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為此她和丈夫商量,得到丈夫的同意後,盡管舍不得牙牙學語的兒子,她還是一方麵向療養院的院長申請脫產學習,另一方麵向省按摩醫院院長要求插入中專班學習。療養院院長介於二姐平時的工作表現和積極向上的工作和學習態度,同意了二姐脫產學習二年的申請。按摩醫院的院長和老師都知道他們這位曾經的學生是如何刻苦好學的,雖然當時插班已經錯過了第一年的所有課程,但他們還是欣然接受二姐作為推拿班的插班新生和大家一起學習。

二姐又一次來到了闊別近十年的按摩醫院學習。見到恩師和記憶裏熟悉的按摩醫院,二姐思緒萬千:同樣的人,同樣的地方,但有著一個不同樣的自己。十年前的自己是一個未成年的,什麽都不懂的十五歲的小女孩,現在的自己已經是一個工作了十來年的資深醫生。二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決心要刻苦學習,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由於二姐是插班生,學生宿舍已經沒有了床位,院領導把二姐按排住在解剖室。解剖室堆有各種各樣缺胳膊少腿的人體模型,而那些人體模型晚上有點讓人毛骨悚然。堅強的二姐為了學業,把自己的床按放在門口邊上,試著克服恐懼,和這些人體模型“友好相處”,堅持學習。

因為晚來一年,二姐利用所有的業餘時間,補習第一年的課程。在學習委員的幫助下,她不僅補齊了第一年所學課程的課堂筆記,還通過了第一年所有課程的考試。這次的學習,讓二姐係統地學習了中醫理論,解剖,生理,病理,內兒婦外,針灸推拿等的基礎知識,在理論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二年的學習也讓二姐取得了中醫推拿的中專文憑,為她日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中專畢業二姐回到療養院工作不久,因工作需要,她和丈夫二人雙雙被調往宜春市第五人民醫院工作。二姐任針灸推拿師,丈夫任藥房的藥劑師,兒子上幼兒園,一家人過上了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

1988年,二姐在出席第一屆全國殘疾人代表大會時,得知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設立了針灸推拿大專班,並在全國招收學員,讓盲人也有機會誇入大學的門檻,熱愛學習的二姐,想要報考長春大學。

1987年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正式成立,是國內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學院。當年隻招有45名音樂專業的學生。1988年開始增加針灸推拿等專業。現在學院設有本科專業7個,針灸推拿學,康複治療學,音樂表演,繪畫,視覺傳達設計,動畫和特殊教育。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的創建,給廣大視障、聽障群體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台,讓他們也像普通人一樣能夠接受高等教育。

開完會回到家,當二姐興致勃勃地把準備報考長春大學的決定告訴丈夫時,丈夫沉默了一下說:“兒子馬上要上小學了,這個年齡的孩子最需要媽媽的疼愛和嗬護。” 二姐知道丈夫的意思後,準備放棄。但我們的媽媽知道後對哥哥說:“不要放棄,有困難爸媽會幫助你們的。”因為媽媽知道從小就有著上學讀書夢想的二姐,如果真的放棄這個讀大學的機會,她肯定會終生抱憾不開心的。哥哥見妻子悶悶不樂,尋思著:“不就三年的時間嗎,三年的時間如果能實現妻子兒時的夢想,我為什麽不去成全她”?丈夫想著並規劃好妻子上學後他們爺倆的生活後,同意並鼓勵二姐去報名考大學。

當時長春大學是麵向全國招生,招生對象是中專畢業,有二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在職幹部。這些條件二姐都具備,隻要考試成績合格就可以了。得到了丈夫和爸媽的支持,二姐在忙工作、照顧家人的同時,夜以繼日的積極準備考試。初試是在省內,考試的課程有語文,英語,解剖學,生理學,中醫基礎和臨床醫學。專業考試二姐沒有太大的問題,複習一下中專時學習的內容就可以了。英語也沒問題何況還不計分,唯一要花大量時間補習的是語文。為了考好語文,二姐除了請老師輔導外,最重要的是哥哥的幫助。因為當時市麵上找不到語文方麵的盲文教材,二姐隻能用普通的語文教材。為此哥哥一本本地朗讀錄製普通的語文教材,二姐一遍遍地聽哥哥的錄音學習語文。功夫不負有心人,二姐初試後成績很好,江西省民政廳發給二姐去南京參加長春大學複試的準考證。複試時二姐由媽媽陪同前往南京。複試除了專業課以外還有文化課,盲人用盲文試卷考試。考試時二姐沉著,冷靜,考試成績相當好。考完後學校招生的領導告訴媽媽,二姐非常優秀,他們很高興能夠錄取這麽優秀的學生。不久二姐就收到了長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1988年江西省去長春大學讀針灸推拿學第一屆的學生。當年在江西被長春大學錄取的還有另外二名不同專業的學生。

上大學,多少普通人都望塵莫及的事情,我那視力有礙的二姐,竟然做到了。是她的夢想,願望,堅持,努力和家人的幫助成全了她。終於要上大學了,可長春遠離江西,二姐每次去學校或者放假回家,都需要有人陪送。第一次出遠門上學,哥哥請假親自送二姐去學校。到學校後,哥哥把二姐的生活起居安排好,領著二姐熟悉學校的校舍和環境的同時,囑咐二姐說:“一人在外,要照顧好自己,別掛念我和兒子,我們會給你寫信的。” 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哥哥把家裏大部分的錢留給二姐後便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征途。盡管二姐有千般萬般地舍不下丈夫和兒子,但為了學業,她隻有揮淚告別丈夫,咬牙堅持下去。

剛去學校時單位停發了二姐的工資。當時二姐以為在這學習的三年期間,他們三個人的生活都得靠丈夫的工資來維持。幾個月後,由於大家的呼籲,校領導的努力,國家教育委員會,民政部,勞動部,人事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五個部門一起討論並通過了這批學員由原單位照常發工資的決定。工資照常發的決定解除了這批學員的後顧之憂,也讓二姐更安心地在學校學習。

三年寒暑假上學回家的路,對於基本失明的二姐來說是何等的艱辛和不易。妹妹回憶說有一次送二姐去學校時,因為當時忙著辦點事情,讓二姐和另一位眼盲的同行者在月台上等她,結果回來發現月台擁擠的人群竟然把二姐她們擠得摔下月台,跌倒在鐵軌上。這事妹妹想起來就心裏難受,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姐姐。善解人意的二姐不斷地安慰妹妹,認為這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摔倒了,沒有關係,爬起來,繼續往前走。人的一生,跌倒幾次,有助於自己的成長。

還有一次,在火車上,二姐跟妹妹嘀咕了一下,擔心那個放在行李架上的包。可不知什麽時候那包就真的不翼而飛了。聰明的二姐告訴妹妹去廁所看看,妹妹果然在廁所裏找到了二姐的包。幸運的是被二姐藏在包內夾縫層的上千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考試卷子等重要東西都還在,丟失的隻是放了一些零花錢和裝飾品的錢包。在上學的路上,二姐經常是少吃少喝,為的是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有一次二姐為了盡量少吃,把一個蘋果放在火車的小桌子上。等她覺得該吃蘋果時,那蘋果不翼而飛、早就成了別人的口中餐了。在學校的時候,二姐因為眼睛不方便,上廁所時還需要穿上高筒套鞋去應付那在地麵上的肮髒。二姐就這樣克服重重困難,以頑強的意誌堅持上學讀書。

上學路上的艱辛,二姐能克服,但每次離家去學校,兒子的哭聲,離家後思念兒子和丈夫的錐心之痛,幾乎讓二姐放棄學業。6歲的兒子在媽媽要離開家的前幾天就開始求媽媽:“媽媽可不可以不走,不要媽媽走……”。在二姐要啟程回學校的當天夜裏,兒子就開始哭,一直哭到他和爸爸送媽媽上晩上的火車後還不停。回到家,見家裏沒有了媽媽,他又繼續哭,一直哭到自己累了睡著了,夢裏還在想媽媽。第二天一早醒來,兒子想想,又開始哭……兒子的這般思念媽媽,怎不讓當母親的二姐牽腸掛肚?可路是自己選擇的,從小就堅強的二姐,隻有默默地承受兒子的哭聲,揮淚告別丈夫和兒子,繼續踏上離家返校求學之路。

二姐不在家,兒子的一切都得丈夫打理。那時他們都在單位的食堂吃飯,家裏沒有廚房,隻有一個小小的爐子,需要時臨時用一下。有一次哥哥蹲在地下給兒子煮牛奶,牛奶煮好後,哥哥起身時,由於先前的腰椎間盤突出病發作,使得他連人帶牛奶一起摔在地上。兒子見到後就去拉爸爸起來,可是由於人小拉不動爸爸,他哭著到外麵找人:“你可不可以去幫幫我爸爸,他站不起來了……”。二姐知道以後泣不成聲,她想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自己是不是應該棄學回家去照顧他們父子倆?但二姐棄學的想法被丈夫製止了。爸媽和大姐知道後,大家一起幫忙照顧哥哥和小外甥,這才讓二姐稍稍安心,並繼續她的學業。

二姐在長春讀書的八十年代,既沒有手機,也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打長途電話都得叫人陪著上郵局。寫信是那個時代交流信息最普遍的方法。每個星期,我那沒有眼障的哥哥都要用他那不熟悉的盲文給二姐寫信,以寄上對妻子的思念和牽掛。兒子那時剛上小學,在爸爸的盲文信中也常常夾有一封兒子寫給媽媽的信。收看丈夫和兒子的信是二姐在學校時最高興的一件事。他們約定每星期一封信,她往往是收到來信後,就開始盼望等待著下一個星期的來信。可有一次,二姐在預定的日子裏沒有收到他們的信,二姐心裏想,可能是因為丈夫忙著工作和照顧兒子,把寫信給耽擱了。二姐耐著性子等待著信件的到來。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還是沒有他們父子的信。那幾天二姐每天心裏慌慌的,常常摸著一家三口人的照片,在心裏千呼萬喚地呼喚著丈夫和兒子:“親愛的,你們怎麽了?你們都好嗎?”一個星期過去後,二姐急不可待地去郵局打電話尋問他們的情況。電話打到單位也不見丈夫接電話。二姐心裏頓生疑團,感覺到家裏可能出了什麽事情。正當二姐準備回家時,媽媽打來電話告訴二姐,哥哥生病了。哥哥病情發展出乎意料,三次病危通知,差一點讓二姐見不到哥哥。當時媽媽還告訴二姐,哥哥的病已經穩定,人也在一天好過一天的恢複之中。媽媽讓二姐安心學習,家裏的事有爸媽和大姐一起幫忙照顧。媽媽讓二姐堅持學習、等待即將來臨的暑假再回家。

原來哥哥生病被誤診,醫院三次病危通知,讓他經曆了一場人生的生死磨難。哥哥開始是高燒,腹痛難忍,醫生把它當成腸傷寒治療,注射青黴素。注射幾天青黴素後,由於遲發性的青黴素過敏,哥哥突然休克倒地,醫院發出第一次病危通知。治療不見效果後,醫生在B超下發現腹腔裏有兩個牛眼大的陰影,醫生說是腹腔有膿腫,需要做腹腔穿刺,將膿吸出來。穿刺時,腹腔膿水肆意擴散,引發腹膜炎,高燒,醫生發出第二次病危通知,並讓家人作好後事的準備。通知發出後,醫生對哥哥進行開腹探查,發現他的腸係膜以及周邊的淋巴結已經全部糜爛,主治醫生初步診斷哥哥的病是腹膜淋巴癌症晚期。開腹探查後,腸子不蠕動,形成腸梗阻,哥哥的肚子脹痛得厲害,醫院發出第三次病危通知。當醫生的媽媽非常著急,試著想各種辦法治療哥哥的病。媽媽有一個學生看過古書上說中藥大黃配白參可以刺激腸蠕動,增加腸內水分,疏通腸道。媽媽決定試試,口服大黃白參湯。結果服藥不久,哥哥開始排氣,腸道通暢了。與此同時,開腹活檢報告出來顯示哥哥得的是腸係膜淋巴結核,不是淋巴癌。得知檢查結果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正確的診斷帶來了正確的用藥,哥哥很快就退燒。退燒後,爸爸天天買魚買肉,變著法子讓哥哥加強營養、恢複體力。哥哥病情穩定後,他深情地對媽媽說:“有媽媽在,我死不了。” 這話讓我百感交集。為了讓二姐學習,哥哥寧可自己掙紮,讓他的侄女在醫院照顧他,也沒有打擾二姐;媽媽為了讓二姐安心學習,幫二姐扛著哥哥生病後的風險和責任,果斷決定治療方案,挽救哥哥的生命;爸爸為了讓二姐一心學習,天天買魚買肉給哥哥補充營養,恢複健康;大姐為了讓二姐好好學習,替她照顧年幼的兒子……大家所做的這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二姐完成她兒時的讀書夢想。二姐知道這一切後,淚流滿麵,感動至極。她感覺自己隻有更加努力地學習,完成學業,才能對得起全家人對她的厚愛。

毫無疑問,如果二姐知道哥哥生病,她肯定會及時趕到哥哥的身邊去照顧他。但事情變化莫測,讓人措手不及。大家開始都沒有覺得哥哥病情的嚴重性,以為隻是一個普通的腸傷寒。等一係列的誤診,和藥物反應發生後,大家忙著對付哥哥病情的變化,也沒有閑暇去告訴二姐。在哥哥病情得到正確的診斷並穩定後,爸媽尋思著既然哥哥的病情已經穩定,人也在恢複之中,他們認為二姐可以等到既將來臨的暑假再回家。更何況二姐回家,還得派一專人去學校接她才行。整個事情的經過驚心動魄,但結果卻是好的。在這過程中顯示了爸媽,哥哥及家人對二姐的大愛,也顯示了二姐自己的無助和無奈。有些無奈,在生活中時常發生,有時也會令人感動。

二姐離家求學的另一個代價是兒子學習成績的下滑。兒子出生後,二姐先後二次離家求學五年。兒子小時候的陪伴、讀書、和啟蒙教育基本上都是靠哥哥。二姐第一次離家求學,兒子還小,除了情感上的不舍之外,兒子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由於哥哥愛看書,兒子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酷愛讀書。幼兒園期間,他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一個人坐在一邊,手裏捧著一本小人書,完全把自己融入到書中,邊看邊跟著故事情節哈哈大笑。二姐第二次離家上學,兒子開始上小學了。由於哥哥工作繁忙,身體生病,沒有很多時間管教兒子,結果二姐大學畢業後回到家裏,發現兒子的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二姐回家後,自責的同時決心要花時間教育兒子,並幫助兒子把學習成績搞上去。有一次,愛看書的兒子把自己關在廁所裏看書久久不出來。二姐認為兒子蹲廁所的時間太長,影響身體,就敲門讓他出來。結果看書看得正帶勁的兒子很不高興,站起來後把書往外一摔,然後用腳使勁踢水桶,直到把水桶踢破才肯罷休。兒子大概是習慣了沒有媽媽管束的日子,現在媽媽回家要管他了,他想用這種“發泄”的形式向媽媽示威,讓媽媽不再管他。二姐見狀後,就大聲宣布:“這本書誰都不準幫他檢起來,隻有等他認識到自己行為不對後,他自己才可以檢起。” 二姐說完後也不去理睬兒子。第二天,或許是兒子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對,或許是“書癮”發作,他自己乖乖地把書撿起來。二姐見到後,對兒子說:“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嗎?是否應該寫一個檢討以保證以後不再犯類似錯誤?” 兒子聽後對媽媽說:“對不起媽媽,我錯了。我有10元你們給的零花錢,我用這錢去買一個水桶回來。” 說完之後他認真地寫了一份檢討書,壓在自己桌子的玻璃下麵時刻提醒自己。自那以後,兒子在媽媽的調教下,變成了一個非常懂事,有禮貌並關心他人的陽光男孩。在學習上二姐一下班就督促兒子學習。比如英語,二姐經常鼓勵,監督兒子學習英語,規定每天要背的單詞量,每周複習一周所學內容,每個寒暑假複習原來所學的內容,不斷地反複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初中升高中時,140分的英語卷子,兒子竟然考了個滿分。在高中時,兒子參加全國英語比賽,獲得了二等獎。

在二姐的正確引導下,兒子努力學習,高中畢業後考入華東師範大學,學習微電子專業。本科畢業後繼續讀研,研究生畢業後被派往比利時工作兩年。回國後,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成為微電子高科技的頂尖專家。兒子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他感謝媽媽當年對他英語學習的督促和鼓勵,感謝父母對他學習的支持和幫助。見到兒子成長為一個帥氣,知書達理,在科技領域獨當一麵的專業人士,二姐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

二姐讀了中專,理論基礎比較好,再加上是黨員,勞模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等,二姐一上大學就被任命為係裏的團總支書記和班裏的學習委員。作為係裏的團總支書記,二姐經常組織學生活動,比如演講比賽,周末舞會,運動會,班與班之間的一些比賽活動,校際之間的交流等等。誰能想象我的二姐竟然用她那非常微弱的視力參加了學校的運動會,選擇了跑步和跳遠兩個項目的比賽。由於視力不好,二姐跑步時找不到她的跑道,她說她跑步時的感覺是深一腳淺一腳、猶如騰雲駕霧。但她堅持著,最後跌跌撞撞地跑到了終點。跑完後,大家都很感動,為二姐鼓掌喝彩。二姐也很開心,為自己能夠體驗跑步比賽這一過程而高興。這就是我的二姐,隻要她能做到的,她都會償試著去做,完全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有眼盲的殘疾人。她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滿滿的的正能量影響著她身邊的人,也常常讓人感受她那不尋常的毅力和魅力。


                                  上長春大學時期的二姐

作為班上的學習委員,二姐經常組織大家學習,交流學習心得,幫助在學習上需要幫助的同學。二姐上學時因為某些原因,學校不能按計劃上課。那段時間二姐很困惑,感覺自己“舍家棄子”換來的上學機會不能就這樣浪費了,她要抓住一切機會學習。為此她積極地和學校教務處聯係,和當時給他們上課的長春中醫學院的醫古文,診斷和經洛學的教授們聯係,從中協調保證他們班各門課程的正常教學活動。這些教授們也非常感謝和支持二姐,在沒有公交車時,教授們仍然不辭辛苦地徒步一兩個小時來到二姐他們班,給他們上課,傳授知識。在二姐的努力下,他們班是全校在那個期間仍然堅持上課學習的唯一一個班級。

三年的大學課程,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二姐的中醫學,針灸推拿學,現代醫學基礎理論知識,也增強了她的臨床醫學、經絡學、腧穴學、針灸治療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中醫內科學,中醫骨傷學,小兒推拿學,保健推拿學等方麵的理論知識,為她日後行醫、教學和科研打下了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姐在校學習努力,成績優秀,每年都是優秀學生,並獲得了學校的最高獎學金。畢業時有二位同學留校任教了,學校也有意留她。當大學老師,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也是二姐的夢想。但是由於思念丈夫和兒子,二姐早巳歸心似箭。一畢業,她就告別學校,告別同窗好友,踏上了回家的路。

長春大學畢業回到醫院後,二姐在診治病人的同時,又忙忙碌碌地奔跑在她人生旅途的下一個征程。

(未完待續,謝謝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