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飛潛智

光影流轉,育教綿綿,拈花微笑,潛智蔓延。
正文

鏡花水月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君心之輕,我心之重

(2022-08-20 21:09:16) 下一個

(原創:靈隱士)

鏡花水月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君心之輕,我心之重

  生命中總有那麽多的輕與重,不管願不願意,總要做出選擇。財富與快樂,孰輕孰重?教育孩子的緊抓與放手,孰輕孰重?怎樣選擇?物欲與靈魂,孰輕孰重?如何取舍?如何才能度量清楚?把握準確?

  電影中特麗莎(朱麗葉比諾什)性格活潑,看起來輕盈靈動,很輕。可是對愛情的態度卻非常之重:她認為愛情是專屬兩個人的,不僅包括肉體,也包括靈魂,是兩者的雙重聚合,缺一不可。兩人之間應該純粹,應該直接,不可以摻雜別的,也絕對不應該存在第三者。

  托馬斯(丹尼爾戴劉易斯)是一名醫生,他性格內斂,作事認真嚴謹,看重獨立的思想,精神上有壓力,思想很重。可是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他很輕。他把愛與性一分為二,分得很開——對他來講,隻愛一個人是應該的,也合理。可是隻跟一個人保持有性的關係,就太單調無味了,絕對不能接受。在他的認知理念裏,愛誠然為重,可是性應該為輕。

  這是兩人之間的矛盾。平時開開心心的,兩人一談到這個話題,就變成了爭吵的激發點。特麗莎很真,她為了驗證托馬斯的看法,去嚐試和其他的人,甚至陌生人以性交往。結果感覺卻是那麽痛苦——她對對方沒有一點意思,勉強接受,怎麽能夠開心!她很難過,在直覺裏認為托馬斯喜歡跟別的女人做愛,當然是因為愛上對方了才願意這樣子。既然愛上了別的人,他怎麽還能夠同時愛著自己呢?他應該是在欺騙自己的感情而已。這樣的話,她還有什麽必要去維持兩人之間無愛的虛假感受?所以她忍著痛苦,毅然選擇離開了托馬斯。

  托馬斯在靈魂上有追求,他重視獨立的人格與自由,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強權政府卻給了他一記耳光,讓他遭受著禁錮的懲罰。這種精神上的壓製是托馬斯心中的痛,心中的重。他很不開心卻反抗不得。反觀特麗莎,熱血而直接,即使麵對著侵略者的坦克,她也不懼強權,敢於衝上去,留下那張照片,而無視在這之後受到的種種監控。在她看來,強權並沒有什麽值得害怕的。可見,特麗莎屬於靈魂上很輕的人,這跟托馬斯截然相反。由此可見,在麵對強權的態度上兩人重輕倒置,反了過來。

  托馬斯的靈魂之重導致了他的現實之輕。現實生活中他表露得隨性又隨便,很輕,這種輕鬆的生活姿態,是他用來調節內心之重的手段。他對特麗莎的愛戀是真的,仔細考慮之後,最後決定重回故國,明知道這會讓自己的靈魂重新套上枷鎖,可是他心裏願意。他也願意放棄自己在性上的輕,為了心愛之人心中的重。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他最後的選擇。

  為什麽呢?或許,特麗莎靈魂裏的那種輕,深深吸引著他,讓他從內心裏仰視、佩服。那種精神上的輕,他好羨慕,可是心裏知道,自己永遠難以企及。

  或許感情的事,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可是托馬斯在心裏清清楚楚:有失才會有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