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

真理在開始的時候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往往是在一個人手中,但卻對大多數人有重大的影響。
正文

閑聊一下教育

(2024-05-19 11:54:04) 下一個

鄧小平當年向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請教治國最重要的是什麽,李光耀說是教育。

鄧小平說中國最大的失誤是教育失誤。他做了這麽一個判斷,但沒有細說。

100年前,在英國,一個人如果說是受過教育(educated),那是很明確的,那就是指classical education。具體是指在希臘語、拉丁語、曆史、數學、地理、科學方麵受過係統訓練,訓練的目標是能夠客觀理性地討論不同的觀點。也可以說是掌握了西方文明的思維方法。

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你忘記了所學知識後所剩下的東西,那就是思維方式。

文學城的探春說,Real world是不確定的環境,因此Core Education所培養的在不確定環境下的分析思考能力就更為重要。

這種能力也可以自己琢磨出來。愛迪生就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我也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我在中學時代就自己琢磨出來了。

作為一個推論,我是反對學生運動的。既然是受過教育的,就應當有更好的方式來討論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街頭政治。

當然,知識和特別技能的學習也是現代教育體係的一部分,這是器的範圍。君子不為器。

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這樣的思維能力,也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訓練。但是,大多數領導階層應該有這樣的訓練。如果什麽事情都要打一仗決勝負,那是低級文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ikelovely 回複 悄悄話 抄錄幾段英文對教育的評論。

-Randolph Bourne, 1911: "Education - knowledge and training"

"...education is about exposing students to different ideas and giving them skills and courage to choose them. Education must be free enough to expose students to a wide range of conflicting and even disturbing ideas, for only then will be able to give our students the wisdom, the resilience and the courage to make this a better world" - a president of a liberal art college

普通美國人:"Those who seek to silence others (whether or not they believe they are pursuing justice or any other end) should face serious consequences if they do not conform to school policy regarding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inquiry. If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able or expected to be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viewpoints, respectfully articulate their differences, and learn how to critically evaluate from first-hand source, then where else will this happen and what is the purpose, significant and value of a liberal art education?"

還有Mark Twain 對教育的有趣評論:"Everything has its limit - iron ore cannot be educated into gold". LOL.

不知道美國主流的政治是什麽,但至少做了廣泛的報道。請問樓下,經常壓製管控民眾網上的評論,更不要說在校園內,這也是基於對世界文明標準的認知嗎?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教育解決的問題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哲學基本問題,這是為什麽不論什麽學科的博士在英語中都叫哲學博士的原因
至於具體的內容,或者學科,不過就是達到這種目的的工具而已。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理論上會有一個對世界合理的看法,而且講得出為什麽。
缺乏這種能力,被視作教育不完善,或者沒有達到受教育的目的。這與受教育的時間和學位其實並沒有必然聯係,盡管人們試圖建立這種聯係,比如學位的概念的建立。
華盛頓隻有小學畢業的教育程度,一輩子缺乏講演和文章能力,卻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他作為軍人一生中多數戰鬥都是敗仗,甚至投降過,但卻能在最需要的時候承擔責任,尤其是別人不願意承擔的責任。
可見教育是個非常複雜的模式,並不統一。就像上大學,不是單純為了學習具體的學科,而是掌握學習的能力。因為這是方法論的範疇。
實際上任何一個有目的的行為都是某種方法論驅動,也都是基於某種世界觀而發起,比如價值觀
學生運動就屬於這個範疇。
比如這次美國學生反對加沙戰爭和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立國的示威運動,基於的價值觀和對世界文明標準的認知,與美國主流媒體和政治是不同的。不論誰對誰錯,這事情本身就是一個通過對比和矛盾教育社會的過程,也是學生自己對方法論的一種實踐。
這就是為什麽憲法中要定義有示威的自由,因為這是人類現代文明的一個具有合理性的內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