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蓮花開了(下)

(2022-06-06 07:45:49) 下一個

馬蓮花開了(下)
           

       我和馬蓮是有緣分的,這個緣分起源於我小時候的頑皮。年少時喜歡掏鳥窩,每逢夏季麻雀孵出了小鳥,把那還沒有長出羽毛的渾麻不溜溜(故鄉俗語,就是書本裏說的雛鳥)的小鳥兒捉回來,放到一個用茭簡簡(故鄉俗語,就是高粱穗的杆)做成的籠子裏。小鳥最喜歡吃的食物是螞蚱,我們每天都要去河灘上拍螞蚱。那是一種故鄉特有的螞蚱,其他地方我沒有看見過,樣子很小,大小和臭板蟲(故鄉俗語,寧夏叫潮蟲。)差不多,喂小鳥正合適。這種螞蚱不會飛隻是蹦跳,一次可以蹦跳一尺來高,一二尺遠。我們用手掬成個巴巴去拍螞蚱,拍到了就串到一根毛友友草上。這是新鮮的野味,雛鳥吃了這些螞蚱長得又快又健康。我保存螞蚱的方法與其他小夥伴不同,用的是馬蓮籠籠。用馬蓮籠籠保存的螞蚱不會死,可以保存幾天不腐。有時也用馬蓮籠籠裝逮來的叫喳喳(故鄉俗語,也叫秋鈴兒,就是知了。),那叫喳喳在裏麵知留知留的叫,小夥伴們很羨慕。
       編螞蚱籠籠是家居岢嵐南至黨的大表哥教我的。大表哥名叫黨進才,是我大舅舅的長子,他可是個能人。人長得周正,個頭又高,白裏透紅的麵皮,有些女兒相。他什麽都會做,大到起房蓋屋,小到縫衣納底;地裏扶犁割麥,家裏蒸煮煎炸;編籮頭,栽掃著,劈扁擔,割鍋蓋,編笊籬,搓麻花;宰豬殺羊,逮兔子捉葛靈(故鄉俗語,就是花栗鼠,鬆鼠的一種。),本事多的很,能耐大得很。我很喜歡大表哥,也很崇拜大表哥,總是盼望著他來。他來了總是幫著做事,不失閑。也逗我玩,教會了我不少本領,編馬蓮垛垛和馬蓮籠籠是其中之一。
       大表哥教的很細致,手把手的教我。用四根馬蓮葉,就可以編成一個正方形的馬蓮垛垛,這個馬蓮垛垛有四支雙葉指向四方。在這個基礎上再編一層,就可以變成正八邊形的馬蓮垛垛了,這時的馬蓮垛垛周邊有八支單葉,像個發出光芒的太陽。兩個八邊形的馬蓮垛垛就可以交織成一個馬蓮籠籠了。馬蓮垛垛比較容易學,馬蓮籠籠就比較複雜,要細心耐心。大表哥教了我好幾次我才學會,但還是沒有大表哥編的好看。
       故鄉的馬蓮葉不僅是可以編螞蚱籠籠,也是捆粽子的首選。五月端午鄉親們包粽子,把在葦地裏打來的新鮮葦葉,河灘上割來的新鮮馬蓮葉在鍋裏煮熟,放到涼水裏浸泡著,把煮熟的馬蓮葉撕成條,用來綁紮包著黃軟米的粽子。這樣的粽子煮出來散發著大自然的清香,是地地道道的故鄉味兒。
       故鄉青春夢,步量四海程。一葉馬蓮草,牽出他鄉情。
       2019年春假,我們去歐洲旅行。在英國倫敦的一個公園裏看到兩位女士說說笑笑的在做編織。她們在用馬蓮葉做十字架,我猜想她們是教會的。在她們麵前的圓桌上放著一些馬蓮葉,是淡黃色的,葉子側邊有淡淡的綠,恬淡文靜,讓人喜愛。這馬蓮葉立刻把我吸引住了。我湊上去向她們打招呼,示意用她們的馬蓮葉,她們高興的請我參與。我選了四根一樣寬窄的馬蓮葉,使每一根兩頭對折。取一根夾住另一根,兩根成九十度;第三根夾住第二根,和第二根成九十度,和第一根成平角;第四根有所不同,先夾住第三根,和第一根第三根都成九十度,和第二根成平角,第四根的對折葉頭從第一根的中間穿過去;這時四根馬蓮葉形成相互夾與被夾的樣子,分別指向四方,呈十字形。慢慢分別把四根拉緊,一個正四邊形的馬蓮垛垛就成了。接下來我把四根單葉四十五度角分別反折,還是相互夾與被夾,再慢慢拉緊,就成正八邊形的馬蓮垛垛了。形狀像一個太陽。兩位女士一直認真的盯著看我編著,興趣盎然。看我編好了,連連誇讚,喜不自禁,拿在手中仔細觀賞,並且留影一幀,作為留念。真應了那句老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大表哥,你的手藝留在英國倫敦了。
       馬蓮的故事是很多的,她的足跡遍布世界,人們都喜歡她。因為她美麗而又略顯神秘的外表,馬蓮花的花語被定為:神秘。以她為題材的故事在民間廣泛傳揚,被譜成歌,被寫成詩,也被拍成電影。
       記得故鄉時看過一部電影,片名就叫《馬蘭花》,是一部神話黑白故事片。裏邊有一句台詞至今記得: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 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現在就開花!於是說這句話的人,願望實現了。
       馬蓮花開了,我的心飛了。飛回了故鄉,飛向了世界。飛進了夢裏,看到了親人,好親好幸福!
       請朋友們記住,馬蘭花就是我故鄉的馬蓮花,藍幽幽的馬蓮花,藍格熒熒地彩。

                                             
2019年4月18日拍攝於英國倫敦,正麵女士右手拿的像太陽的就是我編的馬蓮垛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