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燈情有獨鍾,正月十五的燈節把燈推向一個新的高潮。在過去半個世紀裏,燈的變化最能體現科技的高速發展。燈的原料從原來的木柴、植物油到今天的電力,燈的用途從原來的照明到今天各色燈光乃至顯示屏。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照明工具。
(一)
燈離不開火。燈何時從普通的火分別出來,專為照明,已經無法查考,至少比燈字的問世要早。
螢火蟲也許是人類見到的最早的自然“燈”。螢火蟲雖然有“火”,但卻與火無關。據《車胤囊螢夜讀》記載,車胤家貧,點不起燈,就把幾十個螢火蟲放在白布袋裏,就著看書。螢火蟲我們也抓過,通常把它們放在南瓜葉把裏,有時也會放在玻璃瓶裏,還在玻璃瓶裏放一點食物。但那不是為了當燈,而是好玩。螢火蟲發出的光非常微弱,忽閃忽閃的,很難用來看書,也許我們抓得不夠多。
苦麻杆是我們那一帶特有的“燈”。苦麻(也稱苦麥)可以長到一人多高,它的葉子摘下來做菜或喂豬後,剩下的杆子捆起來用石頭壓在河水裏,讓中間的芯腐爛,個把月之後撈起來曬幹,就是苦麻杆了。我們那裏的灶膛有幾尺深,燒的是木柴,苦麻杆是家家必備的引火材料,有時也用來當燈。一根苦麻杆可以燒好幾分鍾,這要看拿苦麻杆的角度:平一點就燒得慢一些,豎起來就燒得快一些。走夜路時,如果不是太遠,比如從村頭到村尾,或到鄰村(二三裏路),帶上一兩根苦麻杆,就夠了。
鬆明火,是很古老的燈。鬆明,是老鬆樹的樹芯,紅彤彤的,浸滿了鬆油。用來放鬆明的是鐵條打成的有點像笊籬的網,比笊籬略大,眼也更大,有尺把長的鐵把,鐵把再接上幾尺長的木把。鬆明火不安全,多用於室外,通常是需要照明範圍比較廣的場合。
油燈,據說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盛油的燈盞有銅鑄的,也有陶瓷的。燃料是各種植物油,如菜油、豆油。我們那一帶用的是桐油,所以也叫桐油盞。燈芯可以是天然的,如燈芯草;也可以用吸油性強的其它材料。我們當地用的燈芯是“燈芯樹”的芯。燈芯樹好像長不大,樹幹與指頭一般粗細,內芯像白色的海綿。用一根光滑的,與內芯一般粗細的小枝條從一節燈芯樹枝的一端捅進去,就能擠出芯來,曬幹後就可以作桐油盞的燈芯了。桐油盞亮度小、安全、經濟,移動時容易熄滅。它一般放在拐角或黑暗處,以免走路時拌腳;也用於幾個人聊天,或供個人讀書。
蠟燭是最方便,使用最廣的燈。蠟燭有黃蠟、白蠟多種,黃蠟是蜂蠟,相傳開始於漢朝。因為蠟燭是固體,易於保存和運輸;未燃燒的蠟燭很快凝固,蠟燭火也就比較安全。蠟燭是古代高級的照明工具,與之配套的有各種精致的燈台和各色燈籠。紅白喜事,也離不開蠟燭,婚事用紅蠟燭,喪事用白蠟燭。“打著燈籠也難找”,說明燈籠是用來尋找東西的最好照明工具。夜間打更的人用的是燈籠。燈籠,也是有權勢的人家顯示地位的標誌。
一年一度的燈節,更是把燈籠推向了極致。
即便在今天,蠟燭還有它的一席之地。每個家庭都會有幾支蠟燭,作為停電時備有。情侶的約會,喜歡用燭光,以襯托出溫馨浪漫的氣氛。生日蠟燭,從西方傳入中國,至今方興未艾。還有聖誕燭光晚會,一些集會或集體悼念活動也用蠟燭,如六四燭光晚會。蠟燭,又是犧牲精神的象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一名言,經常用來描述老師的奉獻精神。
(二)
鬆明,蠟燭和植物油,其燃料都不是純固體,而是液體或易於液化的固體。用植物油以外的液體做燃料的燈,至少有好幾個世紀的曆史。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石油的存在狀態與開采過程,差不多是1000年前的事了,但一直停留的原油的階段,使用也不普及。歐洲人有用魚油,鯨魚油作燃料的傳統。
真正用液體作燃料而被廣泛使用的燈,是煤油燈。煤油燈集實用、明亮、經濟於一體。“美孚燈”在我們家應該有些年頭了,至少曾外公還在的時候就應該有了,因為我們有好幾個“洋油箱”【2】。煤油燈發明於19世紀的歐洲,得益於石油提煉技術。“美孚燈”是放在桌子上常用的煤油燈,燈芯是大約1厘米寬的特製帶子,有一個齒輪可以調節上下;玻璃燈罩不隻是為了擋風,它也使煤油更充分地燃燒,火焰更加明亮。其實,煤油燈並不是美孚公司的發明,美孚公司生產的煤油燈並不隻這一種。我們稱其為“美孚燈”,一方麵是因為習慣,同時也為了區分自製的煤油燈。
自製煤油燈用的是墨水瓶,瓶蓋中間鑽個洞,用一根鐵管插進去,鐵管中間穿過燈芯。燈芯可以是火紙【3】,或者店裏買來的一種帶子(通常作褲帶用)。自製煤油燈沒有燈罩,煤油不容易完全燃燒,黑煙多,更容易被風吹滅,亮度也不如美孚燈。自製煤油燈的好處是經濟,不隻是省了燈座的錢,也省了燈罩和燈芯的錢。
煤油燈也有手提式的,稱為“馬燈”。馬燈下端裝油,螺絲蓋,油不滴漏。上端有兩個鐵蓋,分層有空隙,便於出氣。中間是玻璃罩。有一根鐵絲提手。通常是出門時才用,相當於燈籠,但比燈籠更亮,並且跟美孚燈一樣,可以調亮度。
汽燈也是煤油燈的一種。它雖然也用煤油作燃料,但煤油要被汽化。汽燈在裝上煤油以後,需要向底座的油壺裏打氣,以便產生壓力,使煤油能從油壺上方的燈嘴處噴出。汽燈沒有燈芯,它的燈頭就是套在燈嘴上的一個石棉做的紗罩,我們那裏的土話叫“蘿卜囊”,因為它很像空心沒有肉的老蘿卜。汽燈的亮度可以相當於幾百瓦的電燈。汽燈的一個麻煩是每過一段時間要打氣,而且蘿卜囊一碰即壞,甚至搖晃也會壞。
我第一次看到汽燈是劇團下鄉演戲時。方圓十幾裏就我們村有祠堂,演戲通常都要在祠堂裏,因為內部空間大,可以容納幾百人。室外很少有大片的空地,而且刮風下雨的,也不方便。在祠堂裏演戲,也還要另搭戲台,汽燈就擺在戲台前麵的邊上。大約10年前,在Kmart買露營用具,看見原以為早已絕跡的汽燈,就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現在的汽燈用的是液化氣,不需要再打氣了。
以汽為燃料的燈,有一種叫電石燈,是一位朋友告訴我的。電石燈用的原料是電石,化學名稱為碳化鈣。電石與水反應會產生一種易燃氣體——乙炔。乙炔也是電焊用的氣體。簡易的電石燈是一個容器上麵加一個罩子,罩子有一個出氣孔。點電石燈時,把電石放在容器裏,再加上水,罩上罩子,在出氣孔處點著火,就是電石燈了。我沒見過電石燈,據妻子說,她的姐夫晚上釣魚時,也用過電石燈。用電石點燈,不經濟,不安全,也不方便。之所以有電石燈,是那個時代“公共財產”管理混亂的產物。
作為時代產物的燈,還有沼氣燈。文革時曾有個號召,讓農村普及沼氣,響應者寥寥,因為沼氣池需要技術。用於沼氣燈的沼氣要有一定的壓力,還需要像汽燈那樣類似的“蘿卜囊”,那也需要技術。用氣體作為燃料的燈,為了不浪費氣體,使之完全燃燒,出氣孔必須小而密。
燃燒過的石棉罩,還有一定的凝聚力,不會輕易散掉,並能很快參與到燃燒之中,與燃汽一起發光。用“灰”做“燈芯”,真是一個絕妙的發明,將氣體燈推到了頂峰。
(三)
電的發明和使用,使燈跨上一個嶄新的台階,並從照明工具演變到各種發光體。
第一次見到電燈是在60年代末期。婺源自50年代末期開始建一批水電站。我們村的水電站,其實就是一台水輪泵。這個水輪泵有三個功能:一、作為茶葉初製廠的動力;二、充當幾十畝新造水稻田的抽水機;三、帶動發電機,給幾個村子的照明提供電力。
河水在采茶季節總是比較充足,製茶沒有問題;河水再淺,抽水機的供水也夠稻田使用。但供電卻在大部分時間都嚴重不足,在雨水缺少的夏秋,燈泡隻有一點紅絲,亮度還不如桐油盞。
吊著的電燈經常不小心被碰到,以致燈絲脫節。重新接上燈絲後的燈泡,因為燈絲更短,而比“好”燈泡更亮,斷了燈絲的燈泡反而成了寶貝。此外,110瓦的燈泡(名為“輕泡”)也要亮很多,凡是有一點路子的都想方設法請人到外地買輕泡。斷絲燈泡或者輕泡,一旦電壓略高,就會燒壞,比如下雨漲水或者開閘放水之初。
那時的開關有兩種,管一盞燈的拉線開關,管兩盞燈(一開一關)的“雙線開關”。家庭沒有電表,也沒有總開關。各家的收費按燈泡的瓦數交錢,一個雙線開關按一盞燈計算(有些人家在有人來“抄燈泡”時,就換上小燈泡)。
還有一種移動的“電燈”,不能不提,那就是手電筒。手電筒的發明是在十九和二十世紀之交,是微型燈泡和幹電池兩項發明的結合體。從我記事開始,就有人使用手電了,但不普遍。那時的手電是銅製的(幾塊錢一隻),使用壽命很長,雖然被摔得遍體鱗傷,也不妨礙它的功能。真正貴的是電池,好像是5毛錢兩節,壽命短,一般都不輕易使用。即使帶在身上走夜路,隻要能勉強看到路麵,就不輕易打開。
(四)
不是用於照明的燈,對我們鄉下孩子來說,當然是電影放映機。
電影,發明於十九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時期,被認為是一種簡單而便宜的大眾娛樂。它的確比演戲便宜得多。一個戲班子,來村裏演戲,要搭戲台子,要供戲班子的人吃住。前麵提到的劇團來我們村演出,是我記得的唯一一次。演什麽戲已經毫無印象,除了汽燈和1毛錢16顆的水果糖,還記得有演員住在我們家。而放電影,最多隻需要兩個人。架起兩根柱子(或借助於屋角),拉開一塊布屏幕,再掛上一個喇叭,擺上一張桌子,電影就可以開始了。
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正好是文革時期。在樣板戲出來之前,反反複複放映的,是《地雷戰》、《地道戰》。雖然人物的出場、台詞等,都已經記得滾瓜爛熟,但每次放電影,對孩子來說仍然是一件盛事。在那天,基本上不用幹活,可以吃上南瓜子,還可以吃上好菜好飯,因為可能附近的親友會來。
有一個文革前拍的電影,《霓虹燈下的哨兵》,什麽時候看的,劇情的細節都沒有什麽記憶,唯獨對片名一直有個疑問:什麽是“霓虹燈”?這種發明於二十世紀初(第一次出現於英國巴黎的車展)的“燈”,我七十年代末到南昌上大學,還很少看到,這恐怕與電力短缺也有關係。直到八十年代初,個體戶出現,霓虹燈才多起來。
比霓虹燈較早出現的是交通燈。在七十年代的中國,隻有中等以上城市才有交通燈。記得剛上大學時,一位七七級中文係的學生寫了一份廣播稿,其中有“文革的教育體製為打砸搶者大開綠燈”之類的話。它播出之後引起在校工農兵學員的強烈不滿,以致迫使廣播稿的作者公開道歉。但我那時對“開綠燈”還不甚了解。即使在南昌,也很少有交通燈,十字路口主要靠路警指揮。八十年代,我弟弟來南昌玩,走到廣場被交通燈所吸引,整整花了半天時間,看著紅綠燈指揮汽車的停或走。
(五)
結合多種現代發明的電視,給家庭娛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今天的電腦屏幕乃至手機奠定了基礎。電視在中國進入平常百姓家,已經是八十年代了。那時候,大家都住集體宿舍,誰家有電視機大家都知道。一有什麽精彩節目或比賽,十幾二十個人,擠在十幾平方米的房間裏,津津有味地對著十來吋的電視,發著各樣感歎和評論,至今還記憶猶新。
彩色電視機在八十年代末開始熱起來,彩電、冰箱和洗衣機成為新三大件。彩電供不應求,一台15吋彩電需要好幾千人民幣,如果沒有其它外快,靠基本工資一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我跟朋友說,如果經濟繼續發展,這種電器的價格就會降下來,所以堅決不跟風。直到九十年代初,同學問我的彩電是什麽名牌,我的答案是“黑白牌”。
彩電的普及,在美國也是在七十年代才開始(1972年,半數家庭電視為彩色)。我剛到美國時,我的導師給我的第一件禮物是一台不知從哪裏弄(或撿)來的黑白電視,大概15吋的樣子。我和室友看了幾個月,直到年底才買了第一台三星牌21吋彩電。幾年前電視的聲音和顯示開始出現問題。在電視信號數字化的當口,這台跟隨我們十幾年的,也是我們的第一台彩電,終於走到了它的終點——電子器材回收站。
今天,在鄉下仍然可以看到文革時安裝的老式電燈,但可能是用節能燈泡。在城市,各式各樣的室內燈光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樓台館所的各式燈光,舞台燈光,室外的照明燈、廣告燈,絢麗多姿,使一座座城市成為不夜城,在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汙染了夜空,使星星和月亮失去了原先的光彩。
日本人中村修二於上個世紀末解決了LED的藍光問題及成功地設計出白色LED,並因此獲諾貝爾物理獎。LED的發光效率、低耗電、壽命長、安全、環保、顯示指數高等諸多優點,使得高清晰度與低耗能的智能手機成為可能。LED如今被應用到幾乎所有的照明或顯示屏相關的各個領域。從電視機到計算機屏幕到投影機,到今天的ipad,kindle,各式智能手機,人們讀書寫字,不再依賴傳統的紙張和燈光。書就是燈,燈就是書。甚至一座“燈”可以容納成千上萬本書。就螢讀書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1】桐油,從桐子榨出來的油。桐油除了桐油盞的燃料,也代替油漆。
【2】洋油箱,盛煤油的罐子。鐵皮做成的長方體,長寬大約一尺,高度一尺多一點,箱底上記得有“亞細亞”的字樣。
【3】火紙,黃色,吸水性好,易於燃燒。抽旱煙時用這種紙點火,如今大概隻用於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