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煙花

無論男人性還是女人性,最終都不過是“人類孤獨最純粹的形象”
正文

醜之美

(2022-11-20 22:27:01) 下一個


一個來到人生暮年的年老色衰的老宮女,
俯身凝望著自己幹枯的乳房、皺文滿布的腹部、幹枯的四肢,在皮膚緊附在瘦骨嶙峋的僵屍般的軀殼上,仿佛全部的枯骨都在震撼、戰栗、枯敗 、零落……。
曾經的青春與美貌,曾經的幸福與愛情,都去哪兒了?
可心存幻想、心有不甘啊!
哀傷又悲痛,刻骨銘心的哀傷和悲痛在靜默中流淌。
這就是羅丹的的著名雕塑《醜之美》。取材於法國十五世紀詩人維庸的詩《美麗的老宮女》

 


因為這個作品,羅丹曾經對藝術中的美、醜、真實性,發表過論述。
那麽羅丹心中,什麽是藝術中的美呢?
羅丹說:“因為藝術所認為美的,隻是有特性的事物。特性是任何自然景色中之最強烈的‘真實性’:美的或醜的,也即所謂的‘兩重真’。因為外表的真,傳達內心的真…………”
我理解的羅丹心中的藝術中的美,就是一切自然中美的、醜的,有特性的真實性的事物,正像他說的“ 在一個名副其實的藝人麵前,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因為他的眼睛能接受所有的外表的真,並能如在一本開展的畫卷中,讀到它所有的內在的真。”
羅丹心中的藝術中的醜又是什麽呢?
他說“藝術所認為醜的,隻是絕無品格的事物,就是既無外表真,更無內心真的東西…………,總之,一切欺誆,都是醜惡”
原來真實性如此重要,真實的大自然、真實的心靈、真實的情感、真實的麵容………藝術家就是在對真實性的追求中,呈獻自然和生命的美。


秋意正濃時,曾拍下色彩絢麗的景色,如今,寒冬來臨,再次路過曾經拍照的地方,已是另一番景象,金色和紅色交錯的樹葉已紛紛零落,隻剩下赤條條的枝幹。

我把這兩棵樹從秋意正濃到深秋、再到寒冬的圖放在一起。大自然的轉變其實和我們的人生和生命很像,我們個人的命運也是在時光中翻轉。眼前的滄桑、蒼涼,在靜默有一種堅定,一種沒有朝三暮四、心猿意馬的深沉堅定。

                美麗的老宮女

我恍惚覺得我聽見
 
舊日的美人——老宮女
 
徒然在把青春呼喚,
 
哀歎著年華的逝去: 
 
“衰老啊!你殘酷而陰鬱,
 
為什麽這麽早擊倒了我?
 
是什麽不讓我立即死去,
 
一刀就結束這種折磨?
 
 
 
你剝奪了我至上的魅力,
 
它使得教士、執事和商販
 
無不傾倒於我的美麗,
 
當時凡是父母生的兒男
 
誰都願為我傾家蕩產,
 
毫不顧及後悔和煩惱。
 
他們求之於我的,到今天
 
白送給乞丐也遭嗤笑!
 
 
 
我把許多男子一一拒絕,
 
(你們瞧我有多麽傻!)
 
卻愛上了一個奸詐的冤孽,
 
把無限柔情全獻給了他。
 
盡管我對別人把手腕耍,
 
 
 
我對他可是一片真心!
 
他對我呢,卻粗暴踐踏,
 
他愛的僅僅是我的金銀。
 
 
 
盡管他蹂躪我虐待我,
 
我對他的愛情依然如故;
 
哪怕他把我在地上拖,
 
隻要叫我吻他,隻要他吩咐,
 
我就忘掉了一身痛楚,
 
隻求這惡賊的一點體貼……
 
他給了我什麽好處? 
 
到如今隻剩下恥辱和罪孽。
 
 
 
他死去已經三十年歲月,
      
而我活著,變了白發婆婆。
 
每當我追憶往昔的歡悅,
 
對比當年的我和今日的我,
 
每當我看見自己全身赤裸,
 
看見我的身體已經變形,
 
可憐,枯萎,瘦小,皺縮,
 
我覺得我馬上就要發瘋。
 
 
 
哪兒去了,那額頭潔白晶瑩,
 
那金發燦爛,那雙眉彎彎?
 
哪兒去了,那寬敞的眼睛,
 
那無人能抵禦的顧盼?
 
還有筆直的鼻子勻稱好看,
 
優美的耳朵小巧玲瓏,
 
下巴的酒窩,麵頰的曲線,
 
還有那嘴唇甜美、豔紅?
 
 
 
哪兒去了,雙肩雅致纖細,
 
美麗的手,修長的臂膀,
 
還有嬌小的雙乳聳起,
 
挺拔的腰股豐滿、修長,
 
正適合做愛的競技場;
     
而在寬廣的腰股之間
 
有神秘而迷人的力量
 
隱藏在這座微小的花園?
 
 
 
啊,額頭起了皺,金發已灰白,
 
眉毛已脫盡,眼睛已昏昧,
 
失去了顧盼傳情的神采,
 
這曾經使多少人心醉!
 
鼻子勾了,失去了優美,
 
耳朵下垂,蓋著苔蘚層層,
 
下巴起皺,麵頰色如死灰,
 
而嘴唇猶如皮革製成。
 
 
 
人的美,就這樣告終!
 
背已駝了,雙肩已佝僂,
 
玉臂僵縮,手攣縮成爪形,
 
雙乳呢?幹癟到一無所有
 
腰股也與乳房一樣幹瘦,
 
迷人的寶藏啊,全然凋殘!
 
玉腿萎縮得那麽醜陋,
 
像臘腸似的汙跡斑斑……
 
我們就這樣哀歎著往昔,
 
幾個老婦人,呆傻、憔悴,
 
瑟縮著蹲在秋風裏,
 
依偎著幽暗的火堆,——
 
一把麻稈剛燃起光輝,
 
頃刻之間已經燒完。
 
啊,我們曾是那麽嬌美!
 
但這條路啊,誰人能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