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煙花

無論男人性還是女人性,最終都不過是“人類孤獨最純粹的形象”
正文

Never Look Away:直麵真相吧。

(2021-08-28 01:38:24) 下一個

千萬不要移開你的視線,你將會看到真相,真相是美好的嗎?
呈獻事實,是真相嗎?幾十年人生沉浮、歲月變遷的事實,會讓真相大白嗎??
探尋自我的藝術家和藝術表現形式,能呈獻時間、曆史、命運下的真實曆史嗎?
你可以在巜竊聽風暴》導演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的新片
巜Work without author 》,又名巜Never look away》中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影片講述了藝術家Kurt從童年到中年的三十年人生和命運,納粹、二戰、東德、西德,在奔騰的曆史洪流中,他如何掙紮、如何奮鬥、如何成長、如何一舉成名?

影片是以德國當代著名畫家Gerard Riechter從童年到六十年代的早期生活為原型。也參考了其它很多曆史資料。Gerard Riechter創作手法和藝術風格多變而豐富。他六十年代開始探索的照片繪畫/照片現實主義者(Photo Painting),開創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他的照片繪畫以臨摹照片為基礎,並忽略原照片的一些細節,他也會對他的照片繪畫作品進行模糊處理。他說:“我模糊了一些東西,使一切都同樣重要,又同樣不重要”,模糊掩蓋了主體。他的畫有著具象和抽象之間遊移轉換的平衡與和諧,真實又唯美。
但僅僅是原型,正如導演在對話紐約客記者時說:“…………I will say that it is specifically not a bio-pic of Gerhard Richter but  the story of the fictional painter Kurt Barnert. I will call the film something like a spiritual biography of our country, which was enriched by the biographies of other artists as well. I will say that the elements of your biography were merely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 free, fictionalized, story.”


1933年,希特勒開始在慕尼黑興建藝術之家美術館,1937年,美術館開始展出“最偉大的德國藝術”,稱它們是“最純正的德意誌意誌的精髓”。而要為“正在遭受危機的古典藝術帶來轉機”,必須對其他“非純正”的藝術(現代藝術)進行清洗,“墜落藝術展”登場了。許多現代藝術作品被稱為“有毒的花朵”,是頹廢、退化、變質的。Picasso畢加索、Kandinsky康定斯基、以及一些德國本土現代藝術家的畫與精神病患者的畫陳列在一起,供參觀者批判、嘲諷。
          這是畫家Kurt的童年,納粹帝國時期。
           影片就是從姨媽帶童年的Kurt參觀“墜落藝術展”拉開序幕!

影片中的人物

一:姨媽這個人物,是我最喜歡的,喜歡她的天賦和悟性,喜歡她的激情和純粹!她是畫家Kurt藝術和人生的啟蒙老師,她的影響冥冥中貫穿在kurt的人生中。
在納粹解說員振振有詞的批判現代藝術後,她偷偷 對kurt說:“別告訴別人,我其實很喜歡這幅畫”。她有著自己的對美和藝術的判斷和欣賞能力。
當她要求巴士司機為她鳴笛時,她抬頭望天並雙手隨著美妙的鳴笛聲慢慢舉起,仿佛生命在沸騰,生命的力量也瞬間爆發。
當她赤身裸體在鋼琴聲中尋找到她以為的藝術與生命的連接時,她欣喜激動,藝術已融入了她的生命,她對kurt說出了她對藝術和生命的理解:“別把目光移開,所有真實的,都是美的”。
她蔚藍、明亮、靈動的雙眼;自信、甜美的笑容一直在我腦海裏漂浮翻轉,揮之不去。
天資卓絕、意氣風發、美豔靈動的她,卻被當成“精神病人”慘死在納粹的“種族優化”毒氣室裏。
她太敏銳,太有洞察力、太有超凡脫俗的悟性。
世界容不下一個激情澎湃的人。世界也容不下一個純淨、純粹的靈魂。
這是怎樣的世界啊!難道上天賜與她的天賦和悟性,是對她蓬勃的青春生命的詛咒?

二:嶽父和父親,時代洪流中的“強者”和弱者
畫家的父親是個脆弱真實的小人物。父親是有良知的教師,他一開始是不願加入納粹的,但妻子卻認為,加入納粹會為未來生存增加“資本”,在妻子的催促下最終加入了納粹。然而戰後,他卻因為曾經是納粹而丟掉了教職,成為清潔樓梯的清潔工。他無力麵對命運的捉弄和現實的殘酷,上吊自殺。

嶽父這個人物也許最有爭議,從生存和世俗意義上說,他是強者和有能力的人。但從道德倫理層麵,他是一個惡人,一個壞人。他自己對自己的總結是:偉大機器上的一個零件。在他的人生中,經曆了戰爭、經曆了納粹、經曆了蘇聯紅軍占領東德時期並成功躲過了蘇聯紅軍對納粹的清洗、經曆了流亡、經曆了西德,無論哪個時期,他不僅僅是懂得不要去做一個好人,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去做一個壞人,所以在曆史洪流中翻滾的他,從未失手,一直活著並且很成功。他是第三帝國的優秀的婦產科醫生,他總是要人們稱他為教授,他骨子裏就信奉成功、追求權威,所以他真心擁護第三帝國“優生學”種族理論,成為屠殺畫家姨媽的劊子手。當他得知自己的親生女兒愛上了貧窮、家境普通的畫家kurt並懷有身孕時,他的種族優先情結和血統論,促使他不惜犧牲女兒的幸福,編織謊言,阻止這場愛情,親手為女兒墮胎,差點造成女兒終身不育。占領東德後的蘇聯紅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清剿納粹運動,被監禁的他,在聽到女人痛苦的尖叫聲後,主動出擊,成功救下難產的蘇聯紅軍司令的太太和兒子,置之死地而後生,從此得到保護,如魚得水的在東德生活。
當蘇聯紅軍司令回國,他不得不離開東德流亡前,在女兒和畫家結婚二小時後的飯桌上,他對女婿說:關於你的人生道路,我隻想跟你強調一點,不要隻滿足於“好”,我自己也經曆過“好”這麽一個層次,但被超越、被沒收財產、甚至被徹底淘汰,要是你想在自已生活中獲得安全感,不管從事什麽,必須要成為最好的,不是“最好的之一”,是成為最頂尖的那一個。這是他的人生哲學,也是他的生存哲學。
  該如何評判這樣一個在曆史洪流中頑強而有力量,並懂得如何不去做好人、如何做壞人的人?個人是否該承擔全部的罪過?是否應當審判他??
想起了德國詩人、劇作家布萊希特的詩
                  你們,那離開了我們正沉入其中的
                    洪水而出現的人啊,
                    請想想一一
                      當你們談論我們的弱點時,
                      請你們也想想這黑暗的時代
                       這造就了我們的弱點的時代。

                       ………
                       呀,我們
                       希望建立良善的基礎,
                        但我們自己卻無法良善。

                         ……………

                        請不要對我們
                         審判得過於嚴厲。
                     
 

三:畫家Kurt的成長曆程和他美好的愛情。
畫家的成長經曆了四個時期。童年的納粹時期,青少年的戰火硝煙時期(姨媽被殺,兩個哥哥在盟軍飛機呼嘯而過的空襲中喪命),年青時的東德徳累斯藝術學院 Dresden Academy of Fine Arts(學習探索社會現實主義繪畫),青中年時期的西德杜寒爾多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學習現代藝術)
畫家kurt是一個沉靜、溫和的人,天生有藝術天賦,在姨媽的影響下,從小就喜歡繪畫,但真正影響他藝術創作是到了西德以後。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段落,是在西德時教授的一堂課,也正是這一堂課,影響了Kurt的藝術創作,讓他開始探索內在的自我,尋找表達方法,創造出照片繪畫這一獨特的風格,一舉成名。
那麽,教授有著怎樣的理論呢?
        有一堂課,教授擺出了兩個政黨後選人的畫像,請學生們回答要選誰?在學生們爭先恐後的回答時,教授開始說:你們絕對不要選任何一個政黨,要選擇藝術。它們是魚和熊掌,隻有在藝術中,自由才不是幻想,隻有藝術家才能在這場災難之後,讓人們重新獲得他們追尋自由的感覺。每個人,不管他是收垃圾的?,還是農夫,都有機會成為藝術家,當他能夠將自己的主觀能力,隨意地展現出來。如果你們沒有自由,沒有完全的自由,那就誰都不是。當你們讓自已獲得自由後,也讓這個世界有了自由。你們是神父,你們是革命家,你們是解放者,讓大火來得猛烈些吧!最後他點火燒掉了那兩個政黨後選人的畫像。看著熊熊燃燒的畫像。kurt深受啟發。他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該怎樣表達?
 經過反複思考,他終於悟到了事物與藝術表達的關係,那就是他的彩票號碼觀點。他說:如果我隨意說出六個數字,你會覺得毫無意義,但如果這六個數字正好是樂透中獎的號碼,那就變得有意義了,具有了統一性的價值。他把姨媽、嶽父、納粹特工頭目的照片畫在同一幅畫中,進行了模糊處理,放在一起,真相產生了,意義產生了。

妻子這個人物,善良、美好,也是自己父親“優生學”血統論的受害者。
三十年的時間,納粹二戰、東德、西德,是德國沉重而又黑暗的一段近代曆史。
經曆了納粹和戰爭、經曆了親人的死亡、經曆了東德時期的社會現實主義繪畫的僵化,畫家kurt終於在西德教授“能串聯起萬物,回答出一切問題的是“我”,是那些記憶深處的真相”啟發下,找到了自已的藝術表達方法,用模糊手法處理照相繪畫,達到去主觀性、去作者性的目的。在畫展中,畫家Kurt說:“我不發表看法,我隻是呈現”
那麽,曆史呢?
導演在三個小時的影片中,呈現了一個又一個生活的碎片,以及人們在碎片中的掙紮,拚接起這些打碎的碎片,是否能讓我們看到有裂縫的曆史鏡子?透過這破碎的鏡子,是否能看見時代的洪流、真實的曆史呢?
也許你能看見你看到的曆史,也許你能感受你能感受到的真實。
布萊希特曾寫下: 
         一些事物隱沒於黑暗中
         另一些站立在日光下。
         人看見了那在光明中的事物
          而黑暗中的一切,沒有被看見。
導演極其冷靜地、去意識形態、去道德評判,隻用鏡頭去記錄黑暗中的一切和真實,太冷靜了,以至於時代洪流中像樹葉一樣在波濤中翻滾的人的命運,沒有真正撞擊我的心靈。
      在破碎的生活中掙紮的人們,有愛、有恨、有痛、有寬恕、有諒解、有作為人的複雜感情,而這部電影恰恰少了對個體情感的深入挖掘,隻有姨媽和童年那個段落,充滿感情。

      我們真的可以像局外人一樣,冷冷旁觀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