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在《論佛骨表》讀出了賈寶玉的癡情表白?

(2022-05-14 17:55:01) 下一個

公元819年,韓愈上書《論佛骨表》反對唐憲宗拜迎佛骨。文章並不長,但旁征博引,說古論今,逐層證明 “佛不足事” 的觀點,正所謂 “韓(愈)潮蘇(東坡)海”,讀起來氣勢磅礴,如海如潮,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說服力和感染力極強。

文章一開頭就列舉了佛教進入中國以前曆代賢王的壽數,說明長壽跟信佛無關,倒是後來信佛君主的慘境反證了 “事佛漸謹,年代尤促”,從漢代漢明帝,到後來的宋齊梁陳北魏都無一例外。其中,陳代的梁武帝虔心向佛,“前後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於菜果”,但卻 “事佛求福,乃更得禍”,最終下場淒慘,“其後竟為侯景所逼,餓死台城,國亦尋滅”。佛不足事,此其一。

複習了曆史,再說本朝。唐高祖曾 “則議除之” 佛教,並有所損抑,比如說 “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士,又不許創立寺觀”,但未能完全禁除,韓愈感歎 “臣長恨焉”。當今唐憲宗 “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禦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迎供養”,韓愈憂心忡忡又不得不策略地先美言 “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但馬上就提醒 “百姓愚冥,易惑難曉”。的確,高位者的任何微小動作,都會被下麵效仿並無限放大,形成災難性的宗教狂熱,列舉的幾個例子如 “焚頂燒指”,“棄其業次”,“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皆觸目驚心。佛不足事,此其二。

分析了後果影響,再聚焦緣起事端。目光拉近佛骨,指出 “佛本夷狄之人”,語言,衣服和宗法都不同,“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穢之餘,豈宜令入宮禁!” 順勢再提孔子教誨,“敬鬼神而遠之。” 人性的排外本能和傳統儒家思想傳達同一個意思,佛不足事。此其三。

文末,韓愈呼籲,“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 這段話看著眼熟,細尋思原來是《紅樓夢》第五十七回裏《慧紫鵑情辭試忙玉》引出賈寶玉的賭咒發誓,“我隻願這會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來你們瞧見了,然後連皮帶骨一概都化作一股灰 —— 灰還有行跡,不如再化一股煙 —— 煙還可凝聚,人還看見,須得一陣大亂風吹的四麵八方都登時散了,這才好!” 原來,寶玉變煙變灰的念頭是從《論佛骨表》毀滅佛骨得的靈感:)而韓愈的大無畏鬥爭精神亦非空穴來風,是漢代樂府民歌裏的海誓山盟在隱隱回響,“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氣吞山河,一脈相承。

韓愈的慷慨陳辭自然不會打動唐憲宗,倒是忠言逆耳,帝大怒,欲抵死,還好朝臣力阻,才改貶去潮州。這麽巧,偏偏是潮州,難道是為了對應 “韓潮蘇海” 的文章風格?!這個玩笑促狹了點:)另外,文中列舉上古時期三皇五帝的壽數都是漢語,而不是 12345。記得汪曾祺說過,文學作品中應該用漢字寫數字,同意。不過,韓愈的時代隻有一二三,沒有123,倒省了選擇麻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隻是一篇隨筆,菲兒總是不吝讚美,多謝鼓勵!
剛從菲兒家串門過來,槍擊案讓人震驚,歎息。。。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1

佩服追憶的多麵手,跟著學習。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哈哈,我們都來掉書袋,傳書袋,美其名曰,“學到老活到老”。
祝蘑菇周末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問好沈香,多謝鼓勵。
祝周末愉快!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追憶真棒,仰慕一下下。拿個小本本,記下來,方便什麽時候掉個書袋之用:)追憶周末愉快!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追憶對古書和紅學的研究之深令人佩服!很讚!跟著追憶漲姿勢。追憶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