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常規貸款是一種福利

(2023-05-03 14:43:25) 下一個

貸款主要存在著兩種風險:

  • 信用風險 (credit risk)
  • 利率風險 (interest rate risk)

對債權人 (lender) 來說,信用風險是指借貸人 (borrower) 違約而停止還貸。信用風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掌控,比如可以隻借給信用好的人。

借貸人不存在著債權人所麵對的信用風險。如果說借貸人也有信用風險的話,那也隻體現在利率和貸款費用上。

利率風險是由於利率的變化而帶來的風險。利率的變化,對債權人和借貸人的影響可能會不同。

對浮動利率貸款,債權人沒有利率風險,利率風險全部由借貸人來承擔。

由於固定利率貸款是美國特色,下麵主要講講美國的固定利率貸款。

對固定利率貸款來說,本來債權人和借貸人都有風險:市場利率提高了,原有貸款的擁有者,也就是債權人,就是利益受損者,而借貸人是受益者;反之,市場利率降低了,債權人就是受益者,而借貸人就是利益受損者。

這看起來似乎是公平的... 

但是,如果沒有提前還貸罰金 (prepayment penalty),允許借貸人在利率降低的情況下可以隨意重貸,那麽這個利率風險的平衡就完全改變了:本來利率風險對債權人和借貸人是同時存在的,現在變成了利率風險基本上全部由債權人獨自來承擔,而借貸人基本上沒有了利率風險,再加上債權人本來就有的信用風險,這種規則對債權人極不公平且風險極大。如果大家以前沒有領教過利率風險對債權人的威脅,隻要看看現在正在發生的銀行倒閉潮就知道它的威力了。

這也是為什麽世界上隻有很少幾個國家有30年固定利率貸款,因為很少有國家玩得起!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除了美國外,好像隻有荷蘭和韓國有30年固定利率貸款。

固定利率貸款 (國債實際上也是固定利率貸款) 對債權人的主要風險是,當市場利率快速升高時,債權人持有的貸款會快速貶值,就如同當前的市場。打個比方,如果一年前花100元可以買個一天能下2個蛋的雞,而現在花100元買的雞一天能下4個蛋了,也就是說現在隻有能下4個蛋的雞才值100元,那隻能下2個蛋的雞肯定就不值100元了,說不定隻值80元(準確的估值可以用discounted cash flow 數學模型來估算)。

如果債權人手中隻有很少的固定利率貸款,風險可能還不大,但如果手中握有大量的固定利率貸款,當利率快速升高時,那就是顆定時炸彈,大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失控,比如現在的一些銀行。

所以,如果想提供固定利率貸款,必須要有相應的利率風險轉嫁機製。

通常情況下,固定利率貸款的融資機製主要有兩種:

1)像德國等西歐國家那樣,通過發行等值、等時間長度的債券,比如如果你想借出100萬10年固定利率貸款,可以發行100萬麵值10年固定利率債券。不過,這樣很難做到30年固定利率,並且,這其中也有問題和風險,比如借貸人提前還貸款。

2)像美國這樣通過兩房機構(Fannie Mae和Freddie Mac)把房貸證券化,賣給廣大的投資者,以轉移風險。

美國在上世紀大蕭條的時候,房貸大多是5年的氣球貸,結果遇到經濟衰退,物業貶值,重貸就成了大問題,就像現在美國的商業地產房貸市場一樣,結果造成了大量的貸款違約。

美國政府在大蕭條中吸取了教訓,成立了Fannie Mae,把房貸證券化賣給投資者,開始提供30年固定利率貸款。

但前麵提到了,債權人有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雙重風險,如果Fannie Mae把雙重風險同時都轉嫁給投資者,投資者也不傻,也不會幹。於是Fannie Mae便決定自己來承擔信用風險,保證投資者不會因借貸人違約而蒙受損失。因為有Fannie Mae的擔保,投資者才敢大膽購買房貸證券,從而完全接過了利率風險。這樣,Fannie Mae承擔信用風險,而投資者承擔利率風險,從而使30年固定利率貸款成為可能。後來的Freddie Mac也是同樣的模式。

即便兩房機構隻承擔信用風險這一項,在次貸危機中也仍然蒙受了巨大損失,需要美國政府的救助才能活下來,並最終被美國政府所接管。

次貸危機後,兩房機構也接受了教訓,明白了就連信用風險這一項,自己也無力獨自承擔,於是它們把信用風險也證券化,稱之為Credit Risk Transfer(CRT) Securities,開始兜售給投資者,算是把信用風險也開始轉移了。

之所以說美國的常規貸款是一種福利,是因為由於美國政府的擔保,大大降低了房貸證券投資者的風險,從而降低了貸款成本,可以說政府是在為貸款提供另種形式的補貼,而美國的每個公民都在為之做著奉獻。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擔保,貸款成本很可能會大幅提高。

兩房機構自次貸危機被政府接管後,川普任命的FHFA局長拿出吃奶的勁,想把兩房機構盡快完全私有化,包括政府不再提供擔保,結果未能如願。有的朋友會問,私有化真的那麽難嗎?其實,私有化不難,難的是私有化後貸款費用和利率不上漲,並保持房貸市場的相對穩定,這需要私有化後的企業信用等級不比美國政府的信用等級差,這可能嗎?當然是...不...可...能!

既然是福利,該用的時候就得用不要隻奉獻不索取,整得跟雷鋒似的。否則,好事可能輪不到你,但如果出現像次貸危機那樣的大災難,需要接盤俠的時候,政府是忘不了你的!

建寧  2023/4/2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