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音元素經典譯注範例

用漢音元素Chinese Phonetic Elements譯注漢語以外的曆史哲學神學經典範例,推動在漢語中導入漢音元素。
正文

Esperanto/ㄝㄙㄆㄜㄌㄢㄊㄛ/希望者語言的書寫係統

(2023-02-03 18:11:31) 下一個

【書寫係統的表示】

因為英語是實際上唯一的世界性國際語言,我們首先不得不按照不規範的英語發音[??sp??rɑ?nto?]轉寫Esperanto/ㄝㄙㄆㄜㄌㄢㄊㄛ,其中詞首E/ㄝ和音節尾e/ㄜ的發音不同。

1887年,ㄆㄛㄌㄢㄉ的猶太人眼科醫生??????????/Zamenhof/ザメンホフ/ㄗㄚㄇㄣㄏㄛㄈ/柴門霍夫用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羅斯文以“Doktoro/博士 Esperanto/エスペラント/ㄝㄙㄆㄜㄌㄢㄊㄛ/希望者”的名義出版《Lingvo internacia. Anta?parolo kaj plena lernolibro/國際語、序言與全文》提倡一種新的簡潔人造語言,被後人直接稱為“ㄝㄙㄆㄜㄌㄢㄊㄛ/世界語”。仿照Poland/ㄆㄛㄌㄢㄉ/波蘭語,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發音係統采用Slavic/ㄙㄌㄚㄨ/斯拉夫語係,但書寫係統采用拉丁詞母,實際上相當於歐洲國際語。與我們熟悉的26個英語詞母比較,沒有收入q,w,x,y但增加詞母?、?、?、?、?和複元音中的?,共有28個詞母。

參照一些資料[1],暫時設定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詞母的漢音元素詞母轉寫Esperanto-CPE表如下:

大寫

小寫

IPA發音

漢音元素轉寫

備注

A

a

a

元音,長音

B

b

b

 

C

c

ts

 

?

?

t?

church

D

d

d

 

E

e

e

ㄝ(音節首),ㄜ(音節尾)

元音

F

f

f

 

G

g

g

 

?

?

d?

 

H

h

h

 

?

?

x/kh

ㄎㄏ,_ㄏ

 

I

i

i

ㄧ-

元音,長音

J

j

j

輔音(不構成單獨音節),但發音近似元音

?

?

?

vision,pleasure

K

k

k

 

L

l

l

ㄌ(音節前),ㄦ(音節尾)

 

M

m

m

 

N

n

n

 

O

o

o

元音,長音

P

p

p

 

R

r

r

ㄌ(音節前),ㄦ(音節尾)

喉顫音,很難對應漢音元素詞母

S

s

s

 

?

?

?

she

T

t

t

 

U

u

u

ㄨ-

元音,長音

?

?

u?/w

輔音,但發音近似元音,基本上隻用於元音組合a?, e? (Europe)

V

v

v

 

Z

z

z

 

 

從這個轉寫表可以看出: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最重要原則“Esperanto is completely phonetic. Each letter can only be pronounced one way, and each sound can only be spelled one way./每個詞母隻能以一種方式發音,每個發音隻能以一種方式拚寫。”無法貫徹到別的語係發音構成的書寫係統。這從一個側麵說明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不是“世界語”、不可能是“世界語”。

?、?、?、?、?和?不是拉丁詞母,沒有顯示在鍵盤上,有人用ch,gh,hh,jh,sh,u代替,或者用cx,gx,hx,jx,sx,ux代替,後者常被網上的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網站采用[2]。這實際上類似英語的ch,sh,th,用雙詞母表述單音節,免去了重新創製詞母引起的複雜性混亂。這啟發漢音元素用雙詞母表述單音節發音時,如ㄞ[ai]/ㄚㄧ或アㄧ,可以直接把ㄚ和ㄧ設計成一個詞母符號(上下或左右構成),比完全不同的符號ㄞ容易記住。

【Poland/ㄆㄛㄌㄢㄉ/波蘭語和ㄙㄌㄚㄨ語係的製約】

ㄗㄚㄇㄣㄏㄛㄈ生活在被ㄌㄛ_ㄙㄧㄚ帝國瓜分占領下的ㄆㄛㄌㄢㄉ,他的第一語言是ㄌㄛ_ㄙㄧㄚ語,但也熟練掌握ㄆㄛㄌㄢㄉ語。ㄆㄛㄌㄢㄉ語書寫係統基於拉丁詞母,在我們熟悉的26個英語詞母中,q,v與x隻用於表示外來語不計其中,但多了獨特的詞母?、ń、ó、?、?、?、?、?、?,總共32個。ㄆㄛㄌㄢㄉ語被稱為是“(詞母書寫係統中)最難的語言”,僅從詞母的數目上看,比通用的23個拉丁詞母多出9個單字符+7個雙字符+1個三字符而成的單音詞母,如何把這17個單音詞母與拉丁詞母轉寫對應,產生出一係列複雜方式。[3]ㄗㄚㄇㄣㄏㄛㄈ創製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時,就是要克服ㄆㄛㄌㄢㄉ語的這個困難,大為簡化詞匯和句法,如名詞以o、形容詞以a結尾、反義詞用前綴mal-,等[4],也由此取得了很大成功,這是目前所有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讀物大為宣揚的優點,連非常著名的古印度語言學者Max Müller也稱讚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是最好的國際語言項目,Толстой/Tolstoy/ㄊㄛㄦㄙㄊㄛㄧ/托爾斯泰1895年5月5日也由此向書報審閱官寫信求情放行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刊物[5]。不過,這些支持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名人們自己沒有學習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用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寫作。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演變成一種movement/大眾運動,甚至宗教[6],而缺少語言專家、特別是書寫係統的研究者們的批判性考察,限製了它具有更多的universal/世界性通用語言功用。

國際音標認定150多個獨特的音素,但一個書寫係統隻能采納30個左右獨特的音素作為詞母比較理想,而選定哪些音素作為詞母,取決於選定者的口語背景。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首要的製約、缺欠類似於ㄆㄛㄌㄢㄉ語書寫係統,從其詞母係統的構成可以看出來。例如,?[d?]和?[?]的發音近似,在ㄆㄛㄌㄢㄉ語中區別明顯,但對於漢語轉寫,用同一個ㄐ就可以了;u[u]、?[u?]和v[v]的發音近似,在ㄆㄛㄌㄢㄉ語中區別明顯,但對於漢語轉寫,用同一個ㄨ(再加長音-)就可以了。鑒於拉丁語的曆史地位,應該以古拉丁語發音的23個音素構成理想中的世界通用語言的基本詞母,在此基礎上各個語係再加入獨自的音素詞母。

輔音聯讀(因而聯寫)在ㄙㄌㄚㄨ語很平常,如ㄌㄛ_ㄙㄧㄚ語Одесса/Odessa/ㄛㄉㄝ_ㄙㄚ/奧德賽,而別的語種很難準確轉寫。[7]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中常用的輔音聯寫如gv,kn,kv,sc,對於ㄙㄌㄚㄨ語以外的歐洲人,需要格外的努力才能掌握[8];不熟悉拉丁詞母、ㄙㄌㄚㄨ詞母的人基本上就把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看作另一種(不實用的)歐洲語言替代物。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中的三連輔音(如stranga/奇怪)、四連輔音(如instrui/教學)挑戰著“一個符號唯一對應一個發音”的首要規則。

與ㄆㄛㄌㄢㄉ語一樣,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單詞的重音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有人把ㄝㄙㄆㄜㄌㄢㄊㄛ這個詞的重音放在an/ㄢ,有人放在ran/ㄌㄢ;單音節詞沒有重音。漢音元素因為轉寫漢語以外所有的詞語(例如英語詞Elizabeth/ㄟㄌㄧㄗㄚㄅㄟㄙ/伊麗莎白,重音在第二個音節),原則上隨從原語音,但不特意規定發音的重音音節,順其自然。實際上,英語在一戰後成為世界國際語言,是以American English/ㄚㄇㄝㄌㄧㄎㄚ/美國式英語取代了British English/ㄅㄌㄧㄊㄞㄣ/不列顛式英語,現在也開始習慣最大的英語使用者人口的南亞式英語,口音變化是自然現象。

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ㄙㄌㄚㄨ語音特征在依賴於語音交流的盲人上體現得最為突出(盲人觸覺語言符號是後來開始普及而且需要相當的學習代價),出生於ㄨㄎㄌㄚㄧㄋㄚ的Vasili Eroshenko/?рошенко/エロシェンコ/ㄝㄌㄛㄒㄣㄎㄛ/葉羅申科/愛羅先珂(1890–1952年) 4歲成為盲人,掌握了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後活躍在20世紀前期日本、中國、ㄌㄛ_ㄙㄧㄚ/蘇聯等動蕩的國際舞台(插圖是1922年在北京與魯迅等人的合影)[9]。如果不是以ㄙㄌㄚㄨ語音為母語的人,不可能像他那樣駕馭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交流藝術。可以說ㄝㄙㄆㄜㄌㄢㄊㄛ的語音母語是ㄙㄌㄚㄨ語,從意譯上應該翻譯為“東歐國際/族際之間的語言替代”,所以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チャップリン/ㄑㄚㄆㄨㄌㄧㄣ/卓別林拍攝的東歐背景的電影裏都用ㄝㄙㄆㄜㄌㄢㄊㄛ文字布景,給觀眾提示故事發生在東歐。

【Россия/ㄌㄛ_ㄙㄧㄚ/俄羅斯帝國的語言背景】

ㄗㄚㄇㄣㄏㄛㄈ的第一語言是ㄌㄛ_ㄙㄧㄚ語(包括在家裏),其次是ㄆㄛㄌㄢㄉ語和猶太社區的Yiddish/ㄧ_ㄉㄧㄒ/意第緒語,但普通的ㄝㄙㄆㄜㄌㄢㄊㄛ相關讀物回避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誕生的ㄌㄛ_ㄙㄧㄚ帝國的語言背景。ㄗㄚㄇㄣㄏㄛㄈ1887年在ㄌㄛ_ㄙㄧㄚ帝國治下的Warsaw/ㄨㄚㄦㄙㄠ/華沙出版用ㄌㄛ_ㄙㄧㄚ語寫作的《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and Full Textbook for Russians/國際語:為ㄌㄛ_ㄙㄧㄚ人的序言與全文》,麵向ㄌㄛ_ㄙㄧㄚ帝國內的知識分子讀者們,宣稱:“我的語言的所有語法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全掌握”,也由此得到了царь/Tsar/ㄘㄚㄦ/沙皇審閱機構的批準[10]。1890年,ㄗㄚㄇㄣㄏㄛㄈ編寫出1千名ㄝㄙㄆㄜㄌㄢㄊㄛ人的地址名單,其中919人來自ㄌㄛ_ㄙㄧㄚ帝國,特別是帝國的五大城市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Saint Petersburg/ㄙㄢㄎㄊ·ㄆㄝㄊㄜㄦㄅㄨㄦㄍ/聖彼得堡、ㄨㄚㄦㄙㄠ、ㄛㄉㄝ_ㄙㄚ、Ки?в/Kyiv/ㄎㄧㄧㄨ/基輔、Москва/ㄇㄛㄙㄎㄨㄚ/Moscow/莫斯科[11]。這是很驚異的成功,其中最大的語言因素是采用ㄌㄛ_ㄙㄧㄚ語組詞的agglutinative/膠著性質(用前綴、後綴等批量炮製詞語)[12],符合苦於應對龐大的ㄌㄛ_ㄙㄧㄚ帝國內雜多nation/ㄋㄟㄒㄣ或ethino/?θνος/(古希臘語發音)ㄝㄊㄋㄛㄙ/群族/民族[13]以及語言混亂的進步知識分子和保守官僚的時代期待。怪不得ㄗㄚㄇㄣㄏㄛㄈ被稱為具有全球誌向的“imperial son/帝國之子”[14]。不懂ㄌㄛ_ㄙㄧㄚ語、不會ㄙㄌㄚㄨ語音的人(特別是不熟悉拉丁或ㄙㄌㄚㄨ詞母的人)可能要花幾百個小時才能學會ㄝㄙㄆㄜㄌㄢㄊㄛ。

【世界通用語言的可能性】

其實,早在ㄗㄚㄇㄣㄏㄛㄈ之前,有很多人,包括Isaac Newton/ㄋㄧㄡㄊㄛㄥ/牛頓、Descartes/ㄉㄜㄎㄚㄦㄊ/笛卡爾,都設想一種世界通用語言。ㄉㄜㄎㄚㄦㄊ沉思出簡易通用語言的前提是“正確解釋構成人的思想的想象力中的簡單觀念”[15],Francis Lodwick/ㄌㄛㄉㄨㄧ_ㄎ大體沿著這個思路1647年出版了A Common Writing,提倡現在稱之為priori/ㄆㄌㄧㄛㄌㄧ/先驗語言的常用符號以及用這些符號表示的概念聯係[16];John Wilkins/ㄨㄧㄦㄎㄧㄣㄙ進一步於1668年出版了An Essay Towards a Real Character and a Philosophical Language,具體設計出世界通用語言的方案[17]。“哲學式語言”或ㄆㄌㄧㄛㄌㄧ語言的設想/設計屬於抽象層次,類似人工/機械邏輯語言符號,沒有(必要)關注發音者的文化/族群背景,就如數字或互聯網、手機普及後的感情符號,隻要人們都認識,不管如何發音都可以互相溝通。通用符號作為語言符號對聾啞人最有價值,但需要專門學習、運用。

1879年,一個German/ㄍㄜㄦㄇㄢ/日耳曼人Catholicism/Catholica/ㄎㄚㄊㄛㄌㄧㄎㄚ/普世或至公教牧師Johann Martin Schleyer/ㄒㄌㄚㄧㄦ受到“天啟”發明了Volapük/ㄨㄛㄌㄚㄆㄨㄎ/世界語,特別考慮到漢語的發音製約,把[r]改成[l][18],如Europe->Yulop,但ㄨㄛㄌㄚㄆㄨㄎ詞語變格極其複雜,一個動詞可以有505,440種形式,實際上局限於懂ㄍㄜㄦㄇㄢ語的ㄎㄚㄊㄛㄌㄧㄎㄚ男人圈子裏,不久被簡易的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取代了[19]

如果把世界通用語言理解為不識字的人(包括兒童)也能夠運用的語言,必然、必須與適合當地社會文化環境的口語發音相關,就不可能創製世界通用語言。既然不可能存在“世界語”,把Esperanto翻譯為世界語不僅不準確,也是錯誤的,隻能轉寫為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

【時代與政治】

雖然從語言學的角度知道不可能存在世界通用語言,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在現實的世界裏有多大發展前途,超出語言學的論證範圍。1905年,688人出席在France/ㄈㄌㄢㄙ/法蘭西Boulogne-sur-Mer召開的第一次Universala Kongreso/World Congress/世界大會,克服了ㄗㄚㄇㄣㄏㄛㄈ本人試圖強加給大會的Hillelism/ㄏㄧㄌㄜㄦ主義/去掉民族主義的改革過的猶太“意識形態”或者“內在信念”,靠當時的“國際語言”ㄈㄌㄢㄙ語走向世界[20]。新成立的蘇聯於1926年主辦了第6次Proletarian/無產階級(這個詞翻譯不準確,但傳播太廣,姑且用之)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世界大會,似乎開啟了世界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運用前途[21]。特別在原屬ㄆㄛㄌㄢㄉ的ㄌㄛ_ㄙㄧㄚ帝國境內的ㄨㄎㄌㄚㄧㄋㄚ,與活躍的Anarchism/ㄚㄋㄚㄎㄧㄙㄇ/自由社會主義政治運動[22]密不可分的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言運動(例如,上述介紹的盲人活動家ㄝㄌㄛㄒㄣㄎㄛ),一直持續到1937年才被Сталин/Stalin/ㄙㄊㄚㄌㄧㄣ/斯大林的秘密警察機構鎮壓下去[23]。日本的社會主義運動、特別是大杉栄等ㄚㄋㄚㄎㄧㄙㄇ活動家們熱心推廣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對其賦予一種神聖的世界性價值[24],突出體現在山鹿泰治的一生[25]。在日語、漢語、滿洲語、朝鮮語、ㄌㄛ_ㄙㄧㄚ語交互通行的滿洲國,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成為年輕一代唯一的跨族際語言交流選擇。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在中國的普及情況,可見很多有關“世界語”的報道[26],但因為漢字無法準確轉寫非漢字詞母因而無法正確翻譯詞語,因而無法準確理解、介紹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用拉丁詞母轉寫ㄙㄌㄚㄨ語發音的根本缺欠和通過轉換詞根詞母批量製造詞語的最大優勢。

1954年,UNESCO/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就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作出讚許的決議,但隻是表達讚同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目標,並沒有執行任何實質的推進行動[27]。UNESCO對“新興的”Baha’i/ㄅㄚㄏㄚㄧ信仰作出過類似的讚許決議,也沒有任何實質的推動行為[28]。有一些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推動者也是ㄅㄚㄏㄚㄧ信仰的熱心人士。

  一戰結束後,ㄆㄛㄌㄢㄉ獲得獨立,ㄆㄛㄌㄢㄉ語成為正式的國家-民族語言[29];二戰結束後不久,Israelㄧㄙㄌㄚㄜㄦ/以色列建國運動大功告成[30],猶太社區通用的ㄧ_ㄉㄧㄒ語被複活的Hebrew/ㄏㄜㄅㄌㄨ/希伯來語取代。這些語言的發展變遷都偏離ㄗㄚㄇㄣㄏㄛㄈ創製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時代背景。“The aim of Esperanto is not to replace the other languages but to be a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 communities. Esperanto is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anyone’s native language, it simply serves as a lingua franca, a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目的不是取代其他語言,而是成為不同語言社區之間的“橋梁”。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無意取代任何人的母語,它隻是作為一種通用語言,一種交流語言。”[31]

盡管知道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曆史局限和語言性製約[32],不是也不可能成為“世界語”,讓我們遵循UNESCO的決議精神,樂觀其成。

 [趙京,中日美比較政策研究所,2023年2月3日]

 

Esperanto/ㄝㄙㄆㄜㄌㄢㄊㄛ/希望者語言的書寫係統漢音元素詞匯

 

漢音元素

英語

漢字譯法或注釋

原文等

ㄚㄇㄝㄌㄧㄎㄚ

America

美國

 

ㄚㄋㄚㄎㄧㄙㄇ

anarchism

自由社會主義/安那祺主義

ㄅㄚㄏㄚㄧ

Baha’i

   

ㄅㄌㄧㄊㄞㄣ

Britain

不列顛

 

ㄎㄚㄊㄛㄌㄧㄎㄚ

Catholic

普世(至公或天主)教會

Catholica

ㄑㄚㄆㄨㄌㄧㄣ

Chaplin

卓別林

 

ㄉㄜㄎㄚㄦㄊ

Descartes

笛卡爾

 

ㄟㄌㄧㄗㄚㄅㄟㄙ

Elizabeth

伊麗莎白

 

ㄝㄌㄛㄒㄣㄎㄛ

Eroshenko

葉羅申科/愛羅先珂

?рошенко

ㄝㄙㄆㄜㄌㄢㄊㄛ

Esperanto

世界語(希望者)

 

ㄝㄙㄋㄛㄙ

ethnos

 

?θνος

ㄈㄌㄢㄙ

France

法蘭西

 

ㄍㄜㄦㄇㄢ

German

日耳曼,德國

 

ㄧㄙㄌㄚㄜㄦ

Israel

以色列

 

ㄎㄧㄧㄨ

Kyiv

基輔

Ки?в

ㄌㄛㄉㄨㄧ_ㄎ

Lodwick

   

ㄇㄛㄙㄎㄨㄚ

Moscow

莫斯科

Москва

ㄋㄟㄒㄣ

nation

   

ㄋㄧㄡㄊㄛㄥ

Newton

牛頓

 

ㄛㄉㄝ_ㄙㄚ

Odessa

奧德賽

Одесса

ㄆㄛㄌㄢㄉ

Poland

波蘭

 

ㄆㄌㄧㄛㄌㄧ

priori

先驗

 

ㄌㄛ_ㄙㄧㄚ

Russia

俄羅斯

Россия

ㄙㄢㄎㄊ·ㄆㄝㄊㄜㄦㄅㄨㄦㄍ

Saint Petersburg

聖彼得堡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ㄒㄌㄚㄧㄦ

Schleyer

   

ㄙㄌㄚㄨ

Slavic

斯拉夫

 

ㄙㄊㄚㄌㄧㄣ

Stalin

斯大林

Сталин

ㄊㄛㄦㄙㄊㄛㄧ

Tolstoy

托爾斯泰

Толстой

ㄘㄚㄦ

Tsar

沙皇

царь

ㄨㄎㄌㄚㄧㄋㄚ

Ukraine

烏克蘭

Укра?на/Ukrayina

ㄨㄛㄌㄚㄆㄨㄎ

Volapük

世界語

 

ㄨㄚㄦㄙㄠ

Warsaw

華沙

 

ㄨㄧㄦㄎㄧㄣㄙ

Wilkins

   

ㄗㄚㄇㄣㄏㄛㄈ

Zamenhof

柴門霍夫

??????????

 

 

[1] 這一本手冊對發音很有幫助:William W. Mann, Learn Esperanto For English Speakers: with Phonetic Pronunciation, Saphrograph Corp, 1971. 還有比較正式的書刊和網址:David Richardson, Esperanto: Learning and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speranto USA, 2017. https://lernu.net/gramatiko/skribo

[2] Tim Owen & Judith Meyer, Complete Esperanto, John Murray Learning, 2018. Xix.

[3] 趙京,近代Poland/ㄆㄛㄌㄢㄉ/波蘭曆史概要譯注,2023年1月16日。

[4] Mara Rockliff, Doctor Esperanto and the Language of Hope, Illustrated by Zosia Dzier?awska, Candlewick Press, 2019.

[5] Marjorie Boulton, Zamenhof: Creator of Esperanto,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imited, 1960. Pp.56-57.

[6] Marjorie Boulton, Zamenhof: Creator of Esperanto,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imited, 1960.

[7] Ukraina/ㄨㄎㄌㄚㄧㄋㄚ/烏克蘭語Одеса/Odesa/ㄛㄉㄝㄙㄚ,不連寫輔音,但漢語翻譯(奧德賽)無法表示這種區分。趙京,Ukraina/ㄨㄎㄌㄚㄧㄋㄚ/烏克蘭前期簡史,2022年7月25日。

[8] William W. Mann, Learn Esperanto For English Speakers: with Phonetic Pronunciation, Saphrograph Corp, 1971. P.8.

[9] Esther Schor, Bridge of Words: Esperanto and the Dream of a Universal Language, Metropolitan Books, 2016. Pp. 173-175.

[10]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p.15.

[11]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p.28.

[12]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p.29.

[13]對於這兩個概念的準確、正確譯注,見“趙京,作為nation/ㄋㄟㄒㄣ語言的漢語的書寫係統,2022年9月24日”。

[14]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pp.45-46.

[15] Arika Okrent, In the Land of Invented Languages, Spiegel & Grau, 2009. P.37.

[16] Arika Okrent, In the Land of Invented Languages, Spiegel & Grau, 2009. Pp.25-26.

[17] Arika Okrent, In the Land of Invented Languages, Spiegel & Grau, 2009. P.20.

[18] 漢語發音,如把Rama翻譯為“羅摩”或“喇嘛”,目前漢音元素方案也暫時隨從轉寫為ㄌㄚㄇㄚ,將來可以考慮專門創製一個詞母對應[r]發音。

[19] Esther Schor, Bridge of Words: Esperanto and the Dream of a Universal Language, Metropolitan Books, 2016. Pp. 26-27.

[20]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pp.30-38.

[21]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p.9.

[22] 趙京:《鮮為人知的俄國革命:馬赫諾運動、喀琅施塔得起義、 托洛茨基主義和列寧主義問題》第三版, 2014年2月11日。

[23] Brigid O’keeffe, Esperanto and Languages of Internationalism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Bloomsbury Academic, 2021. Chapter 5: Language Revolutions and their Discontents.

[24] 中村伯三(1909-98年)、“私とエスペラント”、http://web.thn.jp/amo3/nakamura.htm。呉念聖、「呉朗西と中村有楽?伯三父子 ――昭和初期の一中國人留學生と日本人との交流に関する調査――」『人文論集』第46號、早稲田大學法學會、2008年2月20日。

[25] 向井孝著、『アナキズムとエスペラント:山鹿泰治:人とその生涯』、青蛾房刊、1974年。http://www.kamamat.org/a-ken/book/b-pdf/yamaga-ana-es/yamaga-ana-es.html

[26] 例如:“中國世界語運動大事記”http://www.espero.com.cn/old/epch/Cel/0/index0-4.htm 。

[27] Arika Okrent, In the Land of Invented Languages, Spiegel & Grau, 2009. Pp.125-126.

[28]趙京,“新興的”Baha’i/ㄅㄚㄏㄚㄧ信仰譯注,2022年9月4日。

[29] 趙京,近代Poland/ㄆㄛㄌㄢㄉ/波蘭曆史概要譯注,2023年1月16日。

[30] 趙京:“Zionism: 猶太建國運動”,2014年1月31日。

[32] 出於研究漢音元素方案的借鑒目的,本文僅限於書寫係統的考察,而回避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句法、語法比較。對於ㄝㄙㄆㄜㄌㄢㄊㄛ語的句法、語法的進一步譯注研究,必須首先導入漢音元素書寫係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