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讀書與寫字不可辜負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迷人的比喻 —— 讀《四十二章經》

(2023-01-29 08:20:17) 下一個

(《四十二章經》是佛涅盤以後,由他的弟子擇其一生所說的精粹警句,匯編而成,類似於《論語》,是佛的語錄。本經的特色,太虛大師總結為四點:辭最簡馴,義最精富、臚者古真、傳最平易。於我而言,四十二章經中的比喻是它的亮點,幾乎每一章都用比喻,有些比喻新奇而迷人。我幹脆摘抄下所有的比喻。)

 

第一章:愛欲斷者,如四肢斷。

第五章: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第七章: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應聲,影之隨行,終無免離。

第八章: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已身。

第十章: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不會盡。

第十三章:淨心守誌,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當得宿命。

第十六章: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

第十七章: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

第二十一章:名聲喪本。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盡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第二十二章: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第二十三章:人係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

第二十五章: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第二十六章: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

第二十七章: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

第二十九章: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

第三十章:夫為道者,如被幹草,火來須避。(以火喻各種欲望)

第三十一章: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

第三十三章: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

第三十四章:以彈琴喻學道

第三十五章: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

第三十九章: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第四十章: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第四十一章: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

第四十二章: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注: 

臚者古真:臚表陳述,臚者古真指陳述古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這句高潔。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大概五年前,城裏某博主也寫過一篇關於“四十二章”的。“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這句,印象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