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微甘

唯讀書與寫字不可辜負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悟空

(2023-01-11 10:27:04) 下一個

 悟空

——初讀《金剛經》

 

《金剛經》全文無一個“空”字,但通篇討論的是“空”,是關於“空”的智慧。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如何解“空”:空是破除一切名相執著所呈現的真實,並非虛無,所謂“肯定一切存在的存在,否定一切存在的自性。”

《金剛經》有一個公式,即: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此處“般若”可以置換成任何其他,如: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或:如來說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還有: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一切應作如是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什麽是如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波羅密,到彼岸,度無極。彼岸者,對此岸說。煩惱是此岸,菩提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凡夫是此岸,諸佛是彼岸。

關於佛法:無得無說。不可取,不可說。一切法非法,無為空寂。無得,以破事理二障;無說,以破語言文字障。有智慧者,即言語離言語,即名相離名相,知得即無得,知說即無說。故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了知無為法,因證悟的深淺不同而有深淺的差別。

般若波羅密,為什麽我們需要渡海之舟筏,卻可以不要望月之手指?

威廉·福克納的《我彌留之際》中,艾迪回憶她如何嫁給了安斯,回憶自己懷了孩子卡什的時候,她說:“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明白了話語是最沒有價值的;人正說話間那意思就已經走樣了。”是的,話一出口,就走了樣。這是佛所說的無得無說嗎?

她接著說:“卡什出生時我就知道母性這個詞兒是需要有這麽一個詞兒的人發明出來的,因為生孩子的人並不在乎有沒有這麽一個詞兒。我知道恐懼是壓根兒不知恐懼為何物的人發明的;驕傲這個詞兒也是這樣。

如果套用上麵的公式,世尊說母性,即非母性,是名母性。這是“性空”。

愛,他這麽稱呼。可是我長期以來太熟悉言詞了。我知道這個詞兒也跟別的一樣:僅僅是填補空白的一個影子;時候一到,你就不需要言詞來作代用品了,正如不需要驕傲或恐懼一樣。

如果套用上麵的公式,佛說愛,即非愛,是名愛。這是“幻有”。

艾迪仿佛參透了佛法,她說,“時間、安斯、愛,你愛怎麽叫就怎麽叫吧,都在圓圈之外。”這是破了語言的執。

正是那句偈語:語言道斷道不斷,一任旁人錯較量。

 

另:在YOUTUBE上聽王菲居士誦讀的《金剛經》,發現她讀的是:應雲何住?再聽蔣勳讀的也是:應雲何住。而我的紙質書、電子書,中華書局的兩個不同的版本,寫的都是:雲何應住。我傾向於:雲何應住。因為接下來的一句是:雲何降伏其心。

存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