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冬日裏的微型大陸——大加那利島

(2024-01-21 06:41:39) 下一個

兩年內四次飛越歐洲大陸,落地非洲板塊。前三次分別為2021年底的葡屬馬德拉島、2023年的摩洛哥和葡屬聖米格爾島,最近這次則是2023年12月初來到西班牙屬大加那利島(Gran Canaria)。位於大西洋中的加那利(Canarias)群島是西班牙位置最南的自治區,由八個主島及若幹小島組成。已故台灣作家三毛在《逍遙七島遊》中寫道: “遠在古希臘行吟詩人一個城、一個鎮去唱吟他們的詩歌時,加納利群島已經被他們編在故事裏傳頌了。荷馬在他的史詩裏,也一再提到過這個終年吹拂著和風,以它神秘的美麗,引誘著航海的水手們投入它的懷抱裏去的海上仙島——更有古人說,希臘神話中的金蘋果,被守著它的六個女侍藏在這些島嶼的一個山洞裏。” 大加那利島是群島的第三大島嶼,距離非洲大陸約210公裏、距離伊比利亞半島約1250公裏。

加那利群島有兩個首府,其中之一的拉斯帕爾馬斯(Las Palmas)位於大加那利島東南角,意為 “棕櫚樹林”。15世紀卡斯蒂利亞海軍船長胡安·雷洪(Juan Rejón),受天主教雙王任命參與征服加那利群島, 1478年他帶領三艘帆船登島,擊敗當地土著後建立了拉斯帕爾馬斯老城。下圖右側是老城中心聖安娜廣場,正麵是老市政廳。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同整個群島一樣,拉斯帕爾馬斯非常受益於西班牙對南美洲的征服及其後橫跨大西洋的貿易,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的地盤。1936年佛朗哥被西班牙政府派到加那利群島司令部任職,該年7月18日,他在拉斯帕爾馬斯發動了軍事政變,並以加那利群島為大本營引發了近三年的西班牙內戰,成為二戰的前奏。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的帕洛斯港出發,在加那利群島停留了大約一個月時間,隨後開始橫跨大西洋的航行。他在1492-1503年間四次遠航美洲,其中三次均以拉斯帕爾馬斯作為補給站。左上圖:該城最著名的建築——總督府,擁有裝飾精美的門窗、鏤空陽台、大庭院和雕花木天花板,展示了大加那利島上不同類型的建築風格。哥倫布極有可能在首航來回路上住在這裏,因此被稱為 “哥倫布之家” (Casa de Colon),哥倫布博物館就設在裏麵。右下圖:哥倫布(中)及資助他航行的天主教雙王費爾南多二世(左)和伊莎貝拉一世夫婦的畫像。左下圖:帶有哥特式風格水井和文藝複興風格拱門的庭院。右下圖:看守庭院的兩隻鸚鵡,很凶的樣子。

哥倫布博物館講述了加那利群島以及與美洲接觸的曆史,收藏了導航儀器、海圖、文件、繪畫等許多與哥倫布航行有關的物品,以及他首航美洲大陸的三艘帆船模型。聖瑪麗亞號(Santa Maria)是旗艦和最大的一艘,1492年10月12日艦隊西航至瓜那哈尼島,占領該地後改名聖薩爾瓦多,成為歐洲各國在美洲大陸的第一個占領地。聖瑪麗亞號可能是一艘歐洲史上第一款用作遠洋航行的中型克拉克((carrack)帆船,甲板長約 58 英尺,聖誕節在海地擱淺斷裂。哥倫布被迫棄船,改用較小的三桅三角帆拉尼娜號(La Niña)作為旗艦。拉尼娜號是艦隊中最靈活的一艘帆船, 經過大加那利島時改成方帆。左上圖是首航日誌,右上圖是聖瑪麗亞號,下方二圖是拉尼娜號。

聖安娜廣場是加那利群島最早的城市化中心之一,後來成為拉丁美洲大城市中心廣場的模板。老市政廳對麵的聖安娜主教座堂是始建於15世紀末的羅馬天主教堂, 18世紀重建整修成哥特式。聖安娜教堂是加那利群島最重要的宗教建築,1819年之前加納利群島上唯一的主教座堂。教堂內的柱子表現島上隨處可見的棕櫚樹,拱形肋骨就像棕櫚樹枝從樹幹上流出一樣。這些年不時會遇到供奉耶穌的外祖母聖安娜的教堂,但主教座堂還是第一次見到。在哥倫布之家看到兩尊雕像,是聖安娜懷抱童真瑪利亞(後來的聖母瑪利亞)以及教她讀書。聖母懷抱聖子的畫像或雕像常常見到,但聖姥姥和自己女兒在一起的藝術品卻真不常見。

拉斯帕爾馬斯近郊的兩個新哥特風格天主教堂,建於1760-1767年間的特羅爾(Teror)鬆樹聖母聖殿(上方二圖),據稱聖母瑪利亞於1492年9月8日在一棵鬆樹上顯靈,成為大加那利島的主保聖人。阿魯絲卡(Arucas)教區教堂(右下圖)是在一座1515年的老教堂基礎上重建,1909年開工,1917年啟用,1977年才建成。教堂由加泰羅尼亞建築師Manuel Vega y March設計,導遊說他是高迪的學生,教堂看上去頗有高迪遺風,現在是大加那利島的地標性建築。阿魯絲卡是一座15世紀的古鎮,擁有歐洲最大和最古老的朗姆酒工廠。加那利群島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冬季的天氣與斯京的夏天類似。隻是雨水較少,年平均降水量228毫米,此行居然趕上一場毛毛雨。

大加那利島以多樣性的 “微型大陸” 著稱,可在一天中體驗溫和的四季。中部的涅韋斯峰(Pico de las Nieves)海拔1949米,是大加那利島的最高峰和一座成層火山,在西班牙語中意為“雪峰”。80米高的羅克努布洛(Roque Nublo)火山岩是世界上第三高及海拔最高的獨立岩石,海島原住民祭祀的地方,大約 450 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形成。從這裏可以遠眺群島最著名的地標——特內裏費島(Tenerife)上海拔3718米的活火山泰德峰(Pico del Telde),這是西班牙和大西洋島嶼的最高峰,也是世界第三大火山。第一次到大加那利島度假還是在2002年的複活節假期,迄今已經超過二十年了。那時沒有現在開發的好,而且是陰天,感覺就像陰森森的地獄之門(右下圖)。

大加那利島的冬天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馬賽克風景畫,由閃亮的海灘、沙漠中的綠洲以及赭石色的老房子組成。位於南岸的馬斯帕洛馬斯(Maspalomas)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度假勝地,使人們從歐洲的嚴冬中得到休息,北歐人對這裏更是青睞有加。馬斯帕洛馬斯海角的法羅燈塔(El Faro de Maspalomas)高56米,於1890 年竣工,俯瞰著綿延十多公裏的黃金海岸和大西洋的洶湧波濤。當輪船從南美或南非駛近大加那利島時,最先看到的就是法羅航標塔上閃爍的燈光。

據說馬斯帕洛馬斯海岸的細沙來自130多公裏之遙的撒哈拉沙漠,隨著東北方向吹來的信風飄揚過海,遇到火山峽穀的阻擋,就留在了海島的南部。獨特而壯觀的馬斯帕洛馬斯沙丘綿延近數公裏、占地 400 公頃,與浩瀚的大西洋連接。有人說沙丘是1755年裏斯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形成的,那場大地震在摩洛哥也留下了很多遺跡。藍天和大洋將沙丘起伏的曲線襯托得分外玲瓏有致,與夢幻海灘、棕櫚樹林和鹹水瀉湖一起,奏響了一首是大漠與海洋的冬季交響詩。徒步棕櫚灣,躺平金沙灘。聽濤踏浪行,人在天地間。每天飄落一粒沙,撒哈拉就搬了家。

馬卡羅尼西亞(Macaronesia)生態區由歐洲和北非大西洋附近的數組群島構成,包括葡屬亞速爾(Açores)群島和馬德拉(Madeira)群島、西屬加那利群島,以及佛得角(Cabo Verde)群島,全部是火山島,其中加那利群島麵積最大、人口最多。“馬卡羅尼西亞”的名稱源自希臘語,意為“幸福之島”。這個生態區具有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地理特性,從未與大陸連接,所有動植物都是跨海而來。不同的島嶼有自己的微氣候和特色物種,例如亞速爾群島的柳杉林和繡球花、馬德拉群島的月桂林等。大加那利島鬱鬱蔥蔥的山峰上種植了許多加那利鬆和蘆薈,上圖的加那利鬆和右下圖的加那利龍血樹是加那利群島特有的樹種,林奈曾分別於1762和1767年描述和命名了龍血樹屬。

大加那利島上最多的植物大概就是棕櫚樹,棕櫚是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棕櫚科有五個亞科、200多個屬,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棕櫚科植物是單子葉植物中唯一具有喬木習性、有寬闊的葉片和發達的維管束的植物類群,但也有不少是灌木或藤本植物。依據樹幹生長形態可分為單幹聳立型及叢生型兩類,葉子有蒲扇型和羽狀複葉兩種。可食用的椰子、檳榔、棗椰等均為棕櫚科植物,例如中國俗稱的“伊拉克蜜棗”就是一種棗椰樹的果實,圖一是加那利群島的官方自然象征物之一加那利棗椰。在酒店的花園裏看到盛開的各種顏色、單瓣或複瓣的扶桑花,原產南中國,17世紀被引入歐洲,因此拉丁語學名及英語名字都意為 “中國薔薇”。

沿著山間小路和海邊棧道隨拍,十分愜意:蘆薈和棕櫚裝扮的聖誕季,自由自在的翠鳥水禽走地雞,長槍短炮打鳥人——全世界的大爺都是一樣滴。ADIOS AMIGOS!

相關博文鏈接

大西洋深處的馬德拉島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201/12338.html

隱藏在亞特蘭提斯中心的伊甸園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307/29997.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你去過的某些最接近天的地方,把它們的特點稍微重新組合便是西藏,:)
提前祝 中國新年愉快!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噢顏顏' 的評論 : 謝謝!我還沒去過西藏呢。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喜歡這些照片 熟悉又親切
沙的照片讓我想起西藏阿裏某處是荒漠中一大片白沙遠處藍色大海, 人是無法走到那“海”邊 ,在藍天白雲下,無人不敬畏上天。
那頭頂著一戳高毛的母雞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