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後雨前的博客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漁蔭密樹,夜博然明燈。
個人資料
正文

瑞典老三毛和他的創造者

(2023-09-20 07:12:45) 下一個

小時候家裏有一本張樂平創作的連環畫《三毛流浪記》,這本書描繪無家可歸的孤兒三毛,在抗戰時期的上海流浪曆險的故事。三毛在故事裏的樣子就和他的名字一樣,永遠隻有三條頭發。《三毛流浪記》是當年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看了不知多少遍,直到翻爛了為止。其實早在1920年,在瑞典就誕生了一位膾炙人口的 “三毛” ,迄今已經103年了。與張樂平筆下的流浪兒不同,瑞典三毛阿達姆鬆(Adamson)是一個有了一把年紀的小老頭,與他朝夕相伴的是脖子上形影不離的蝴蝶領結。除此之外,便是光禿禿的頭頂上直立的三根頭發。阿達姆鬆擁有巴斯特·基頓的嚴肅和查理·卓別林的無盡厄運,在人生的囧途上樂觀、童真、從容、智慧,永不氣餒。

阿達姆鬆是瑞典漫畫家奧斯卡·雅各布森(Oscar Jacobsson,1889-1945)在連環漫畫《阿達姆鬆》裏塑造的經典形象。雅各布鬆出生於哥德堡的一個工人家庭,九歲時父母雙亡,他和七個兄弟姐妹被安置在不同的寄養家庭。雅各布森在父親的親戚家中度過了成長時光,從十幾歲起開始,先後當過伐木工人、鐵匠學徒和瑞典鐵路局的機車消防員,並參加藝術學校的晚間繪畫課程。1914 年左右,雅各布森在哥德堡早報《新時代》(Ny Tid)上首次發表政治漫畫,後來又在諷刺雜誌《嘮叨》(Naggen)上定期發表左翼激進的漫畫,有力地反對社會的不公正和對既定社會的不信任。雅各布森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繪畫風格,非常適合使用當代印刷技術進行複製。

1920年的一天,瑞典幽默周刊《星期日-尼斯》(Söndags-Nisse) 的編輯突發奇想,打算編輯 “一本由瑞典人繪製的有趣漫畫”,並向雅各布森約稿。同年10月17日,《阿達姆鬆》開始在該周刊長篇連載。主人公阿達姆鬆隻有姓氏沒有名字、沒有職業、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他追求生活的平靜,卻總是一副窘相、黴運連連。阿達姆鬆其貌不揚,身體卻很結實;上了歲數,卻並不世故;經常戴著禮帽,叼著半根雪茄,獨自躑躅街頭,經曆各種奇遇,即使閉門家居,也經常遇到麻煩。他想找個伴侶,卻一直形單影隻,帶著他的狗走過人生的春夏秋冬。阿達姆鬆是一個不識時務而永遠勝利的英雄,就像無聲電影中的喜劇明星一樣,他用手勢和啞劇來表達自己。左圖為雅各布鬆1932年的自畫像,右圖為1980年瑞典發行的聖誕郵票。

從1921年開始,《阿達姆鬆》每年出版一本專輯,很快成為瑞典有史以來最著名、傳播最廣泛的連環漫畫。阿達姆鬆的造型極具個性、超越時代,其所有令人發笑的行為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由於漫畫沒有文字,很容易打動各國讀者,並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雅各布森生性害羞孤僻,不善與人交往,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在阿達姆鬆身上,也不難看到作者的影子。《阿達姆鬆》的出現很快引起美國媒體注意,1923年雅各布森應邀搬到紐約,為美國多家報紙繪製漫畫,以《安靜的山姆》(Silent Sam)為題連載。由於難以完成每天創作一期的要求,半年後他又回到瑞典。之後美國漫畫家Henry Thol和Jeff Hayes繼續繪製平行版本,但加上了文字說明。

1920年代,《阿達姆鬆》的精選專輯在德國、英國和法國出版。1925-1926年間,雅各布森前往希臘、意大利旅行,創作了《阿達姆鬆漫遊記:他的自述》(Adamson s resa: Berättad av honom själv)。雅各布森在書中表現了其另一個自我——脾氣暴躁的阿達姆鬆,用文字和圖畫對希臘、意大利的風土人情進行了如畫的描述。1935 年,雅各布森與 Ingeborg Hägg 結婚,兩人育有三個女兒。他一直堅持創作以阿達姆鬆為主題的漫畫,直到生命的終點。1942 年,雅各布森又為《我們》(Vi )雜誌創作了另一個卡通人物——魔術師阿布·法基爾(Abu Fakir)。與阿達姆鬆不同,法基爾有名有姓,全禿無發,而且總是獲勝方。1945年聖誕節,身心疲憊的雅各布森因病去世,終年56歲,圖為1920年代《阿達姆鬆》最初的幾本專輯封麵。

1930年代,《阿達姆鬆》一書就被介紹到中國,但那時的譯名是 “安得生”,1934年中國漫畫界老前輩張光宇曾編選他的100幅漫畫出版單行本。著名漫畫家汪子美曾撰文介紹說: “英雄如堂·吉訶德,精神勝利如阿Q的安得生,在雜誌畫報上的活躍,搶了最得寵的風頭,那種極平凡中之不平凡的詼諧,使人噴飯叫絕。” 據稱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形象的創作靈感就來自阿達姆鬆,不同的是,阿達姆鬆頭上的三根毛是直立的,而張樂平的三毛頭發是彎曲的,故事情節也完全不同,各有千秋。不知何故,現代中文版將Adamson譯成“阿達姆鬆”,卻將Jacobsson譯成“雅各布森”。其實無論 -son或 -sson,在瑞典語中的發音都是 “鬆”,而在英語中皆為 “森”。

雅各布森去世後,丹麥漫畫家Viggo Ludvigsen繼續不署名地為他續畫,直到1964年後者去世。當時從未登上藝術大雅之堂的漫畫漸漸進入歐洲一些媒體、組織和前衛藝術家的視野,1965 年12月,在斯德哥爾摩舉辦了瑞典首次漫畫藝術展覽“係列的奇幻世界”。瑞典漫畫藝術學院(Svenska Serieakademin)應運而生,阿達姆鬆理所當然地成為學院的標誌(左圖)。為了提高人們對高質量漫畫的認知,漫畫藝術學院以雅各布森的名義創立了阿達姆鬆獎,該獎項每年頒發給一位瑞典本土和一位國外漫畫創作者,獎品包括一個代表阿達姆鬆的木雕(右圖),被認為是一項巨大的榮譽。由於Covid-19大流行,評選及頒獎在2020和2021兩年空缺。

《阿達姆鬆》漫畫摘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你好!我不是國家派出,而是自己申請的。現居斯德哥爾摩,也是國際化的大城市。這裏因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冬天不算冷,但比較黑。
canh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春後雨前SE' 的評論 : 瑞典老鄉,你好!握手!你一定是國家派出的棟梁之才,精英人物。我是要探親,不成,先生瑞典的導師幫忙發了邀請信,才來瑞典。我們也是可以待在瑞典,但正好先生的導師派他到美國短期工作,相較之下,我們覺得美國比較國際多遠化,適合移民,就決定告別瑞典留在美國了。烏普薩拉比隆德北吧?是個很冷的地方,是嗎?很高興在文城認識你。慢慢來拜讀你的博文。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來訪賞讀!讀了你寫的《在瑞典的日子裏》,真實有趣。我與你同一年秋天來瑞典,頗有共鳴。不同的是,我一人乘坐國航到烏普薩拉讀博,先生半年後才來,後來就一直待下來了 :)
canh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介紹瑞典漫畫家雅各布森的瑞典三毛《阿達姆鬆》喜歡漫畫,喜歡三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