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世界著名的宮殿與博物館》第六篇:丹麥

(2023-11-06 00:36:07) 下一個

老安遊記《世界著名的宮殿與博物館》第六篇:丹麥

上一篇講奧地利,本篇講丹麥。

丹麥,全稱為丹麥王國(Kingdom of Denmark),位於歐洲的北部。丹麥國土東臨波羅的海,南部與德國接壤,西臨北海,北麵與挪威隔海相望,東北麵與瑞典隔海相望。丹麥的領土主要由日德蘭半島菲英島西蘭島以及兩個海外領地所組成。

海外領地格陵蘭(Greenland),80%都被冰雪覆蓋。“格陵蘭”的字麵意思是“綠色的土地”。但是根本不是“綠”,而是“白”: 冰天雪地。還有一個海外領地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位置介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中間。我們平常所說的“丹麥”,不算這兩個“海外領地”。

下麵是丹麥地圖,再下圖是丹麥國旗。

圖1. 丹麥地圖

圖2. 丹麥國旗

丹麥全境地勢平緩,平均海拔31米,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多風。主要城市有位於西蘭島的首都哥本哈根(Copenhagen),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居住在哥本哈根地區。另外,還有位於菲英島的歐登塞安徒生的家鄉)以及位於日德蘭半島的奧爾胡斯

從8到10世紀,丹麥人與挪威人和瑞典人一起,被稱作維京人(Vikings),他們的殖民襲擊和貿易活動遍布整個歐洲。公元965年,哈拉爾一世(Harald I,958-986)統一了丹麥,皈依基督教。11世紀初,卡努特大帝(Cnute,1018-1035)統一了丹麥,挪威和英格蘭

1397年,丹麥與瑞典和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擁戴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一世(Margaret I,1387-1412)為盟主。在聯盟成立後的125年裏,這個地區的曆史始終圍繞這個聯盟展開。1523年,瑞典攻陷斯德哥爾摩而獲得獨立,隨後丹麥與挪威又組成丹-挪聯盟

拿破侖戰爭期間,丹麥試圖在之間保持中立,但英國仍然視丹麥為威脅,兩次攻擊哥本哈根。丹麥民主化進程在19世紀30年代取得巨大進展,1849年,丹麥的政體由君主專製和平過渡到君主立憲,現任君主是瑪格麗特二世女王。

下圖是瑪格麗特二世女王的標準像。

圖3.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的標準像

瑪格麗特二世(Margaret II,1972-),1940年4月16日生於哥本哈根,是前國王腓特烈九世(1899-1972)的長女,丹麥格呂克斯堡王朝第五任君主。曾就讀哥本哈根大學奧爾胡斯大學劍橋大學,巴黎大學,倫敦經濟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

1953年,她被立為王儲,1972年1月14日,父王病逝後登基,成為丹麥曆史上第二位女性君主。1967年6月同亨裏克伯爵結婚,育有二子。瑪格麗特二世雖然隻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隻負責禮儀而不管行政,但還是很受丹麥民眾的尊敬和愛戴。

多才多藝的丹麥女王,以平易近人而稱譽於北歐。女王的愛好是繪畫與刺繡,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還為《魔戒》的丹麥文版繪製插圖。女王亦擅長服裝設計,曾參與多部舞台劇,芭蕾舞劇,以及安徒生童話劇的服裝和布景設計。

女王精通五國語言:丹麥語,瑞典語,英語,法語和德語。她在年輕的時候還參加過飛行係統訓練,與普通女兵一樣同吃同住整整三年,創造了王室成員400多個小時的飛行記錄。丹麥能夠成為北歐的發達國家,與女王對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2008年的夏天,我與我妻決定到北歐波羅的海坐遊輪度假。遊輪的航行路線是:從丹麥的哥本哈根出發,經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芬蘭的赫爾辛基,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愛沙尼亞的塔林,波蘭的格但斯克,挪威的奧斯陸,最後回到丹麥的哥本哈根。

由於我們假期的開始日期,到開船日期還有幾天,所以決定先在丹麥的哥本哈根遊玩幾天。2008年7月5日,我們從底特律出發,在華盛頓特區的杜勒斯機場轉機,第二天,2008年7月6日清晨,到達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住進預定的旅館。

由於在哥本哈根要停留三四天,我們買了兩張72小時既方便又便宜的“哥本哈根交通卡”(CPH Card)。三天之內,一卡在手,諸事方便,火車汽車地鐵隨便坐,有些博物館可免費。下圖是72小時的“哥本哈根交通卡”。

圖4. 72小時的“哥本哈根交通卡”

2008年7月6日,進入房間放下行李後,我們馬上就跑出去玩。首先是哥本哈根的地標,海邊的“小美人魚”(Little Mermaid)。雕像以安徒生童話故事《大海的女兒》為藍本,由丹麥藝術家以自己的妻子為模特創作了這座雕像。下圖是哥本哈根地標“小美人魚”。

圖5. 哥本哈根地標“小美人魚”

在童話故事中,小美人魚墜入愛河願意放棄所有的一切,與陸地上年輕英俊的王子生活在一起。每天清晨和傍晚,她都從海底遊到海麵,坐在一塊露出水麵的岩石上,眼光眺望著岸邊,期望能夠看到她所深愛王子的身影,最後導致甜蜜而憂傷的悲劇。

然後是“吉菲昂噴泉”(Gefion Fountain)。“吉菲昂”是丹麥傳說中的女神,她正在驅趕四個兒子變成的老牛在瑞典的土地上犁地,把奮力犁下的土地扔到海裏,變成今天丹麥的“西蘭島”,而瑞典被犁下的地方則變成了一個大湖。

這個古老的傳說,為丹麥藝術家帶來了靈感,雕刻藝術家創作了大型石雕《吉菲昂女神在驅趕四個公牛犁地》,放在一個噴泉上麵,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觀光。下圖是“吉菲昂噴泉”上的大型石雕《吉菲昂女神在驅趕四個公牛犁地》。

圖6. 哥本哈根的著名景點“吉菲昂噴泉”

我們住宿的旅館,在地鐵站“國王廣場”(Kongens Nytorv)附近,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經過。廣場上有國王克裏斯蒂安五世(Christian V,1670-1699)騎馬像。下圖是“國王廣場”上的克裏斯蒂安五世騎馬像。

圖7. “國王廣場”上克裏斯蒂安五世騎馬像

附近還有一個地鐵站“新港”(Nyhavn),新港旁邊的商業鬧市區,也離我們的旅館不遠。所以也順便到那裏去觀光,就餐和購物,下圖是我與我妻在“新港”商業區的合影。

圖8. 我與我妻在“新港”商業區的合影

另外我們還找到哥本哈根“信息中心”,索取了一大堆材料。下圖是我與我妻在哥本哈根“信息中心”外麵照相留念。

圖9. 我與我妻在哥本哈根“信息中心”外麵照相留念

(一)腓特烈城堡Frederiksberg Castle

“腓特烈堡城堡”(Frederiksborg Castle),又稱“水晶宮”。位於丹麥“西蘭島”中部的“希勒勒”(Hillerod)。早期的腓特烈堡城堡是一個私人莊園。1560年,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1559-1588)用一座森林寺院與莊園主人交換。

交換的目的是為了討好皇後蘇菲(Sophie Mecklenburg),腓特烈二世還在城堡的兩翼加建了皇後長廊,用以連接教堂與宮殿。腓特烈二世死後,兒子克利斯蒂安四世執政,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城堡進行改建,把城堡修成荷蘭風格的文藝複興建築。

克利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1588-1648),在丹麥的曆史上很有些名氣。在位的時間60年,與中國的乾隆皇帝一樣長。有趣的是:在丹麥的曆史上,有十個國王叫克裏斯蒂安,有九個國王叫腓特烈,兩個名字的國王交替著登基和執政。

克利斯蒂安一世開始,每當現任國王駕崩時,繼位的男子總是與祖父(或外祖父)同名。這位孫子(或外孫)必有一個與其父同名的兒子。現任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打斷了這種規律,但是她的長子又叫腓特烈,長孫又叫克利斯蒂安,如果不出意外,這種規律將會繼續下去。

下圖是克利斯蒂安四世的畫像(左)與雕像(右)。

圖10. 克裏斯蒂安四世的畫像(左)與雕像(右)

1721年,克利斯蒂安六世(Christian IV,1730-1746)建造了一座新行宮,名為“和平宮”(Peace Place),腓特烈堡城堡則辟建為“皇家博物館”。1878年,丹麥將腓特烈堡城堡改為“國家曆史博物館”。1882年,腓特烈堡城堡正式向公眾開放。

腓特烈堡城堡的地理位置,見下圖中的第2點,第1點是參考點哥本哈根。再下圖是腓特烈城堡的鳥瞰圖,第三圖是腓特烈城堡的全景圖。

圖11. 腓特烈城堡的地理位置(第2點)

圖12. 腓特烈城堡的鳥瞰圖

圖13. 腓特烈城堡的全景圖

2008年7月7日清晨,我們乘坐火車到腓特烈城堡去參觀。計劃中還包括丹麥的赫爾辛格(Helsingor,Denmark)與瑞典的赫爾辛伯格(Helsinborg,Sweden)。幸好我們有哥本哈根交通卡(CPH Card),在西蘭島上坐火車,乘汽車和上地鐵都通用。

當天上午10點,我們到達腓特烈城堡。當我們進入腓特烈城堡大門後,看到了一個海神噴泉,馬上過去照相留念,下圖是我與我妻在海神噴泉旁邊的留影。

圖14. 我與我妻在“海神噴泉”旁邊留影紀念

然後我們進入腓特烈城堡去參觀。城堡裏的房間很多,走不全也記不住,隻有幾個出名的地方才可以叫出名字來,比如“大廳”(Great Hall)。下圖是我在腓特烈城堡“大廳”裏邊的留影,“大廳”太大,我站在那裏顯得很“空曠”。

圖15. 我在腓特烈城堡“大廳”裏的留影

下圖是我妻在某個房間裏地球儀旁邊的留影,再下圖是我某個房間裏地球儀旁邊的留影。

圖16. 我妻在地球儀旁邊的留影

圖17. 我在地球儀旁邊的留影

下麵的兩圖是我與我妻在某個十字架前麵的留影,第三圖是我妻在王冠圖像旁邊的留影。

圖18. 我在十字架前麵的留影

圖19. 我妻在十字架前麵的留影

圖20. 我妻在王冠圖像旁邊的留影

下圖(左)是我妻在女王畫像旁邊的留影,下圖(右)是我在管風琴旁邊的留影。

圖21. 我妻在女王畫像旁邊的留影(左)與我在管風琴旁邊(右)的留影

下圖(左)是我妻在一個走廊裏的留影,下圖(右)是我妻在一個彩色玻璃窗前的留影。

圖22. 我妻在一個走廊裏的留影(左)與我妻在一個彩色玻璃窗前的留影(右)

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持有哥本哈根交通卡,還可以免費參觀腓特烈城堡!當時一高興,就在禮品店裏買兩本中文書,一本是《丹麥》,一本是《哥本哈根》。印刷清晰,裝訂精良,圖文並茂,價格合理。當然了,還買了一本中文小冊子《腓特烈城堡國家曆史博物館》。

下圖是中文書是《丹麥》,再中文書是《哥本哈根》,第三圖是中文小冊子《腓特烈城堡國家曆史博物館》。

圖23. 中文書《丹麥》

圖24. 中文書《哥本哈根》

圖25. 中文小冊子《腓特烈堡國家曆史博物館》

腓特烈城堡的後麵是一個很大的花園,翠綠的灌木叢修剪成漂亮的圖案。據人介紹說如果從空俯瞰,是女王名字的字母組合,我們在下麵倒沒看出來。下圖是我妻在後花園裏以腓特烈城堡為背景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後花園裏灌木叢前的留影。

圖26. 我妻在後花園裏的留影

圖27. 我在後花園裏的留影

後花園的湖中有一個小橋,把兩片花園連在一起,下圖是我與我妻在小橋上的合影。

圖28. 我與我妻在小橋上的合影

在丹麥“西蘭島”(Zealand Island)的東北角,有個小城叫“赫爾辛格”(Helsingor),該城有一個“科隆伯格城堡”(Kronborg Castle),亦可稱“王冠城堡”(Crown Castle)。“科隆伯格城堡”的地理位置,見前麵“西蘭島”地圖中的第3點。

我與我妻在結束腓特烈城堡的參觀後,乘火車來到小城“赫爾辛格”參觀“科隆伯格城堡”。所幸的是,我們所持的哥本哈根交通卡,還可以免費參觀“科隆伯格城堡”。下圖是“西蘭島”東北部的“科隆伯格城堡”。

圖29. “西蘭島”東北部的“科隆伯格城堡”

下圖是我與我妻在“科隆伯格城堡”外麵的合影,再下圖是我與我妻在“科隆伯格城堡”頂部天台上的合影。

圖30. 我與我妻在“科隆伯格城堡”外麵的合影

圖31. 我與我妻在“科隆伯格城堡”頂部天台上的合影

“科隆伯格城堡”有些破舊,但有一位老年武士的坐像卻引人注目。原來他是丹麥的民族英雄(Holger Danske),戰勝敵人後一直在這裏打瞌睡。據說隻有丹麥危難時才會醒來,但幾個世紀以來,他一直都睡得很踏實。下圖是丹麥民族英雄的瞌睡坐像。

圖32.“科隆伯格城堡”內丹麥民族英雄的瞌睡坐像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戲劇《哈姆雷特》(Hamlet),即《王子複仇記》,故事就發生在這個城堡。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城堡遇見父王的亡靈,得知他(已故丹麥國王)被叔父(篡位丹麥國王)毒死,想方設法找到證據,最後殺死仇敵為父報仇。

此為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也是英國文學中最富震撼力和影響力的戲劇之一。1948年,英國人將戲劇《哈姆雷特》改編成同名電影,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自導自演,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此片曾經被譯成中文在中國上演,一時間萬人空巷。

下圖是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再下圖是電影《王子複仇記》的海報。

圖33.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

圖34. 電影《王子複仇記》的海報

丹麥小城“赫爾辛格”(Helsingor,Denmark),對麵是瑞典小城“赫爾辛伯格”(Helsingborg,Sweden)。兩者隔著“厄勒海峽”(Oresund Strait),距離隻4公裏。兩邊有輪渡服務(Ferry)。我們買票坐船過去,通過海關進入瑞典,在這小城裏轉悠了兩個多小時。

瑞典“赫爾辛伯格”的地理位置,見前麵“西蘭島”地圖中的第4點。在瑞典的港口上岸不遠處,就有個高高的城堡,我們馬上進入這個城堡去參觀。在這個高高的城堡上,可以看見“赫爾辛伯格”市區的全景。

下圖是我在瑞典“赫爾辛伯格城堡”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城堡上遙望“赫爾辛伯格”市政廳,第三圖是我妻在“赫爾辛伯城堡”大門前麵的留影。

圖35. 我在瑞典“赫爾辛伯格城堡”前麵的留影

圖36. 我在“赫爾辛伯格城堡”上遙望瑞典的“赫爾辛伯格”市政廳

圖37. 我妻在“赫爾辛伯格城堡”大門前麵的留影

從瑞典的“赫爾辛伯格”,坐船回到丹麥的“赫爾辛格”,再坐火車回到哥本哈根,已經是下午7點多了,簡單洗漱一下就休息了。

(二)玫瑰宮城堡(Rosenberg Castle)

哥本哈根大大小小的城堡和宮殿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這些建築物很多都是紅磚牆體,稍不留神就會張冠李戴。我們在上船之前,時間不多,根據導遊指南的材料,考慮再三,最後選擇去參觀位於市中心的,小巧玲瓏而又富麗堂皇的“玫瑰宮城堡”。

“玫瑰宮城堡”(Rosenberg Castle),也叫為“羅森堡城堡”,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市中心,早先是一座夏宮。城堡由三個尖塔所組成,塔樓結構緊湊,四麵封閉,布局合理。整個城堡用紅牆建造並綴以灰色沙石,屬於荷蘭文藝複興式建築。下圖是哥本哈根的“玫瑰宮城堡”。

圖38. 哥本哈根的“玫瑰宮城堡”

2008年7月9日上午,我們去參觀“玫瑰宮城堡”(Rosenberg Castle),路上遇到一個人的坐像。一看標牌上的名字,才知道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漢斯-安徒生(Hans Anderson)。我們非常高興地上前合影留念,下圖是我在安徒生坐像前麵的留影。

圖39. 我在安徒生坐像前麵的留影

安徒生(1805-1875)的童話小說:《醜小鴨》,《買火柴的小女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皇帝的新衣》,《大海的女兒》,是世界各國兒童美好的記憶,也是成人創作靈感的源泉。記得在初中的時候,我就迷戀安徒生的童話故事。

過不一會兒,我們經過哥本哈根著名的遊樂園“趣伏裏”(Tivoli)。“趣伏裏”是哥本哈根著名的主題公園,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的主題公園,1843年8月15日開放。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去參觀,隻在外邊照了相。

下圖是我妻在“趣伏裏”外麵的留影。

圖40. 我妻在“趣伏裏”外麵的留影

最後,我們來到“玫瑰宮城堡”前麵的花園。下圖(左)是我妻坐在“玫瑰宮城堡”前麵花園草地上的留影,下圖(右)是“玫瑰宮城堡”的入口。再下圖是我與我妻在“玫瑰宮城堡”前麵花園草地上的留影。

圖41. 我妻在“玫瑰宮城堡”外麵花園裏的留影

圖42. 我與我妻在“玫瑰宮城堡”外麵花園草地上的留影

時間已經到中午了,下午還要上船,得趕快抓緊時間進去參觀,買了哥本哈根交通卡可真是劃算,玫瑰宮城堡也可以免費參觀。玫瑰宮城堡有四五層樓,每層樓有很多房間,房間裏陳列很多珠寶玉器,雕塑繪畫,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展品。

但是這些展品可以參觀,也可以照相,但是不許用閃光燈。我們的時間有限,也就懶得與他們囉嗦了。最後,匆匆忙忙地看了一下就離開了。大約下午2點半,我們終於趕到碼頭,登上波羅的海遊輪。

在這裏有一件事情需要說明一下,關於文字問題。由於北歐諸國各自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雖然在機場酒店和問詢處,英語也很流行,但是在普通的市民區就不一樣了。坐車問路和購物,很容易造成語言溝通障礙。

我們的遊輪停泊七個港口,多數隻停留一天,旅遊時由英語導遊帶領,會不會當地語言,問題不大。但是我們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停留三四天,而且是自由行,能懂一點丹麥的語言文字很有必要,不會發音隻能識別單詞也是好的。

下麵的表1列出了一些我能認出的丹麥文常用單詞的譯名表。

表1. 丹麥文常用單詞的譯名表

No

丹麥文

英文

中文

備注

         

1

Kobenhavn

Copenhagen

哥本哈根

丹麥首都

2

Nytorv

New Square

新廣場

旅館附近

3

Nyhavn

New Port

新港

旅館附近

4

Kongen

King

國王

 

5

Borg

Palace

宮殿

 

6

Slot

Castle

城堡

 

7

Have

Garden

花園

 

8

Hus

House

房子

 

9

Kirke

Church

教堂

 

10

Plads

Space

空間

 

11

Kanal

Channel

通道

 

12

Kastellet

Fortress

要塞

 

13

Havfrue

Mermaid

美人魚

 

14

Stroget

Walking Street

步行街

 

15

Operaen

Opera House

歌劇院

 

16

Bibliotek

Library

圖書館

 

17

Museet

Museum

博物館

 
         

 

好了,今天丹麥就講到這兒,包括西蘭島上的腓特烈城堡,科隆伯格城堡,以及哥本哈根的玫瑰宮城堡,明天講美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雪中梅:
謝謝欣賞,任何鼓勵都是我的動力。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好,欣賞了,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