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歐洲維京河輪遊》第九篇:法國巴黎第二天

(2023-01-09 00:09:46) 下一個

老安遊記《歐洲維京河輪遊》第九篇:法國巴黎第二天

上一篇講我們在法國巴黎遊覽的第一天(2022.11.5)。本篇講我們在法國巴黎遊覽的第二天(2022.11.6):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和榮軍院。

2022年11月6日,上午9點,我離開旅館,乘坐地鐵到凱旋門去參觀。我兒因為有病在旅館裏休息。上午10點,我到達凱旋門。下圖(左)是從旅館到凱旋門的路線圖,下圖(右)是凱旋門的“拱門”。再下圖是我在“凱旋門”前麵的留影。

圖1. 從旅館到凱旋門的路線圖(左)和凱旋門的“拱門”(右)

圖2. 我在“凱旋門”前麵的留影

凱旋門(Triumphal Arch),位於法國巴黎八區戴高樂廣場的中央。巴黎有十二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思維獨特,氣勢磅礴。現已成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厚22米,拱門高37米,寬15米。

1805年12月2日,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法國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1806年2月12日,拿破侖宣布在星形廣場(今戴高樂廣場)興建凱旋門,為了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

拿破侖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1830年複工,1836年竣工。在凱旋門兩麵門墩的牆麵上,有四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抵抗”和“和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雕刻158場戰役和660位將士的名字,還有1792-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

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84階。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曆史博物館,裏麵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曆史文物以及拿破侖生平事跡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勳章和獎章。另外,還有兩間電影放映室,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曆史變遷的資料影片。

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裏可以鳥瞰巴黎名勝。凱旋門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戰士墓。墓是水平的,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軍官兵。

墓前有一盞明燈,每天晚上會點起不滅的火焰。每逢節日,就有一麵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無名烈士墓上空飄揚。巴黎人民保持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身穿拿破侖時代盔甲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下通過。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這些都是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和博愛而戰鬥。1840年,拿破侖的骨灰從凱旋門下通過,運進巴黎榮軍院。

下麵的兩圖是凱旋門門墩牆麵上的四組大型浮雕。

圖3. 凱旋門門墩牆壁上的大型浮雕:“出征”( 右,1792)與“勝利”( 左,1810)

浮雕“出征”的全稱是“誌願者出征”,又名“馬賽曲”,東麵對著香榭麗舍大道。描述1792年20萬人為捍衛年輕的共和國而奮勇向前。一位帶有展翅的自由女神,邀約人們去奔向戰場。浮雕“勝利”的全稱是“拿破侖1810年的勝利”。

圖4. 凱旋門門墩牆壁上的大型浮雕:“抵抗”(左,1814)與“和平”(右,1815)

浮雕“抵抗”的全稱是“抵抗運動”, 浮雕“和平”的全稱是“和平之歌”。遊客參觀凱旋門不需要買票,但是必須通過安檢。在排隊等候安檢時,我拍攝了門墩上“法國戰事史”的銘文(見下圖)。

圖5. 凱旋門門墩牆壁上“法國戰事史”的銘文

凱旋門內有一個電梯,還有一個旋轉樓梯,但是我沒有乘電梯,為了挑戰自己,我選擇爬樓梯。半個小時後,我爬到頂部。一個78歲的老人,手持拐杖,硬是爬上了這284級台階,我自己都大吃一驚。下圖是凱旋門頂部一個法軍戰士的雕像(左)和一個金色盾牌(右)。

圖6. 凱旋門頂部的一個法軍戰士雕像(左)和一個金色盾牌(右)

下圖是凱旋門頂部一個古代武士的雕像。

圖7. 凱旋門頂部一個古代武士的雕像

在凱旋門頂端禮品店裏,我買了一本精裝英文書《Paris》,19歐元。我還買一枚紀念金幣,上麵刻著巴黎景觀:艾菲爾鐵塔,凱旋門,巴黎聖母院,聖心大教堂等,背麵用七國文字刻寫的“法國”(英,法,俄,德,西,中,日),價2歐元,下圖是“法國紀念金幣”。

圖8. 在凱旋門禮品店裏購買的“法國紀念金幣”

巴黎凱旋門位於星形廣場的中央,有十二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礴。下圖是從空中鳥瞰以凱旋門為中心的星形廣場,再下圖是以凱旋門為中心的星形廣場的平麵圖。

圖9. 以凱旋門為中心的星形廣場鳥瞰圖

圖10. 以凱旋門為中心的星形廣場平麵圖

站在凱旋門的頂端,放眼望去,頓時感到天高地廣,心曠神怡。下麵的十二張圖,記錄了這十二條大街的影像。

圖11.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1

圖12.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2

圖13.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3

圖14.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4

圖15.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5

圖16.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6

圖17.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7

圖18.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8

圖19.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09

圖20.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10

圖21.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11

圖22. 凱旋門周圍的放射形大街-12

最後,我又沿著284級台階的旋轉樓梯爬了下來。離開凱旋門的時候,已經中午12點了。我簡單地吃了點東西,就開始了徒步遊覽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是法國巴黎的一條大街,位於巴黎的西北部第八區。它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香榭麗舍”的原意是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中之至福樂土

香榭麗舍大街東起於協和廣場,廣場上矗立有方尖碑。香榭麗舍大街由東向西延伸1915米,前半段較平坦,接著有一段上坡直到戴高樂廣場星形廣場),位於夏樂宮所在的高地頂部,戴高樂廣場的中心屹立著凱旋門

香榭麗舍大街筆直的街道,讓我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盧浮宮和它裏麵的金字塔卡魯索凱旋門杜伊勒裏花園方尖碑凱旋門。還可以看道更遠處,巴黎城外的拉德芳斯新凱旋門。香榭麗舍大街是巴黎西部的曆史中軸線

香榭麗舍大街是巴黎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香榭麗舍大街的前半段被綠地和一些建築包圍。在它的高處,有很多奢侈品商店和演出場所,如電影院,麗都夜總會香榭麗舍劇院等。還有許多著名的咖啡館和餐館。

十七世紀時,香榭麗舍大街隻是一個還未城市化的散步場所。1724年,它目前的輪廓成形。1838年,建築師雅克-希特洛夫對香榭麗舍大街加以規劃。拿破倫三世時期,建造了花園。1994年,香榭麗舍大街得到了巨資,又進行了必要的修整。

每年7月14日的巴士底日,法國總統出席在香榭麗舍大街舉行的閱兵式。每年最後一天,香榭麗舍大街的大部分都會成為步行街,人們聚集在街上狂歡,凱旋門燈光秀和釋放煙花,宣告新年的到來。

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就像英國倫敦的牛津街攝政街,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百老匯,德國柏林的菩提樹下大街和中國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一樣,每天都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沿街有數不清的高檔商店,是非常熱鬧的商業街,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盡管當天下著大雨,我又沒有帶傘,但是我的興致絲毫不減。從凱旋門開始,由西向東,沿著香榭麗舍大街徒步行走。一邊走一邊照相。見到好看的大樓就拍照。有的商場還進去逛一逛。下麵是我沿路拍攝的一些建築物,大多數叫不出名字。

圖23.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建築物

圖24.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建築物

圖25.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建築物

圖26.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建築物

圖27.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建築物

圖28.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建築物

最後看到香榭麗舍大街旁邊一個很有特色的“噴水池”(左)和遠處的“艾菲爾鐵塔”(右)。

圖29. 香榭麗舍大街旁邊的“噴水池”(左)和遠處的“艾菲爾鐵塔”(右)

下圖是在塞納河的一個大橋旁邊,有一個東正教的教堂。

圖30. 塞納河旁邊的東正教教堂

我穿過大橋,在塞納河的左岸向由西向東走,看到許多河邊風景,下圖是塞納河裏的遊船。

圖31. 塞納河裏的遊船

下圖是塞納河裏的另一條遊船,背景是“大皇宮”(Grand Palace)。

圖32. 塞納河裏的另一條遊船,背景是“大皇宮”

下圖是從塞納河左岸觀看“亞曆山大三世橋”(Alexander III Bridge)。亞曆山大三世橋是橫跨塞納河最美的一座橋梁。

圖33. 從塞納河左岸觀看“亞曆山大三世橋”

下圖是“亞曆山大三世橋”的橋頭堡,橋頭堡上麵有漂亮的金色雕塑。

圖34. “亞曆山大三世橋”的橋頭堡

下圖是在“亞曆山大三世橋”上觀看遠處的“榮軍院”。

圖35. 在“亞曆山大三世橋”上觀看遠處的“榮軍院”

下圖是“榮軍院”的近景。

圖36. “榮軍院”的近景

“榮譽軍人院”(L'hôtel des Invalides),簡稱“榮軍院”,位於法國巴黎的第七區,是巴黎一座重要的古跡。榮軍院始建於1670年,是由當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下令建造的一家用來接待及治療退伍軍人及抗戰後殘疾軍人的醫院。

1861年,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石棺,遷葬到榮軍院為其建造的陵墓內,此後每天吸引著大量的遊客。拿破侖棺槨位於一樓中,遊客從二樓環形走廊向一樓瞻仰。另外這裏還有一些拿破侖其他親屬和將軍的陵墓。

榮軍院中還有法蘭西軍事博物館軍事博物館館藏逾50萬件,收藏世界上珍貴的藝術品,內容涵蓋中世紀到當代,包括曆代法國國王的盔甲,寶劍,戰炮,軍服,畫作,攝影作品。法國重要曆史人物個人物品,如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戴高樂將軍等。

最初榮軍院的建立是為了安置士兵。事實上,在路易十四之前,因為年老無法繼續服役,或因為作戰而受傷或生病的士兵境遇悲慘。由於沒有經濟來源,隻能淪為乞丐或者遊民。有的士兵由修道院收留,但他們難以適應僧侶長期寂靜及禱告的生活。

亨利四世路易十三時代,曾設立收留照顧退役老兵的機構,但是都沒有持續很長時間。直到了路易十四時代,他希望改善士兵的生活。一方麵彰顯天主教的慈善精神,另一方麵為了讓從軍更有吸引力,以招募更多士兵。

榮軍院的工程,1671年始建,1706年完工,持續了三十多年。最初,工程進度驚人,施工三年後的1674年,第一批士兵入住了榮軍院。整個榮軍院,除了皇家教堂(即圓頂教堂)以及醫務室外,全部竣工。

1676年春,路易十四的國防大臣盧福瓦侯爵興建榮軍院內的皇家教堂。為了讓國王和他的士兵能夠同時同場出席彌撒,但卻從不同入口進入教堂。在建築師精心設計下,兩座教堂既融為一體,又相互獨立。圓頂教堂的金色穹頂高達110米。

十九世紀,圓頂教堂內修築拿破侖陵墓建成。今天在圓頂教堂內,除了拿破侖一世的遺骸,其兒子(小名“小鷹” ),拿破侖的兄弟們約瑟夫,傑若姆,以及沃邦,福煦等著名軍事人物也安息在此。下圖是“榮軍院”的北大門(左)和“榮軍院”的入口(右)。

圖37. “榮軍院”的北大門(左)和“榮軍院”的入口(右)

榮軍院不收門票,但是要通過安檢。在大院入口上方,有路易十四騎馬的浮雕像。下圖(左)是榮軍院的“圓頂教堂”(Dome),下圖(右)是圓頂教堂裏的“主祭壇”(Altar)。

圖38. 榮軍院的“圓頂教堂”(左)和圓頂教堂裏的“主祭壇”(右)

進入圓頂教堂要收門票,14歐元。圓頂教堂初建於1677-1708年間。1756年,成為“皇家榮軍院”(Royal Invalides)。圓頂教堂裏主祭壇的裝飾相當華麗而莊嚴,四根紫色的波浪形柱子支撐著金色的祭壇頂端,中間是耶穌受難像。

進入圓頂教堂後,抬頭看,是穹頂,有一幅美輪美奐天蓬畫。畫的中央是聖路易(St Louis)將一把寶劍遞給基督(Christ),周圍是聖女瑪麗(Virgin Mary)和一群小天使(Angels)。下麵的(左)圖是圓頂教堂“穹頂”(Cupola)的天蓬畫。

圖39. 圓頂教堂“穹頂”的天蓬畫(左)和拿破侖的石棺(右)

進入圓頂教堂後,低頭看,是拿破侖的石棺,見上麵的圖(右)。1821年5月5日,拿破侖病死在英屬聖海倫娜島。1840年,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Louis Philippe),派他的第三個兒子,到聖海倫那島接回拿破侖的骨灰,安放在榮軍院裏的拿破侖墓地。

安葬在榮軍院裏的主要名人有:

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一世。

約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那不勒斯與西班牙國王,拿破侖一世之兄。

傑羅姆-波拿巴(Jerome Bonaparte),威斯特法利亞國王,拿破侖一世之幼弟。

拿破侖二世(小名“小鷹”)(Napoleon II),拿破侖一世之子。

克洛德-約瑟夫-李爾(Claude Joseph Lisle),法國國歌馬賽曲》作者。

費迪南-福煦(Marshall Ferdinand Foch),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陸軍元帥。

塞巴斯蒂安-沃邦(Marshall Sebastian Vauban),法國元帥,著名軍事工程師。

下圖(左)是圖雷納(Turenne)的祭壇,下圖(右)是沃邦(Vauban)的祭壇。

圖40. 圖雷那的祭壇(左)和沃邦的祭壇(右)

下圖(左)是傑羅姆(Jerome)的雕像,下圖(右)是約瑟夫(Joseph)的石棺。

圖41. 傑羅姆的雕像(左)和約瑟夫的石棺(右)

下圖(左)福熙(Foch)的石棺,下圖(右)是利奧泰(Lyautey)的石棺。

圖42. 福熙的石棺(左)和利奧泰的石棺(右)

我在榮軍院的禮品店裏,買了一本英文書《Invalides》,9.30歐元。下午4點,我從南大門離開榮軍院,乘坐地鐵回到旅館。因為下雨,衣服濕透了,飯後洗漱一下,就休息了,準備明天乘火車去參觀楓丹白露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