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楓葉之國加拿大》第三篇:安大略省(中)

(2022-05-03 00:23:33) 下一個

老安遊記《楓葉之國加拿大》第三篇:安大略省(中)

前一篇講到我在安大略省的旅遊經曆,主要是多倫多。本篇講我在安大略省的旅遊行程,包括渥太華,金斯頓,溫莎,倫敦和滑鐵盧。下麵是安大略省的地圖。

圖1. 安大略省地圖

渥太華市(City of Ottawa),是加拿大聯邦首都(Capital of Canada),是加拿大第四大的城市。渥太華市人口94萬,麵積2800平方公裏,位於渥太華河的南岸。渥太華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安大略省地圖中的第2點。下麵是渥太華市的地圖。

圖2. 渥太華市地圖

1996年6月2-6日,我參加了在渥太華舉行的“加拿大計算流體力學學會第4次年會”(Four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FD Society of Canada,Ottawa,ON,Canada,1996.6.2-6,CFD96)。這裏的(CFD)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簡稱。

下圖是本次會議論文集的封麵(左)和我的論文首頁(右)。

圖3. 渥太華會議的論文集封麵(左)與我的論文首頁(右)

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不同,首都渥太華不是聯邦的直轄市,而是安大略省的一個市。但是渥太華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規劃,由國家首都委員會(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負責。渥太華連續被聯合國評為十個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1826年,渥太華以“Bytown”之名建立。1850年,合並為一個城鎮。1855年,以“渥太華”之名取代。後來不斷發展成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業技術中心。“渥太華”這個名稱是來自原住民的渥太華人,在他們的語言中,意思為“貿易”。

1996年6月2日(Sunday),我與我妻飛到渥太華,住進本次會議的地點,拉迪森會議中心(Radisson Conference Center)。下麵是我與我妻在會議中心裏的合影。

圖4. 我與我妻在渥太華會議中心裏的合影

1996年6月3日(Monday)上午11點,我開始了我的講演,合作者巴倫博士為我演示講演稿中的動畫部分,聽眾的反應很熱烈,問了不少問題,我都做了簡單明了的回答。

晚上在國會大廈的國會大廳(Parliament Hall)裏舉行宴會,我遇到了一些熟悉的朋友,包括去年(1995)在新加坡認識的伊夫斯-卡格農(Yves Gagnon),是新布倫瑞克省蒙克頓大學的教授,他精力充沛,年青活躍,頻頻出現在各地的CFD學術會議中。

1996年6月4日(Tuesday),我與我妻在渥太華國會山莊遊覽。國會山莊(Parliament Hill),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市中心,坐落在渥太華河的南岸,是加拿大國會建築群的所在。每年都吸引眾多訪客到此遊覽。下圖是渥太華的加拿大國會大廈。

圖5. 渥太華的加拿大國會大廈

加拿大國會大廈前麵的廣場上,有一壇“長明火”。據說從1867年建國以來,一直燃燒。代表著年輕的國家加拿大,生息不滅,長久永存。下圖是“長明火”。

圖6. 渥太華國會大廈前麵的“長明火”

在國會山莊上,國會大廈的周圍,有許多加拿大著名人物的雕像。下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左)和建國先賢之一喬治-卡蒂爾的雕像(右)。

圖7. 國會大廈外麵的維多利亞女王(左)和卡蒂爾(右)的雕像

這次會議並不是我第一次來到渥太華,1987年6月3-5日,我曾經自己乘坐灰狗長途大巴(Greyhound),從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來到渥太華,目的是參觀加拿大國家航空研究院,順便在渥太華遊覽一番。

1987年5月25-26日,我曾經在多倫多參加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第34屆年會。會上結識了會議主席丹尼斯-瓊斯(Dennis Jones),以及在加拿大國家航空研究院工作的華人學者陳路易博士(Dr. Louis Chan)。他們曾經邀請我去參觀他們的研究院。

1987年6月3日(Wednesday),我來到加拿大國家航空研究院(National Aeronautical Establishment),丹尼斯-瓊斯熱情地接待了我,喝過咖啡之後,他帶領我參觀他們的高速風洞(High Speed Wind Tunnel)。下圖是我離開航空研究院時,在大門口拍攝的照片。

圖8. 我在渥太華參觀加拿大國家航空研究院

在加拿大國家航空研究院,我還意外地遇到了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的黃興中,他熱情地邀請我到他家去住。第二天,1987年6月4日(Thursday),他帶領我去參觀渥太華國會山莊。下圖是我在國會山莊的留影。

圖9. 我在渥太華國會山莊的留影

下圖是我在渥太華河邊的留影,再下圖是我與黃興中在渥太華河邊的合影。

圖10. 我在渥太華河邊的留影

圖11. 我(右)與黃興中左)在渥太華河邊的合影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渥太華的總理官邸,官邸的警衛熱情地與我合影。

圖12. 我在渥太華總理官邸與警衛的合影

下圖是我在渥太華國會圖書館外麵的留影。

圖13. 我在渥太華國會圖書館外麵的留影

1987年6月5日(Friday),我自己出來參觀國會大廈,這次我隨著一個旅遊團入內參觀。參觀了參議院,眾議院,國會大廳和國會圖書館。在國會大廳裏,有很多英國王室成員的巨幅畫像。我大都不認識,隻認識下麵的喬治五世和她的王後。下圖是他們的畫像。

圖14. 加拿大國會大廈裏英王喬治五世夫婦的畫像

導遊是個白人小夥子,很熱情也很耐心,最後我要求與他合影,他很愉快地答應了。

圖15. 我在渥太華參觀國會大廈參觀時與年輕導遊的合影

事情真是湊巧的很,我在金斯頓沒有見到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同學張家渠,在渥太華卻偶然相遇了。下圖是我與張家渠在渥太華商場裏的合影。

圖16. 我與張家渠在渥太華商場裏的合影

金斯頓市(City of Kingst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一座城市,位於安大略湖北岸,聖勞倫斯河的入口附近。金斯頓坐落在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上,在多倫多東北240公裏處,渥太華西南146公裏處。金斯頓市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安大略省地圖中的第3點。

金斯頓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at Kingston),是位於金斯頓的一所頂尖公立大學,是加拿大的老四校成員之一,另外的三所則是多倫多大學麥基爾大學,和西安大略大學。女王大學創始於公元1841年10月16日,以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命名。

學術界方麵,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一位圖靈獎獲得者曾經在女王大學工作過或學習過。政治家方麵,有第八任加拿大總理羅伯特-博登(Robert Borden)。企業家方麵,有傑出校友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公司(Tesla)與空間公司(SpaceX)的創始總裁。

1987年5月28日,我在結束加拿大航空航天學院第34屆年會之後,從多倫多搭“順風車”到金斯頓,住在女王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中國留學生劉謙,熱情地帶領我去參觀加拿大首任總理約翰-麥克唐納的故居博物館(The MacDonald House)。

故居博物館的導遊是個非常熱情的白人老大爺,講解的很仔細,最後在門外與我合影留念。

圖17. 我在麥克唐納故居博物館與導遊老大爺合影留念

2011年7月13日,我第二次來到金斯頓,目的是遊覽風景區千島群島(Thousand Islands),上船前,我到金斯頓市政廳(City Hall)去參觀。下圖是我在金斯頓市政廳前麵的留影。

圖18. 我在金斯頓市政廳前麵的留影

溫莎市(City of Windsor),是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底特律河南岸,北麵與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隔河相望,兩者通過大橋和隧道相連,構成了“大底特律-溫莎地區”。溫莎市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安大略省地圖中的第4點。

溫莎市坐落在“魁北克市-溫莎走廊”的西端,在倫敦西南165公裏,多倫多西南330公裏。在河對岸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的影響下,溫莎成為加拿大的汽車工業重鎮。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hrysler Automotive Corporation)的加拿大總部即設在這裏。

溫莎市和艾塞克斯郡(Essex County)屬於同一個都會區,但溫莎市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兩者在行政上互不隸屬。溫莎市人口22萬,氣候宜人,環境整潔,綠草如茵。

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位於溫莎市的大學城,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公立大學。溫莎大學的學科齊全,在商業,教育,工程,體育,法律,人類科學與社會科學等領域,提供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溫莎大學有著友好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學術氣氛。

1986-1987年,我在溫莎大學當訪問學者,在此期間經曆了幾個特殊事件。首先是1987年的四國女排友誼賽在溫莎大學舉行。參加者有中國,日本,美國和古巴的代表隊。溫莎市和艾塞克斯郡的華人協會,和溫莎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聯合負責接待工作。

1987年3月20日,我們到溫莎機場歡迎中國女排的到來。下圖是在溫莎機場歡迎的人群。

圖19. 我們在溫莎機場歡迎中國女排

我也在歡迎的人群之列,左一是我。

圖20. 我們在溫莎機場歡迎中國女排

1987年3月21日,溫莎市和艾塞克斯郡華人協會,以及溫莎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聯合舉行歡迎招待會,中國留學生與中國女排的成員歡聚一堂,有的簽名留念,有的合影照相。下圖是我們與女排主力隊員鄭美珠的合影,右一是我。

圖21. 我們在溫莎歡迎招待會上與鄭美珠的合影

在歡迎招待會上,我拿著一個日記本,到處找人簽名。下麵的兩圖是女排教練,女排隊員,隨隊醫生和隨隊翻譯的簽名。

圖22. 中國女排代表隊的簽名

圖23. 中國女排代表隊的簽名

1987年3月23日,是四國女排友誼賽比賽的日子。我們早已買好了票,進入體育館內等候比賽開場。在比賽之前,日本隊很特殊,專門在場外拍攝集體像。下圖是日本隊的集體像。

圖24. 日本女排教練與隊員的集體像

再下圖是我們都跑過去一起照相,最前麵坐在中間的是我,不過隊伍已經亂了。

圖25. 日本女排教練與隊員的集體像

上午中國對日本,下午美國對古巴。下圖是中國隊入場式,再下圖是日本隊入場式。

圖26. 中國女排代表隊的入場式

圖27. 日本女排代表隊的入場式

比賽的結果是中國隊戰勝日本隊,全場頓時一片歡呼聲,下圖是歡呼的中國留學生。

圖28. 中國留學生歡呼中國女排獲勝

另外還有一個事件是“國際自由節”(International Freedom Festival)。加拿大國慶日是7月1日,美國國慶日是7月4日,每年的7月1-4日,都會聯合慶祝國慶日。慶祝的內容包括:底特律-溫莎聯合遊行,音樂演出,河邊露營,河濱廟會,軍艦到訪等。

下麵的兩圖是溫莎市的國際自由節遊行(Parade),時間是1987年6月30日。

圖29. 加拿大溫莎市的國際自由節遊行

圖30. 加拿大溫莎市的國際自由節遊行

下圖是美國底特律市的國際自由節音樂會(Concert),時間是1987年7月4日。

圖31. 美國底特律市的國際自由節音樂會

1812年的美英戰爭,溫莎北麵的底特律河是一個局部戰場,美軍統帥是威廉-亨利-哈裏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英軍統帥是印第安酋長泰康賽(Tecumseh)。兩軍隔河開炮,溫莎是這個戰役的古戰場。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年國際自由節期間,都有露天夏令營。

夏令營允許私家露營者在河邊免費搭帳篷,劃木船,燒野餐,因此從6月中旬開始,美加露營愛好者們就陸續來到現場開始夏令營。下圖是我與露營者們的合影,旁邊那個大胡子把槍交給我,還把他的藍帽子扣到我的頭上,時間是1987年6月20日。

圖32. 我在溫莎夏令營裏與露營者的合影

下圖是我與露營者在一起“打鐵”。

圖33. 我在溫莎夏令營裏與露營者一起“打鐵””

下麵的兩圖是溫莎市河濱的國際自由節廟會(Tempe Fair),時間是1987年7月3日。

圖34. 加拿大溫莎市的國際自由節廟會

圖35. 加拿大溫莎市的國際自由節廟會

1987年的國際自由節,有一艘軍艦來訪溫莎,遊人可以排隊入內參觀。下麵的右圖是底特律河上來訪的軍艦,左圖是底特律河上的“大使橋”(Ambassador Bridge)。

圖36. 底特律河上的“大使橋”(左)與底特律河上的來訪軍艦(右)

2002年6月9-11日,我參加了在溫莎市舉行的“加拿大計算流體力學學會第10次年會”(T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FD Society of Canada,2002.6.9-11,Windsor,ON,Canada)。這裏的(CFD)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簡稱。

下圖是本次會議論文集的封麵(左)和會議組委會的名單(右),其中的第一人是我。

圖37. 溫莎會議論文集的封麵(左)與會議組委會的名單(右)

下圖是我作為分會主席在主持一個分會的會場。

圖38. 我在主持一個分會的會場

2002年6月10日的晚上,是會議代表的宴會。下圖是我在宴會上,左邊的第一人是我。

圖39. 我在溫莎會議的晚宴上

2002年6月10日,天氣很好陽光明媚,午餐後代表們紛紛出來照相。下圖是我在會場陽台上的留影,背景是河對岸美國城市底特律的市中心。

圖40. 我在CFD年會會場外麵的留影

下圖是我(右)與台灣朋友李文宗(左)的合影。

圖41. 我(右)在會場外麵與李文宗(左)的合影

下圖是我(中)與台灣朋友韓恒渠(左)和項目合作者張政(右)的合影。

圖42. 我(中)在會場外麵與韓恒渠(左)和張政(右)的合影

下圖是我(左2)與幾位來自渥太華的同行徐弘一(中)等人的合影。

圖43. 我(左2)在會場外麵與徐弘一(中)等人的合影

倫敦市(City of London),是位於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坐落在“魁北克市-溫莎走廊”上,倫敦市處於多倫多溫莎之間的半途位置上,倫敦市的強項是教育。倫敦市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安大略省地圖中的第5點。

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是位於安大略省倫敦市的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建於1878年,建校初是宗教大學,由英國國教會建立。1908年,轉為非教派大學,是加拿大的老四校成員之一。

我的小兒子曾經就讀於西安大略大學,1994年10月7日,我們全家到倫敦去看望他。下圖是他們兄弟三人在西安大略大學的校園裏的合影。

圖44. 兒子們在西安大略大學的校園裏合影

再下圖是我們全家的合影,左二是小兒子,右邊是他的兩個哥哥。

圖45. 我們全家在西安大略大學校園裏的合影

滑鐵盧市(City of Waterloo),是安大略省南部的一座城市。滑鐵盧市與鄰近的基奇納市(Kitchener),以及劍橋市(Cambridge),組成“三聯市”(Tri-Cities)。滑鐵盧市是三聯市中最小的,卻是最出名的一個,其地理位置,見前麵安大略省地圖中的第6點。

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是安大略省的一所研究型大學,建校於1957年。滑鐵盧大學在加拿大最早成立計算機係,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獨立數學學院(Faculty of Mathematics),和加拿大最大規模的環境學院(Faculty of Environment)。

滑鐵盧大學以教學與實習並重而立足,本科生在課程學習期間,亦在相關機構工作實習。多年來該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名列前茅。2018年,滑鐵盧大學教授唐娜-斯特裏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她是曆史上第三位榮獲該獎項的女科學家。

我對滑鐵盧市的興趣在於滑鐵盧大學,主要的興趣有兩點。第一點是滑鐵盧大學與中國科技大學很相似:建校很晚(滑鐵盧1957,中科大1958),起點很高(高科技領頭羊),發展很快(都趕上老牌大學)。滑鐵盧大學的教授許為厚(W H Hui),曾經訪問過中國科技大學。

第二點是,許為厚教授訪問中國科技大學時,我曾經參與過接待工作。翌年,我的研究生導師童秉綱教授,曾經到他那裏當過客座教授。另外,我曾經想到他那裏做博士後研究,但他已經接受香港科技大學的邀請,去當副校長。因此他的離開,我的計劃作罷。

1998年6月15日,我與我兒曾經到滑鐵盧去參觀,在市內沒有多停留,反而在郊外的一個野生動物園(African Safari)裏玩了兩個多小時,首先到飛禽館。下麵的幾張圖是當時在飛禽館裏拍攝的照片。

圖46. 我兒在飛禽館喂食鴿子

圖47. 飛禽館裏五彩繽紛的花孔雀

圖48. 飛禽館裏潔白無暇的白孔雀

在野生動物園的猛獸區,有一條彎彎曲曲的自駕車道。遊客可以沿途參觀各種野獸,但是不能下車以免危險。下麵的幾張圖是各種野獸。

圖49. 蔭涼樹下的斑斕虎

圖50. 自駕路邊的長頸鹿

圖51. 粗壯笨拙的野犀牛

在自駕車道的路邊,出現了一群猴子。一個頑猴竟然爬上了車,跳到車窗的擋風玻璃上,讓我“吃了一鯨”。

圖52. 爬上車窗的頑皮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