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寶島台灣自助遊》(之三)遊阿裏山

(2022-03-10 09:39:31) 下一個

老安遊記《寶島台灣自助遊》(之三)遊阿裏山

上一篇講到我們日月潭的旅遊經曆,本篇講述我們在阿裏山的旅遊行程。

昨天,2017年9月18日,我們逛完了日月潭之後,回到台中,又從台中乘火車到達嘉義,住進嘉義的榮宮大飯店。嘉義的地理位置,見下麵圖1中的第5點。

圖1. 台灣地圖

今天,2017年9月19日,我們早早起床洗漱,簡單的早餐後就出發去嘉義火車站,找車去阿裏山。可能時間太早,沒有大巴,隻見到站外有個小巴,車上掛一個招牌“許永傳個人計程車”。一個中年人微笑著迎了過來,我們看他很和善,價格也算合理,就決定坐他的車。

圖2. 許永傳的個人計程車

在去阿裏山的路上,還有不少景點,許師傅是司機兼導遊,不斷地為我們倆介紹,還給了我一張地圖。他說,馬上就到龍隱寺。龍隱寺位於嘉義縣,坐東向西,寺裏主要供奉的是濟公禪師,龍隱寺位於阿裏山山脈的起點,是前往阿裏山風景區的必經之路。

龍隱寺前有一吊橋,名為“地久橋”,而龍隱寺左後方山上則有一座“天長橋”,是山上與山下來往必經的吊橋,兩橋均建於1937年,合稱為“天長地久橋”。我們今天不走“天長橋”,但是走“地久橋”。下圖是我在橋頭拱門前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橋上的留影。

圖3. 我在地久橋頭拱門前的留影

圖4. 我在地久橋上的留影

下圖是我兒在地久橋頭拱門前的留影,再下圖是他在地久橋上的留影。

圖5. 我兒在地久橋頭拱門前的留影

圖6. 我兒在地久橋上的留影

過了橋來到龍隱寺,下圖是我兒在龍隱寺前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龍隱寺前的留影。

圖7. 我兒在龍隱寺前的留影

圖8. 我兒在龍隱寺前的留影

下圖是濟公禪師的坐像,再下圖是大肚彌勒佛的立像。

圖9. 濟公禪師的坐像

圖10. 大肚彌勒佛的立像

再往前開是阿裏山觀光茶園,觀光茶園就在群山環繞,一片綠意盎然之中。下圖是阿裏山觀光茶園的茶山,再下圖是阿裏山天隆觀光茶園的標記。

圖11. 阿裏山觀光茶園的茶山

圖12. 阿裏山天隆觀光茶園的標記

然後我們的小巴來到芙穀峨橋,下圖是我兒在芙穀峨橋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芙穀峨橋前麵的留影。

圖13. 我兒在芙穀峨橋前麵的留影

圖14. 我在芙穀峨橋前麵的留影

在途中的一個便利店裏,我們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吃點東西喝點水再方便一下。又有三個女孩上車了,她們是和許師傅電話約好了的。大約10點半,我們來到了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入口西大門。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圖1中的第6點。

阿裏山,是玉山西峰支脈眾山的總稱。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嘉義和南投兩縣的交界,麵積1400公頃,海拔高度在2000-2700米之間。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以五奇八景及深厚的林業底蘊享譽世界,一年四季的遊客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我們首先買票進園,徐師傅許諾下午1點半,在阿裏山火車站接我們。他還在地圖上標出公園入口和阿裏山火車站的位置和時間,還標出了一些重要景點的位置,然後就離開了。接著我們買票乘坐纜車上山直達受鎮宮,下麵是他給我的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遊覽圖。

圖15. 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遊覽圖

受鎮宮,是阿裏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一座宇。日治時期,為利用阿裏山森林資源,征集工人修築鐵路開采林木。但因地處高山交通不便,貧乏醫療資源,工人們從故鄉迎來玄天上帝香火祈福。1948年命名為“受森宮”,1955年改名為“受鎮宮”。

1988年,受鎮宮管委會主任率40多名信徒到武當山謁祖,請回一尊神像。2004年,增建後殿。2017年,嘉義縣長向受鎮宮敬獻“威靈赫耀”匾額。此廟除了是阿裏山山區居民的信仰中心之外,前來阿裏山旅遊的中國大陸遊客也都參觀受鎮宮,下圖是阿裏山受鎮宮。

圖16. 阿裏山受鎮宮

下圖是我與我兒在受鎮宮前麵的留影。

圖17. 我與我兒在受鎮宮前麵的留影

再下圖是我與我兒在受鎮宮神社前麵的留影。

圖18. 我與我兒在受鎮宮神社前麵的留影

從受鎮宮廣場出來之後,我們開始沿著路徑指標在林區參觀。首先是檜木。阿裏山的豐沛雨量和終年繚繞的雲霧,使得此處成為檜木的故鄉。沿途的棧道可以看到36株千年檜木,可以感受到巨木森林之久遠壯闊。

下麵的左圖是33號紅檜,1500年,右圖是32號紅檜,1100年。

圖19. 阿裏山的33號紅檜(左)與32號紅檜(右)

然後我們參觀臨近棧道的28號巨木紅檜,這是紅檜中個頭最大的(43.5米高),也是年齡最久的(2000年)。這個千歲檜的樹形,仿如在呐喊萬歲,見下左圖樹的上半部。下右圖是我兒在28號巨木下的留影,在下左圖是我在28號巨木下的留影,下右圖是巨木的樹幹。

圖20. 我兒在28號巨木下的留影

圖21. 我在28號巨木下的留影

我們沿著步行棧道,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照相。我們來到了一座吊橋,下圖是我兒在吊橋上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吊橋上的留影。

圖22. 我兒在阿裏山吊橋上留影

圖23. 我在阿裏山吊橋上留影

再往前走是著名的“三代木”。下麵的右圖是三代木的樹幹,看起來很有意思,大小長短粗細各不相同,而且還互相盤根錯節,真稱得上是三代木同株,看起來像祖孫三代一樣。下麵的左圖是我在三代木樹旁的留影。

圖24. 我在三代木樹旁的留影

下麵的右圖是我兒在三代木樹旁的留影。下麵左圖中的三個女孩,可不是祖孫三代,她們是在許師傅車上的“驢友”。本來各走路,偏偏又遇上了,算是緣分吧。

圖25. 偶遇的三個“驢友”(左)和我兒在三代木樹旁的留影(右)

下圖是著名的“象鼻木”,是一個狀如靜臥象鼻的檜木老樹頭。你別說,還真有點像。

圖26. 阿裏山的象鼻木

最後,我們到達著名的“阿裏山神木遺跡”,下圖是“阿裏山神木遺跡”的標記。

圖27. 阿裏山神木遺跡的標記

阿裏山神木遺址有一碑文銘記,大意如下:1906年,在阿裏山發現紅檜巨木,樹高50米,樹齡3000年以上,敬之為神木。1953年,遭雷電擊傷。1956年,再遭雷擊,內部起火,焚燒死亡。1998年,將其安放在原址,以茲紀念。下圖是阿裏山神木的“遺體”。

圖28. 阿裏山神木的“遺體”

下圖是我兒在阿裏山神木“遺體”前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阿裏山神木“遺體”前的留影。

圖29. 我兒在阿裏山神木“遺體”前的留影

圖30. 我在阿裏山神木“遺體”前的留影

離開阿裏山神木遺跡之後,我們來到神木火車站,這裏是阿裏山森林公園的最北端,有火車通往阿裏山森林公園的西南端,即阿裏山火車站,還有通往嘉義的火車。

在神木火車站門前的廣場上,有一些木雕藝術品,下圖是其中的兩個。

圖31. 阿裏山神木火車站門前廣場上的木雕藝術品

我們在神木火車站買了火車票上了車。下圖是我在火車拐彎時拍攝的照片。

圖32. 我們乘坐阿裏山森林鐵路的火車

下午1點半,火車到達阿裏火山站,許師傅已經等在那裏了。下圖是阿裏山火車站。

圖33. 森林鐵路阿裏山火車站

許師傅的小巴直接開到奮進湖飯店,帶著我們去吃午餐,太穀風味兒的便當。下圖是便當店裏的“餐桌”與“餐凳”。

圖34. 奮進湖飯店裏太穀風味兒的便當店

下午2點半,我們離開奮進湖飯店往回開。許師傅說路上還有幾個景點,但是外邊下著雨,我們都不想下車。我坐在車上,回想起今天的旅遊經曆,心裏挺高興。一高興就輕聲唱起了台灣民歌《阿裏山的姑娘》:

啊 … 啊 … 啊 …

啊 … 啊 … 啊 …

阿裏山的姑娘 … 美如水呀

阿裏山的少年 … 壯 … 如 … 山 … 哪

啊 … 啊 … 啊 …

啊 … 啊 … 啊 …

上個世紀80-90年代,這首民歌在大陸很流行。盡管我的破鑼嗓子五音不全,還是把我的愉悅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許師傅聽著也高興地笑了起來,我的快樂說明對他的服務滿意,他的一天忙碌,生意也有了業績,真可謂雙贏互利。

下午3點半,我們到達嘉義火車站,就和許師傅告別了。我們買了嘉義到高雄的火車票,還是使用悠遊卡。下午4點半,火車從嘉義出發,行車一個半小時,下午6點到達高雄。高雄的地理位置,見前麵圖1中的第7點。

我們再轉乘高雄的捷運地鐵,在美麗島站出來,下圖是高雄捷運的美麗島站。

圖35. 高雄捷運的美麗島地鐵站

高雄捷運的美麗島站,內部的大廳非常特別,“光之穹頂”十分漂亮,紅藍彩柱光彩照人。但是它的英文站名好生奇怪:福爾摩薩站(Formosa Station)。什麽時候“福爾摩薩”與“美麗島”劃上等號了?

圖36. 高雄捷運的美麗島站內部大廳

最後找到了我們預定的“中央大飯店”,住宿費1160(NTD),住兩天,下圖是中央大飯店。

圖37. 我們在高雄住宿的中央大飯店

外出吃晚餐後,回來洗漱一下就休息了,明天一整天都要在高雄觀光遊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雪中梅:
謝謝欣賞。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欣賞了,很熟悉阿裏山的歌曲。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