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大不列顛自由行》(之四)英國中部

(2022-01-11 04:33:41) 下一個

老安遊記《大不列顛自由行(之四)英國中部

上一篇講到我們從牛津出發,乘火車到曼徹斯特,住進曼徹斯特的“花園旅館”。曼徹斯特的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7點。

圖1. 英國地圖

曼徹斯特市(Manchester),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大曼徹斯特地區的核心。曼徹斯特市與周圍的十幾個城鎮,聯合組成大曼徹斯特地區。通常人們說的“曼徹斯特”,是指整個大曼徹斯特地區,甚至擴展到地區以外。

曼徹斯特地處平原,位於幾條河流的交匯處,所以一直都是內河航運的主要碼頭和倉庫。雖然不靠海,但是距離利物浦海港不遠,所以又是海運的重要港口。曼徹斯特地區總人口,在英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倫敦。曼徹斯特以倉庫眾多而聞名,所以別名“倉庫城市”。

2017年7月19日,是利物浦一日自助遊。上午9點,我們從花園旅館出發,去曼徹斯特的牛津路火車站(Oxford Road Station)。火車9點半出發。10點半到達利物浦的“石灰街火車站”(Lime Street Station),車票是旅行前預定的。下圖是利物浦的“石灰街火車站”。

圖2. 利物浦的石灰街火車站

利物浦(Liverpool),是英格蘭西北部的著名港口城市,利物浦市區的人口約為220萬,是英國的第四大城市。曆史上,利物浦是靠海運事業而建立的,也是靠海運而發展起來的。十七世紀,利物浦商人在非洲運載奴隸。十八世紀,西印度群島貿易超過歐洲貿易。

但是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利物浦的船塢營業急劇衰落。集裝箱的大規模使用,使得利物浦的碼頭過時。很多年後經濟才開始複蘇。20世紀60年代,利物浦成為青年文化中心,也成為披頭四(The Beatles)等流行樂隊的代名詞。利物浦的地理位置,見圖1中第8點。

聖喬治大廳(St George's Hall)是利物浦市中心石灰街上的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是世界上最好的希臘複興建築之一。聖喬治大廳與石灰大街火車站,隔著石灰大街(Lime Street)遙遙相對。下圖是我兒在聖喬治大廳前麵的留影。

圖3. 我兒在利物浦聖喬治大廳前的留影

再下圖是我在聖喬治大廳前麵的留影。我身上穿的劍橋大學T-恤衫,是兩天前我在劍橋時買的。但是當天在劍橋的時間很短,而且遇到了意外錯過了火車,心情不佳所以沒有照幾張相。今天全天在利物浦,穿上它照相正好彌補幾天前遺憾。

圖4. 我在利物浦聖喬治大廳前的留影

利物浦帝國劇場(Empire Theater),位於聖喬治大廳東麵石灰大街的對麵。擁有英國最大的兩層舞台,可以容納2000多名觀眾。利物浦帝國劇場是多種類型娛樂活動的表演場地,披頭四樂隊早年也在這家劇場演出過。下麵是利物浦帝國劇場。

圖5. 利物浦聖喬治大廳對麵的帝國劇場

聖喬治大廳的北邊,有三座建築物,從東到西是:沃克美術館,中央圖書館和世界博物館。沃克美術館的是免費參觀的,不過我們忙於各處走走,等下午時間有時間再來參觀。下圖是我兒在沃克美術館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沃克美術館前麵的留影。

圖6. 我兒在沃克美術館前麵的留影

圖7. 我在沃克美術館前麵的留影

利物浦的世界博物館(World Museum Liverpool),是一座大型博物館。館裏的收藏品有:考古學民族學自然科學的展品,可以免費入場參觀。下圖是我兒在世界博物館前麵的留影,再下圖是我在世界博物館前麵的留影。

圖8. 我兒在世界博物館前麵的留影

圖9. 我在世界博物館前麵的留影

在聖喬治大廳前麵廣場的兩邊,分別有維多利亞女王及其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的騎馬像。

圖10. 維多利亞女王(左)與阿爾伯特親王(右)的騎馬像

聖喬治大廳的西麵,是一個麵積很大的聖約翰花園(St John Gardens),花園裏有幾個曆史名人的雕像。下麵是一個國王和一個公爵的立像。

圖11. 聖約翰花園裏的國王立像(左)和公爵立像(右)

從聖約翰花園向南看,有兩座高大的立柱式建築。一個是威靈頓公爵紀念柱(Duke Wellington Memorial Column),另一個是利物浦廣播塔(Liverpool Radio Tower)。

圖12. 威靈頓公爵紀念柱(左)和利物浦廣播塔(右)

利物浦廣播塔,可以從內部登頂。當時正好中午12點,時間還夠,我與我兒就買票登頂。下麵的兩圖是我從塔頂上拍攝的市區照片,第一個向西朝大海,第二個向東朝市區。

圖13. 我從利物浦廣播塔上俯瞰市區(向西)

圖14. 我從利物浦廣播塔上俯瞰市區(向東)

然後我們朝海邊方向走,經過一個大型商場克雷頓購物中心(Clayton Shopping Center),下圖是克雷頓購物中心的大門,再下圖是克雷頓購物中心的內部。

圖15. 利物浦克雷頓購物中心的大門

圖16. 利物浦克雷頓購物中心的內部

我們繼續朝海邊方向走,看到很多漂亮的建築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拍照。快到海邊的時候,看見三個緊靠在一起的建築物“三優雅”(Three Graces):“皇家肝兒”(Royal Liver),“冠達大樓”(Cunard Building)和利物浦港務大樓(Port of Liverpool)。

下圖是我在“三優雅”之一的利物浦港務大樓斜前方的留影。

圖17. 我在利物浦港務大樓斜前方的留影

再下圖是從正前方看到的利物浦港務大樓,兩邊對稱中央圓頂,實在漂亮,像個大教堂。

圖18. 從正前方看利物浦港務大樓

下圖是“三優雅”之一的“皇家肝兒”,頂上四麵有大鍾,雄偉挺拔壯觀,我馬上合影留念。

圖19. 我與“皇家肝兒”合影留念

“三優雅”之一的“冠達大樓”,在“皇家肝兒”的北邊,有七八層樓高,平麵圖形長方形,顯得比較平淡,我沒有照相。

在“三優雅”建築物的馬路對麵,是“披頭四”大樓(The Beatles Story),就是當年這四個流行音樂歌手居住的地方,現在是紀念館。

圖20. 利物浦海邊的“披頭四”大樓

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不論是“三優雅”還是“披頭四”,都不想入內參觀。對不起,今天就隻好“不三不四”了。但是,既然人都已經到了海邊,無論如何,總得在水前照個像吧。下圖是我兒在利物浦海岸邊上的留影。

圖21. 我兒在利物浦海岸邊上的留影

最後我們來到海邊的利物浦博物館(Museum of Liverpool),也是免費參觀。人都來了,不看白不看,下圖是利物浦博物館的大樓。

圖22. 利物浦博物館的大樓

說實在話,這個博物館真的是乏善可陳。一看手表才1點多,時間還早,回頭去參觀世界博物館和沃克美術館吧。下圖是我在世界博物館古埃及展廳裏所拍攝的照片。

圖23. 利物浦世界博物館裏的古埃及展廳

圖24. 利物浦世界博物館裏的古埃及展廳

然後參觀利物浦美術館,下麵是我在美術館裏拍攝的一些大理石雕像。下圖的左邊是古希臘的亞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右邊是古羅馬皇帝,魯西-維魯斯(Lucius Verus,r.161-169),他是羅馬五賢帝時期的一位共治皇帝(Co-Emperor)。

圖25. 利物浦美術館裏的亞曆山大大帝(左)和魯西-維魯斯皇帝(右)

下麵的左圖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右圖是約瑟夫-梅耶爾(Joseph Mayer),他是利物浦著名的文物收藏家。

圖26. 利物浦美術館裏的查爾斯-狄更斯(左)和約瑟夫-梅耶爾(右)

下麵的左圖是羅馬神話“春天女神弗勞拉”(Goddess of Spring,Flora)。右圖是“寧芙”女神(Goddess Nymph)在準備洗浴。

圖27. 利物浦美術館裏的兩幅大理石單人雕像

下麵的左圖是波西米亞王子愛上了窮苦牧羊女,右圖是以色列將軍和他的女兒。

圖28. 利物浦美術館裏的兩幅大理石雙人雕像

下麵的左圖是“精神女神”(Psyche),坐在兩個“和風之神”(Zephyrs)肩膀上的雕像。右圖是“三個優雅女神”(The Three Graces),抱著小天使(Angel)的雕像。

圖29. 利物浦美術館裏的兩幅大理石多人雕像

總的說來,利物浦給我的印象比預想的要好一些。城市的導遊書講了許多“販賣黑奴”和“披頭四”這些背景。但該城的建築物不同反響,尤其是聖喬治大廳周圍和水邊“三優雅”,都令人印象深刻,可稱“多優雅”。另外美術館的大理石雕塑,簡直不亞於大英博物館。

當天下午4點半,我們結束了利物浦的一日遊,乘火車回到曼徹斯特。晚餐後,簡單洗漱一下就上床休息了。明天的計劃是去東邊的利茲一日徒步自助遊。

2017年7月20日,我們離開曼徹斯特的花園旅館,到曼徹斯特皮卡迪利火車站去利茲。上午9點,火車出發,10點到達利茲火車站。開始了利茲的一日徒步自助遊。

利茲(Leeds),是英國英格蘭北部的大城市,依傍在艾爾河旁(River Aire),利茲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的艾爾麥特王國(Elmet),在這個古王國的領土上,有一片名為“Loidis”的森林,這就是“Leeds”一名的起源。

隨後的數個世紀中,統治者不斷更迭,13世紀形成現在的格局。17和18世紀的利茲是英國的羊毛生產交易中心。工業革命時發展成為工業城市,亞麻織造,鑄鐵,印刷等行業逐漸取代了羊毛織造業的地位。現在的利茲是西約克郡都會區的文化金融和商業中心。

由於利茲位處英國中部,屬內陸地區,鐵路係統對利茲的交通,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利茲火車站位於市中心的南麵,英國的鐵路主幹線之一的東海岸主線。即途經此站,另外還有兩條鐵路的路線直通首都倫敦,一般為半小時至一小時一班。下圖是我拍攝的利茲火車站。

圖30. 利茲火車站

離開利茲火車站我們向市區走,途中看到一個騎馬像,仔細一看標牌,是英國的“黑太子愛德華”。下圖的左邊是雕像的銘牌,右邊是他的騎馬像。

圖31. 英國“黑太子愛德華”的銘牌(左)和他的騎馬雕像(右)

“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1330-1376),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長子,英格蘭軍事統帥。在英法百年戰爭第一階段中,英軍最著名的指揮官。“黑太子”的綽號,大概是由於他穿戴黑色盔甲的緣故,愛德華生前從未被這麽稱呼過。

1346年,愛德華指揮了英軍獲勝的克雷西戰役。1355年他的軍隊洗劫了阿奎坦。1356年,愛德華指揮他最出名的戰役,普瓦捷戰役。他與父王配合大勝法軍,俘虜了法王約翰二世。同年,他被冊封為阿奎坦公爵。

他亦積極幹預西班牙事務,支持“殘忍的”佩德羅一世爭奪卡斯提爾王位。在納胡拉戰役中打敗了法國與卡斯提爾的聯軍,俘虜了法國名將貝特朗-蓋克蘭。但是其後的佩德羅一世沒有兌現承諾,黑太子愛德華退兵回到阿奎坦

1362至1372年的十年間,愛德華是阿奎坦的實際統治者。但是他的軍隊在阿奎坦橫行不法,令他的聲名受損。1371年,愛德華返回英格蘭,1372年,正式放棄了阿奎坦公爵的稱號。

此後他過著打獵比武的騎士生活。1376年愛德華在倫敦去世。愛德華的妻子是他的堂姑母(輩分有點亂),肯特的瓊安(Joan of Kent)。他們的兒子理察二世(Richard II,r.1377-1399)直接繼承了祖父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r.1327-1377)的英格蘭王位。

利茲市政廳(Leeds Town Hall),是英國最大的市政廳之一,高度69米。從1858-1966年,是利茲的最高建築物,桂冠保持了上百年之久。利茲市政廳當初是由維多利亞女王直接揭幕的,市政廳與眾不同的鍾樓,被許多人當作利茲的象征。下圖是我兒在市政廳前麵的留影。

圖32. 我兒在利茲市政廳前麵的留影

再下圖是我在市政廳前麵的留影。

圖33. 我在利茲市政廳前麵的留影

然後我們來到利茲貝克特大學(Leeds Beckett University),並在大學門前攝影留念。

圖34. 我與我兒在利茲貝克特大學校門前攝影留念

我們還在大學的學生中心吃了午餐。但是仔細想想,這並不是我們要到利茲參觀的大學。我們想要參觀利茲大學,沒有“貝克特”的字樣,我兒子有個朋友,曾在利茲大學留過學。

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位於英國中部的利茲,是英國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是世界百強名校之一。利茲大學建立於1904年,它的前身是約克郡科學院利茲醫學院,由愛德華七世頒發特許狀而辦學。

利茲大學在世界大學的排名,位列英國第15位和世界第91位。利茲大學與同樣位於約克地區的約克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共同組成“白玫瑰大學聯盟”。利茲大學被譽為“英國的耶魯”,其入學難度極高,僅次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

我們幾經詢問之後,終於找到了利茲大學,下圖是利茲大學校門的標記和學校的行政大樓。

圖35. 利茲大學的校門標記(左)與行政大樓(右)

下圖是我與我兒在利茲大學行政大樓前麵的留影。

圖36. 我與我兒在利茲大學行政大樓前麵的留影

那天正好趕上利茲大學的返校日,校園裏張燈結彩,非常熱鬧,下圖是我所攝的照片。

圖37. 利茲大學返校日,張燈結彩很熱鬧

我們又到利茲大學的學生中心和禮品店。下圖是我兒在進入學生中心時(穿橘紅色上衣,揹黑色雙肩包者),我在後麵拍攝的一張照片。我還買了一件印有利茲大學字樣的T-恤衫。

圖38. 我兒正在進入利茲大學的學生中心和禮品店

我們在路上見到了利茲市立博物館,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去參觀,隻在外麵照了個像。

圖39. 利茲市立博物館

我們在利茲的大街上,兜兜轉轉了好大一陣子,見到漂亮建築物就照相,下圖是其中的兩個。

圖40. 利茲大街上的漂亮建築物

當天下午1點,我們結束了利茲的徒步自助一日遊,到利茲火車站乘車,下午2點,回到曼徹斯特。我兒有點累了不想動,我看時間才下午3點,就自己出去到市區參觀。

我剛一出旅館就看到了一個花園,花園的門口有一座維多利亞女王的坐像,旁邊的建築物前有一座威靈頓公爵的立像,就把他們拍照了下來。

圖41. 維多利亞女王的坐像(左)和威靈頓公爵的立像(右)

再往前麵走,看到一些高大的商場和酒店,最後來到寬闊的市政廳廣場。下麵的左圖是曼徹斯特大酒店,右圖是雄偉高大的曼徹斯特市政廳。

圖42. 曼徹斯特大酒店(左)和曼徹斯特市政廳(右)

曼徹斯特市政廳(Manchester Town Hall,是英格蘭城市曼徹斯特的市議會所在地。市政廳修建於維多利亞時期,是一座新哥特複興式的建築,竣工於1877年。1938年,市政廳進行擴建。1952年,市政廳成為英國的一級保護性建築。

下圖是曼徹斯特市內的兩座商業大樓。

圖43. 曼徹斯特市內的兩座商業大樓

下圖是曼徹斯特的一個圖書館(左)和曼徹斯特的唐人街(右)。

圖44. 曼徹斯特的一個圖書館(左)和曼徹斯特的唐人街(右)

在曼徹斯特市政廳裏還有一個博物館,雖然不大,但是有幾個雕塑還挺出名。下麵的左圖是英國內戰時期的“護國主”奧立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右圖是英國的一個教師,發明家和政治改革家羅蘭-希爾(Rowland Hill)。

圖45. 曼徹斯特市博物館裏的頭像:奧立弗-克倫威爾(左)和羅蘭-希爾(右)

下圖是古羅馬神話女神亞特蘭大(Atlanta)和古希臘神話女神維納斯(Venus)。

圖46. 曼徹斯特市博物館裏的女神:亞特蘭大(左)和維納斯(右)

在市政廳的博物館裏,我還看到一幅匈牙利著名的政治家,匈牙利獨立戰爭時期的英雄,拉約什-柯蘇斯(Lajos Kossuth)的紀念牌位。他曾經於1851年11月11-12日,在曼徹斯特的自由貿易大廳裏,做過慷慨激昂的講演。下圖是他的紀念牌位。

圖47. 曼徹斯特市政廳博物館裏的拉約什-柯蘇斯紀念牌位

下午5點,我結束了曼徹斯特的市內觀光。回到旅館後,簡單地洗漱一下就休息了,明天我們將坐火車去北邊蘇格蘭的愛丁堡(Edinburgh,Scotland)。

2021年7月21日,我們早早地離開了旅館,到曼徹斯特的牛津路火車站(Oxford Road Station)坐火車,去蘇格蘭的愛丁堡。10點半火車從曼徹斯特出發,下午2點到達目的地:愛丁堡的威弗利火車站(Waverley Train Station)。

在火車站裏,買了一些旅遊小冊子和地圖,又買了兩人兩天的“隨上隨下”旅遊大巴汽車票(Hop-On-Hop-Off)。下午3點,找到了預定的住處:“命運學生宿舍”(Destiny Student Accommodation)。“宿舍”是旅行前在家裏預定的,兩天107.08美元,算是很便宜了。

下午4點,到街上的洗衣店裏,又洗又幹的搞了一通。下午6點,在中餐館叫外賣,洗澡後正準備睡覺,卻發現我的相機沒電了。趕緊插上電源給相機衝電,準備明天遊覽著名的愛丁堡城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