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瀏覽美國地理風光》第十一篇:看大海

(2021-08-11 00:30:46) 下一個

老安遊記《瀏覽美國地理風光》第十一篇:看大海

圖1. “看大海”在美國的位置

1. 大西洋海岸

(1)北部海岸

阿卡迪亞國家公園(Acadia National Park),是美國緬因州在大西洋北部海岸的一個公園。1919年建立,1929年被命名為阿卡迪亞國家公園,這個公園包含有山區,海岸線,森林湖泊等多種多樣的地貌,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1點。

這是一個山海交匯的神奇之地,是美國版的 “山海經”,經過幾個世紀風霜雨雪的侵蝕和海濤巨浪的衝刷,使得龐大的花崗岩山體,變成了怪石嶙峋的懸崖峭壁。

圖2. 阿卡迪亞國家公園是美國版的“山海經”

我於1998年5月30日和2011年9月23日,曾經兩次來到過這個公園參觀遊覽,看到這些巨大的奇峰異石,洶湧的翻花海浪,深深地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眼睛和耳朵都不夠用了,手中的相機還得忙個不停。

圖3. 我在阿卡迪亞國家公園

看著看著,來到了一個叫桑德洞(Sound Hole)的景點,這個洞是由海浪的衝刷和切割而形成的岩石裂口,每當有大海浪湧來的時候,就會發出轟隆隆的巨大聲響(Sound),人們耐心地等候海潮的到來,我也擠到人群中去觀潮,聽響和拍照。

圖4. 人們耐心地等待觀聽桑德洞的響聲

圖5. 海水湧進湧出桑德洞時發出的巨大響聲

(2)中部海岸

馬裏蘭州的東南部有一個狹長的島障(Island Barrier),其東麵是浩瀚的大西洋,西麵是北美大陸和大大小小的海灣濕地,它的地理位置差不多是美國東海岸的中間點,大洋城(Ocean City)是其中心,有許多海濱遊樂場所,是個夏天度假的好地方。

我於2010年7月22日駕車從北向南掃了一遍,包括阿薩蒂格島國家海岸(Assateague Island National Seashore),一路上到處都是度假的人群,有人在海水裏打水架,有人在沙灘上曬太陽。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2點。

圖6. 我在阿薩蒂格島國家海岸

圖7. 大西洋海岸邊的度假人群

(3)南部海岸

美國佛羅裏達州東南角的海濱城市邁阿密(Miami),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來觀光遊覽,我與我妻於2000年4月23日和2004年12月18日,曾經兩次到邁阿密海灘去遊玩,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3點。

湛藍的天空白雲飄渺,金黃的沙灘細密鬆軟,淡綠的海水碧波蕩漾,高大的棕櫚隨風搖曳,麵對著迷人的良辰美景,呼吸著濕潤的新鮮空氣,怎不令人忘掉人世間的一切憂愁和煩惱!下圖是2000年4月23日我在邁阿密海邊的留影。

圖8. 我在大西洋沿岸的邁阿密海邊

邁阿密海族館(Seaquarium)非常著名,其他各地的水生動植物展覽,都叫水族館(Aquarium),隻有邁阿密的叫海族館。我與我妻於2004年12月18日進去參觀,最令人興奮的是鯨魚表演,一個女孩站在直立起來的鯨魚鼻子上,鯨魚還在水池裏四處兜圈。

圖9. 邁阿密海族館裏的鯨魚表演

佛州的地麵麵積,在1萬2千多年前,是現在的兩倍大。隨著海水的上漲和陸地的淹沒,形成了許多水下奇觀,而沒有被淹沒的較高部分則露出水麵,形成獨特的佛羅裏達島鏈(Florida Keys),從東端的基拉鉤(Key Largo)一直到西端的基韋斯特(Key West)。

這條島鏈由一條113英裏長的公路相連,一路上有42座橋梁,100多個大小島嶼。我與我妻於2004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當天,從加勒比海遊輪下船之後,直接開車去基韋斯特,在這個島鏈的公路上,邊走邊玩邊照相。下圖是我妻在島鏈的一個觀景台上的留影。

圖10. 我妻在佛羅裏達島鏈的觀景台上

基韋斯特小鎮不大,盡是長青的熱帶植物,又是聖誕節,到處花花綠綠五彩繽紛。在小鎮最南端的一個平台上,修建一個像大力神導彈頭似的標記,上麵寫著:“美國大陸最南端,距離古巴九十裏”,遊人們都紛紛上前排隊照相,我與我妻也上去湊了個熱鬧。

圖11. 我與我妻在基韋斯特最南端的合影

回想起來人的一生真的很有意思,五六十歲的老夫老妻,竟然在溫暖如春的,東部佛羅裏達的基韋斯特(Key West,Florida),度過了一個溫馨浪漫的聖誕節,可能算是對當年無法實現蜜月旅行的一種補償吧。

第二天,我們住宿在大西洋沿岸的聖奧古斯汀(St Augustine),當初西班牙人統治佛羅裏達時的首府。就是在這一天,發生了史上罕見的太平洋海嘯(Tsunami),連北美的東海岸都受到了影響,氣溫驟降,大雪紛飛,原計劃的幾個旅遊景點也被迫取消了。

2. 太平洋海岸

(1)北部海岸

西雅圖大都會(Metro Seattle)位於華盛頓州的西北部,瀕臨與太平洋相連的皮吉特灣,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濕潤而多雨。是本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全州的商業經濟,工業交通,文化教育和旅遊事業的中心。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4點。

我到過西雅圖多次,為了從高空俯瞰市區和海灣,我曾經登上過太空針(Space Needle),後來才知道,有一個建築物比太空針還高,即哥倫比亞中心(Columbia Center),我於2010年8月30日,又去登頂,從另一個角度俯視,既相似又不同。

圖12. 我從哥倫比亞中心樓頂俯瞰海灣

西雅圖有優惠價格的城市遊覽通票(City Pass),除了幾個著名的景點,再加上阿戈西海岸遊船(Argosy Cruise),我於2010年8月21日買了這個通票遊玩了一整天,從遊船上可以眺望西雅圖的天際線(Skyline)。

圖13. 我在西雅圖港口外的阿戈西遊船上

(2)中部海岸

在美國加州蒙特瑞(Monterey)南邊的太平洋海岸,有一個馳名的風景區叫做十七英裏駕車線(17-Mile Drive)。我與我妻於1996年10月18日,曾經沿著加州1號公路從北向南走過一趟,邊走邊玩邊照相,風景優美高興極了。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5點。

圖14. 我與我妻在太平洋海岸的十七英裏駕車線

加州太平洋海岸的風光實在太美了,雖然以前來過但是還不滿足,我與我妻於2008年9月1日,又一次駕車沿著平行於海岸的1號公路南行,邊走邊玩邊照相,飽覽了海天一色的大洋沿岸,岸邊的海帶又粗又長,我妻興奮得不得了。

圖15. 太平洋沿岸的海帶又粗又長

(3)南部海岸

2004年7月,我參加一個在加州聖地亞哥召開的國際會議,在會議期間的7月25日,我與我妻到太平洋沿岸去遊玩,身拂溫暖海風,眼看藍天白雲,遊船如梭,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心情十分愉悅和舒暢。聖地亞哥海灣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6點。

圖16. 我與我妻在太平洋沿岸的聖地亞哥海灣

3. 墨西哥灣海岸

(1)東部海岸

佛羅裏達在曆史上,受到西,法,英和當地的印第安人,拉鋸似的輪流控製。後來西班牙人控製著大西洋沿岸,即東部的聖奧古斯汀(St Augustine),而英國人則控製著墨西哥灣沿岸,即西部的潘薩寇拉(Pensacola),從而形成了東西兩個佛羅裏達。

1823年,美國獨占佛羅裏達之後,把東西兩個佛羅裏達合並在一起,建立了佛羅裏達領地,首府設在塔拉哈西(Tallahassee),位於兩個前首府潘薩寇拉和聖奧古斯汀的中間點,以便東西兩邊兼顧。

潘薩寇拉在曆史上,曾經飄揚過五國國旗:西班牙,法國,英國,南方聯盟和美國旗幟,地方政府也曾經轉手過十三次,潘薩寇拉的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7點。

圖17. 墨西哥灣沿岸的潘薩寇拉海港

我於2010年12月25日聖誕節那天,曾經到過潘薩寇拉,從市內建築看來,與聖奧古斯丁相差甚遠,可見當初佛羅裏達分裂時,“西都”不如“東都”。我當即駕車到附近的海灣島嶼國家海岸(Gulf Islands National Seashore)遊覽了一圈。

圖18. 我在海灣群島國家海岸

那天天很冷風很大,除了羽絨服之外,我把絨衣絨褲毛帽厚襪,能穿的都穿上了,還是凍得發抖,牙齒打顫,照個相趕緊走人,回城裏到旅館睡大覺,看起來,“陽光之州”也不總是“陽光明媚”呀!

回想起六年前(2004),我在東邊佛羅裏達的基韋斯特(Key West,Florida),曾經度過一個溫馨浪漫的聖誕節。如今也在佛羅裏達,但是在西邊的潘薩寇拉(Pensacola,Florida),卻度過了一個寒風凜冽的聖誕節,多麽巨大的反差呀!

(2)中部海岸

我於2010年12月26日,沿著平行於墨西哥灣海岸線的US-90號公路,由東向西行駛了一整天,跨越了四個州,最後到達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New Orleans),墨西哥灣沿岸最大的城市,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8點。

圖19. 新奧爾良的墨西哥灣海岸

新奧爾良也是一座曆史名城,尤其在1812年的抗英戰爭中,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率軍在新奧爾良大敗英軍,保衛了國家的自由和獨立,成了衛國戰爭的英雄,後來當選為第7任美國總統,它的騎馬雕像就聳立在市中心的廣場上。

2010年12月27日,我到新奧爾良市區參觀遊覽,這裏的建築都帶有法蘭西風味,尤其是位於傑克遜廣場北邊的聖路易大教堂(St. Louis Cathedral),白色建築均勻對稱,一大兩小三個黑色尖頂直指蒼穹,是最受遊客喜愛的攝影景點之一,我趕快跑過去照相。

圖20. 新奧爾良的聖路易斯大教堂

(3)西部海岸

墨西哥灣的西部海岸,屬於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在德州東麵海岸的外圍,有一個長達113英裏的島障(Island Barrier),以保護大陸不受墨西哥灣海潮的侵襲,該島障以早期的西班牙探險家,帕德裏(Padre)的名字而命名。

美國國家公園局在這裏開辟了帕德裏島國家海岸(Padre Island National Seashore),其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9點。

圖21. 帕德裏島國家海岸的入口

我於2000年11月21日,曾經到過這裏來參觀遊覽,雖然來的時候是冬天,但是海裏還是有人滑板衝浪,可以想象,夏天這裏的沙灘上會有多少度假的人群!

圖22. 我在帕德裏島國家海岸

4. 夏威夷海岸

(1)東部海岸

2001年聖誕節長假期間,因為兒子在美國夏威夷州(Hawaii)的首府火奴魯魯工作(Honolulu,中文亦稱檀香山),所以我與我妻飛到那裏去度假。12月25日是聖誕節,我們決定沿著瓦胡島的東海岸全家出遊,瓦胡島的地理位置,見圖1中的第10點。

圖23. 我與我妻在瓦胡島東海岸的合影

海灘上處處盛景:藍天白雲,碧水黃沙,椰林搖曳,巨浪翻花,要多美有多美,兒子小夫妻猶如再次度蜜月,浪漫而溫馨。

圖24. 兒子小夫妻猶如再次度蜜月

我妻童心大發,頭戴遮陽花帽,身穿夏威夷衫,脖子上卦了個五彩花環,又跑又跳又唱又笑,天堂我沒見過,此情此景不就是人間天堂麽?

圖25. 我妻在夏威夷海邊如入天堂

圖26. 名花天堂鳥產在天堂夏威夷

(2)南部海岸

2001年12月26日,我們決定到夏威夷州瓦胡島的南部,首府火奴魯魯的威基基海灘(Waikiki Beach)去遊玩。威基基海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灘,長度大約1.61公裏,是古代夏威夷王朝的禦用海灘。

威基基海灘有著細軟潔白的沙灘,搖曳多姿的椰樹以及高聳林立的大廈,海水寧靜開闊,是一家老小假日休閑的理想地點,從海邊往內陸沿伸,有無數的商店,飯店和購物中心。

另外在威基基海灘,還有一個水下觀魚的項目,遊客可以乘坐亞特蘭蒂斯號潛水艇(Submarine Atlantis),下到海底去觀賞海底風光。我們毫不猶豫地買票上船,沉到海底去觀賞五彩繽紛的熱帶魚類和奇形怪狀的珊瑚樹叢,實在是大開眼界不枉此行。

圖27. 夏威夷瓦胡島上火奴魯魯的威基基海灘

(3)西部海岸

夏威夷州瓦胡島的西海岸並不比東海岸差,黝黑的海邊礁石,金黃的沙灘海岸,潔白的翻滾浪花,碧綠的岸邊草地,再加上隨風搖曳的椰林倩影,景色似乎還略勝一籌,2001年12月27日,我們開車去了那裏,玩了大半天,乘興而去,盡興而歸。

圖28. 瓦胡島西海岸的椰林倩影和碧綠草地

(4)北部海岸

我們在2001年12月25日聖誕節,從東海岸出發作環島遊的那天,曾經路過北海岸的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但是天色已晚,即使買票進去也看不了多一會兒,所以當天就放棄了。

圖29. 瓦胡島北海岸的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

2001年12月31日是本年度的最後一天,我們決定全家到瓦胡島的北海岸去遊玩,參觀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聖誕節那天錯過了,今天補回來。下圖是我妻站在北海岸邊岩石上的留影。

圖30. 我妻站在瓦胡島北海岸的岩石上

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是由太平洋七個島嶼上的波利尼西亞人組成的七個村莊,每個村莊都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土人情,我們一個個地參觀了這些村莊,並與村莊裏的“村民”互動交談,他(她)們非常熱情,詳細地向我們介紹各種細節。。

我們還沒有參觀完這些村莊,就被河上的草裙舞表演所吸引,河裏有5-6條小船,每條小船上有7-8個小夥子和姑娘,他(她)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草裙,伴隨著高音喇叭裏播送的舞曲,在小船上放聲高歌,翩翩起舞。

遊客們或坐在亭子裏,或站在河岸邊,或擠在在小橋上鼓掌助興,更有一些粉絲們,隨聲唱和,隨舞搖擺,現場的氣氛十分的熱烈和歡快。

圖31. 夏威夷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的船上草裙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雪中梅:
很高興能與你分享 Acadia, Miami, Key West, Seattle & California 的經曆,Hawaii 建議還是去一次,海外領地,得天獨厚,祝心想事成。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對了,西雅圖和加州海岸也去過一次,太美了。夏威夷張羅了好幾次都沒去成。平安是福。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去過Acadia公園欣賞了晚秋的紅葉,站在山頂上,寒風凜冽,很冷。去過邁阿密和Key West兩次。風景優美。其他的地方沒去過。以後會爭取去欣賞。多謝介紹,學者風度。跟著學習了。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