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追尋美國總統的足跡》第四篇 --- 傑斐遜,獨立宣言,購買土地,探勘西部

(2021-05-04 00:34:24) 下一個

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任期:1801-1809

湯瑪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

湯瑪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勳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任期中的重大事件包括路易斯安那購買(1803年)和路易斯與克拉克探險(1804–1806年)。

傑斐遜曾為第二任弗吉尼亞州州長(1779-1781年),第一任美國國務卿(1789-1793年),第二任美國副總統(1797-1801年),1800年擊敗競選連任的約翰-亞當斯,當選為美國第三任總統。

除了政治事業外,傑斐遜同時也是農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小提琴手。他還是弗吉尼亞大學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曆任美國總統中,智慧最高者。

湯瑪斯-傑斐遜生於1743年 4月13日,他出生在富足興旺之家,在十個兄弟中排行第三。父親彼得-傑斐遜(Peter Jefferson),是農民兼測量員,在弗吉尼亞擁有一座叫做沙德維爾(Shadwell)的農場。母親珍-倫道夫(Jane Randolph),是彼得-傑斐遜的表親,他的父母皆為世居弗吉尼亞的移民家庭。

1752年,傑斐遜受教於蘇格蘭教士威廉-道格拉斯(William Douglas)所經營的學校,年僅九歲時就開始學習拉丁文古希臘文,以及法文。1757年,十四歲的傑斐遜喪父,他繼承了五千英畝(約20平方公裏)的土地及數十名黑奴

傑斐遜在所繼承的土地上建造了自家住宅,後來該地命名為蒙蒂塞洛(Monticello),位於夏洛茨維爾城東南兩英裏左右。我於2012年9月5日曾經到過那裏去參觀,莊園的主體建築非常漂亮,訪客中心院子裏還有一個傑斐遜的站立雕像。

蒙蒂塞洛(Monticello)

蒙蒂塞洛(Monticello)

蒙蒂塞洛(Monticello)

父喪後,傑斐遜在1758年-1760年間,受業於由博學的詹姆斯-毛瑞(James Maury)教士所開設的學堂。學堂位於弗雷德裏克斯堡(Frederiksberg)教區,距沙德維爾12英哩(19公裏),傑斐遜寄宿於毛瑞家中,接受古典教育,並研習曆史自然科學

傑斐遜16歲時,入讀威廉斯堡威廉與瑪麗學院哲學係,從1760年起到1762年止,為時兩年。傑斐遜追隨威廉-史莫(William Small)教授,研究數學形而上學和與哲學

史莫引導充滿熱情的傑斐遜接觸不列顛實證主義者們的著作,包括約翰-洛克弗蘭西斯-培根,和艾薩克-牛頓。(傑斐遜後稱其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三個人”)。據聞傑斐遜的學院生涯為每日讀書15個小時,隨身攜帶希臘文法書,法文精熟,練習小提琴,喜好塔西佗荷馬的著作。

傑斐遜在1762年以優秀成績畢業後,轉而跟隨良師兼益友喬治-威勒(George Wythe)學習法律,並於1767年取得弗吉尼亞州的律師資格。

1772年,傑斐遜與守寡的瑪莎-斯格爾頓(Martha Skelton)結婚,生下六名子女。瑪莎-斯格爾頓病逝於1782年9月6日,傑斐遜再未續弦。

傑斐遜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撰稿人,獻身於美國的政治文化與民間文化。大陸議會為撰寫該宣言所委任的五人小組全體一致同意,由傑斐遜單獨起草宣言全文。

1776年9月,傑斐遜回到弗吉尼亞,當選進入新成立的弗吉尼亞州代表議會(Virginia House of Delegates)。傑斐遜在其任期中銳意改革州內法製體係,以使弗吉尼亞成為民主的一州。傑斐遜於1779-1781年任弗吉尼亞州州長,1780年以州長的身份監督弗吉尼亞州首府從威廉斯堡遷移到裏士滿

1779年,在傑斐遜的指示下,威廉與瑪麗學院委任喬治-威勒為美國各大學中首位法學教授。因為對改革的進程不滿,傑斐遜後來創立了弗吉尼亞大學,是美國第一所與宗教學說完全無關的高等學院。

弗吉尼亞兩次在傑斐遜主政期間遭英軍入侵,傑斐遜本人幾乎被向夏洛茨維爾奇襲的英軍騎兵縱隊所俘虜,但終能脫身。

傑斐遜於1785-1789年作為外交使節住在法國,因而無法參加合眾國製憲會議。他其後雖逐漸支持這部新憲法,卻仍認為新憲法因缺乏權利法案而有缺陷。

從法國回來之後,傑斐遜在喬治-華盛頓的政府中擔任首任美國國務卿(1789-1793)。他與亞曆山大-漢密爾頓兩人之間開始對全國金融政策展開了論戰,傑斐遜將漢彌爾頓與其他狂熱的聯邦黨人與保皇黨等量齊觀。1790年,傑斐遜與詹姆斯-麥迪遜創立民主-共和黨,成為該黨的領袖。

1793年,英法兩國爆發戰爭,傑斐遜強烈支持法國,而漢彌爾頓與華盛頓在締結傑伊條約後則支持英國,傑斐遜於是辭職隱退回到蒙蒂塞洛,1796年參選總統落敗,但是獲選為美國副總統

因為與法國差不多處於戰爭狀態(兩國海軍不宣而戰),約翰-亞當斯聯邦黨加強並增募海陸兩軍,開征新稅準備戰爭,傑斐遜解讀為攻擊他所屬的政黨,甚於對付危險外敵。

他與麥迪遜為了重新集結支持者,主張憲法建立者僅為各州與聯邦政府之間的協定,聯邦政府無權行使憲法無明文規定之事項,而各州對聯邦政府各項僭越之舉可視為無效。此提案是美國曆史上首次對州的權利論之陳述。

傑斐遜與紐約的阿龍-伯爾(Aaron Burr)緊密合作,重新集結其政黨,特別為對付新稅開征而投入1800年美國總統選舉。聯邦黨反擊傑斐遜是自然神論者無神論者,稱他是基督徒之敵。傑斐遜與伯爾在選舉人團中,票數並列第一,須由當時被聯邦黨所控製的眾議院決斷選舉結果。

經過冗長辯論後,漢密爾頓在眾議院中說服了同黨議員。他認為,選舉過程中的流言將腐蝕新生的美國政府。就政治麵而言,傑斐遜不會造成傷害。然後眾議院於1801年2月17日決議,推舉傑斐遜為總統,伯爾為副總統。

傑斐遜於1801-1809年擔任總統,是首位在白宮任職並離任的總統。這也是民主-共和黨的黨員首次當選為總統。截至目前為止,傑斐遜是唯一擔任過美國副總統後又當選總統,且做完兩個任期的總統。傑斐遜在任內崇尚重農主義個人自由有限政府及以共和主義激勵美國身份認同而知名。

傑斐遜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實現了路易斯安那購買,他派遣羅伯特-利文斯頓(Robert Livingston) 和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與法國人談判,最後簽訂了條約。下圖是一麵大理石浮雕所展示的簽字儀式,樹立在密蘇裏州首府傑斐遜城的州議會大廈後麵。

路易斯安那購買簽字儀式(Signing Louisiana Purchase)

1804年,傑斐遜委派路易斯與克拉克(Lewis & Clark)領隊到西部去探勘,曆盡千辛萬苦,兩年後終於到達太平洋沿岸並原路返回。

路易斯與克拉克(Lewis & Clark)

傑斐遜在180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當選連任,他在第二個任期中主要處理外交問題,例如在英法之戰時保持中立。

總統任期中的事件:

第一次巴巴利戰爭(1801-1805)

簽署成立西點軍校 (1802.3.16)

路易斯安那購買(1803)

馬伯裏訴麥迪遜案(1803)

成立俄勒岡屬地(1804)

副總統伯爾叛國案(1805)

1804年土地法(1804)

批準美國憲法第十二修正案(1804)

路易斯與克拉克探險(1804-1806)

成立路易斯安那屬地(1805,後更名為密蘇裏屬地

特挺奎德斯(Tertium Quids)從民主共和黨中分離而出

1807年禁運法案(1807)

1808年廢除國內奴隸貿易(1808)

傑斐訊在總統任期內任命下列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威廉-強森(William Johnson) – 1804年

亨利-李文斯頓(Henry Livingston) – 1807年

湯瑪斯-陶德(Thomas Todd) – 1807年

任期中加入聯邦的州

俄亥俄 – 1803年(第17個州)

創立大學

傑斐遜在卸任總統職務之後仍持續活躍於公共事務。他投入大部分心力成立一所新的高等院校,為解除教會對校務影響,使學生可專心致力於其他所大學所無法提供的新天地中。在一封1800年由他寄給約瑟夫-普裏斯特利的信函中,表明他在真正建立一所大學前已為此事思考了數十年之久。

他的夢想在1819年因弗吉尼亞大學的成立而實現,州議會批準了每年撥款1,500美元以供興學之用。該校於1825年開始招生,是第一所為學生提供全部選修課程的大學(盡管首屆僅有30名學生入學),校區則是當時北美洲最大的建築群之一。

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

值得注意是,該校校園以圖書館為中心,而非教堂。其實,原案中根本就沒有包括校園禮拜堂在內。傑斐遜生前經常邀請學校師生員工到家中,艾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是當時的訪客之一。弗吉尼亞大學設計為州內最高學府,傑斐遜認為,州內居民皆可經由單一共同的評核標準入學。

逝世

傑斐遜逝於182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通過五十周年紀念日,與晚年好友,前總統約翰-亞當斯同日去世。傑斐遜生前因創校而債務沉重,美國各地曾捐贈約 $16,000美元以幫助這位前總統,但仍不足以助其清償債務與醫療費用。

傑斐遜的 552英畝(223公畝)產業,於1831年在蒙蒂塞洛的一次拍賣會上,以美金 $7,000元的價格售給詹姆斯-巴克禮(James T. Barclay)。1836年,巴克禮將所有地上物品連同 218英畝(88公畝)的土地,以 $2,700轉售給美國海軍的尤瑞亞-李威中尉

李威中尉後來買下周圍的土地及屋內家具陳設,他因而獲稱“蒙蒂塞洛的救星”。李威中尉在1862年在美國內戰中去世,在中將蒙蒂塞洛捐贈給美國政府作為海軍遺孤的學校。湯瑪斯-傑斐遜死後埋葬在蒙蒂塞洛莊園裏,墓誌銘由他自己在生前自行寫就。

蒙蒂塞洛莊園中的傑斐遜墓地(Jefferson Tomb in Monticello)

他堅決要求,墓碑除銘刻自己所撰寫的句子外,其餘的“一個字也不要多”。 墓誌銘如下:

美國獨立宣言作者,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弗吉尼亞大學之父,托馬斯-傑斐遜

長眠於此

 

傑斐遜墓地的墓誌銘(Grave of Jiefferson Tomb)

外貌與人品

傑斐遜身高六呎二吋半(189公分),體型修長而健壯,臉部輪廓棱角分明,氣色十分紅潤,發色金赤,間雜淡褐,灰色眼珠,晚年衣著隨便,不修邊幅。

傑斐遜是個糟糕的公眾演說者,他大部分的重要演說都是以咕噥著帶過,盡管如此,他認真演說時舉止優雅。

傑斐遜與他人很快便能相互熱絡(但對陌生人並不十分友善),他那富有朝氣,跳躍式,知識性的言談充滿魅力。在安靜的外表下,他熱情執著而多愁善感,好似在大小事上都有規律性的習慣動作。1801年,他遭到英國首相蓄意侮辱,所以在華盛頓建立謀劃中心作為回應。

雖然傳記中稱傑斐遜缺乏幽默感,但他最喜歡的讀物卻是《唐吉訶德》與莫裏哀的作品。雖然他的著作中充塞著功利思想,但在他年輕時則充滿浪漫主義,曾為了翻譯莪相之詩準備學習蓋爾語,並為取得原稿而拜訪詹姆斯-邁克佛森(James Macpherson)。

他在任內中止了總統親自演說國情谘文的做法,而是把講稿送到國會(到伍德羅-威爾遜任內方才恢複由總統親自演說)。他在總統任內,僅進行了兩次公開演說。妻子亡故後,他焚毀兩人之間往來的書信,顯現出一個人有時可以孤僻到什麽程度。

興趣與活動

傑斐遜是個深具造詣的建築師,他把英國在輝格黨權貴中廣受歡迎的帕拉第奧式建築帶入美國,因而對後世的美式建築風格影響深遠,此種風格與共和黨對於市民美德與政治自由的啟蒙思想有關。

傑斐遜所設計的蒙蒂塞洛自宅聲名遠播,宅內有自動門,首次麵世的旋轉椅,及傑斐遜自己發明的許多便利裝置。弗吉尼亞大學是美國唯一的一所由總統所創建的高等學府,教學案與建築案全由傑斐遜一手包辦。

時至今日,蒙蒂塞洛與弗吉尼亞大學已經共同成為美國境內僅有的四處文化世界遺產之一。傑斐遜對弗吉尼亞州議會山莊的建築設計亦有貢獻,該建築以法國南部尼姆(Nîmes)的古羅馬式廟宇方堂(Maison Carrée)為原型。

傑斐遜的的愛好之一是考古學,可追溯到幼年時所接受的訓練。傑斐遜有時被尊為考古學之父,以表彰他在發展文物發掘技術上的角色。當他於1784年在自家產業內發掘出一處印地安人墳塚時,並未依循當時的一般性作法,不斷下挖,直至文物出土為止,而是在墳塚上開出僅可容身的缺口,以便入內研究。

傑斐遜頗為喜愛自家的魚塘。魚塘呈缽型,深約三英尺(一米),用以留置他所捕獲的水族,該魚塘今已重建,位於蒙蒂塞洛的西邊。

傑斐遜喜好品酒,在駐法國時(1784-1789年)廣遊歐洲各大產酒區,並運送佳釀回鄉。他曾做出廣為人知的大膽宣言:“我們可以在美國釀出與歐洲多樣風味相捋的佳釀,不會是一模一樣,但無疑是相同的甘美”。

蒙蒂塞洛曾經廣植葡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歐洲品種的釀酒葡萄,全部葡萄後來皆未能幸免於美洲原生種的葡萄疾病。

華盛頓特區連同國會圖書館在1814年遭英軍焚毀後,傑斐遜將個人藏書提供給國家。國會慨然接受,撥款$23,950元以收購其價值五萬元的 6,487部藏書,既為國家的大圖書館奠基,亦能部分地抒解傑斐遜的財務困境。

時至今日,國會圖書館網站上的聯邦立法資訊名為湯瑪斯,以表彰其貢獻。他另外身兼美國哲學學會會長,任職多年。

紀念館與紀念物

1943年4月13日,即傑斐遜生辰兩百年紀念日,傑斐遜紀念堂落成於華盛頓特區。該紀念館由新古典式的碟型低屋頂與柱廊構成,其內豎立19英尺高的傑斐遜像,並雕有其著作之若幹章節。

傑斐遜紀念堂(Jefferson Memorial)

傑斐遜紀念堂中的立像(Jefferson Sculpture in Jefferson Memorial)

卡文-柯立芝總統選定傑斐遜與喬治-華盛頓西奧多-羅斯福亞伯拉罕-林肯四位總統的頭像,勒石於拉什莫爾山之巔。

拉什莫爾山上的傑斐遜頭像(Jefferson Avatar at Mt Rushmore Memorial)

兩美元紙幣上印有傑斐遜的肖像,但現在已經不在市場上流通。

兩美元紙幣($2 Bill)

密蘇裏州(State of Missouri)的首府是傑斐遜城(Jefferson City)。

密蘇裏州(State of Missouri)首府傑斐遜城(Jefferson City)

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有一個通道拱門以傑斐遜的名字命名。

傑斐遜國家擴張紀念地(Jefferson National Expansion Memorial)

軼事

簽署獨立宣言的眾先賢中,日後當選總統者僅有傑斐遜與約翰-亞當斯兩位。1826年7月4日,即獨立宣言獲得正式采用的五十周年紀念日,亞當斯逝於昆西市,其著名的遺言是“托馬斯-傑斐遜還活著”。其實傑斐遜同日早期已經撒手人寰,但亞當斯並不知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雪中梅: 謝謝跟讀,共同學習。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跟著學曆史了,謝謝介紹。平安是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