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追尋美國總統的足跡》第一篇 --- 華盛頓,開國總統,美國國父

(2021-05-01 10:10:36) 下一個

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任期:1789-1797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 - 1799年12月14日,1775 -  1783年擔任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殖民地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的支持,擔任總統一直到1797年。

喬治-華盛頓出生於1732年2月22日,他的出生地點是弗吉尼亞州(Virginia)的一個大農場,位於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附近的殖民灘鎮(Colonial Beach)。現在,國家公園局在那裏開辟了喬治-華盛頓出生地國家紀念莊園(George Washington Birthplace National Monument),我於2012年9月4日曾經到過那裏去參觀。

華盛頓出生地國家紀念莊園(Washington Birthplace National Monument)

紀念莊園外麵有一個縮小尺寸的華盛頓紀念碑(Scaled Washington Monument)

紀念莊園裏麵有一個重建的華盛頓出生的房屋(Washington Birthplace House)

紀念園莊後麵是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 on  the Back)

華盛頓家族的名稱出自英格蘭東北部的華盛頓村,其成員擔任過各種不同的官職。由於清教徒受到宗教迫害,華盛頓的曾祖父約翰-華盛頓(John Washington)於1657年的克倫威爾時代,移民至弗吉尼亞。到喬治-華盛頓這個輩分,已經是第四代的英國移民了。

他的父親是奧古斯丁-華盛頓(Augustine Washington),母親瑪麗-鮑爾(Mary Ball)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喬治是他父親第二次婚姻裏最年長的孩子,他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勞倫斯和奧古斯汀,還有四個一母同胞的弟妹。

喬治的父親奧古斯丁是弗吉尼亞州一個蓄奴的大農場主,他父親的資產之一便是後來被改名為弗農山的莊園。他的幼年大部分時光都是在農莊裏度過的。

喬治從7歲到15歲,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隻是在本地的老師那裏上學,他在實用數學,包括計量、測量方法和三角方麵的知識十分精通。他也學習過幾何,還學習一點拉丁文。同時在那個時期,還閱讀了一些英國名著。

喬治的同父異母哥哥奧古斯汀曾擔任過由英國上將所指揮的步兵團的軍官。之後喬治父親的去世讓整個家族陷入經濟困難,因此喬治無法像兩位年長的哥哥一樣前往英格蘭接受教育,所以喬治-華盛頓一生都沒有到過歐洲。

後來喬治在哥哥勞倫斯的介紹下,接下了一份薪水豐厚的土地測量師工作。

喬治-華盛頓成為土地測量師(George as Land Measurer)

喬治參與了弗吉尼亞民兵的工作,在勞倫斯死於肺結核之後,其民兵領袖的職缺有一部分被喬治所繼承,從此他成為弗吉尼亞民兵的少校。

喬治-華盛頓在22歲時在無意中引發了法國印第安人戰爭(French Indian War,1754-1763)。這場戰爭起源於1753年,法國人開始在當時屬於弗吉尼亞州領土的俄亥俄(Ohio)建立了許多堡壘,試圖阻止英國人繼續向西擴張。

弗吉尼亞州的總督羅伯特-丁威迪,派遣當時少校軍階的喬治-華盛頓,替他向法國指揮官遞交最後通牒書,要求法國人離開。

華盛頓將過程透露給當地的報紙,他也因此成為傳奇人物。但法國人拒絕撤離,因此在1754年,丁威迪派遣剛剛升遷為中校的華盛頓,率領弗吉尼亞第一集團軍,前往俄亥俄攻擊法國人。

華盛頓率領軍隊伏擊了一支由法裔加拿大人組成的偵查隊,在短暫的戰鬥後,華盛頓的印第安人盟友殺害了法軍指揮官。華盛頓在那裏建立了一座堡壘,但在法軍和其他印第安人聯軍的進攻下,這座堡壘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

投降時華盛頓簽下一份承認他“刺殺”法軍指揮官的文書(文書用法文寫成,華盛頓看不懂)。然而這份文書卻導致了國際間的事變,成為法印戰爭的起因之一,這場戰爭也是英國與法國七年戰爭的一部分。在同意一年之內不得返回俄亥俄後,華盛頓被法國人釋放。

華盛頓一直渴望加入英國軍隊,但當時殖民地的居民都對此不感興趣。他在1755年終於等到了機會,當時英軍發動遠征,試著重新奪回俄亥俄,但遠征行動遭受災難性結果。

相當不可思議地,華盛頓的外衣被四發子彈擊穿,但他卻毫發無傷,並且在炮火中冷靜地組織軍隊撤退,因此在弗吉尼亞州,華盛頓成了英雄人物。雖然戰爭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別處,但是他繼續領導弗吉尼亞第一集團軍。

華盛頓最初軍事生涯的目標是希望成為正規的英軍軍官,而不僅僅是殖民地民兵的軍官。但他一直未獲升遷。因此他在1759年辭去了軍職,並與馬莎-丹德裏奇-卡斯蒂斯(Martha Dandridge Custis)結婚,她是一名已經育有兩個小孩的富有的寡婦。

華盛頓和她一起撫養這兩個小孩,約翰-帕克-卡斯蒂斯(John Parke Custis)和馬莎-帕克-卡斯蒂斯(Martha Parke Custis),稍後他還撫養她的兩名孫子女,但是華盛頓從來沒有自己血親的小孩。新婚後他們搬到弗農山莊居住,過著紳士階級和蓄奴主的生活,並當選為弗吉尼亞當地的下議院議員。

華盛頓的弗農山莊(Mt Vernon of Washington)

我於2010年7月24日曾經到過弗農山莊去參觀,下圖是山莊門口的售票處,旁邊有一幅很大的華盛頓的青銅浮雕像,再下圖是山莊的主體建築,華盛頓與瑪莎的故居。

弗農山莊門口的售票處(Tickets)

華盛頓與瑪莎的故居(Residence of Washington & Martha)

華盛頓全家福青銅雕像(Sculpture of Washington Family)

1774年,華盛頓被選為弗吉尼亞州的代表前往費城參加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4月,美國民兵在列克星頓和康科特與英軍開戰後,華盛頓穿著軍服出席了第二屆大陸會議,他是唯一的一個這麽做的代表,表示他希望帶領弗吉尼亞民兵參加戰鬥。

第二屆大陸會議決定組建大陸軍,以對抗英軍的進攻。馬薩諸塞州的代表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推薦他擔任所有殖民地軍隊的總指揮官。1775年6月15日經大會選舉,華盛頓在無異議的支持下,成為殖民地軍隊的總指揮官。雖然舍不得離開心愛的弗吉尼亞家園,但還是接受這個職位。

華盛頓宣稱除了必要的開支外,不須付給他任何額外報酬。就這樣,華盛頓於1775年7月3日在馬薩諸塞州(麻薩諸塞)的劍橋市(Cambridge)出任大陸軍的總司令(Commander-in-Chief of Continental Army)。

華盛頓在1776年進攻波士頓(Boston),最後在北郊的邦克山(Bunker Hill)將英軍逐出波士頓,英軍指揮官威廉-何奧(William Howe)被迫下令,將英軍撤回到加拿大。

邦克山博物館中的華盛頓立像(Sculpture of Washington in Bunker Hill Museum)

華盛頓接著率領軍隊前往紐約市(New York City),但是在擁有壓倒性軍力的英軍的攻勢下,華盛頓所率領的撤退行動卻相當笨拙,幾乎全軍覆沒。接著他又輸掉了長島戰役(Battle of Long Island),不得不把大多數的軍隊撤退回到大陸,再接下來又輸掉幾次戰役,使得軍隊倉促地撤離了新澤西,美國革命的未來岌岌可危。

但是在1776年12月25日聖誕節的晚上,華盛頓重整旗鼓,領導大陸軍跨越特拉華河(Delaware River),突襲了英軍的兵營。

華盛頓跨過特拉華河(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接著在1777年1月2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領的英軍發動突襲,這次奇襲振奮了支持獨立的信心。這場在新澤西特倫頓(Trenton,New Jersey)的戰役,是自獨立戰爭以來第一次重創英軍,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陣營的士氣。現在,在新澤西特倫頓市郊,建立了一個勝利紀念碑,用以表彰這次重要的勝利。

特倫頓勝利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 in Trenton)

1777年夏天,英軍發動了三路並進的攻勢,第一路由約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率領英軍從加拿大向南進攻,第二路由威廉-何奧(William Howe)率領英軍攻擊當時殖民地的首都費城,而第三路的進攻迫使華盛頓撤往南方,但卻在9月11日遭受慘敗。

為了擊退英軍而發動的日耳曼敦戰役,則因為濃霧和軍隊的混亂而告失敗,華盛頓和他的軍隊隻得撤到環境惡劣的賓夕法尼亞之佛吉穀(Valley Forge,或稱鍛造穀)艱難地渡過冬天。

華盛頓在佛吉穀的總部(Washington Headquarters in Valley Forge)

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是大陸軍戰況及士氣最惡劣的時刻,大陸軍遭受了極大的戰損和惡劣的生活環境。但華盛頓依然堅定地指揮軍隊,並持續向後方的殖民地大會要求更多的補給,使得大陸軍能夠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漸恢複士氣。

華盛頓將軍騎馬像(Washington as a General Riding a Horse )

1778年2月時,有一名曾經服役於普魯士軍參謀總部的軍官弗裏德裏希-馮-施托伊本(Friedrich von Steuben)來到佛吉穀,自願幫忙訓練華盛頓軍隊,以使他們能在戰場上能和英軍相較量。

施托伊本的訓練改進了戰術和作戰紀律,大幅增進了殖民地軍的戰力,使得殖民地軍擺脫了烏合之眾的狀態,在訓練告一段落時,華盛頓的軍隊已經煥然一新。

華盛頓接著率領軍隊於1778年6月28日,在蒙茅斯戰役(Battle of Monmouth)中,攻擊從費城前往紐約的英軍,與英軍打成平手,使得英軍企圖分裂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失敗。

蒙茅斯戰役(Battle of Monmouth)

由於這場戰役的勝利,加上一年前在薩拉托加(Saratoga)戰役中,蓋茨(Gates)擊敗伯戈因(Burgoyne)率領的入侵英軍,情勢逐漸好轉,此時法國正式與美國結盟,英軍顯然無法攻克整個新國家。

伯戈因在薩拉托加向蓋茨投降(Burgoyne Surrenders to Gates in Saratoga)

在1778年後英軍最後一次的嚐試分離殖民地,這次英軍集中於南方地區,華盛頓的軍隊並沒有直接攻擊他們,而是前往駐紮位於紐約的西點軍事基地。

1779年華盛頓命令五分之一的大陸軍展開沙利文遠征(Sullivan Expedition),對那些與英軍結盟,且常攻擊美軍前線堡壘的,易洛魁聯盟的6個部落的其中4個發動攻勢。但沒有發生戰鬥,不過至少摧毀40個易洛魁村莊,使這些印第安人被迫永遠離開美國,向北遷徙至加拿大。

1779-1780年的冬天,華盛頓在新澤西的莫裏斯敦(Morristown,New Jersey)建立了大陸軍總部,在那裏屯兵駐紮。整訓了軍隊,積蓄了物資,保存了實力,為將來的反攻做好了準備。

我於2012年9月1日曾經到莫裏斯敦國家曆史公園(Morristown National Historic Park)的華盛頓大陸軍總部(Washington Headquarters)去參觀過。

莫裏斯敦國家曆史公園(Morristown National Historic Park)

莫裏斯敦國家曆史公園(Morristown National Historic Park)

1781年,美軍以及法國陸軍和海軍聯合,包圍了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在弗吉尼亞約克敦(Yorktown,Virginia)的軍隊。華盛頓迅速前往南方,接管了美法聯軍的指揮權,繼續圍城進攻,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過康沃利斯的投降寶劍。

盡管英軍仍在紐約市和其他地點活動一直到1783年,這場戰役還是成了獨立戰爭中最後的一場主要戰鬥。我於2012年9月7日曾經到過約克敦戰鬥遺址(Historic Yorktown)去參觀訪問。

約克敦戰鬥遺址(Historic Yorktown)

約克敦戰鬥遺址中的大炮(Cannon in Yorktown Battle Field)

約克敦勝利中心的華盛頓坐像(Washington Sculpture in Yorktown Victory Center)

約克敦勝利中心的勝利女神雕像(Goddess of Victory Sculpture in Yorktown Victory Center)

約克敦海邊的勝利紀念碑(Victory Monument at Seaside of Yorktown)

1783年,隨著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的簽署,英國正式承認了美國的獨立。華盛頓隨後解散了他的軍隊,並在新澤西洛基山(Rocky Hill)向追隨他多年的士兵們發表了精彩的告別演說。

幾天後,英國人從紐約市撤退,華盛頓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於12月4日在紐約市發表了正式的告別演說。

應該指出的是,華盛頓指揮戰術的能力較為平庸,既無開創性,也對軍事曆史毫無影響,而且他在許多次決定性的戰役中都犯下大錯。

但他仍然被奉為戰爭英雄,因為支持他的人們認為,由於他所主張的革命理念,美軍得以在戰爭中存活並持續戰鬥,使美國一直維持獨立而延續至今。華盛頓一直躲開與英軍的正麵衝突,避免美軍在決定性的戰役中潰敗或投降。

他相當了解大陸軍本身在訓練,軍械以及後勤等方麵的弱點,所以一直限製他們過於冒險的軍事行動。華盛頓不僅以他勇敢的人格和號召力激勵著軍隊的士氣,同時在政治方麵取得殖民地各階層的信任和支持,這些都是獨立戰爭能夠成功的因素。

華盛頓在戰略層麵上則非常傑出,如同古羅馬將軍費邊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戰略,持續拖延敵人軍力,使英國人如同當年的漢尼拔一樣,“攻到門外”但卻“不得其門而入”。

很快英國人了解到長期作戰隻是浪費資源,他們隻能追擊美軍進行混戰,卻無法徹底捕捉到美軍的主力。華盛頓了解到這場戰爭主要以外交途徑取得最終勝利,而不是單靠各殖民地的士兵們。

1783年12月23日,華盛頓向邦聯議會辭去他在軍隊裏的總司令職務,邦聯議會稍後在馬裏蘭安那波利斯議院召開會議。這次會議對於新生國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建立由平民選出的官員,而不是由軍人來組織政府,從而避免軍國主義政權的出現。

華盛頓堅信唯有人民擁有對國家的主權,才沒有人能夠憑借軍事力量,或者隻因出生貴族而奪取政權。華盛頓接著返回到弗農山的莊園,在1783年12月25日聖誕節前夕那天的傍晚抵達家門。自從1775年因戰爭離開心愛的家園後,他都一直沒有機會回家。

站在門口歡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許諾過會在八年內返家的妻子,和四個已經會走路的孫子女,他們都是在他離家的這段時間出生的。戰爭也帶走他所扶養的繼子約翰的性命,於1781年在約克鎮的一次行軍中發燒過世。華盛頓離開軍隊時,他在大陸軍裏的最終頭銜是“將軍和總司令”。

1787年華盛頓主持了在費城舉行的製憲會議,他沒有參與討論,但他的威望維持了會議的秩序,讓代表團能專注於討論。會後他的威望使得所有人相信這個會議的成果,從而支持美國的憲法

華盛頓的莊園達到8000英畝(32平方公裏),如同當時其他許多農場主一樣,盡管擁有大量土地,華盛頓手上的現金並不多,常常四處借貸。後來他成為總統時,甚至借款600元才搬家到當時的首都紐約。

華盛頓在1789年經過選舉團投票無異議地(獲得全部的選舉人票)當選總統,他是曆史上唯一的一個無異議當選的總統,並在1792年再次當選,第二名的約翰-亞當斯則當選為副總統。

第一屆美國代表會議(First United States Congress)的投票,將付給華盛頓25,000美元的年薪,這在1789年是個很大的數目。華盛頓在當時大概是全美國最富有的人了,他在西部的土地有非常大的潛在價值,不過在當時還是空地一片。

他婉拒他的總統薪水,這也是他被視為古羅馬公民英雄辛辛納圖斯(Cincinnatus)形象的原因,將承擔政務看作是市民的公民義務。但在國會的要求下,他最終還是接受了薪水,為的是不想再開創一個“總統是經濟獨立的,應該無償服務” 的先例。

在總統就任的儀式中,華盛頓非常謹慎地確保儀式場麵的規模和裝飾儉樸,符合共和國的標準,而不會超過當時歐洲各國的王室。

華盛頓總統宣誓就職的蠟像(Washington Taking Oath as President)

華盛頓的妻子瑪莎對他當選總統相當失望,她隻希望能和華盛頓在弗農山莊維持著平靜的生活。不過她還是承擔起了第一夫人的職責,開放客廳並負責安排每周和達官顯貴的晚宴,使得晚宴能搭配得上總統的身份。

在華盛頓擔任總統的初期,他隻個別地與他的顧問會麵,1791年開始,定期地和全體內閣成員開會。財政部長亞曆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主張,應該建立全國性的信用機構並構成金融力量強大的國家。但是湯瑪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和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表示反對。

而華盛頓必須時常調解雙方的意見,最後往往是漢密爾頓在爭論中獲勝,漢密爾頓則被擁立為聯邦黨的領導人。漢密爾頓利用他在聯邦政府內的權利,任命了許多好友擔任政府的職位,因此由他領導的聯邦黨羽翼漸豐,稍後在1796年由聯邦黨推舉的副總統約翰·亞當斯當選總統。

華盛頓自身反對這種黨派政治,從不表態支持任何政黨。盡管華盛頓較偏向支持漢密爾頓而不是傑斐遜的政策,但他從沒有這樣公開表過態。因此可以說華盛頓在當時是沒有黨派立場的,到目前為止,華盛頓是唯一的一個無黨籍的美國總統。

盡管華盛頓相當不情願,他還是被選為第二任總統。不過華盛頓堅持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因此寫下美國總統任期不能超過兩屆的不成文慣例。一直到1940年小羅斯福打破慣例,但在小羅斯福死後,這個慣例正式寫進美國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

1797年,華盛頓任期屆滿,發表由漢密爾頓撰寫的告別辭,這份離職演說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富影響力的政治演說之一。在演說中他闡述過分的黨派偏見可能對國家造成的不良影響,他呼籲人們拋棄黨派之爭,團結起來為增進公眾利益而努力。

他主張美國應該避免受到他國的幹涉,因為美國應該隻專注於美國人的利益。他建議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保持友誼和貿易關係,應該避免牽扯進歐洲的戰爭。他認為應該避免與某國家保持長期的同盟關係,並指出應該注意當時美法間的結盟。

華盛頓的離職演說成為美國人對政治的準則,尤其對於之後的世代而言,每當發生關於美國的外交政策應該維持中立與否的爭論時,華盛頓的演說便成為主張維持中立者最有力的引證,一直到1949年美國開始主導與其他國家結盟為止。

約翰-亞當斯的就職典禮上,據說華盛頓還和亞當斯耳語道:“現在我離職了,換你做總統,讓我們等著瞧,誰比較喜歡這工作吧!”。

華盛頓之後沒有離開總統辦公室,直到副總統亞當斯到達,確立了隻有新舊兩位總統都到齊時,才能讓出總統職位的慣例,接著華盛頓步出辦公室,恢複了公民的身份。

兩屆總統任期屆滿後,華盛頓拒絕競選連任:“我走在尚未踏實的土地上,我的所作所為將可能成為以後曆屆總統的先例。”他向美國人民解釋,“如果你們再繼續選我做總統,美國就沒有真正的民主製度了”。

自從1797年3月4日退休後,華盛頓帶著輕鬆的心情回到了弗農山莊。他在那裏建立了蒸餾室,並成為或許是當時最大的威士忌蒸餾酒製造者,1798年便生產1萬1000加侖的威士忌,獲得了7500美元的利潤。

1798年,由於戰爭逼近,為了警告法國,華盛頓被新總統約翰-亞當斯任命為美國的陸軍中將(在當時這是軍中最高的軍銜),但這隻是象征性的任命,華盛頓並沒有真正去服役。

1799年,美國即將再次舉行總統競選,聯邦黨人因為黨內分歧和聲望日下,希望華盛頓再次出來競選,但是華盛頓在致喬納森·特朗布爾州長的信中拒絕了:

“一旦我這樣做將是可恥的,盡管這是我國同胞的願望,在大家的信任下我可能當選並任職,但另一個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卻會因此而去職……如果我參加競選,我就會成為惡毒攻擊和無恥誹謗的靶子。不但會被加上搖擺不定的罪名,而且還會被誣為懷有野心,一旦遇到時機便會爆發出來,我將被指責為昏聵無知的老糊塗。”

其後華盛頓染上感冒,引起嚴重的發燒和喉嚨痛,惡化為喉頭炎和肺炎,又因采用放血療法醫治不當,在1799年12月14日去世,死於喉嚨感染,享壽六十七歲,遺體埋葬在弗農山莊。

華盛頓在弗農山莊的陵墓(Washington Tomb in Mt Vernon)

華盛頓陵墓中的石棺(Washington Coffin in Mt Vernon Tomb)

華盛頓死後,他昔日的革命戰爭夥伴,國會議員哈利-李美利堅聯盟國名將羅伯特-E-李之父)對他的稱讚相當著名:“他是戰爭中的第一人,又是和平時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華盛頓為未來的美國樹立了許多先例,他堅決選擇了任滿後和平地讓出總統職位給約翰-亞當斯,這個總統不超過兩任的先例被看作是華盛頓對此後的美國總統任期限製最重要的影響。

這個慣例直至1940年小羅斯福時才被打破,其後美國國會1951年通過了美國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把總統任期正式限製於兩任。

華盛頓被許多人稱為美國國父,並被視為美國的創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為一個典型的仁慈建國者的形象。美國人談到他時總是稱他為美國的國父。

盡管華盛頓去世時獲得當時最高的軍銜是三星的陸軍中將,但是隨著時光流逝,越來越多的將軍(從格蘭特開始)獲得和他一樣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軍銜,這看起來就像華盛頓功績不如他們一般。

直到1976年國會通過法案,追封華盛頓為“合眾國特級上將”(相當於蘇聯等國的大元帥軍銜),並正式宣布這是美國最高軍銜,超過以往和未來的所有將軍和元帥五星上將)。

最為普遍流行的一美元紙幣鈔票($1)上他的肖像,所用的華盛頓頭像是由吉爾伯特-斯圖爾特所畫的,這幅肖像同時也是早期美國藝術的重要作品。

一美元紙幣($1 Bill)

還有廣為流行的二十五美分的硬幣

二十五美分的硬幣(c25)

華盛頓和湯瑪斯-傑斐遜亞伯拉罕-林肯西奧多-羅斯福等四位總統一起被卡爾文-柯立芝總統(Kelvin Coolidge)所選上,他們的臉龐被刻在拉什莫爾山(Mt Rushmore Memorial)的巨大岩石上,成為世界最著名的雕像群之一。

拉什莫爾山上的華盛頓頭像(Washington Avatar at Mt Rushmore Memorial)

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DC)則以華盛頓為名,華盛頓對於聯邦政府哥倫比亞特區的建立有著極大關聯,白宮的位置也是他挑選的。

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US Capital Washington,DC)

後來又建立了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用以紀念他,紀念碑也成了華盛頓特區最著名而醒目的地標(Landmark)之一。

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

華盛頓也在遺囑中捐贈一部分資金,以在當地建立一所大學,而這所大學後來便命名為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用以紀念他。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在美國西北緊鄰太平洋的華盛頓州(State of Washington)成為美國唯一的一個以總統為名的州。

華盛頓州(State of Washington)

美國海軍曆年來的軍艦也有三艘陸續以華盛頓為名。目前仍在服役的是一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Aircraft Carrier USS George Washington)。

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Aircraft Carrier USS George Washington)

連接新澤西州紐約市的橋梁也被命名為喬治-華盛頓大橋(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喬治-華盛頓大橋(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FengYeGuoDu:
謝謝閱讀和點評,“挑剔”得好,以後盡量做到一致。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古樹羽音:
謝謝閱讀和點評,共同學習。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真好的美國曆史地理教科書,很學習!我的書櫃中還保留有美國駐中國大使館70年代發行的4冊美國介紹,至今沒有認真讀完。感謝分享
FengYeGuoDu 回複 悄悄話 寫的非常好,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稍微有點美中不足的是英文人名和姓翻譯成漢語時,習慣上在中間加一點。我覺得用連字符也未嚐不可,隻是你多數情況下用了連字符,個別地方用了點,顯得不一致。對不起,有點吹毛求疵了。因為喜歡,所以挑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