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走遍美國五十州》之第13州---羅德島,海洋州

(2021-03-03 22:46:18) 下一個

第13州:羅德島(Rhode Island,RI)

羅德島州(Rhode Island)首府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

2010年7月18日上午,當我來到羅得島州(Rhode Island)首府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州議會大廈(State Capitol)的時候,陽光明媚,萬裏無雲,潔白的大理石建築物,在藍天綠地的背景下格外醒目,人也馬上變得神清氣爽,於是在大樓前拍下了這張照片(見上圖)。

羅得島其實並不是一個島,甚至連半島都算不上,隻是靠海而已。它的西邊緊接著康涅狄克州(Connecticut),北邊和東邊靠著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都是大陸,隻有南邊麵對著大西洋延伸過來的羅得島海峽(Rhode Island Sound)。

該州的麵積是美國50個州中最小的,隻有1千多平方英裏,阿拉斯加州(Alaska)的麵積是它的400多倍。可能是它太小了,隻配稱一個島而已。但麵積雖小,人口可不少,有1百多萬,每平方英裏有1千多人,夠稠密的了。上圖中右上角的小圖標出了它在美國的相對位置,在東北角,一點點大。

查看羅得島州的地圖,很像一個不太規則的長方形立在那裏。北邊和西邊的絕大部分邊界都是直線。南邊的大西洋海岸不太規則而且稍微有點斜。在長方形的東南角,冒出了一個很大的鼓包,鼓包內的海灣,吞吃了它的大部分麵積。大西洋的海水一下子灌入其中,使其成為一個鹹水海灣。遠洋輪船可以通過這個海灣,直達最北邊的首府普羅維登斯。

這個大海灣再加上其中的38個島嶼,使得本州的海岸線竟長達400多英裏。因為與海洋的關係如此密切,所以本州不僅獲得了一個不是島的羅得島的正式名稱,而且還獲得了一個別稱,海洋州(Ocean State),見上圖中左上角小圖的本州的車牌。

羅得島州(Rhode Island)地圖

羅得島州的地理樣貌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英格蘭高地(New England Upland),占本州麵積的三分之二。大多是岩石,森林和湖泊,不適和農耕。第二部分是海岸低地(Coastal Lowland),占總麵積的三分之一。多沙的海灘,鹹水的沼澤,肥沃的土壤,再加上適合的氣候,是種植葡萄的好地方,所以這裏有許多葡萄園,釀製葡萄酒。本州的氣候是夏季短暫而溫暖,平均氣溫華式73度,但冬季很長很冷,平均氣溫隻有華式29度。

早在1614年,荷蘭人就曾到過此地探險,但沒有久住。他們看到了海岸遍地是紅土,就以荷蘭語高呼(Roodt Eylandt),意思是紅島(Red Island),英國人後來拚成(Rhode Island)。

1636年,英國人羅傑-威廉斯(Roger Williams)帶人來到這裏。羅傑-威廉斯原在麻薩諸塞殖民地,但因與領導人不和而被驅逐,所以率眾到此。他從印第安酋長那裏買下了這塊土地,並命名為普羅維登斯,1663年獲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60-1685)特許,正式建立了羅得島殖民地。

羅傑-威廉斯從印第安酋長手中買地(Roger Williams)

十八世紀,該地的新港(Newport),在所謂的三角貿易(Triangle Trade)中獲得了暴利。商人們把木材運往西印度群島(West Indians),換回原材料來釀製蘭姆酒(Rum),再把酒運往非洲去賣,同時買回黑人奴隸,從而發了大財。

那時,該地的經濟遙遙領先於其它殖民地,一是因為高利潤的三角貿易,二是因為豐富的水力資源,三是因為廉價的黑人勞動力。所以大量的歐洲移民蜂擁而至,有愛爾蘭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還有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

1776年,該殖民地第一個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雖然它在13個殖民地中是最早宣布獨立的,但卻是最晚批準美國憲法的一個州。直到1790年5月29日,憲法中加入了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之後,羅德島才批準了憲法,成為了美國的第13個州。

這個權利法案規定,每州不論大小,都有兩名參議員(Senator),但眾議員(Representative)的數量則根據每州人口的多少而定,這樣,像羅德島這樣的小州也有兩名參議員,投票時才不會吃虧。

美國的工業革命實際上也是從本州開始的。薩繆爾-斯萊特(Samuel Slater)於1793年第一個建立了以水力為動力的紡紗廠。很快,紡織品的生產就變成了本州的經濟支柱。到1815年為止,全州有100多個紡紗廠建立了起來。盡管與南方州有棉花貿易往來,本州在內戰時期仍然反對奴隸製。

內戰之後,紡織業衰退,貧富的巨大差距也造成了尖銳的勞資對立。雖然二戰期間刺激了經濟,但戰後由於軍事基地的關閉,使得經濟繼續下滑。近年來,本州經濟大有起色。珠寶業,銀器加工,機械製造,電子工業,科學儀器,生物科技,甚至紡織業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普羅維登斯既是首府,也是本州最大的城市。既是全州的交通樞紐,也是政治經濟,商業金融和文化教育的中心。位於該市的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是著名的長春藤名校。我於2010年7月18日曾到該校遊覽,恰好趕上了一群準備秋季入學的預備生,便隨團參觀了校園的大部分。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

本州公認的第一名人絕對是其創建者羅傑-威廉斯。美國國家公園局在普羅維登斯開辟了羅傑-威廉斯國家紀念地(Roger Williams National Memorial),實際上是一座博物館,我於同一天也參觀了這個博物館。

羅傑-威廉斯國家紀念地(Roger Williams National Memorial)

本州的另一個名人是在獨立宣言上簽名的斯蒂芬-霍普金斯(Stephen Hopkins),他的紀念地就在布朗大學的附近,但我已經沒有時間去參觀了。

美國內戰後的1880年代後期,出現了一些經營輪船鐵路和礦山而發財的富翁,如範德比爾特(Vanderbilt)和卡內基(Carnegie)等望族。這些被戲稱為強盜男爵(Robber Baron)的超級富豪,在新港建設了一係列高大威猛的超豪華莊園,但仍稱之為鄉間別墅(Cottage)。

現在這些別墅的大多數已經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我於2010年7月18日下午到新港參觀遊覽了大半天,下圖是大理石房(Marble House)。

大理石房(Marble House)

大理石房(Marble House)僅大理石材就用了50多萬立方英尺,花費了700多萬美元。看過大理石房的內外之後,感覺很像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Versailles in Paris of France)。

下圖是兩層樓的榆樹大廈(The Elms),在建築物的台階和廣場上,有許多氧化發綠了的人物和動物的青銅雕像,顯得很有氣魄。

榆樹大廈(The Elms)

下圖是所謂的“茶鬥色魔”(Chateau-Sur-Mer),中文譯名是我按英文發音給起的,其實這個詞可能是法文,我不會讀,就濫竽充數了。

茶鬥色魔”(Chateau Sur Mer)

另外還有不同名稱的豪華別墅,如布瑞克爾別墅(The Breaker),玫瑰懸崖(Rose Cliff)和範德比爾特莊園(Vanderbilt Mansions)等等,隻要大門開放,我就都進去參觀了。

我在豪華別墅的後院(Backyard of a Mansion)

不遠處有一個布倫頓點州立公園(Brenton Point State Park),很多人在海邊戲水,看起來很熱鬧,我也去轉了轉。

布倫頓點州立公園(Brenton Point State Park)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