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安遊記《走遍美國五十州》之第11州---紐約,帝國州

(2021-03-03 18:21:31) 下一個

第11州:紐約(New York,NY)

紐約州(New York)首府奧巴尼(Albany)

每當人們在談到紐約(New York)的時候,腦子裏想的多半是那個有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和(911之前的)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的地方。

其實那是紐約市(New York City)而不是紐約州(State of New York)。紐約州不但比紐約市的麵積大得多,故事也多得多。紐約州的首府並不在紐約市,而是在北邊哈德遜河(Hudson River)西岸的奧爾巴尼(Albany),距紐約市150多英裏。我曾經到過紐約市多次,但最近才造訪了奧爾巴尼。

2011年9月27日,當我來到州議會大廈(State Capitol)的時候一看,哇嗷,整個一個巨大的歐洲城堡!根本不是像許多州的議會大廈那樣,帶有標誌性的圓形穹頂(Dome)。南邊是正門正在維修,於是我到西門外的廣場上,拍下了這張有景無人照片(見上圖)。下麵是紐約州的地圖。

紐約州(New York)地圖

 紐約州的南麵是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和新澤西州(New Jersey)。東麵是弗蒙特州(Vermont),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和康涅狄克州(Connecticut)。西北麵隔著伊利湖(Lake Erie),安達略湖(Lake Ontario)和聖勞倫斯河(St. Laurence River)與加拿大的安大略省(Ontario)相對。正北麵是加拿大的魁北克省(Quebec)。

紐約州東南部的長島(Long Island),其實是個半島,伸進大西洋。紐約市就坐落在與長島相連的曼哈頓島(Manhattan)上,其實也是個半島,旁邊就是哈德遜河的入海口,前麵第一圖中右上角的小圖標出了它在美國的相對位置。

紐約州的地理樣貌粗略地分為三大區域。第一個區域是東北部的阿地倫達克山區(Adirondack Mountain),占該州總麵積的四分之一,有40座高達4千英尺以上的山峰。這裏森林密佈,湖泊眾多,還有許多河流和小溪。

此地區的阿地倫達克國家公園(Adirondack National Park),麵積等於美國5個著名國家公園麵積的總和:黃石(Yellowstone),大峽穀(Grand Canyon),優勝美地(Yosemite),奧林匹克(Olympic)和冰川(Glacier),所以它絕對是個戶外活動的好去處。

第二個區域是中南部的阿帕拉契亞高地(Appalachian Highland),占全州麵積的一半以上,從哈德遜河穀(Hudson Valley)一直到伊利湖盆地(Lake Erie Basin)。在這個區域的中部,有十一個狹長的,南北走向的,像人的手指似得內陸湖,叫手指湖(Finger Lakes)。這裏有廣闊的低地和肥沃的土壤,是個種植莊稼,蔬菜和水菓的好地方,有眾多的牛奶場和葡萄園。

這個區域的東部是哈德遜河穀。哈德遜河發源於阿地倫達克山,長達300多英裏,一直向南流,最後在紐約市的河口注入大西洋。這條河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最重要的水路。它的作用在伊利湖大運河(Lake Erie Canal)開鑿成功以後,變得更加重要。這條大運河把哈德遜河與西邊的伊利湖連接了起來,使得紐約市與新開發的西部地區的聯係,變得更加密切了,從而為拓荒者和新移民的西進,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交通。

第三個區域是本州東南部的紐約大都會和長島,麵積雖不大,但是人口稠密,是個高度城市化,高度商業化了的地區。它被大西洋所環抱,地形比較複雜,氣候基本上是海洋性的。

早在1609年,法國探險家薩繆爾-查普林(Samuel de Champlain)就來到紐約東北部的查普林湖(Lake Champlain)地區。後來,英國人亨利-哈德遜(Henry Hudson)來到哈德遜河穀地區。1624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在今奧爾巴尼的地方建立了貿易站。兩年後的1626年,荷蘭人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了今曼哈頓島的地方,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

1664年,這裏被英國人所控製,並重新命名為新約克,即紐約(New York),用以紀念英國的約克公爵(Duke of York)。在以後的幾十年中,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和當地的印第安人,為了土地問題,拉鋸式地衝突不斷。直到1763年,法印戰爭(French & Indian War)結束後,英國人實際上控製了這裏的大部分地區,並對殖民地的人民實行嚴酷的高壓重稅政策。

1774年,紐約人效仿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茶黨(Boston Tea Party),也把茶葉倒入水中,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英的獨立戰爭。在獨立戰爭中,有三分之一的戰役都發生在本州。尤其是發生在奧爾巴尼北邊的薩拉托加(Saratoga)戰役,被認為是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1777年夏,英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薩拉托加,企圖消滅美國的軍隊。美軍在先是斯凱勒將軍(Phillip Schuyler),後是蓋茨將軍(Horatio Gates)的指揮下奮起反抗,終於獲勝,1777年10月17日,英軍統帥約翰-伯高因中將(John Burgoyne)率軍投降。由於法國人害怕英軍侵占法屬的查普林地區而與美國結成同盟,因而使得美國人從此轉守為攻。

我於2010年7月15日專門從奧爾巴尼駕車到薩拉托加國家曆史公園(Saratoga National Historic Park)參觀。公園有三處景點,一個是戰場遺址,有一個十英裏長的車道,供遊客自助駕車參觀。還有一個斯凱勒將軍的故居遺址和一個勝利紀念碑。我花了兩個多小時才走完全程。

薩拉托加國家曆史公園(Saratoga National Historic Park)

斯凱勒將軍的雕像(Sculpture of General Philip Schuyler)

在薩拉托加戰場的遺址上,這麽一塊墓碑,主人叫做科斯丘什科(Kosciuszko),雖然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英雄,但卻是個波蘭人。後來回到祖國後,在抗擊沙皇俄國侵略的戰爭中,成為起義的傑出領導人。這個名字我很熟悉,因為我在美國好幾個地方都見過他的騎馬雕像。

科斯丘什科墓碑(Kosciuszko Grave Stone)

經過五年多的獨立戰爭,終於在1781年秋正式結束了,美國擺脫了英國的統治獨立建國。紐約於1788年7月26日批準了美國憲法,成為美國的第11個州。

紐約市的居民為了區別自己的所住地與本州廣大的其它地區,把北部絕大部分地區一律稱為上州(Up State)。相應地,紐約市及附近的地區也就成了下州(Low State)。另外,紐約市的居民還自稱為紐約客(New Yorker),以示自己這個紐約市市民的身份。本文從現在起,所謂紐約,一律是指紐約市,其它地區則強調一個“州”字。

紐約這個美國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的確不同凡響,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大都會(Metropolitan)。紐約下城的華爾街(Wall Street)是全國的金融中樞(Financial Hub),人們都希望“牛市”,而不希望“熊市”。

紐約華爾街的“牛市”(The Bull at Wall Street)

紐約另一個著名的商業中心是時報廣場(Time Square),一年四季都熱鬧繁華,每年新年之夜水晶球的落球儀式也在這裏舉行。

紐約的時報廣場(Time Square in New York)

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使紐約成了民族和文化的大熔爐(Melting Pot),也為紐約獲得了大蘋果(Big Apple)的綽號,意思是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來分享。紐約港外的自由女神,就像一座自由的燈塔,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旁邊的艾利斯島(Ellis Island)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接納了兩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所以紐約就成了美國的前大門(America’s Front Door)。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1931年建成的紐約帝國大廈在當時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並為紐約州贏得了帝國州(Empire State)的別稱,見第一圖中左下角的本州車牌。

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本人曾經多次到過紐約,1987年6月29日隨團到達的第一晚,就登上了世貿中心的樓頂平台欣賞夜景,可惜這麽好的地標,被恐怖份子炸毀,現在沒有了,下圖是從自由女神像遙望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的天際線。

從自由女神像遙望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在首都華盛頓尚未建成之前,紐約曾經是美國的首都,華盛頓總統就是在曼哈頓下城華爾街的聯邦大廈裏宣誓就職的。現在開辟為聯邦大廈國家紀念地(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

聯邦大廈國家紀念地(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

華盛頓就任第一任美國總統(Washington as First President of United States)

聯合國總部(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從1952年起就設在紐約,其中的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每年都有各國的政要集聚在這裏,商討世界大事。

聯合國總部(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

紐約還是世界文化中心,有許多文化廳,展覽館和博物館。從世界各地來的,無論是留學訪問,移民就業,還是觀光遊覽,不到紐約一遊的,恐怕不多,下圖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in New York)。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in New York)

在美國的建國之初,阿帕拉契亞山脈就是它的西部邊疆。沿途布滿了苔原,森林,沼澤和灌木,使得西去的交通十分困難。因此早就有人提出過開鑿人工運河的想法。然而,當時任紐約州長的克林頓(DeWitt Clinton)提出方案的時候,卻遭到了冷嘲熱諷,稱其為克林頓大傻瓜(Clinton Folly),他被政敵所逼被迫辭職。

但是當1825年運河鑿通時,優越性馬上就顯現出來了。大量的貨物從巴法羅(Buffalo)運往紐約,運費由每噸100美元降低到每噸10美元,沿途的新興城市也迅速地發展起來了。克林頓又重新當選為州長,並主持了開通儀式,這條運河也就從克林頓大傻瓜變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跡(有人如此讚譽)。

我於2011年9月下旬,曾經沿著平行於運河的 I-90號公路由東向西走過一趟。從首府奧爾巴尼出發,經過尤提卡(Utica),雪城(Syracuse),羅切斯特(Rochester)一直到巴法羅。沿途路過並順訪了上述的這幾個城市。

與橫穿賓州(Pennsylvania)的 I-80號公路相比,這次駕車的感覺舒服多了。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會有一個不算太小的城市等著你,你可以下來休息,吃飯或者購物,而不像在 I-80公路上行駛那樣的枯燥無味,下圖是羅切斯特的城市入口標誌。

羅切斯特入口(Entrance to Rochester)

美國國家公園局(National Park Services)在紐約州,特別是在紐約大都會,建立了許多國家公園和曆史紀念地。我於2010至2012年曾經陸續參觀了不少景點。有的很大,需要大半天的時間,有的不大,隻需一兩個小時。現在簡述如下,與讀者共同分享。

漢密爾頓莊園國家紀念地(Hamilton Grange National Memorial),是美國首任財政部長當年的莊園,我於2011年9月17日曾經去參觀過。看過莊園內的展覽後才知道,這個漢密爾頓,就是10美元紙幣上的那個人,他是與別人決鬥而死的,真是太可惜了,他的陵墓就在華爾街旁一個教堂的後院,我也曾經去參觀過。

漢密爾頓莊園國家紀念地(Hamilton Grange National Memorial)

我去漢密爾頓莊園那天,正趕上人們慶祝新樓落成典禮,他的後代穿著當年的服裝,梳著當年的發型,解答遊客提出的各種問題(見下圖)。

漢密爾頓的後代在接待遊客(Descendant of Hamilton)

馬丁-範布倫國家曆史遺址(Martin Van Buren National Historic Site),是第八任總統(1837-1841)馬丁-範布倫(Martin Van Buren)在金德虎克鎮(Kinderhook)的故居和墓地,該鎮位於奧爾巴尼東南方大約20英裏的地方,我於2012年8月28日參觀了這個景點。

馬丁-範布倫國家曆史遺址(Martin Van Bure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馬丁-範布倫國家曆史遺址(Martin Van Bure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馬丁-範布倫總統的故居是一座二層小樓,其環形樓梯很有特色,從下麵往上看,直到天窗,方螺旋狀,很有意思。

馬丁-範布倫國家曆史遺址(Martin Van Bure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地(General Grant National Memorial),這是內戰時期的北軍統帥格蘭特將軍的陵墓,他後來成為美國的第18任總統(1869-1877),也就是50美元紙幣上的那個人,陵墓位於曼哈頓上城,哈德遜河畔的東側。

格蘭特將軍國家紀念地(General Grant National Memorial)

西奧多-羅斯福出生地國家曆史遺址(Theodore Roosevelt Birthplace National Historic Site),故名思議,是老羅斯福總統(1901-1909)的出生地,在曼哈頓中城的一座公寓裏。

老羅斯福出生地(Theodore Roosevelt Birthplace National Historic Site)

薩卡莫山國家曆史遺址(Sagamore Hill National Historic Site),是老羅斯福總統在紐約長島的別墅,人稱小白宮,我於2012年8月30日去參觀了。

薩卡莫山國家曆史遺址(Sagamore Hil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老羅斯福總統在紐約長島的小白宮(Little White House at Long Island)

西奧多-羅斯福宣誓就職國家曆史遺址(Theodore Roosevelt Inaugur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在紐約州的巴法羅,是老總統就職時對公眾發表演說的地方,據說他當時曾經與上千人握過手,創造了什麽什麽的曆史記錄。

老羅斯福宣誓就職遺址(Theodore Roosevelt Inaugur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我於2011年9月29日到訪了這個大樓,在工作人員的慫擁之下,坐在辦公桌前當了五分鍾的臨時“總統”,工作人員還熱情主動地為我照相。

我當臨時“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Inaugural NationalHistoric Site)

富蘭克林-羅斯福國家曆史遺址(Franklin D. Roosevelt National Historic Site),是小羅斯福總統(1933-1945)在海德公園鎮(Hyde Park)的故居和墓地,該鎮位於哈德遜河東岸,離紐約大約80英裏。此地也是小羅斯福的總統圖書館和博物館(Franklin D. Roosevelt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我於2011年9月20日曾經拜訪了那裏。

富蘭克林-羅斯福國家曆史遺址(Franklin D. Roosevelt National Historic Site)

小羅斯福夫婦的坐像(Sculpture of Roosevelt & His Wife)

小羅斯福總統的陵墓(Tomb of Franklin D. Roosevelt)

紐約州還有一個景點比較特殊,婦女權利國家曆史遺址(Women’s Rights National Historic Site),在紐約州中部 I-90號公路沿線上南邊不遠的西尼卡瀑布鎮(Seneca Falls),1848年在這裏召開過第一次婦女解放大會,現在開辟為一個博物館。

在博物館展覽廳的看板上,引起我注意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女物理學家吳健雄,她的實驗數據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理論提供了依據。吳健雄的丈夫袁家騮是袁世凱的孫子,是哪一房的不知道。袁世凱有大小老婆十幾個,一大堆兒子名字都不一定叫得出來,何況是孫輩?然而,吳健雄不靠夫家祖蔭,全憑自己的努力,才能青史留名。

女物理學家吳健雄(Chien-Shiung Wu)

另一個人叫馬雅-林(Maya Y. Lin),是首都華盛頓國家大草坪(National Mall)上越戰紀念地(Vietnam War National Memorial)的設計者。當時她還是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建築係的學生,她的作品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勝選中標。

女建築師馬雅-林(Maya Y.  Lin)

從照片上看,一副充滿稚氣的清純模樣,但肯定絕頂聰明。她的設計富含創意,別致新穎:挖地九尺,側壁刻名。同時又因地製宜,照顧全局,既可以達到紀念亡靈的目的,又不至於破壞周圍地麵上的既有景觀。

遊客一路走下來,邊走邊看,然後再一路走上去。死者家屬還可以把親人的名字拓印下來。更深一層的意義是,鐫刻陣亡將士名字的大理石牆的黑色,和人行通道的下陷三米,都烘托著莊嚴肅穆的氣氛,向死者致哀。我於2004年4月11日曾經走了下去,看過碑文後,又走了上來。

越戰國家紀念地(Vietnam War National Memorial)

我後來才知道她的中文名字叫林瓔,原來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侄女,看來林家的女兒都有美術和建築的天賦。

紐約州總共出了四位美國總統,除了前麵提到過的第八任的馬丁-範布倫,第26任的老羅斯福和第32任的小羅斯福之外,還有一個不太出名的,叫米拉德-菲爾莫(Millard Fillmore)。我在巴法羅市政廳的大廳裏見到過此人的頭像,心想這是誰呀?又一想,嗨,反正在這裏有雕像的肯定是名人,先拍照下來再說。

米拉德-菲爾莫的雕像(Sculpture of Millard Fillmore)

回家後一查資料,原來是第13任總統(1850-1853)。由於第12任總統(1849-1850)紮冾瑞-泰勒(Zachary Taylor)就職兩年後死在了任上,他以副總統遞補了上去,但在兩年後,因競選連任失敗而離開了白宮。

另外,第25任總統(1897-1901)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於1901年在巴法羅的泛美博覽會上被人刺殺,之後老羅斯福以副總統遞補了上去。這是一件在紐約州發生的大事,震驚了全國。但我沒有在本州找到有關他的紀念地,因為不是本州人,他的家鄉在俄亥俄州(Ohio)。

麥金利總統被刺(Assassination of President William McKinley)

在文化教育方麵,紐約州也是在全國名列前茅的。其中常春藤名校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就坐落在一個叫伊薩卡(Ithaca)的大學城,位於紐約州中部手指湖中最大的卡尤加湖(Cayuga Lake)的最南端。雖然地理位置比較偏遠,但仍然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青年學子前來攻讀,其中不乏中國留學生。我於2010年7月14日曾經到該校校園觀光遊覽了大半天。

我在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爾大學創始人埃茲拉-康奈爾(Ezra Cornell)

紐約州的另一所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位於紐約曼哈頓上城,著名的美籍華裔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教授曾經在此校執教。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我於2010年9月17日和2011年7月19日曾經兩次參觀過該校校園。

我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除了私立大學的名校之外,公立的紐約州立大學(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簡寫成  SUNY),有幾個分校在美國也頗有名氣。位於紐約長島的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UNY-Stony Brook),則是另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工作過多年的地方。我於2010年7月19日在去紐約之前曾經到訪過該校校園。

我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UNY-Stony Brook)

另外,我於2011年9月27日和29日,分別到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SUNY-Albany)和巴法羅分校(SUNY-Buffalo)走馬觀花式地瀏覽了一番。

提到紐約州的大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不可忽略,西點軍校。它的正式名稱是美國陸軍軍事學院(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陸軍”兩個字是我加上去的,因為美國還有單獨的海軍學院和空軍學院,都在別的州。西點軍校位於哈德遜河西岸的西點鎮(West Point),距離紐約大約兩個多小時的車程。

該校號稱將軍的搖籃,因為許多著名的將領都畢業於此校。例如內戰時期南軍統帥李將軍和北統帥格蘭特將軍,二戰時期的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歐洲戰區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Dwight Eisenhower),前些年的沙漠風暴總司令施瓦茨柯夫將軍(Schwarzkopf)和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Collin Power)等等。我於2011年9月19日曾經到過西點軍校,乘坐導遊巴士參觀了校內的所有景點。

我在西點軍校(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西點軍校的導遊巴士(Guide Bus at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紐約州還有一個重要風景區,即美加邊界上的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水流從上遊的伊利湖下降到安達略湖(Lake Ontario),落差竟達到184英尺。加拿大方麵的馬蹄形瀑布排山倒海,雷霆萬鈞,美國方麵的少女麵紗瀑布風姿綽約,委婉多情。兩者隔河相對,南北呼應,剛柔並濟,相得益彰。我記不請去過多少次了,旅行社的各種宣傳材料多如牛毛,就不在這裏浪費筆墨了。

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