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憶杭州的小籠包子

(2022-06-30 03:50:34) 下一個

杭州西湖邊上有一家曆史悠久的老字號點心店。從我的母校出發,走不多久就看見湖邊一個巨大slogan :聞香下馬。原來這就是杭州著名的小吃店:知味觀。別遲疑,這肯定不是道教的宗教場所。因為剛一走近,已經聞到一陣陣的肉香混合著鎮江醋的味道。

我上學的時候,知味觀還隻是非常平民化的小吃店。其食譜超級簡單,就那麽幾樣:大小餛飩,小籠包和大包子。其價格更是親民,任何人都可以進去大吃一頓,有點像後來的慶豐包子店。服務也很簡單,連送菜的服務員都沒有,食物還要自己去取。但後來我畢業幾年後再去,他們已經改變風格了,做了很多惡俗的裝修,遠遠看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卡拉OK包房呢。客人可以坐下來大剌剌地翹著腳點菜。菜單上多了很多廣東風味的甜點,價格當然是水漲船高,我就再沒有興趣了。不就是吃個包子嘛,難道還要點上蠟燭再吃?

小籠包子在江南各地都有,上海與江蘇的風格也不完全一樣。上海的最精致小巧,蘇州的湯汁更多。有趣的是上海話管包子叫饅頭,所以小籠包子就叫“小籠饅頭”,北方的同學聽起來會覺得很奇怪。杭州的風格似乎與江蘇的比較接近。杭州因為曆史上是南宋的陪都,所以語言文化和飲食上都帶有中原的風格,與浙江的本地文化(比如紹興和寧波)是有所不同的。

言歸正傳,知味觀的包子出籠的時候熱氣騰騰,因為熱力的膨脹,形狀很飽滿。蒸籠屜裏墊著金黃色的鬆針。鬆針在熱力的作用下散發特有的清香。我後來在美國裝點聖誕樹的時候聞到鬆樹的清香,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杭州的小籠包子。鬆針本身有很多油脂,所以還有防止粘連的作用。鬆針還含有很多維生素,對健康非常有益。這個時候包子溫度太高,如果急著吃,容易燙嘴。但有的人就喜歡燙嘴的感覺。

等一分鍾,待包子皮略塌陷,就是最好的享用時刻。用筷子拎起包子,左手用一個湯勺托一下。當心不要碰破包子皮。一點點鎮江醋,鎮江醋比較酸,不要把包子浸在鎮江醋裏。一口一個,享受湯汁滿溢的幸福感。

製作小籠包子的技術難度很大,基本上不可能在家裏自己做,隻能去店裏享用。在紐約和洛杉磯,我都吃到過不錯的小籠包子。“蟹黃小籠”是在小籠包子的褶皺上點上一些蟹黃,很好看,但吃起來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可能還是吃食物的本味比較好一些吧。洛杉磯和多倫多都有很正宗的廣式早茶,其品種之豐富,口味之精致,應該是遠勝於江南的點心小吃的。但他們的食譜裏並沒有小籠包子。池莉的小說“來來往往”裏有一個與小籠包子有關的有趣比喻,好奇又閑得發慌的男同學可以自己查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GP2X 回複 悄悄話 沒啥技術難度,網上教程一大把。就是麻煩些,肉皮凍可以用吉利丁代替,但包子小,皮薄,擀皮兒,包肉比較費功夫。不需要發麵,不大可能失敗。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costco的美國版小湯包也很讚

所以俺不念武漢四季美湯包了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知味觀小時候常去,還有個有名的美食是貓耳朵,去吃過一次,做太鹹了,印象中杭州小籠包和湯包是不一樣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文,饞死!不過上海雖然包子叫饅頭,但是小籠包子記得隻叫小籠的:)
以夢 回複 悄悄話 洛杉磯有一家早茶非常地道,感覺比我去廣州吃的味道還好:D
西雅圖的“鼎泰豐”我去過,人滿為患,味道大概一般,因為沒有印象了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享了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沙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