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由·自在·逍遙

(2023-04-27 21:55:43) 下一個

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自由,也沒有自在,“自由”來自西方,而“自在”源於佛教和印度教。中國人向往的是“逍遙”。

“自由”一詞是日語,中國人最早由嚴複翻譯成“自繇”、“群己”,最終還是日本人的翻譯得以留存。

“自在”,是佛教或印度教中經過修行達到的一種無礙與縱任的至高境界,非凡人所能及。因此梵文中這個詞語還表示主人、祜主,印度教中指上主。

 “逍遙”,才是中國本土出品:逍者,消也。如陽動冰消,雖耗也,不竭其本。遙者,搖也。如舟行水搖,雖動也不傷其內。(莊子·逍遙遊注)

逍遙是中國文人追求自由的最高境界,然而很不容易達到,古有陶淵明遁入桃花源,今有李澤厚、劉再複、任正非這樣的文革逍遙派。逍遙派們本質上是逃避現實,避開現實獨處一隅,逍遙並非真實的自由。

自由是什麽?

Freedom!對西方文明一知半解的人總是覺得自由就是freedom,freedom就是be free,我愛咋地就咋地。

不然!

首先,“自由”不是“freedom”,freedom是60年代嬉皮士們的口號,“自由”是“liberty”。

德拉克羅瓦的名畫“自由引導人民”叫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自由女神像叫Statue of Liberty.

美國獨立宣言: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麽就做什麽,早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誕生的《人權宣言》就指出:自由包含做無害於他人之事。(La liberté consiste à pouvoir faire tout ce qui ne nuit pas à autrui)

其次,自由是一個三維立體概念,其出發點是自我意識,即個人欲望。不過,單純的個人欲望隻是一個起點,走不遠,最多也是一條直線。片麵的強調個體或集體都不能發展出真正的自由。隻有將自身欲望和他人利益聯係起來,相互的製約作用下,才有了一個得以建立自由大廈的平麵(台)。

在這樣一個平麵(平台)上,自由才有根基,並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製度、契約等現代文明理念。

但是這個平麵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自由必須包含思想和精神的自由,於是就有了第三個維度,自由的大廈才有了雛形,思想和精神的自由催生了現代文明,人權,民權,獨立,自治等等文明理念應運而生。在這樣的一個“自由立方”中,人類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也隨之發展……

Liberty,本質上帶有“解放”的含義,於是自由即對被壓抑的人性(肉體和精神)的反動。freedom不滿足於解放,不認同上天的法則,自我定義自己的認知和行為。西方主流倡導的是liberty,政治正確則支持freedom。

婦女從束胸裹足中解放出來是liberty,而如今部分人倡導女子可以和男人一樣大庭廣眾之下袒胸露背,則是freedom。追求種族,性別之間的平等,爭取言論,集會,遊行,罷工的權利,是liberty,自我定義,更改上天賦予的性別,是freedom,雖然這種freedom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是西方人的觀念。今天我們享受的一切liberty都是先輩們用生命努力爭取得來的。

自由縱可貴,愛情價也高,若為長壽故,二者皆可拋——長壽是中國人的最高追求,活著,哪怕像狗一樣活著。中國人的長壽卻是現代醫學之功。

當然,這是一部分中國人,有勇士如劉曉波,以生命呼喚自由,雖然身陷囹圄,“我沒有敵人”是何等的精神自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