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妹

"Art is the depth, the passion, the desire,
the courage to be myself and myself
alone."
~ Pat Schneider
個人資料
正文

說說美國社會的“求賢不若渴”

(2022-06-09 09:05:48) 下一個

寫這個的起因是聽朋友聊起錢學森當年回國的事情。有一種說法是早先官方報道的“衝破重重阻撓毅然回來報效祖國”的說法不盡其實。不想在這裏具體討論這個話題,我更關心的是,之前各種關於海外學者教授回國的中文報道。

這些小編們寫的文章中,大多數都會有諸如“放棄了美國某某名校的終身職位,百萬年薪,特殊待遇,各種獎項誘惑”等字眼。也許具體事實上誇大的不多,但字裏行間透露出的那種“一定要拒絕了美國政府的苦苦挽留,祖國才當你是寶”的溫情讓我很是不解。

在我們華夏文明中,“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舉賢薦能,得子牙飛熊保天下多少年平安”什麽的,從古至今無論改朝換代,統治者們對於賢者能者才子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在國人的思維裏,如果你是好的,成功的,那美國政府一定會“把著不放”,這算是常識。這個學者要是很有能力,同時又掌握了先進的獨特的技術,傻子才會願意讓他離開嘛!

但事實是,基本上沒見過美國政府有類似“求賢若渴”的操作。原因聽著也許比較奇特:因為美國文化裏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It does not exist.

我們拿之前一輪對美國高校華人學者的審查來說,可能很多人一開始的判斷是殺雞儆猴。抓幾個典型,嚇唬一下其他人就算了。畢竟這個群體是美國科研界的寶貴財富中流砥柱。但是隨著後續愈演愈烈,我們會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麽殺雞儆猴、殺一儆百之類的操作。

第一,他們沒有求賢若渴的概念。

第二,美國人的邏輯沒這麽複雜。他們這麽做不是為了嚇唬誰,而就是要一個一個,揪出沒按規矩辦事,或者讓政府/學校不爽的人。

所以很多外來學者不解,美國政府這是傻呀?這是要把人才全都逼回他們的家鄉,為家鄉的科研崛起做貢獻嗎?不是傻,是美國人本來就不care。

“嗯嗯,這是個人才,但是unfortunately, not a good citizen,走就走了。”

那種對於具有科研天賦和超凡脫俗之能的人才的流失而感到的惋惜,痛心,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擁有中華文明的人自己臆想出來的。不是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嗎?西方沒有這種說法。守法,才是美國職場道德的根本。為你交保釋金的隻能是你的朋友和家人。

很多人覺得,西方社會注重人個性的發展和多樣化,誰都能質疑甚至挑戰政府的權利,那麽對人才當然會比東方更加重視。但事實是,不能說不重視吧,可也真的沒有太當一回事。

中國古代常說的一個人能抵一個師,能撼動天下,這種說法在西方很少見。不要說學者了,連總統也不是公認的賢者裏麵三顧茅廬請出來的。

你想當總統?那你要自己競選,自己籌集資金,想盡辦法說服公眾選你才行。你要是不想幹絕對沒有人跑到你家去請你出山的。係裏想讓你當係主任,你要是明確表示不想幹,放心不會有集體上書言表來規勸你。宴席上不想喝酒,沒人往你杯子裏添。想辭職回國發展了,也絕對不會出現政府苦苦挽留的情況。

我國內的親戚朋友,女兒老大不小了,各方麵都不錯,現在也沒對象。因為她父母認為男方必須跪著求著才行,否則她將來“嫁過去就有苦頭吃了”。每次遇到喜歡的人,她稍有表示就被父母按住了,搞得對方莫名其妙:你這是幾個意思?

喜歡就說喜歡唄,想幹什麽事就讓大家知道你想幹這件事。華人群體常見的情況,某人認為自己在這方麵能力最強當仁不讓,但是又不明說,覺得應該別人求著他來幹。最後人家沒求他,他又鬧情緒,搞得別人丈二和尚。說陋習也許太難聽了,可以算文化吧,但我看,這種文化是時候拋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ionaRaws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有道理
ahniu 回複 悄悄話 一個是農業文化,一個是商業文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