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戰爭小說《另一種曆史》第35期

(2020-10-27 05:22:23) 下一個

(點擊 https://studio.youtube.com/channel/UCORCSXJkgfwhZFXblIkillg 可看全部已發表的視頻)

 

160)     傘兵訓練

納蘭基地,傘兵訓練中心。尤厄爾上尉的辛勞也結出果實。

9、10、11三個月裏,從基礎訓練直到跳傘實踐,他們磕磕絆絆地帶出了一支傘兵隊伍。雖然一開始,頭次坐飛機的傘兵中,遇到駕駛員惡作劇~急劇俯衝時,還有嘔吐甚至尿褲子的經曆,但也隻是一次。※見李耀宇回憶錄《乘坐美軍飛機》

這支傘兵是經過淘汰、精心篩選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要通過層層關卡。第1期訓練600餘人。

傘訓中心主任尤厄爾寫道:雖然八路軍以前不了解空降兵,但他們都是扛槍多年、見過流血犧牲、對生命並不吝嗇的戰士。有自己的一套交流、觀摩、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即使有人文化低,領會較慢,也會自覺補課,請求重複空中動作。

這位曾擔任過泰勒教官的傘兵主任,對此甚感欣慰。即使疲倦,也要帶領他們複習。

卡爾迅也派來一組美軍官兵參訓。中美兩組跳傘新兵,同機或同台表演,給雙方學員形成一種良性心理刺激,他們展開了競爭~比一比,誰更膽大心細?本來就是從各部隊選拔的尖子,都有一份爭強好勝心,不甘人後。聯合訓練相當成功。對於高空跳傘最難克服的心理障礙~出艙的一霎那,中國學員的粗心說法往往是:“嗨,兩眼一閉就下去了!”尤厄爾還專門多次糾正。

傷亡不可避免。尤厄爾上尉統計了一下,比例略高於他82空降師的數字。最嚴重一次是空中跳150米定點訓練時,一個猶豫自己傘具沒處理好的新兵,被小隊長認為膽小踢了屁股,摔出機艙。傘果然沒打開,士兵落地身亡。

泰勒嚴肅處理了此事,反複宣講了保護傘兵生命的意義……因為暫時沒有軍事法庭,小隊長被撤職聽候處理。

有人揭發他曾是“舊軍閥的兵痞”。但他淚流滿麵,要求痛改前非,甚至自己砍下一節手指發誓。

泰勒留下了他~沒把事態擴大。後來這名小隊長戰死在沙場。

 

161)     組建新兵

徐向前政委幾次讚揚了泰勒的工作方式,時常向人講起。

結業典禮上,他向訓練中心的美國教練們~其中不少是飛機駕駛員客串,當然包括跳傘出色、樂此不疲的亨利·惠特賽中尉~每人頒發了1枚用彈片打磨、手工特地製作的、精美的“紅藍雙星”紀念獎章。這後來成了二戰老兵們津津樂道的一份珍貴收藏。

10月,首輪培訓結束。

除了已空投派往各地、擔任作戰骨幹的人員,其餘340名,編為兩個傘兵中隊,分別由兩名27歲的少校~秦基偉和姚喆帶領。這支精銳部隊,全體配備新式衝鋒槍、傘兵靴,和其他美式標準裝具。手槍做到人手一支。這大大滿足了秦基偉的愛好~1936年西路軍遠征新疆,他就是紅軍總指揮徐向前的“手槍警衛連”連長。※秦後來任15軍(空降軍)軍長,80年代任國防部長

但泰勒上校對傘兵發展速度仍不滿意。

在華盛頓,他就研究過德國傘兵戰的一係列範例:諸如比利時埃馬耳要塞、挪威、希臘克裏特島等;對這種全新戰法有著自己的理解。但還沒來得及在82空降師進行摸索、實踐。

他這次要求尤厄爾上尉:再接再勵!為明年“實施旅級規模的空降作戰”打好基礎。

 

162)     沒脾氣了

太行山麓。八路軍總部。進入10月,代司令員彭德懷那從不輕易微笑的嘴角,時常浮現出笑紋。連警衛員都互相咬耳朵:“這一程子,咋沒見彭老總發脾氣呢!”

是啊,彭總沒脾氣了。他覺得這段簡直是曆史上最開心的日子。

武器彈藥、給養裝具、電台、報務員……借助空投空運~這不曾夢想過的迅速輸送,使敵後我軍短短幾十天裏發生了質的飛躍。總量雖不多,對士氣卻鼓舞甚大!

別的不說,那些哢嘰軍裝!結實耐磨又挺括,節省了根據地人民多少紡線、織布的辛勞汗水喲!穿上它,連姿態都端正起來。無論敵軍友軍都不敢再叫我們“土八路”了。 

僅軍用膠鞋、軍襪軍靴一項,就解決了數萬戰士過冬的急需。鄉親們不必忙著納鞋底了。戰士們也不必穿著舊布鞋、草鞋甚至打赤腳……自打陳嘉庚捐獻那幾萬雙球鞋以後,八路軍還沒再見過膠鞋呢!行過軍的就知道,這點太關鍵了。

還有這單兵背囊,好東西!過去轉移,打背包多少時間?現在把行裝、軍毯一塞,披掛整齊,30秒出發!這才叫軍隊嘛。

再說抗菌素盤尼西林,救命的靈丹妙藥……早點有它,白求恩大夫都不會去世。漫說那壓縮餅幹、野戰罐頭,大桶裝的凝固牛油豬油肉罐頭香腸奶酪白糖,它保證了作戰關頭,不會餓肚子!

糧食?就不必運了吧。秋季作戰,最大收獲,就是虎口奪糧!

往年秋天,鬼子大舉出動搶糧。

今年卻龜縮在據點,眼巴巴看著我們幫老百姓收割!人民群眾和幹部戰士,如今都吃上了飽飯……這就是戰鬥力啊!

還有那自行車。以往全靠繳獲,如今麽,咱自家也有了來源。這叫半機械化!通訊員傳達個命令,從這村到那村再不用拐著腿走半天啦。一頓飯功夫就可以跑個來回!下次再來多點,就夠裝備幾個武工隊囉,快打快走,襲擾敵後,神出鬼沒!

武器彈藥?嘿嘿。再也不是1940年一場持續數月的百團大戰,消耗區區120萬發子彈,還要心疼地大批一通“敗家子”,又為“浪費”而向中央寫檢討的日子啦。

再也不是摸黑貓腰、匍匐前進,偷過封鎖線,眼看著鬼子磚瓦炮樓和一層薄鐵皮的鐵甲車卻束手無策、恨得牙根癢癢的日子啦。

 再也不是任憑日寇掃蕩合圍、“治安肅正”、鐵壁拉網、甚至長驅直入,搗我總部,殺我戰友、毀我軍工、屠我百姓,肆意猖狂、不受懲罰的日子啦!

我說左權呐,我的好戰友好助手,你犧牲的可真不是時候!哪怕再堅持5個月,看看這好時光呀……

 

163)     挺直腰杆

彭總翻弄著桌上各地來的告捷電報。

“第2次百團大戰”,在收到第一批武器的當天就部署下去了。前期重點是襲擊日軍華北各機場。

雖然“青紗帳”開始謝幕,鐵與火的出擊卻把鬼子打了個暈頭轉向。拿警衛員話兒講:“這一程子”真個捷報頻傳!

華北根據地各軍區,平漢線、正太線、同蒲線、北寧線……捷報把電報紙都用光了。最初的興奮已過去。無非是:

前天端幾個炮樓,火箭筒一炮一個,逃出來的,衝鋒槍一掃一片;

昨天又打了鬼子埋伏,某個作惡多端的豬頭小隊長,被新型美式小菠蘿手榴彈,送上了西天;

今天敲了平綏線1列鐵甲車,拆下來幾門機槍大炮、繳獲多少箱彈藥、斬斷了封鎖線;

明天計劃搶回多少糧食,包圍、俘虜和收編多少偽軍;

後天又打算再拔幾個釘子,讓根據地連成一片……

武工隊,一度是堅持敵後鬥爭的法寶,倒有點不適用了~規模嫌小!要打幾個大仗,成建製地殲滅敵人!

過去村裏來了八路,就會有漢奸告密。鬼子偽軍立馬出動,往往使我軍一夜要轉移幾個地方。

現在?找個老鄉到鬼子炮樓底下喊一嗓子“老八路下山嘍!”兩天也看不見鬼子出城的動靜。

華北鬼子沒幾架像樣的飛機。他們覺得對付八路軍,飛機沒用。把空中主力都調往南方~北方隻留了點看家小隊伍,以雙翅膀的舊偵察機為主。那也不能放過它。3天前打掉了邯鄲機場,收獲不小。自行車馱著火箭筒奔襲!報銷17架,僅次於陽明堡那次。大同機場也解決了9架。零打碎敲,積少成多!

上半年,為粉碎來勢洶洶的大掃蕩,129師劉伯承提出“到敵後之敵後去”的口號。但具體咋個幹法?

現在呢,不怕了。我們可以帶著精良武器、充足彈藥,在敵後相當大的範圍裏,挺直腰杆地行動!

 

164)     自由之神

11月底統計初步戰果,比起上次“百團大戰”,用了一半時間,消滅了兩倍敵人。打死打傷、俘虜日偽軍4萬餘人。

重要的是,徹底粉碎了前一段被日寇華北“大掃蕩”壓迫得難以喘息的局麵!八路軍,火起來了!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窗外傳來警衛戰士和衛生隊姑娘們的歌聲。這是“五一大掃蕩”以來根據地沉寂已久的歌聲。仔細聽,還有動人的伴奏~原來是隨著收音機裏“延安廣播電台”的播音在唱哩。

隨著根據地擴大,接受空中補給的可能性越來越現實。第2輪已經可以運點不屬於緊急、但卻同樣重要的東西了……就比如這收音機。

空運過來的上百台收音機,把各個根據地用看不見的電波,緊密連結一氣,結成了真正的鐵壁銅牆!這無形的力量,比那些有形的武器,更難以計算其價值。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縱情歌唱……”

自由之神。……這是不是我們的神呢?彭德懷默想著。

長期艱苦的鬥爭,為的什麽?不就是為了~從殘酷的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之下,爭取自由和解放麽?對於此刻的中國人民,還有什麽比自由更可貴?於是,從不唱歌、自稱“毫無藝術細胞”的彭老總,禁不住跟著窗外的旋律,輕輕哼起來。

千山萬壑,銅壁鐵牆,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山深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裏進攻,我們,就叫它在哪裏滅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