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周感想、一個建議和一個問題

(2024-03-17 09:28:11) 下一個

先請教各位一個問題:你們在瀏覽文學城博客時,是從哪個界麵開始的?如何尋讀自己喜歡的文章?

我原來在另一個博客平台上,它有新博文按時間列表,我可以每天從那個列表中快速瀏覽新博文標題與作者,從而確定點擊我想閱讀的文章。時間久了,我可以很快找到我想讀的文章。但是文學城似乎不提供這個列表。每個欄目有自己的“更多XX”,但有時欄目分類的功能並不能涵蓋我的閱讀興趣。所以,尋找自己喜歡的文章,還是一件挺苦惱的問題。目前我仍然沒有好辦法。之前“矽穀居士”提供了一個屏蔽的方法,我沒有感覺是一個好辦法。

所以,如何您有好辦法,請不吝賜教!

這就帶來一個建議。

這一周,應該是文學城這幾年以來爭論最為激烈的一周,許多博文下麵都超過一百個評論,也不幸導致幾位博友關博。所有的根源,就是現在的”熱點“博文的評價標準完全靠點擊量,而點擊量造假的問題又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這就部分地給我們選擇閱讀時造成了更大的困難。這是一個實際問題,不知道文學城管理層有沒有什麽係統性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我的一個建議就是將現在熱點的標準改為評論與讀者推薦。附加一個讀者推薦按紐,也許可以部分解決目前虛假點擊的困境。

下麵是一些感想或隨想。

這一周在文學城發生的事情,真是讓我又開了不少眼界。那個已經無人訪問的假第一名在我心中已經起不了任何波瀾了。她(他)在俄亥俄州的地產,早在一年多甚至兩年前就被人扒出來了,當時許多人想著為她留點臉麵,沒有完全公開而已。可是她卻仍然肆意妄為,以為別人無法拿她怎麽樣。所以這次她的表現,完全沒有什麽意外了。

”退休計劃“網友總結了三點認識,我非常認同。但我還想加一點就是,我仍然很奇怪會有人對閱讀和寫作的態度會是那種完全遊戲人生的態度。我當然無法要求別人,隻是讓我認識到文學城的參與者對”文學“的認知的差異確實非常大。連寫文章是否要真實都搞不清楚的人都有。這幾天的文章充斥著一堆似是而非的概念,什麽上帝視角、知識產權,”公開信息不一定能用“,整個腦袋都被楓糖裹住了。這也使我有了最上麵的問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文學城裏還是有許多很有水平、很有見識的博友,但如何識別屬於自己的這個群,是一個問題。

”美國一號“關掉他的博客,是他的明智之舉,否則真的會危害到他的職業安全。我還是想從善意的方麵來為他著想:他那天如此口出汙言,也許是有其他的什麽不順心的事情,非要逮誰罵誰,真不是一個正常人的思維。仍然衷心希望他在冷靜後能正確對待這個事件。網絡事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個周末他過得不爽是肯定的。但如果把這些不爽歸因於自己在錯誤的時間遇上了錯誤的人,他這輩子不說以後很難有進步了,今後遇上更大的災難恐怕也不是小概率事件了。

誒,我應該改名為牧師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我的一個建議就是將現在熱點的標準改為評論與讀者推薦”
--------------------

我不讚成您的建議,理由很簡單,因為來的多是中國人 --- 中國人太聰明 --- 造假防不勝防。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我總是從WXC首頁的【博客精選】那裏看博文,點進去後會出現兩個“熱點”。沒在精選和熱點的,我就基本不看了。
我覺得我喜歡的博主們都是文章高手,若有新作,則幾乎必然出現在精選和熱點,所以我不會去檢索博主名看有否新作。
當然,最近發現也未必都是這樣,有些我覺得非常出色的博文,幾乎從不出現在精選和熱點。

有趣的是,那些固定常駐熱點的博主基本都是我不喜歡的博主(不是博文),特別是永漂。
我也習慣了,就當是廣告了。WXC讀博不收我錢,這些廣告也不是強製我看的,我無視就是了。
我對WXC沒意見,這是人家的地盤,人家也得生存,生存就需要錢,廣告是必需的。我不爽算什麽,走開,就是了。
Mina63 回複 悄悄話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站隊交友的試金石。一個出口汙言的人,無論他/她是什麽官什麽學曆,他/她也是個小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