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他們不欠美國的,但美國虧欠他們!——《Front Desk》讀後感

(2022-02-28 07:27:04) 下一個

他們不欠美國的,但美國虧欠他們!

曾幾何時,新移民來到美國後,需要洗滌塵埃,拋棄他們從母國帶來的習慣和文化。包括東方專製主義的影響、宗教陋習、甚至某些生活習慣。然後他們需要虛心學習並接受美國的價值體係和核心文化,融入社會。

移民對美國是仰視的。

如果你在母國隻做過奴隸,沒有做過公民。那麽你需要拋棄奴隸的思想和烙印,努力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對這個移民歸化的過程,新移民應該心存感恩。他們是被救贖者。

但是在多元文化主義盛行的今天,上麵的敘事體係被顛覆了。

在新的政治正確的敘事體係下,新移民都是高尚純潔的。他們麵對的是美國社會的種種不公,包括種族歧視,貧富差距。他們不僅沒有從母國帶來的陋習,反而天然地擁有道德優勢(因為他們沒有背負美國的種族主義原罪)。他們是先進思想的代表,是新鮮血液。先進自然無需改造,無需融入。他們要肩負起改造美國社會的責任,糾正美國的錯誤基因。

移民對美國是俯視的!

他們不是被救贖者,而是救贖者。

他們不虧欠美國的,美國反而虧欠他們。

《Front Desk》就體現了這種新的敘事體係。書中的道德鄙視鏈是這樣的:新移民>老移民>美國公民。

新移民處於鏈條的最上層,是最先進的,以10歲的Mia為代表。他們所有人都勤奮善良,和諧互助,充滿了種族平等理念。

老移民,以旅館老板台灣人Mr. Yao為代表,包括他的兒子(Mia的同班同學)。他們為富不仁,利欲熏心,充滿種族主義偏見。他們是白人的狗腿子,在新移民麵前作威作福。

美國公民,以白人為代表(白人警察,讓Mia媽媽幫忙照相的白人夫婦,白人醉漢),是美國的統治者,占據了社會資源,一言一行充滿了種族主義。

如果你是美國出生長大的孩子,讀了《Front Desk》這種書,被灌輸並習慣了這種敘事體係後,你會永遠心存愧疚,因為作為美國人你不幸擁有了與生俱來的道德原罪。對移民,你不僅沒有一點道德教化的優勢,反而應該向他們謝罪道歉。正如地主階級子女讀了《半夜雞叫》後,應該明白自己罪惡身份的由來,並馴服地接受被新社會所賦予的命運。如果你是非法移民的子女,讀了《Front Desk》,你會堅信美國社會是腐朽墮落的,美國虧欠你們太多,得到社會照顧和各種優惠政策是理所當然的補償。甚至像高玉寶一樣,認為從地主老財那裏搶東西(用西方的時髦用詞是wealth redistribution),甚至殺人,都天經地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cactus_mei 回複 悄悄話 我家小朋友也在看。估計要跟她討論一下。
雪花飄 回複 悄悄話
利用了美國文化的寬容善良,美國的基石正在被Ilhan Omar之流摧毀。。。痛心啊
=============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2022-02-28 09:41:19
引領了這股邪惡的潮流的就是索馬裏移民Ilhan Omar,現在混進美國國會,是個三觀盡毀,毫無人類道德底線的卑鄙小人。
houston99 回複 悄悄話 政治正確太可怕了.新移民自己包著頭巾不吃豬肉, 所以學校都不能提供豬肉了.
sophiaDNA 回複 悄悄話 滿紙荒唐言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怎麽看起小人書了?
lostman 回複 悄悄話 嗬嗬,那就別移民來,原來在哪就老師呆著,別到美國來,讓美國欠你,多麽賤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女兒嚴重推薦,我才讀了這本書。從文學角度看,小說寫得很不錯,很感人。裏麵把一個黑人描述得很善良,老移民很Mean,都沒有問題。我剛到美國大學時候,也發現大部分白人同學特別傲慢,但遇到友好的黑人同學。校園外麵就不同了,不是學生的白人成年人就沒有白人學生那麽傲慢。而平窮區域的黑人就沒有黑人大學生那麽友好了。

但很多細節看得出作者在歪曲事實。比如Jason Yao在班上帶領同學欺負主角,就不太符合事實。亞裔男孩哪裏會有人跟隨?主角的好朋友,墨西哥女孩也是家裏的獨女,是不可能的。

小說從來就是娛樂性質,而不是教人道理的教科書。因此我從小就不喜歡讀小說,喜歡閱讀雜誌之類,可以增加知識和信息,而不是讓某個作者給我任何影響。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引領了這股邪惡的潮流的就是索馬裏移民Ilhan Omar,現在混進美國國會,是個三觀盡毀,毫無人類道德底線的卑鄙小人。
選民 回複 悄悄話 “老移民,以旅館老板台灣人Mr. Yao為代表,包括他的兒子(Mia的同班同學)。他們為富不仁,利欲熏心,充滿種族主義偏見”

這個說得一點也不假!別說餐館旅館老板黑心, 其它華裔老移民也一樣. 華人移民圈有個共識; 除非英語實在太差, 找家庭醫生, 牙醫, 律師, 賣買房中介, 保險投資顧問, 等等, 千萬別找華人, 他們專坑華人新移民。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難道不是美國的現實嘛?
美國是移民文化,這是與其他國家最大不同。而所謂移民文化,指的是社會基本活動是靠移民主導。沒有移民就會後退很多。
而社會基本活動是經濟活動,sp500家企業中超過50%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發起,考慮到這兩代移民人數占美國人口比例很低,這是不成比例的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貢獻。
幾年前美國發起反非法移民浪潮時,美國墨西哥裔導演拍攝了一部影片,沒有墨西哥人的一天,描述了假如美國突然失去了墨西哥人非法移民,會是什麽景象。農業沒人幹活,服務業沒人,等等,社會生活陷於停頓,表現哪怕是非法移民,也是美國經濟活動離不開的。
另一方麵,美國家庭有50%的收入達不到納稅標準,很多可以獲得社會福利。這些人當然是合法公民。
中國人有兩句話在美國很容易表現,三代培養一個貴族,和富不過三代。
前者講積累的意義,和家庭的意義。後者講揮霍的現象和家庭模式解體的結果。而這兩種不同的現象其實就是文化的不同導致的。如果你有白人同事,在美國幾代人以上的,不難發現幾十萬的收入也不願意給自己的孩子準備大學經費的現象。這種事對於華人家庭很難理解,但我們是第一代移民,並不是第N代,誰知道幾代以後的華人不會也如此呢?
美國人18歲以後父母就失去了對孩子的法律地位,連孩子的病曆都需要孩子的同意才能看,這是法律,也就必然產生對社會文化的影響,美國講究核心家庭,18歲以後的孩子不算這個家庭的範疇,這是從法律角度“解體”家庭。客觀上給了孩子“自由”,但也讓社會的基本存在意義,組織性,在社會最小單元失去意義,進而在社會整體失去組織性。當然,這種現象被稱作“自由選擇”,缺點是當社會需要組織性共同做一件事的時候,比如對抗新冠,願意合作的意願很低。
這兩種文化各有利弊,自由有利於競爭,競爭導致極大浪費,當社會資源不允許浪費的時候呢?社會形態就出問題。
從家庭這個社會最小單元比較,是前兩代的移民更緊密,還是幾代以後的更緊密呢?你是希望更緊密的家庭,還是希望鬆散具有更大個人自由度的家庭,和這兩種模式對家庭這個概念的經濟利益影響?
這是一種選擇,很可能是現實中你無能為力的,因為你並不擁有法律權利,但你希望是那種呢?
我想不同移民世代的人會有不同看法。在我這個第一代移民來講,我希望我的第二代移民孩子能夠繼承我的文化內核,延續第一代就能獲得比美國N代人都高的成功結果,更能因為比第一代的我具有更大和更早的選擇能力而有更好的發揮和前景。在美國,這是heritage的概念,也是identify的概念,是如今學校每個學期都會有的內容。
在你這裏的描述中,使用了歧視鏈這個詞,我倒是更想用“優勢”這個概念,第一代第二代移民缺少資源,這是普遍現象,成功依賴的是勤奮和智慧和集約能力,比如集中有限資源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揮霍,這是文化的影響。
那麽哪種文化具有優勢,或者誰“應該歧視”誰呢?美國客觀上是依賴移民的苦幹具有這種低成本經濟的,和低成本的生活,失去了移民,也就失去了移民文化,美國與其他國家不會是兩樣,哪怕有豐富的資源也不會有人願意開發,誰天生就願意吃苦呢?第一代移民對社會的期望值不高,比如不會希望競選總統,理論上就不可能,因此所有積累用在下一代身上就是必然。
這是人類社會延續的模式,在第一代移民身上最體現。也許表現某種“歧視”,但更多是自豪自信和滿足的表現。
如果學校的教育,或者書籍的描寫表現了這種意識,難道不具備正麵意義?
如果把這裏的爭論集中在一句話上,不能給美國社會帶來新內容的移民不算好移民,這麽說不算過分吧?
學習和融入,是個冠冕堂皇的詞匯,但實質是“放棄”,是為了生存。如今的移民,已經不是為了逃避什麽而移民,而是為了有更好的創造機會,不是為了生存而願意放棄自己原有的東西。
如果美國社會不意識這點,這個社會沒希望,富不過三代現象將會是整個社會的。
ahniu 回複 悄悄話 忘恩負義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高級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