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穀愛淩的話術與瑪麗·安托瓦內特的遺言

(2022-02-10 09:36:36) 下一個

關於穀愛淩超凡的話術,在筆者前一篇文章已經有分析。

https://www.haiwai.com/blog/p/1980899

在這個精英所操控的世界,話術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也有失效的時候。

很不幸,我們就處於一個精英話術漸漸失效的時間點。

從某種意義上說,穀愛淩生不逢時。倘若她早生十年,尚處於全球化的全盛期和中美蜜月期,憑借她完美的形象,絕佳的口才,超高的智商情商,可以左右逢源,中美通吃。她將成為中美兩國青年的楷模,中美兩國的主流媒體交相稱頌的對象。起碼在美國,她絕不會麵臨現在這樣的輿論壓力。

穀愛淩其實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小女孩和她的媽媽隻是在按著一個幾十年屢試不爽的全球化劇本在走。她純從經濟角度考慮,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代表它國出戰,在美國這個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本無可厚非。她利用精英身份,跨越一般屁民無法跨越的規則(國籍),在號召open border的全球化精英眼中,這根本不是個事情。相反,“世界公民”是他們的理想,對一個國家的忠誠被視為落後的陋俗。而且全球化精英為這種逐利行為披上了“包容”和“進步”的道德外衣,將反對他們的無法成為世界公民並從中獲利的屁民打成“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她也是用這個光鮮的外衣來保護自己——我代表中國出戰將有助於兩國交流和理解!這麽高尚的目的,屁民無可指責。你指責我,就是無知無愛的種族主義者!

在全球化全盛期,這一套話術足以碾壓所有的反對意見。

可惜她出道在疫情之後的後全球化時代,形勢已然和全球化時期不同。中國已經亮劍,意圖建立替代美國/西方的新的世界體係,四處主動出擊(比如推進到美國的後院南美,奧運期間和阿根廷簽署重要協議),美國拙於應對。美國在二戰之後所建立的現代國際政治經濟體係受到自冷戰之後的最大挑戰,搖搖欲墜。對美國來說,這是你死我活的競爭。

在西方各發達國家內部,因為全球化的衝擊,本土屁民和全球化精英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憲政民主麵臨巨大危機,對自己的民主製度永遠充滿自豪的美國人居然都圍攻國會山了,一貫以溫和著稱的加拿大人都開著卡車上街堵路了。

《華爾街時報》哀歎道:even Canadians, arguably the most law-abiding people on the planet——連地球上最守法的加拿大人也起來造反了!真讓人瞠目結舌。

美國新聞節目裏出現了這句話,用來解釋我們所麵對的現實:The divide between the common man and the elite.

西方社會最大的矛盾是屁民和精英之間的矛盾。

美國人不敢說或者不習慣說,但這實際就是階級矛盾啊!

在這樣的環境下,穀愛淩很不幸地成為一個象征,一個全球化精英的代表。

在屁民眼中,她是全球化的天選之女,享受了精英的所有便利,因此也就擁有了全部原罪。她必將承擔屁民對精英的憤怒和不滿。

穀之附身中國,也從一個經濟問題,變成了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

穀之舍棄美國,更證實了亨廷頓老爺子在他最後一本書《Who Are We?》裏麵所表達的憂慮:對美國國家認同的巨大挑戰,來自於精英們所推進的Other-National Identities,Subnational Identies, and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長此以往,美國國將不國。

吾美將亡矣,分裂矣,命不永矣!

無法進行全球化流動的本土屁民,麵對著現實的苦境和慘淡的前景。

精英話術高超,但無法化解屁民的怒火。

人類曆史上有那麽幾次精英話術失靈的時間節點,比如法國大革命。

公元1793年10月16日,路易十六的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推上了斷頭台。她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脫口而出:“Pardonnez-moi, monsieur. Je ne l’ai pas fait exprès 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這是她最後的遺言!

多麽體麵!多麽貴族範兒!這種熟練自如的話術,倘若放到平時,讓屁民聽起來,簡直如沐春風,讓人五體投地。

可惜這貴族範兒和話術並沒有將她從斷頭台上解救出來。

因為法國第三等級的屁民的怒火已經如火山爆發,將燒盡一切話術和體麵!

當然最後也將燒卻自己。

所以法國大革命是一個悲劇!

全球化精英們現在也是坐在這樣的一座火山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k467 回複 悄悄話 穀與安托內相比讓人想吐。安是特蕾莎和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女兒,小莫紮特想娶的人
llarry 回複 悄悄話 這個穀家根本搞不清方向,現在美帝根本不需要美中之間的建橋人,這座橋已經建得太高太大,需要折了
白釘 回複 悄悄話 不要妄自菲薄,一周能訪問文學城兩小時的人都是精英。
xiaoc288 回複 悄悄話 人家是精英不假,可也沒喝你家的醋!從爺爺奶奶輩就開始努力了!
瞧吧loser們給酸的。
鐵釘 回複 悄悄話 國際錦標賽用“歸化”的運動員確實不合適。你看梅西一直在巴薩踢球,國際比賽就回阿根廷了。

小小年紀學滑頭話令人討厭。
ahniu 回複 悄悄話 見利忘義
今夜很中國 回複 悄悄話 此文不是電影,卻充滿戲劇張力! 分析刀刀見血, 結論讓人目瞪口呆,擊節感歎, 又回味無窮......
人類簡史的作者Yuval Noah Harari說:在全球化進程中, 行將到來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將使得廣大民眾在和少數精英階層的終極對決中敗北,成為無用的人群......不過他又說,這不是曆史的宿命,一旦人類意識到這種曆史的可能性,有可能改寫曆史......
不管怎樣,少數精英和人民大眾之間的世紀角逐,將成為世界曆史下一幕的主題曲......
在航海大發現後,自由民主隨著第一波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磅礴於全世界, 這一普世價值將會在第三波全球化浪潮中迎來繁華落盡,寂寞成殤的那一天嗎?
謝謝博主,把這個主題如此驚心動魄地展現出來!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正好相反,全球化發展的原因是因為世界整體資源相對降低,為了降低成本才從美國發起了全球化。
這意味從世界範圍的角度來講,社會整體的作用加強了,個體(包括國家個體)的作用降低。
而中國具有文化底蘊,和文化導致的體製優勢,這是中國在全球化環境下做的比美國還好的原因。
而全球化是不可逆的,任何反對全球化的國家將不得不走閉關鎖國的路數,是成本最高的。
這就意味中國的社會模式具有優勢。那麽中國的社會模式是什麽模式?
是精英模式的威權體係,這是不需要解釋的,因為是文化的基本特點。
也就是世界各國在21世紀會逐漸走向威權體製,也就是精英體係(最典型的是新加坡),公開地劃分階層,隻要階層不固化就行。
而階層不固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社會的幹預,而不能是自己奮鬥。因為窮人是拚不過富人的,客觀上會形成階層固化,必須有社會的幹預才行。
而這就是威權體製的特點,而不能是民主社會。
其實從任何一個理想型的社會組織結構來講,分層次是不可避免的,否則就沒有管理的作用。這就形成所謂的精英階層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這種階層固化,那就需要比階層本身更強大的體係的監督和幹預,而不能“自己責任自負”的做法。
這就是威權社會形成的合理性。一個社會走到法國大革命的程度是悲劇,但法國大革命並不是因為存在精英層(發起大革命的也是精英層的部分),而是精英層的固化與社會產生的脫節。
TexasIns02 回複 悄悄話 黃臉川粉們吃不著葡萄的酸勁大發作,嗬嗬。。。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不錯,是這麽回事。
為了分享中共奴役中國人民的利潤而卑躬屈膝的人太多了,上至白左,下至華左,不要太多。穀被罵反,也是趕上了。
不是中共大開人類倒車,就不會有冬奧這次搞得這麽尷尬。也就不會有中共不惜血本來收買海外雇傭軍。穀成為其中最成功的一個,大開了中國一個個大錢包,也打開了美國一個個大拇指向下。早些年沒這麽矛盾激化,也就沒這麽大發財的機會,但也沒這麽多反感的可能。高風險,高回報。高回報,高風險。時也命也。
峰下遊龍 回複 悄悄話 明明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非把自己說成能連接中美的橋梁,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二十年前,她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強國因為冬奧會爭金牌,以經濟利益到處網羅人才,才造就了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