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

以文會友,提高文學修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童年故事(11):放炮仗耍出花樣

(2023-12-08 19:37:26) 下一個
每年的年關將近,坎兒都會拿封包錢去買上幾串鞭炮。放鞭炮,坎兒年少時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沒有之一。
 
坎兒外婆一家人那時租住在家祥家。家祥的父親民國時曾被委任某縣縣長(未上任)。家祥父親在城裏有一棟兩層小樓,後麵還有一個大陽台。
 
有一次,坎兒不知怎麽了,一下子心血來潮在門口把一封百響小炮點燃,劈劈啪啪,鞭炮在幾十秒鍾內煙消雲散,過了一把癮,引來街上一幫小夥伴跑過來爭搶查看,看看有無未響的炮仗。坎兒痛快了一把。小舅說這一串小炮夠玩打炮仗好長一段時間了,感到有點兒可惜。
 
記得那時坎兒總是與家祥搭夥,用炮仗與小舅互攻。小舅卻能靈活的閃身,點著的炮仗隻在他身後爆響,炸他不著。這種遊戲有一定的危險性,獨生子女的家長是再也不敢給他們的孩子去嚐試的了。在坎兒看來,傷害是可以避免了,但孩童的情趣與機智恐怕也同時蕩然無存了。
 
還有一次跟小朋友們一起到市廣場的主席台後麵等著開會,文革那時的群眾大會很多,慶祝中央什麽會議召開啦,毛偉人又發表什麽最新指示啦,哪裏的革委會又成立啦,如此等等。而開會又總是要燃放鞭炮。前麵主席台會議主持人一宣布開會,台側準備好的長串炮仗就開始放了。許多與坎兒一樣用帶耳棉帽裹頭的一色男孩擠在台下,用雙腳盡力地跳踩,要踩熄那燒斷下來的一節炮仗。
 
坎兒最勇敢的時候是把一顆炮仗拿在手上放,當然,你放的時候也要有一些技巧。一般應該是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輕輕夾住炮仗屁股一點點,遠離眼睛和耳朵,把頭扭過一邊,一隻手伸出去。炮仗爆開時一般是從中間炸開,手指最多是被炸震一下,被煙火熏黑一點,無大礙,而且是用小炮,大炮絕對不能用手拿。
 
放鞭炮還有一種玩法。就是把一顆炮仗放在地上,炮仗上麵用一個鐵皮小蓋蓋上。點燃炮仗,一顆自製的“衝天炮”就炸響了,鐵蓋衝天而起,一躍幾丈高,頗為壯觀,引得路人一片驚呼。隨著一聲炮響,那放炮小孩的臉上就洋溢著一種得意忘形的神情,恐怕這就是放炮仗的樂趣了。又有些調皮的小孩在那小蓋上放些稀泥,炮仗一炸,稀泥亂飛。有些就炸到路人的身上,路人驚恐萬狀,罵那些滋事的調皮鬼,“死野仔”。那邊一群“死野仔”早跑得沒影兒了。
 
又有那機巧的孩子,將那燃著的炮仗扔到水中。那炮仗要不早不晚,正好在水麵炸開,炸得水花一片。那扔得早的,炮仗早掉到水中熄滅;也有那扔得晚的,炮仗隻在那空中炸開,落下一片紅英,飄走一縷青煙。
 
有一年春節,小鎮裏過“炮龍節”。“炮龍節”又叫燒龍節。一條打扮得五顏六色的長龍在那幾個壯漢的手上從街那頭一路耍來,路兩邊的遊人忙用炮仗擲它,直到把它燒得百孔千瘡麵目全非為止。據說這樣才能給人們帶來一年的五穀豐登人畜兩旺。話說這一路人馬蜂擁而來遊到坎兒駐處的一段圍牆旁邊,人多得使舞龍隊伍停滯不前,這時突然站在圍牆裏觀看的一排人群把一段圍牆擠塌垮了,有個孩子被壓在了圍牆下麵。邊上的人趕快扒掉這人身上的磚塊,人已經昏死過去,一個壯漢馱起那倒下的孩子往醫院好一陣猛跑。也不知後來那孩子是死是活?這一幕好似西班牙一年一度“鬥牛節”中的勇士,用紅布引那公牛來追,一樣的驚險和壯觀。據說近年當地也有爭論,要不要取消這種稱為“炮龍節”野蠻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活動。
 
這種活動在很多壯族聚居的地方都有開展。有些已經是結合了產地鞭炮產品的促銷,而大多數地方的目的很純粹,就是驅邪避災,屬於春節重要的活動之一,皆因這種刺激、危險和觀賞性很強的活動習俗在壯族地區由來已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