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種既漂泊又自在,既遙遠又親切的感覺裏,2500公裏行過Montreal、Fredericton、Halifax、North Syndey,再經七個小時海上航行,第五天終於抵達紐芬蘭。跨越千山萬水,錯愕間我已經站在了東經47度,北緯59度令人難以置信的點上,四周突然變得那麽靜,整個世界停住了往日的周而複始而顯得悄無聲息,曠野之息撲麵而來。因為島嶼的呼喚,開始了一場無法拒絕的旅程。當置身於這個寂靜無聲的世界時,所有的精神和思維都以最自由的方式想像馳騁,在荒原和公路幹燥的風裏,展開既荒涼又溫柔的紐芬蘭行。回想一下,紐芬蘭對我的誘惑,其實是通過想像一層層疊加起來的。
紐芬蘭是維京人最早涉足的地方。十五世紀以來西方以世界主義的文明觀開始了持續幾個世紀的航海大發現、殖民地開拓和貿易活動。從那時便有以英法為主的西方探險家開始探索這片從未涉足不為人知的地方。歐洲人在加拿大土地上開拓疆土曆史上先後有三個人,一個是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他受英格蘭國王委托遠航北美海岸,第一次登陸紐芬蘭。一個是法國人卡蒂埃,他第一個登陸魁北克加斯佩半島,那是法屬北美的誕生地,也是加拿大名稱的起源。另一個法國人尚普蘭,他為法國在魁北克紮下根基,建立號稱新法蘭西的永久殖民地。卡伯特隻有一次航行就成功發現紐芬蘭,意義非同凡響,這是自維京人後歐洲人再一次踏上北美大陸。雖然卡伯特第一次出航就發現了紐芬蘭,但是具體登陸地點卻不得其詳,隻能簡單記錄為New Found Land。五百年後加拿大和英國政府最終選擇了紐芬蘭北部的Bonavista作為卡伯特的第一個登陸點以此紀念。而這次航行最大的發現是捕之不盡的鱈魚,從此來自英國、法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漁船紛紛來紐芬蘭捕撈,每到夏天捕撈季節,停滿了各國船隻,紐芬蘭一下成為國際海岸。
1583年,英國航海家吉爾伯特率船嚐試探索西北航道的時候抵達紐芬蘭聖約翰斯,在這裏他宣布紐芬蘭是英國領土,這比英國殖民者1603年踏上美國佛尼吉亞的土地足足早了30年。吉爾伯特開始向在紐芬蘭海域捕魚的船隻征稅,但他始終沒有在紐芬蘭建立永久殖民地的想法。英國人在紐芬蘭真正建立永久殖民地是從阿瓦隆半島開始的,而時間距離第一次卡伯特登陸紐芬蘭已經是百年之後了。法國人當然也不甘示弱,曾一度控製了紐芬蘭的部分地區,這對通往聖勞倫斯河的貿易航道十分重要。東岸以英國為主,法國則占據西南,兩邊爭鬥不休,直到英國打敗法國,紐芬蘭成為英國殖民地。阿瓦隆是一個從紐芬蘭島伸出的半島,靠近首都聖約翰斯。早期紐芬蘭的曆史大都發生在這裏,或者可以說阿瓦隆半島的曆史就代表了紐芬蘭的曆史。
紐芬蘭和加拿大雖同屬英國殖民地,卻相互獨立,互不隸屬。當時的紐芬蘭既不屬於加拿大,也不屬於如今海洋三省所在的阿卡迪亞,而這些地方後來聯合起來建立了加拿大聯邦而成為獨立主權國家,紐芬蘭卻孤懸海外,既遙遠又孤獨,一直沿襲英國殖民地位但實行了自治,怡然自得地過著自己的殖民地生活,雖然不斷有懷著夢想遠渡而來的歐洲漁民定居於此,但是除了捕魚發展緩慢,歲月裏一直無足輕重默默無聞。
一次大戰後使紐芬蘭債務不堪重負放棄了自治,當二次大戰結束,英國雖為戰勝國卻也飽受重創負擔累累。自顧不暇的英國決定放棄紐芬蘭,讓紐芬蘭自己選擇何去何從。1948年紐芬蘭在公投中決定放棄獨立,最終選擇加入加拿大聯邦,英國最古老的殖民地成為加拿大最年輕的一個省!當時加拿大已經完成工業化,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其正在成為工農業大國,良好的社會福利初建完成,對於當時的紐芬蘭來說,加入聯邦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當年英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紐芬蘭擁有複雜曆史和獨特地貌。去過紐芬蘭才會明白,為什麽會對如此粗糙荒涼的寒冷之地一見鍾情?隨後發現,我們所奔向的那個地方並不隻是孤絕荒涼的存在,在這裏,一切都可以很純粹,那麽寧靜,那麽遙遠,可以讓我們的內心永遠停留在那片島嶼,也可以讓今天的回程無比自然,因為心靈從來都擁抱無依之地。紐芬蘭,New-found-land,一個沉浸在北大西洋裏的世界。
John Cabot雕像——為了紀念卡伯特探險登陸紐芬蘭500周年,加拿大和英國政府選擇位於紐芬蘭北部的Bonavista作為其第一個登陸點,雖一直爭議不斷,但也將就如此。
紐芬蘭是加拿大兩個海島省之一,是四個海洋省份中最大的一個,麵積比海洋三省總和還大。紐芬蘭分為五個區域,從東到西分別是阿瓦隆半島、東部、中部、西部和拉布拉多半島。類似冰島,居民沿海邊而居,腹地及南部則是荒原。西部拉布拉多半島最早是英國人劃給紐芬蘭的殖民地,廣袤的拉布拉多地區與魁北克接壤,這塊北極圈以南最寒冷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非常原始尚未開發,一直以來隻有一些沿海岸散落的漁村,內陸幾乎是無人區。
紐芬蘭號稱踏著鱈魚脊背上岸的地方,這裏的行車道也像魚骨一樣,主幹道就是橫貫東西的一號公路,全長900公裏,其它的南北向支路就像脊背上的魚刺一樣,比如430號維京之路,210號遺產之路等,因此紐芬蘭的自駕路線相對簡單。除此之外,紐芬蘭一東一西各有一個機場。
整個紐芬蘭島就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又不像冰島有豐富的火山灰,土壤隻是植物更替形成薄薄的腐殖層,導致植物根係極淺,植被容易被破壞而且難以恢複。因此農業基本不可能,畜牧也極少,主要產業是海洋捕撈,盛產紐芬蘭鱈魚和大西洋龍蝦。紐芬蘭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寒暖流交匯形成的北大西洋漁場,與英國北海、日本北海道、秘魯漁場並稱為世界四大漁場。但由於過度捕撈,輝煌已不複存在。
像極了冰島,疫情前一年的九月,我曾站在北大西洋的另一處天涯海角——冰島的荒野上。再一次走進荒原,此刻眼前的一切,是否就是我一直尋找,曾經迷失在遠方的一個夢?
加拿大中西部常見的空山荒原,在紐芬蘭更加空曠荒蕪,島上幾乎沒有大城市,遍布的各種漁村,是其一大特色。
每天穿行在荒蕪的曠野上,可以期待太陽從東方升起,而風卻隨心所欲地從四麵八方吹來。在平原,山穀,漁村,海岸之間,無需問路尋找,大自然的畫卷處處鋪展在眼前。這裏,一切都可以很純粹!
藍很空曠,不知是否能走到邊緣?
小島、群島、燈塔、漁村;陽光、荒原、狂風、濃霧——這裏一切都可以被記錄。
紐芬蘭島,遠離塵囂,與世隔絕,似乎在等待著一個跋涉而至的靈魂。從這個嘈雜的世界抽身而出,向雲霧飄蕩的遠方眺望,心靜如水,生活的悲歡離合遠在地平線以外,而眺望是一種生活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