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兒女之遇(三十六): 手足之情

(2022-08-10 13:54:16) 下一個

上接《兒女之遇(三十五): 兒子高中同學在我家聚會

(三十六)手足之情

大女兒和二女兒相差10歲,和兒子相差將近12歲。本以為年齡的差距使得她和2個弟弟妹妹形成代溝、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但實際上大女兒很喜歡弟弟妹妹,從小就能玩在一起,現在連最小的安迪也要上大學了,他們之間更沒有代溝了。

大女兒在南京出生後不到2歲時,新搬來的鄰居也有一個同齡的小女孩。她們常常在一起玩耍,有時在我家玩耍,有時在鄰居家玩耍。她們同一天結伴去幼兒園,她們不哭不鬧,邊走邊玩就很自然地進到幼兒園,以至於對幼兒園沒有一點不適應。

大女兒4歲時我們一家三口來美國定居。沒過幾天,她在門外玩耍時就領回一個老外的女孩回家玩。大女兒講著中文,老外的孩子講著英文,她們居然還常常同時發出笑聲,讓我們很驚訝還以為有一種特殊的、不分國界的兒童語言。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把她送到幼兒園。在那裏她很快結識了一個中國女孩,並成為一直以來的好朋友。

1999年我們在西聖何塞買了到美國的第一棟房子,共有5個房間,4個房間可以住人。大女兒有了自己的房間,她看著還有2個空房間,和看到很多家庭都有幾個孩子,有兄弟姐妹、比較熱鬧,就不時地問我們什麽時候她能有一個弟弟或妹妹。當時我們感覺來美國總算安定下來,也可以考慮要第二個孩子。但可能因為工作比較忙,我們夫婦倆都同時打著2份工作,一直也較難懷孕。後來還谘詢了試管嬰兒,被可能感染艾滋病的條款嚇著,遲疑著沒有立刻進行。那年聖誕節,我們沒有出去旅遊,因為我幫我到美國的第一家公司去韓國三星出差,調試半導體設備。適逢Y2K千年蟲的問題,從1999年到2000年的新年夜跨年度是在回美國的飛機上度過的。2000年6月我們拿到綠卡,這樣出國後再回美國就不用簽證了。那年秋天我們全家到洛杉磯做豪華遊輪去了墨西哥一趟。同年聖誕節期間我們一家3口回大陸探親,順便也在南京找朋友開後門看了一下專治不孕不育的專家門診。醫生勸我們工作不要太勞累,生活節奏要慢一些,心情要放輕鬆一些。最後專家門診醫生給夫人開了很多中成藥。2001年,我們夫婦都辭去了第二份工作,但過了將近一年夫人也沒有懷孕的動靜。

買了房子後,因為當時沒有積蓄,加之我們夫婦工作都比較忙,就一直沒有裝飾房間,過了2年也還是四壁皆空。2001年的聖誕節,我們夫婦決定不出去度假了,把家裏房子收拾收拾,稍微裝飾一下。當時大女兒9歲,聖誕節期間陪我們呆在家裏,不像平時上學熱鬧、感覺非常孤單。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像發瘋似的,哭鬧著一定要找小朋友玩。我們打電話聯係附近有相同年齡孩子的朋友,他們大多出去度假了。隻有一朋友家的女兒(年齡比大女大8歲)正申請大學,沒有出去玩。那天她正好申請大學完畢,我們開車帶著大女兒到她家。她們2個女孩並不認識,那家的女兒正值青春期,整天吊著臉,見到我們女兒也是愛理不理的樣子。我們大人在樓下聊著天,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到樓上2個女孩子的笑聲。

說來奇怪,那個聖誕節和之後的新年過後不久,夫人發現懷孕了。大女兒高興地說:“我要有個妹妹了,我以後在家不會孤單了(feel lonely)”!而我當時更希望她有個弟弟。無論男孩或女孩,隻要有了老二,我們夫婦還是非常高興的。這也是我們出國一個很大的欣慰:可以生個老二。但是真的等到二女兒出生時,大女兒忽然感覺受到冷落。有一天晚上我送她參加一個活動,看到她流著眼淚,就問她怎麽了?她說她感覺脫離了這個家庭(out of family),大家都在以二女兒為中心。我吃了一驚,趕緊研究兒童心理學,發現生了老二後,要比以前更關心大孩子,否則大孩子會有被冷落的感覺於是我就比以前更關心大女兒,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她,讓她對二女兒沒有反感。她也很快發現二女兒玲瓏可愛,喜歡看著她一天天長大。

2003年3月大女兒放春假時,我們帶著她和6個月大的二女兒去夏威夷遊玩一周。回來時,夫人感覺口味不太正常,就去CVS買了一個自己測試懷孕的測試盒,一測果然懷孕了。此時的我已經認命我隻會生女兒了,完全沒有顧及到大女兒在一旁高興地說她要有個弟弟了。我思量著我有2個千金(斤),已經是一噸(2千斤)了,再生一個女兒就是一噸半也無妨。

2003年12月底,兒子安迪出生了。這才發現每次大女兒希望或預測的妹妹和弟弟都很準確。有了老三,我們還是注意要更加關心大女兒。大女兒那時是小學5年級,上課時我們去送,下課時有中文學校接去上課外活動,我們下午下班再去中文學校接她。

大女兒和2個小的有交集的時間都在晚上。初中後期和高中期間,大女兒下午放學回家較早。但2個小的上幼兒園都是一整天,後來上小學也是被中文學校接走進行課外活動直到我們下班去接回家。相對來說,周中期間2個小的經常在一起的時間較多。隻有周末3個孩子相處的時間才會多一些。大女兒平時喜歡捏一些泥人,2個小的也比較感興趣,3個孩子常常玩得非常開心。他們3人對藝術都有興趣,都喜歡畫畫,共同的愛好讓他們常常玩在一起,不分大小。

安迪小時候和他2個姐姐玩過山車沒有膽怯的問題,他們三個常常玩冒險的遊戲流連忘返、不亦樂乎。有幾年我們還買了大美洲主題公園(Great American Park)的年度通票(Season Pass),周末常常帶他們去遊玩。忽然有一天安迪在大美洲主題公園(Great American Park)就變得膽小了,很多過山車不肯坐了。一開始2個姐姐有些失望,好在她們沒有慫恿(push)他、也沒有取笑他。從那之後出去遊玩的時侯她們都考慮一些安迪也能遊玩的項目,之後我們也就停止買大美洲主題公園(Great American Park)的年度通票(Season Pass)。當時以為這是安迪的個性,小時候膽子大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長大一點慢慢的個性就體現出來了。那時我們還認為這對男孩來說也許是好事,也許是他能客觀分析,有時候不值得冒險。安迪膽小的情況一種持續到初中畢業,後來由於他的體質大幅度提高,膽子也隨之增大。高中一年級春假時可以和2個姐姐一樣在新西蘭遊玩時參加了蹦極,這讓2個姐姐對他刮目相看,也為他膽子變大而高興。

2010年大女兒上大學時,二女兒上小學三年級,安迪才上小學一年級。但大女兒非常有童心,常常給他們講故事,也非常有耐心和弟弟妹妹玩各種遊戲和撲克牌。2個小的也很崇拜大姐姐,常常認真聽大姐姐講故事、或目不轉睛地看著大姐姐進行遊戲布置和示範。

大女兒上大學那段時間,兩個小小孩個頭差不多高,年齡隻差1歲3個月。他們平時若不在一起時,一個總是問另一個在哪裏,什麽時候能回來一起玩。2個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的好處是他們能自己玩在一起,不太粘大人。但他們真的在一起時,整天打打鬧鬧,小小年紀,一有機會一個就設法惡作劇另外一個。起初,我們夫婦總想製止2個孩子爭吵。有幾次外出餐館吃飯,在等待上飯的過程中,他們倆經常打鬧。開始我們根據我們自己觀察現象、主觀判斷加以製止,但往往和事實不符而冤枉其中一個,父母幹預說其中一個錯都會出現袒護另外一個的錯覺,反而把事態擴大。有時因為我們夫婦製止的觀點不同,反而我們大人爭吵起來。可氣的是,沒過多久,我們夫婦倆還在氣頭上,那兩個小的倒沒事了、和好如初,像什麽都沒發生一樣。正應了我們家鄉那句話:“小孩子越吵越好,大人越吵越老”。

後來我們在他們爭吵時,我們逐步放手,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我們不管他們時,他們一會兒吵得不可開交,一會兒又歡天笑語,樂成一團。

其實即使是同事之間、或朋友之間有時候發生爭吵,也不要輕易去勸架或調停。這是因為我們會根據自己片麵觀察的現象、主觀判斷加以調停,但往往和事實不符而冤枉其中一個,也存在說其中一個錯會出現袒護另外一個的現象,反而把事態擴大。後來通過養狗的經驗也證實了這個觀點:

安迪初中7年級結束的夏天,他在西雅圖夏令營結束時,我們去那裏遊玩幾天順便去接他。當時家裏養的狗才6個月大,不適宜住狗的旅館,就讓我們朋友來我家住幾天幫著管狗。朋友有一隻小狗也帶過來住,為了不讓狗在自己領地的抵觸心理,根據馴狗師的經驗,讓狗在房屋外麵先見麵,交了朋友後,再回家就不會有侵犯領地的感覺。但朋友的是可畸小狗,有點怕大狗,在外麵見麵還是不願意,見著我家的狗就叫喚。後來朋友提出讓他們打一架,可能就好了。果真,放開它們後,它們自己折騰一會就相安無事了。孩子之間的爭吵也應該如此,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他們會擺事實、講道理,在後來的爭吵中越來越沒有小時候因為不會講道理而聲嘶力竭難以說服對方。這樣他們將來到社會上,也會理性地自己解決各種問題。

有一年(2018年4月8日)春假期間我們帶2個小的去日本遊玩,大女兒直接從紐約飛到日本和我們會合。有一天晚上,大女兒計劃錯了、買錯了2張不能利用的地鐵票,二女兒不經意地說了一句:“喔,這就像水漏到地漏裏去了(drain掉了)”。過了一會兒,我忽然注意到大女兒不開心,問她怎麽了?她說:“我買錯了2張票,梅根說我浪費錢”。我本想說2張票才幾個錢,但馬上意識到這不是要得罪二女兒嗎?盡管二女兒並沒有責備大女兒的意思。於是我保持沉默,很快二女兒以她們特有的方式和大女兒溝通好了,就像什麽事也沒有發生,歡天喜地地一起去看櫻花展覽去了。

有一年暑假,夫人生日的前一天,我們和另外幾家去到靠近洛杉磯附近的度假村去度假。在紐約工作的大女兒從紐約飛到洛杉磯直接到度假村和我們會合。3個孩子想給他們媽媽一個驚喜party,他們也沒有讓我知道。2個小的沒法自己出去買東西,在大女兒的遙控下,就把家裏的party 材料,藏在每個人的行李箱裏帶到度假村。大女兒也買了一些補缺的東西帶來。第二天,在我們外出散步回來後,發現3個孩子已經布置好了掛好各種氣球、橫幅等生日慶祝裝飾。第一次感覺他們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2個小的孩子小時候,通常大女兒和他們玩他們年輕人的打牌遊戲。當安迪初中畢業的時候,安迪打牌遊戲水平突飛猛進,常常遊戲結束後,得到大女兒的誇讚,並說會看好安迪聰明才智和以後的事業發展。等到安迪上高中後,幾個孩子喜歡拉著我們夫婦倆一起打牌。起初我不是太積極,夫人說:“以後你想和他們打牌,人家還沒時間呢,現在他們主動找你打撲克,你還不偷著樂!”也許是以前我們幾家一起出去旅遊時,常常打“找朋友”的撲克遊戲,他們對此也很有興趣。通常用3副撲克牌,出牌規則與升級差不多。這個遊戲沒有固定的盟友,5個人玩時由莊家每次叫一個盟友(6個人時叫2個盟友),每個人單獨記級。大女兒的牌技其實不如二女兒和安迪,她的興趣也許不在輸贏上,而是享受一家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

二女兒小時候非常聰明、成熟較早。安迪因為小時候送回國內寄養半年,回美國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安全感,成熟較慢。二女兒從小就憐憫安迪,覺得他在幼兒園、尤其是轉學到學前班時沒有朋友顯得可憐。安迪上初中時,二女兒有點瞧不起他,覺得他很多方麵都比較差,言談中希望他要努力,但安迪自己卻很自信。當二女兒高中11年級發現9年級安迪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她就有些嫉妒和不服氣。當二女兒到高中最後一年12年級時,10年級的安迪的有些課程和他們12年級一起上,並且安迪的成績在這種混合班上名列前茅,有些12年級的學生對安迪也很佩服(有一次有一個數學測試項目,安迪說比較難,結果一些沒有做出來的12年級同學欣慰地說:“難怪我們做不出來,連安迪都說難!”),這時二女兒也開始對安迪佩服、並以他為榮,以致上大學放假回來也和12年級時一樣有時帶著安迪和她的同學聚會。

去年12月中旬安迪本以為把握較大的大學優先申請ED1失敗了,需要趕緊再進行多一些選擇的普通申請。他本想取消聖誕節去夏威夷度假,用來集中精力申請大學。但考慮到2個姐姐要參與度假,12月22日安迪就和我們一起從聖何塞出發到夏威夷度假。2個姐姐當天分別從紐約和維吉尼亞飛到夏威夷,與我們在那裏匯合。度假期間,安迪自己表現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態度,2個姐姐也就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和安迪說說笑笑、把旅店房間的辦公桌和一切有利於安迪用電腦的條件讓給安迪,幫助安迪拿早餐,讓他抽空完成新增加的大學申請。

二女兒小時候,每次幫助安迪後,總想得到安迪的回報,否則就覺得虧了,並常常因為幫助安迪得不到回報而搞得很不愉快。我一有機會就告訴她:“幫助他人不求回報,你才能快樂”。在看到我們夫婦常常就是這樣幫助他人不求回報後,二女兒逐步不斤斤計較了,並且也變得善解人意了。在她12年級甚至上大學後,她經常帶著安迪參加她同學和朋友的聚會。年初我們一起從夏威夷度假回來後一天早晨,本來前一天晚上安迪和她說好帶她一起參加安迪朋友的活動,但早晨他們都起的很晚,安迪等不及二女兒梳洗完畢,就匆忙開車離開了。晚了幾分鍾的二女兒發現安迪已經離開了,就聳聳肩:“It’s OK,可能安迪感覺我去不方便”。她看起來一點都不在乎被安迪甩了,這和她小時候大不一樣,讓我感到很驚訝。

在安迪當高中學校報刊雜誌主編一段時間後,他要添選編輯人員。因為高中報紙和雜誌的編輯對報考大學的寫作非常有幫助,很多學生都想參加。有幾天他回家悶悶不樂,因為他麵臨一個非常艱難的抉擇:有2個人選,一個是他的好朋友,另外一個是寫作能力還不錯的、他不熟悉的同學。是要原則還是要感情?他又想、但又不願意讓我們提供意見,非常矛盾。我們決定讓他自己好好想想,自己做決定。其實我們做家長的做好了2種心理準備,任何一種我們都可以接受,他如果選擇任人唯親他會看到怎樣的後果,他會從這件事上學到很多東西。很欣慰的是安迪經常和二女兒商量,經過幾天的思想鬥爭、最終他艱難地選擇了任人唯賢、選擇了那個寫作能力還不錯的同學。

今年2月份伯克利大學(UC Berkeley)EA發榜時,安迪被M.E.T雙學位項目錄取了。安迪猶豫著還要不要等其他學校的結果,二女兒因為是過來人,對這個M.E.T雙學位項目非常了解,果斷地讓安迪就去這個M.E.T雙學位項目,放棄其他學校包括藤校。盡管開始安迪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從了二女兒的建議。直到他的另外一位印度籍同學放棄了MIT等藤校隻去M.E.T雙學位項目時,安迪也由衷地、歡天喜地地接受M.E.T雙學位項目,放棄了其他所有的學校。

再過一周,安迪就要開學去上大學了。上周五大女兒特地從紐約回來和我們團聚2周,可以陪伴安迪10天左右,也讓我們全家又回到過去5人的世界。有一天晚餐後,大家一起閑聊到美國的治安、大選等政治話題,孩子們和大人的觀點和意見不一致,難免出現爭執。大女兒很較真,沒過多久就很激動,並且流下眼淚。我感覺我們和孩子們的意識形態相差很遠,互相之間無法說服對方。孩子們完全被社交媒體的新聞所引導,相信新聞媒體的一切說辭。加上他們還不成熟,無法正確了解社會現象的根本原因。大女兒從2010年開始在紐約上學和工作了9年多,2019年底回到矽穀工作2年,於今年初又回到紐約工作。她說她這次回到紐約發現紐約比以前更加髒、亂,街道上駐紮著很多窮人。她說她要幫那些窮人,讓他們擺脫困境,否則窮人多了會出現混亂和治安問題。夫人擔心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能接觸很多負麵的東西,讓她照顧好自己才能去照顧別人。多年來,她每周都抽出一個晚上時間去義務教一些低收入區的孩子的電腦編程,並以此為傲。我感覺她還有很長的路才能對社會真正正確的了解。於是勸她多看一些曆、哲學和人物傳記,逐步學會客觀地了解社會和社會現象。也算是為將來的開導開一個頭,我和她說:“你不要隻看到窮人,我和你媽媽也需要幫助”。她驚奇地問:“你們又不缺錢,怎麽還需要幫助?”我告訴她說:“我們到美國頭20年,很有安全感。但這幾年開始,我們沒有了安全感:雖然在家裏準備了槍,但每天晚上睡覺還要把大門和車庫的門頂上。每次開車外出采購東西都擔心車窗被砸,尤其是去舊金山,很多朋友的車都被砸過”。聽到這,大女兒若有所思,喃喃地說:“喔,你們也需要幫助”。我順勢對她說:“想一想,這一切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就在我和大女兒聊天開導她對社會如何客觀認識時,忽然2個小的來到我們麵前表演了歌唱節目。歌詞顯然是他們為大姐姐創作的,聽得大女兒感動得又流淚了。於是大女兒起身和他們又說說笑笑玩在了一起,3個人聊到很晚才去睡覺。

我感覺:如果能開導了大女兒一個,讓她對社會和世界能比較客觀的認識和了解,她就會影響其他2個。

(未完待續)

下接兒女之遇(三十: 送孩子上大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