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發:川普政府: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9-02-01 08:44:12) 下一個

https://club.6parker.com/us/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3020183

2017年11月在超大發了一個帖子,對當時美國政壇做了一些簡單的評論,(http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22106&extra=),裏麵的預言大部分得以實現,如稅改早已通過,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得以完成,貿易戰果然開打,軍費繼續增加,有些則被拖延,如基建拖到了2019年,有些則暫時不再被考慮,如福利製度改革。前些天,某版主約我再介紹一下當前的美國政壇熱點問題,2018年的美國政壇極其熱鬧,小結一下過去,分析一下現在,展望一下將來。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在學術界,關於美國政府和相關熱點問題的觀點也非常多元化,超大網友由於各自背景,經曆和信息差異而產生爭論非常正常,我的看法隻是一家之言,無論讚同或反對,都請平和討論。

一 過去:中期選舉與USMCA

2018年業已完成的事件中,最重要的莫關於中期選舉和USMCA(新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前者決定了兩年美國政壇的基本格局,後者則是川普政府完成的第一個主要貿易協議,而且將成為後續其它貿易協議的樣本。

1. 中期選舉: 共和黨保住了參議院,但失去了眾議院,從結果上來說當然是失敗者。但從曆史來看,自美國內戰結束以來,總統所屬的政黨在中期選舉中,平均失去32個眾議院席位和2個參議院席位,克林頓任期的第一次中期選舉(1994)輸掉了50多席,奧巴馬在2010年甚至輸掉了64席,這次共和黨輸掉40席仍然是可以接受的結果,而參議院擴大席位,則在過去105年來隻有五次。所以總體來說,這次中期選舉兩黨伯仲相間。

共和黨輸掉眾議院的原因大致有三個:(1)稅改對房產稅抵扣最高一萬美元的限製,讓共和黨在高房價的深藍州(如加州,紐約州,新澤西州)幾乎全軍覆沒,(2)郊區高學曆女性對川普的反感,讓共和黨失去了一些席位,(3)賓夕法尼亞州的選區重新劃分讓共和黨淨丟四席。而共和黨的運氣也差了一點,結果差距小於1%的選區中,民主黨贏了10多個,而共和黨才贏了2個,結果差距小於2%的選區中,民主黨贏了20多個席位,共和黨僅贏了3個席位。共和黨比控製眾議院要求的半數少18席,而輸掉的選區中,差距最小的18個席位總共才輸了6萬票,這簡直是微乎其微。此外,共和黨內部溫和派對川普的抵製也是輸掉眾議院的一個重要原因,包括議長瑞安的30多名共和黨眾議員宣布退休不再連任,讓共和黨在很多選區失去了連任議員應有的優勢。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選的共和黨眾議員幾乎都是川普的支持者。

共和黨在參議院擴大席位被認為川普個人的勝利,不僅在於川普的兩個最強烈反對者Jeff Flake和Bob Corker在選前就宣布退休(支持率太低,民調不到20%),而且新當選的共和黨參議員,除了羅姆尼,都是川普的支持者。川普在競選過程中強烈支持並站台的候選人,如印第安納州的Mike Braun,北達科塔州的Kevin Cramer,密蘇裏州的Josh Hawley,佛羅裏達州的Rick Scott等人都擊敗了試圖連任的民主黨參議員而當眩參議員選舉和總統選舉一樣,是以州為選區,川普支持的候選人贏得選舉,說明他在這些州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對兩年後的總統大選更有借鑒意義。更有趣的是,共和黨建製派也在向川普靠攏。麥凱恩的老基友重量級參議員格雷漢姆和現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雷斯利,居然成了川普現在堅定的盟友,甚至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克康奈爾,在很多議題上也基本站在川普這邊,如Jeff Flake數次強烈要求表決一個保護特別檢察官穆勒的法案,都被麥克康奈爾拒絕,即使付出了Jeff Flake對所有聯邦法官提名投反對票的代價,不得不推遲幾十名聯邦法官的確認。雖然羅姆尼取代了麥凱恩成為川普在參議院的頭號黨內反對者,但53票的優勢保證了川普對參議院的基本掌控(需要60票的法案本來也幾乎無法通過),這至少意味著兩點:(1)除非穆勒調查結果有著鐵證,否則基本不可能彈劾,(2)如果金斯伯格在未來兩年退休或過世,川普可以提名一個極端保守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完全無需顧忌黨內偏自由傾向的潛在反對者,兩名女性參議員Susan Collins和Lisa Murkowski。

這次中期選舉出現了一些意外的亂象。佛羅裏達州選舉法規定,投票截止後的半個小時內,選舉點必須上交早期投票的結果,但事實上在投票結束後的48個小時後,民主黨的票倉Broward郡仍然在收集和清點選票,而且新選票基本都是流向民主黨候選人,共和黨參議員和州長候選人的領先優勢不斷縮小,直到執法部門介入,Broward選舉中心才宣布計票結束。而在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候選人在選舉日當天計票到99%時仍領先數萬張選票(總票數180萬),基本確定當選,但第二天居然宣布還有50萬張票沒有計入,然後共和黨候選人就逐漸落後失掉了這個重要的席位。眾議院的選舉更是有些難以理解,至少有新墨西哥州2區,新澤西州3區,紐約州22區,加州39區和48區,弗吉尼亞州2區和7區,緬因州2區,佛羅裏達州26區,佐治亞州6區,伊利諾伊州14區,這11個區都是共和黨全程微弱領先,直到計票95%到98%的時間突然長時間停止,然後十多個小時甚至幾天後,突然統計到100%,民主黨候選人贏得選舉。更有趣的是,在緬因州2區,新澤西3區,新墨西哥2區和加州39區,選舉日當天極度反川普的CNN都宣布共和黨獲勝,這些共和黨優選人都到華盛頓參加新議員培訓,和共和黨領袖會麵並留影,數天後被民主黨宣布發現新的選票而導致結果翻轉。本人追蹤了最極端的例子,加州39選區共和黨韓裔美女候選人Kim,在選舉日當天領先一萬多票宣布勝選,但之後每天都發現新選票計入,Kim領先的優勢逐漸縮小為7000多張,3000多張,600多張,300多張,100多張,終於兩周後變為落後,隨即宣布選舉結果統計完畢。這個選區投票總數是20萬多票,正常情況下幾個小時就可以統計完畢,但整整統計了兩周。合理的猜測是:投票日結束後,仍然有人在繼續投票,直到民主黨候選人領先為止。但這些猜測都沒有法律意義上的證據(尤其在加州,嗬嗬),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羅納.羅姆尼放棄了調查,理由是輸掉30多席和輸掉20多席沒區別,為了兩黨合作承認選舉結果。

無論如何,此次中期選舉讓共和黨基本完成了川普化。眾議院共和黨內幾乎沒有反對者,同時川普對參議院的掌控大大加強,這是為什麽在選舉日大致結果出來後,川普在推特上宣布勝利的理由,也是英國首先梅和日本首相安倍恭賀川普的原因。

2. USMCA:做為新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USMCA廣受關注,很多超大網友甚至國內專家認為換湯不換藥,但在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反對川普的主流媒體,都很少有這種聲音(除了近期認為環保標準還不夠高外),相反認為川普的確達成了一個不錯的協議。評價一個協議的好壞,首先要看它的目的。在2018年3月貿易戰開始前,商務部長羅斯接受美國之音的采訪(搜狐有翻譯版本:http://www.sohu.com/a/225780248_460385)明確說到:美國的貿易逆差從地理上主要來自於中國,從產業上主要來自於汽車。汽車是全球最大產業,2017年美國的1700萬汽車市場中,居然有將近一半約830萬來自於進口,加上零部件,僅僅汽車產業的進口就達到了3600億美元,帶來的貿易逆差約2000億美元。換句話說,美國除了對中國是綜合性貿易談判外,對其它主要逆差國,如墨西哥,日本,德國(分別是美國的第二,三,四大貿易逆差國)的談判焦點都是汽車產業,USMCA最大的談判阻力也是如此。而且美國和加拿大貿易基本平衡,談判的主要對象是對美保持巨額逆差的墨西哥,這是為什麽美國先和墨西哥談判達成主要條款,然後加拿大再加入的原因。

從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談判,美國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終於達成了新版的貿易協議。在汽車產業方麵的主要條款是:1.享受關稅豁免的汽車,必須至少有75%的零部件原產地是北美,相對於舊版的NAFTA也有著62.5%的規定,有所提高,2.必須有40%到45%的零部件生產由時薪最低為16美元(年薪超過3萬美元)的工人製造,這是此次談判中最重要的條款,這將導致部分汽車工業從墨西哥轉移至美國和加拿大,增加了美國汽車產業工人的就業機會,3. 對汽車所用的鋼鋁原產地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必須70%的鋼鋁產自於北美三國。更加嚴格的原地產規則,促使德日汽車廠家重新考慮產業布局。本田汽車執行副總裁倉石誠司說“我們已經意識到北美原產地規則變得更加嚴格,我們將仔細思考,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據日媒報道,新協定中有關汽車方麵的規定或許會影響到日本企業的利益,因為裏麵提到一項要求,即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境內開展業務的日本汽車生產廠商須將部分業務轉移到美國的工廠,這將使公司減少在美國從日本和亞洲其他國家進口零部件。(http://auto.gasgoo.com/News/2018/12/270737153715I70080497C302.shtml)

此外,USMCA對汽車進口的數量也做出了配額限製,每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最多不超過260萬輛,這明顯多於分別為180萬和240萬的目前出口量,讓加墨兩國滿意,但當美國向全世界(主要是德日)征收汽車關稅時,其它國家又無法通過加墨兩國進行轉口貿易出口到美國。換句話說,除了針對中國的著名毒丸條款,美國在USMCA中也考慮到了針對歐日的條款,為未來利用對汽車征稅和歐日進行貿易談判做了準備。

其它主要條款也基本滿足了美國的意願,比如保留了落日條款,隻是從5年變成了16年(條款16年過期,每6年審查一次而後延長期限),知識產權保護和數字經濟等方麵也順利達成協議,尤其是藥品保護期方麵,標準和要求高於美國參加TPP談判時達成的條款。至於加拿大非常看重的爭端解決機製,美國最後階段做出讓步得以保留,但同時也保留了美國可以單方麵加稅的最終手段,做為回報,加拿大開放了5%的奶製品市場給美國---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與舊版本的NAFTA相比,幾乎所有的讓步都是墨加兩國單方麵做出,而美國做出的讓步都是基於自己的談判條件,或者說,焦點條款談判的基礎是美國提出的條件,舊版的NAFTA條款隻是參考。

USMCA是川普政府達成的第一個主要貿易協議,或許也是最艱難的一個,因為他麵臨著必須完成的任務。在美國的貿易體係中,理論上川普可以退出任何其它貿易協議,包括WTO,但必須繼續甚至深化北美經濟貿易的一體化,維護好自己的後院,這不隻是經濟上的意願,也是政治上的需求。在2018年9月美加談判最緊張的時刻,美國有很多議員公開表示,國會不會接受任何一個不包含加拿大的北美貿易協議。完成USMCA後,川普政府可以放手和中國,日本甚至歐盟進行貿易戰(雖然國會有一些歐盟的支持者,但遠比加拿大支持者少)來達到談判新貿易協議的目的。而貿易代表萊特西澤,不僅八十年代和日本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貿易戰,還主導了這次的USMCA談判,而且還將做為首席代表正在或即將進行對華,對歐,對日,對英的貿易談判(川普政府已經報備國會,美國與歐盟,日本和英國的貿易談判將於2019年1月正式開始)----世界貿易協議和格局將由此改寫,無論喜歡或厭惡,萊特西澤都將是美國甚至世界貿易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二 現在:美聯儲和貿易戰

有人曾經揶揄說“川普現在國內最大的對手是美聯儲”或許有點誇張,但在經濟方麵,美聯儲的持續加息,的確給股市和基本麵帶來了巨大的下行壓力。貿易戰則是目前國際關係最大的焦點之一,川普同時向全世界發動貿易戰,不隻是基於自己的價值理念,也是回饋自己的基本盤。

1. 美聯儲:美聯儲是獨立機構,加息或降息都自有其邏輯。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不僅把利息降到了零,而且持續的量化寬鬆,但太長時間的低利率會帶來巨大的負麵效應,比如推高債務率,拉低投資效率,過多的貨幣會造成資產泡沫如房地產價格高漲,醞釀潛在的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恢複正常的利率環境,不僅降低上述風險,而且在麵對可能的下一輪經濟危機時,美聯儲將會有更多的工具和降息空間。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在基本穩定局麵後,美聯儲就應該開始考慮加息。但奧巴馬時期,經濟恢複一直乏力(即所謂二戰以來最溫和的危機後複蘇),美聯儲很猶豫,直到2014年才退出量化寬鬆,並計劃於2015年開啟加息周期,但當年由於中國匯改的衝擊太大,美聯儲為了對衝影響,直到2015年12月才開始第一次加息。

此時,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已經嚴重滯後於計劃,而時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居然做出了一個令業內人士驚訝的決定:由於2016年是美國大選年,美聯儲暫停加息 ,以免幹涉大選---外界普遍認為,耶倫的決定事實上已經影響了美國大選,因為美聯儲加息的決定應該是基於經濟的狀況,而不是基於是否大選之年。美聯儲的延緩加息,在客觀上有利於當時的奧巴馬政府,並間接影響了大眩所以川普在大小的集會上,激烈批評耶倫幫助奧巴馬維持了虛假和表麵的經濟形勢(這也是耶倫在川普時期無法連任美聯儲主席的原因)。隨著川普在2017年1月就職後,采取去監管,減稅等政策,經濟迅速恢複活力,季度增速回到了3%以上,美聯儲開啟了瘋狂的加息模式,從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短短兩年間,竟然連續加息八次。通常認為,決定是否加息的最重要數據是通脹率,但這24個月並沒有發生嚴重的通脹,事實上由於美聯儲急於恢複到正常利率標準,已經把加息的標準改為非農就業人數,換句話說,隻要就業人數好,經濟增長率不錯,無論通脹如何都持續加息---所以每當看到超大有人說,美聯儲如果不加息,美國物價會大幅上漲,川普刺激經濟過了火,美聯儲加息是在幫他降溫的說法時,就隻能笑笑,不知道說啥好。

客觀的說,鮑威爾接手美聯儲主席時,由於耶倫的拖延,加息已經嚴重落後於預期,他隻能迅速持續的加息進行彌補,但另外一方麵,如此密集的加息也的確對經濟和股市產生重大的影響,典型的例子是12月份的加息,上午股市上漲了300多點,下午兩點美聯儲宣布加息,股市應聲下跌600點。川普不止一次的抱怨說:每當政府通過改革提高了經濟活力時,美聯儲就通過加息來打壓,如果不是如此迅速的加息,美國經濟增長率應該可以達到4%以上。更讓川普感到不公平的是:這次加息周期本來至少應該一半時間是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但現在幾乎全部是在川普上任後,奧巴馬享受了低利率的好處,而後果則完全由川普來承擔。個人的看法是,鮑威爾有足夠的理由加息,而川普也有足夠的理由來抱怨,相對來說,我更覺得支持前者,畢竟經濟持續的增長比一時光鮮的數據重要得多。好消息是,此輪加息已經接近了尾聲,按照美聯儲最新的預測,2019年將加息兩次,利率將到達2.75%~3%,基本恢複中性利率標準,屆時美聯儲將重新把通脹率做為加息的首要標準,美國經濟和股市將迎來喘息的機會,川普和鮑威爾之間的矛盾也暫時得到緩解。

2. 貿易戰:這是一個熱門,敏感而又富有爭議的話題,任何一種說法在超大都有可能引發爭論,本人觀點當然隻是一家之言,或者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和解釋貿易戰的前世今生,本著盡量中立和客觀的態度,各位同學認同與否都屬正常,理性討論就好。

正式討論之前,或許有兩個日益被意識到但很少有正式闡述的概念:(1)全球化時代,商品的產地屬性高於資本屬性,也就是說,在哪兒生產比是否哪個國家的品牌更重要,比如美國汽車產業包括底特律和美國南部的德日廠家,但不包括上海通用,因為後者的就業與稅收和美國基本無關。五百強的通信巨頭博通,總部開始設在美國,後來搬遷到新加坡,去年又搬回美國,它究竟算哪個國家的品牌意義不大,有實質影響的也許就是總部搬遷帶來的幾百個工作崗位而已。(2)現今的國際貿易中,企業在乎利潤,而國家則注重順差。對於富士康來說,除去人力成本,稅收成本,能源成本,運輸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外,也許利潤的確不高,但人力成本是工人的工資,稅收成本是政府的收入,能源成本是電力公司等的收入,運輸成本是運輸公司和高速公路公司等的收入,原材料成本是上遊企業的收入,這些收入加起來就是順差----出口還包含了從國外進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成本,但順差就是某個國家純粹的貿易收益,隻是分配到了國內很多行業或群體而已。

A 汽車產業貿易壁壘:雖然美國貿易逆差是從八十年代才開始顯現出來,但貿易政策的“不平衡”卻有著更長久的曆史。二戰後為了幫助歐洲和亞洲的盟友複蘇,美國不僅在歐洲實施了馬歇爾計劃進行直接的援助,而且單方麵開放了自己的市場,讓它們的產品可以進入美國。這的確對盟友的複蘇起到了重要的重要(其實不隻是盟友,幾乎所有二戰後崛起的新興國家包括中國,發展之初都極其依賴於美國市場,或者說都得益於美國開放的市場)。但這項措施最大的缺陷是:沒有製定或標明時間限製,本來應該是臨時措施,卻演變成了永久政策。當歐洲盟友逐漸恢複,尤其德國發展成為巨額貿易順差大國以後,這種貿易政策的不均衡居然延續下來,一直到現在,以至於盟友們都覺得美國單方麵開放市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汽車產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如果分析一下汽車市場,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美國市場幾乎是完全開放,除了征收2.5%關稅,基本沒其它任何附加費用和貿易壁壘,所以日本和德國生產的汽車在美國很暢銷,美國汽車市場幾乎一半來自於進口,不隻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日本德國等生產的汽車也能順利進入美國市常但在歐洲,不隻是美國生產的汽車幾乎銷聲匿跡,在全世界以可靠性和性價比高而備受歡迎的日本汽車,也難見蹤影,而且再進一步分析,會發現歐洲人非常愛國,http://nga.178.com/read.php?&tid=10007869 (我全文轉發一下吧,希望不會侵犯版權)德國車市是大眾的天下,法國是標致雷諾雪鐵龍的天下,意大利市場屬於菲亞特藍旗亞,表麵上看是“歐洲人隻愛歐洲車”,仔細一看是“歐洲人隻愛本國車”。隻有英國看上去是個例外,因為英國已經沒有本國的汽車品牌了。但事實上,英國同樣符合這一規律,在英國排名靠前的福特、沃克斯希爾、日產仍然屬於“本國車”,因為它們都是主要在英國生產的。為什麽在德國大受歡迎的汽車,在法國意大利的銷量卻排不上號,而意大利車市的爆款,一出國門幾乎沒人買?難道在德國操控好的車,放到其他國家就變得操控不好了?在意大利道路上表現優秀的柴油發動機,放到法國的道路上就無法繼續優秀?雖然歐盟汽車對外關稅高達10%,但內部關稅是零,那為什麽它們本國的車企,在麵對同樣來自歐盟,並沒有關稅門檻的別國車企時,還能繼續獨霸本國市場呢?

這個大招叫“補貼”。歐洲政府的補貼有多厲害呢?根據惠譽國際的統計,意大利政府對所謂“以舊換新”購車者的補貼,最高可達5000歐元。德國對報廢行駛9年以上的舊車而購買新車的每個消費者提供2500歐元的補貼,補貼額位居第二。其他國家如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羅馬尼亞、盧森堡、斯洛伐克、奧地利及荷蘭,對購買新車的補貼金額多在1000歐元至1750歐元之間。在這個強大的補貼力度之下,僅在2009年,德國政府就“補貼”掉了50億歐元。當然,政府不會明目張膽的說我們隻給本國車發補貼,它們會打著“環保”,“就業”等名義,用一係列的實施標準來框定補貼目標,比如“為了環保,這個級別的車輛排量不能高於1.6升,否則不能接受補貼”,那麽1.8升的思域就應該知道,自己別指望有補貼了,這是給1.4T排量的高爾夫準備的,即使你的思域實際排放更小,能耗更低。即使你改用小排量渦輪發動機,政府也可以馬上增加要求“必須在本國設廠,解決XX萬人的就業”等。上一輪所謂“以舊換新”補貼之後,歐洲目前又展開了規模更大的“新能源”補貼,當然,這個“新能源”的標準,仍然是為歐盟車企尤其是本國車企量身定製的。例如,充滿電加滿油能跑600公裏的奧迪A3,就是有資格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而無需充電,行駛中通過回收能量發電,一箱油能跑1000公裏的雷克薩斯CT200,則不屬於新能源汽車——哪怕你技術更先進,能耗更低。

我們來看看補貼之後的實際購車價格:仍然以德國市場的思域和高爾夫為例,一般認為這兩款車屬於同一級別,(拜歐盟的關稅和各種稅所賜)上一代思域在德國的起售價為2.164萬歐元,而高爾夫作為本國車,在德國的售價為1.73萬歐元,再加上政府的購車補貼,實際上買一台低配高爾夫的售價為1.5萬歐……2.16萬的思域和1.5萬的高爾夫,換你會怎麽選?大眾POLO,德國起售價1.26萬歐,補貼之後實際售價1萬歐,同級別的本田飛度,在德國起售價1.59萬歐,你讓消費者怎麽選?大眾邁騰起售價2.33萬歐,途觀起售價2.28萬歐,奧迪A3起售價2萬歐,而日係的馬自達6起售價2.55萬歐,豐田RAV4起售價2.8萬歐……這就是為什麽德國車在法國玩不轉,法國車在意大利玩不轉的原因,不過大家同屬於歐盟,總還不像對日本車美國車那樣一致對外,而且在歐盟那些沒有本國車企的國家,大家還可以一起去利益均沾。

那麽,能不能在歐盟國家設廠,像在美國和中國一樣享受本地車的待遇呢?這條路,也隻有日產算是走通了一半,作為日係在歐洲銷售成績最好的車廠,日產的逍客是歐洲銷量第一的SUV,而日產是以把自己賣給法國雷諾的方式,才獲得“本地待遇”的。目前歐盟對“本地車”的認證標準,是這輛車的80%要在歐盟內部生產,這對於早就實現了全球化生產和采購的日係車來說,是一個絕對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而法國還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個門檻,它的主張是100%——歐盟的錢,你們外國人一分也別想賺。

歐盟如此,日本市場也差不多。日本人把汽車關稅降到了零,但把非關稅壁壘發揮得淋漓盡致,完全可以寫進教科書 (事實上也被很多新興國家學習和模擬)。具體的細節可以參考“日本汽車貿易壁壘研究”(https://wenku.baidu.com/view/b16a79ce58f5f61fb736668f.html)。需要說明的是:這是一篇學術論文,而不是新聞報道,可見日本汽車市場的非貿易壁壘在學術界都已經引起了研究的興趣。比如日本以環保為理由限製大排量汽車,嚴格到什麽程度呢?排氣量在660cc以下的輕型車約占日本汽車銷量的1/3,而美國和歐洲車企幾乎不生產此類車型。此外限製進口汽車的銷售網絡建設,複雜的汽車進口手續,新車置換補貼排斥進口等政策也對進口車產生了巨大的障礙。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稱日本市場是“世界上最封閉的汽車市潮。不隻是美國車在日本市場可以忽略不計,德國汽車也是步履艱難,多年本地化來適應日本名目繁多的規定,也就換來20萬的銷量。當然,大眾日本總裁接受采訪時還一口否認:日本根本沒有汽車非關稅壁壘。否則小心日本政府再加新的規定,這20萬的銷量都難保。

之所以選擇分析汽車行業,是因為汽車不隻是全球第一大產業,也是美國最大貿易逆差來源,每年高達2000億美元的逆差,幾乎是除對中國外所有國家逆差和的一半。相反,日本和德國在信息時代落伍後,強烈的依賴汽車和相關產業,而當今世界國家中,隻有美國是完全開放的市場,其它市場基本封閉,這也是美國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白了這點,每次看到歐盟和日本高舉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大旗譴責美國政府,很多美國人都懷疑他們是不是拿錯了劇本?

注: 或許有人反駁說“美國對卡車進口征25%的高關稅”,但卡車是一個小眾市場,即使在美國也隻有轎車市場的20%,在其它國家比例更低,尤其歐盟日本都強調環保,嚴厲限製大排量汽車尤其是卡車,美國的卡車出口對平衡貿易基本是杯水車薪。

B. WTO:如果說貿易汽車壁壘的受益者還隻是歐盟和日韓等盟友,WTO則是美國向幾乎全世界打開了市場的大門。WTO誕生於冷戰結束後,但其思想根源卻可以追溯到美國的傳統精神。美國建國以來有兩種根深蒂固而又相互矛盾的思想:孤立主義和傳教士精神。前者主張固守美洲,少管世界的事情,而後者則認為美國是山巔之國,有著向他國人民傳播價值觀念的義務。二戰以前,孤立主義是美國的基本國策,而傳教精神以個體的方式存在,如遍及世界的美國傳教士,二戰之後剛好相反,主要以國家的力量來輸出美國的價值觀,而孤立主義則退縮到保守派民眾的內心。所謂窮則孤立主義(收縮),達則傳教士精神(擴張)吧。曆史的年輪轉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當時美國國力顯然到了傳播美國價值觀的周期,彼時的民主黨克林頓政府,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戰後幾十年的和平發展讓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念普遍左轉,尤其是大學和新聞媒體幾乎完全掌握在自由派手中,他們的基本理念就是人類大愛,沒有國家的邊界,終極目標則是世界大同,而統一的生產和市場,則是世界大同很好的起始點,在美國主導全球經濟統一的同時,世界人民也將逐漸接受美國的價值理念---典型的例子是,克林頓總統在國會解釋接納中國加入WTO時說:經濟的發展會逐漸改變中國的政治體製。其次,WTO的建立當然也有著現實層麵的霸權思想,那時邪惡的蘇聯帝國已經垮台,信息革命的爆發,讓美國的新經濟產業突飛猛進,國力空前強大,美國的精英階層便勾畫著一個鞏固霸權的新方式:美國把落後的傳統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自己則發展高科技產業,前者為全世界生產低端產品,而美國則引導高利潤的新興產業,由於產業維度的差距,美國自然在經濟上能保持霸主地位。所以無論從現實還是理想上來說,WTO的成立和發展都符合那時美國精英對未來世界的期望。

但執行層麵的WTO體係卻有著先天的缺陷:(1). WTO並不是一個所有國家真正開放市場的自由貿易體係,它在條款設計上就偏向於發展中國家,允許它們保護某些產業,越發達的國家保護的產業越少,最發達的美國關稅最低,幾乎沒有產業被保護。 (2).WTO允許一定程度的政府補貼,如前文所說,歐盟對汽車產業的補貼幾乎完全排除了其它國家產品的進入,雖然WTO反對出口補貼,但對如鋼鐵,光伏等很多產業靠著政府補貼橫掃世界市場無能為力。(3).WTO申訴機製效率太低,需要足夠的證據,動則一個案子從申訴到判決需要三,四年時間,很多被侵權的公司甚至撐不到等到判決就倒閉了,而很多違反條例的公司賺了一筆,然後關閉公司,重新再開一個公司繼續違規,讓WTO條例名存實亡。(4).WTO對違規國家懲罰太弱,可能WTO創建者認為成員國都有著契約精神,所以WTO沒有對屢次嚴重違規國家的開除機製,這在客觀上助長了某些國家肆無忌憚的違規,要打官司就一個個打唄,反正WTO申訴的效率低下。(5). WTO構建了全球統一的生產和市場體係,但沒有統一的稅收和財政體係,注定會導致發達國家的傳統產業工人受到巨大傷害。當然,WTO最大的弊端還是導致巨額的貿易逆差,作為全球化理論基礎的比較優勢理論,忽略了長久貿易失衡帶來的重大影響。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都可能產生貿易順差和逆差,而在WTO體係進行貿易的國家多達100多個,必然會產生巨額的貿易逆差,而有著巨額貿易逆差的自由貿易如何持久? 

全球化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個好東西,除了美國。隨著WTO的建立和發展,大量其它國家的商品毫無阻礙的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受到的衝擊越來越大。無論從土地能源價格,還是運輸或稅收甚至人工來看,美國汽車(再次強調:不是美國品牌,而是所有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包括德日在美生產的汽車)本來相對歐盟和日本有成本比較優勢(後文詳細敘述),但前文所述,歐盟的補貼和日本的非關稅壁壘把外國車擋在市場外,而世界最大的中國汽車市場更壁壘森嚴,於是汽車反而成了美國逆差最大的產業。相對強勢的產業無法進入其它國家的市場,而弱勢的低端產業幾乎全搬到新興國家,約6萬個工廠搬出了美國,2000年美國有1700萬製造業工人,2011年降到了1170萬人左右,全球化讓美國製造業工人減少了500多萬,將近三分之一的製造業被轉移,直接受到影響的約1000萬人(以每個家庭兩個人計算),而間接受到影響的服務業如餐飲,零售等行業,高達數千萬人,美國大量中產階級失去了工作機會,尤其是鐵鏽帶製造業地區,以橄欖球社會結構著稱的美國社會,中產階級比例竟然在2015年曆史性降到了50%以下。

伴隨製造業轉移的不隻是工作機會的流失,還有貿易逆差。自由貿易體係有一個基本觀點: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區能成功運轉,必要條件是體係內必須有一個純進口的消費國,否則生產的產品賣給誰?東盟的不成功在於都是一群賣貨的,沒有消費者,而歐盟的困難則在於最強大的德國是生產者,而消費者是相對較弱的其它國家,生產和消費的循環反了,很難說成功。WTO內的純進口消費國是美國,承擔著巨額的貿易逆差,到2017年,美國對中國逆差3750億美元,對歐盟逆差1500億美元,對墨西哥逆差710億美元,對日本逆差690億美元,對越南逆差380億美元,對韓國逆差230億美元---毫不誇張的說,美國以將近8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支持著全球化的運轉。不同的國家對開發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落後的國家當然需要開放,學習先進國家的長處,縮小差距,但對先進的國家來說,開放的期望並不是那麽迫切,因為外界給不了它技術和資金等,相反世界的扁平化隻會造成技術和資本的擴散,讓領先的幅度減校1890年的清王朝封閉隻會讓它越來越落後,但1890年剛超過英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工業國的美國繼續孤立主義,20年後卻更強大,1910年(一戰之前)工業產值超過了英法德三國之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開放唯一的好處是外部的市場------但現在美國有著巨額的貿易逆差,從其它國家得到的市場,遠少於自己貢獻給其它國家的市場,所以美國幾乎是一無所獲(當然跨國資本家例外)。

當然,很多人說全球化給美國帶來了便宜商品,穩定了物價。中國專家估計,來自於中國的便宜商品每年為美國家庭省了800億美元,以一億個家庭計算,折合每個家庭每個月70美元。美國有4000多萬貧困人口(他們有工作,隻是收入太低)領取食物券,每年收入收入低於2萬甚至1萬美元,而美國製造業崗位年收入至少在3萬美元以上,換句話說,如果這些工作不轉移,很多家庭每個月至少可以增加1000美元的收入---決定生活水平的不隻是物價,更重要的是收入。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過去二十年物價不停上漲的中國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而物價基本不變的美國生活水平也基本不變,因為除去通貨膨脹的因素,美國大多數人二十年實際收入沒有增長。

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更大危機是社會的分化。高科技產業和華爾街全世界賺得盆滿缽滿,而美國的藍領工人是此輪全球化的最大失意者,他們沒有能力進入高利潤的金融業或高科技產業,即使經過培訓,美國的金融業或高科技產業也無法再吸納這幾百萬製造業工人,等待他們的隻有失業或更低級也收入更低廉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框架內,美國無法解決分配問題,因為政府無法向跨國公司的海外生產環節征稅。首先,稅收有著屬地原則,美國有何理由和方式向上海通用或蘋果/富士康收稅?其次,這些公司的海外生產在美國本土以外,相應的財務也在美國體係之外,美國如何收稅?第三,美國對這些跨國公司能收稅的唯一理由是,它們是總部在美國的所謂“美國公司”,它們把總部從美國搬到某個免稅的小島,就能完美規避,第四,即使能收稅,這些海外生產將繳納雙倍收稅(生產所在國和美國),成本大幅上升,也就沒有了搬遷生產的動機,全球化也就名存實亡。美國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這些商品進入美國的關稅,但關稅的比例早在wto就規定好了,美國如果提高關稅,就是貿易戰----這是為什麽川普選擇貿易戰這種方式來改變貿易協議的原因。川普的當選,既有著希拉裏大意的偶然因素,更多的則是在價值觀念上保守派對奧巴馬極左政策的回擊和在經濟上藍領工人對過度全球化的反抗。在2016大選期間,幾乎所有的的資本家都反對川普,尤其是高科技行業和華爾街,矽穀唯一支持川普的投資者Peter Thiel被開除gay籍(他是同性戀),華爾街很多公司則規定,凡是支持川普的員工一律被開除,川普絕大多數的資金來自於50美元以下的小額捐贈。所以川普在大選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認為是工人贏了資本家,而川普的貿易戰不隻是他長久以來的理念,也是對自己支持者的回潰川普的態度非常明確,在發動貿易戰前夕,2017年11月訪問中國和隨後的APEC會議上都說得很清楚:美國在上一輪的全球化中錯了也輸了,美國認了,不責怪任何其它國家,“是前任政府的責任”(川普語),但現在重新開始,修改貿易協議,平衡貿易逆差。

當然,直到今天當年推動WTO的政客們也不會承認錯誤,前些天克林頓的貿易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接受采訪時說:WTO本身並沒有錯,雖然有些規則需要修改和完善,但川普動用貿易戰是不對的,而應該和其它成員國通過談判解決----老太太難道不明白:貿易的好處已經被那些國家嚼碎吃進肚子裏了,沒有貿易戰做為手段,僅僅通過談判如何讓它們吐出來?川普給那些國家領導人跪下,也許他們都不會看個正眼吧?當然也許會有某個心軟的盟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剔剔牙,扔出一塊骨頭扔在川普麵前:嗟,來之食。

美國貿易戰的壓力讓很多國家忙於簽署地區自由貿易協議以抗衡,尤其是日本,連續簽署了與環太平洋國家的CPTPP和與歐盟的EPA。但如前所說,任何一個成功的自貿協議,都必須要有一個純進口的消費國,這兩個協議的消費國在哪兒?前者可能大多數國家還希望日本做消費國,但日本還指望為自己的產品找國際市場,後者歐盟和日本是同質化競爭,互補的空間很小,而且都是出口國,誰願意讓出自己的市場?其實世界前四大經濟體中,隻有美國每年純進口8000億美元,而中日德都是出口國,從這個角度來說,任何大型自貿協議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都很難成功運行,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曾經感歎說:美國如果去全球化後,世界會發現全球化的確玩不起來了,我們現在都在美國的貿易航母上---這也是川普有持無恐發動貿易戰的原因。進一步來說,即使現在其它國家有意願想取代美國的地位做貿易巨額逆差國,也很難實現,因為這涉及到美元霸權。外儲最多的中國除去外債,大約有不到2萬億美元的家底,以美國現在8000億美元的逆差規模,不到3年就會全部清零,後麵怎麽支付呢?除非人民幣取代美元地位成為主導國際貨幣,但這條路即使實現也非常漫長。美元霸權最重要的基礎,是美國強大的經濟科技軍事力量和國家的信用,另外還有對中東王爺們的保護能力,如果化石能源不被大規模取代,除非美軍被趕出中東,否則美元霸權的基礎無可動搖---所以無論其它國家簽署多少貿易協議,川普穩坐釣魚台,因為現在隻有美國有能力做大型自貿協議的純進口國。

最後,美國主流經濟學家也是WTO體係的重要推動者。不知從何時起,主流經濟學家成了天然的左派,他們考慮的出發點不是美國的利益,而是全球的利益,全球化成了主流經濟學家的“政治正確”。他們覺得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和產業的重新配置,會提高全球範圍的生產效率,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生活水平,至於美國利益受損,那不是他們關注的。他們辯解說,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是因為美國人過度消費和儲蓄率低---美國人的消費習慣已經至少上百年了,為什麽以前沒有貿易逆差?至於儲蓄低,現在47%的美國人收入達不到繳個人所得稅的基準線(2012年羅姆尼一句“47%的人不會支持我,因為他們不交稅”引起軒然大波),拿什麽去儲蓄?大選前夕,2016年11月1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包括8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370名經濟學家聯署的公開信,呼籲選民不要投票給川普,因為他會對經濟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53934,中文新聞在http://www.sohu.com/a/118384797_460385)。另外還有經濟學家恐嚇民眾:川普上台會導致美國股市大跌。結果川普當選後,股市一直牛市不斷增長到2018年下半年由於美聯儲不斷加息才停止,而經濟增長在川普的第二個季度就恢複到了3%以上,這些經濟學家卻大多像從人間消失了一樣,隻有著名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格曼堅持在《紐約時報》專欄每周兩罵(每周兩篇稿子),被川普2018年初頒發為FAKE NEWS獎第一名。當然更有趣的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在清華大學為川普的貿易戰向全世界道歉----嗯,經濟學家們心懷世界,除了美國。 唯一有點感悟的主流經濟學家或許是前任財政部長和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做為鐵杆的川普經濟政策批評者,他在花兩周時間 陪妻子開車從芝加哥到波特蘭橫穿美國中西部後,目睹了傳統工業區的荒涼和人民生活的疾苦,2018 年 10 月發表了一篇文章開始“重新發現特朗普的美國”:我們途經的稍大的城市包括愛荷華州的迪比克(Dubuque)、懷俄明州的科迪(Cody)和蒙大拿州的博茲曼(Bozeman)。我們開車經過了一些浪漫的“鬼城”,但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荒廢的咖啡館、加油站和旅館。地廣人稀的現象似乎不僅存在於農村,也存在於城市。我們參觀的每一個景點都有足夠的停車位,車位數量都是到訪遊客數量的 10 倍。在這次旅程中,我親眼目睹了在美國不同地方,人們的生活方式多麽截然不同。我開始比過去更深刻地理解,在與土地的聯係更為緊密的小地方,那些祖祖輩輩過著同樣生活的人們是什麽樣的。(http://www.******.com/news/2018/12/05/7877594.html)…如希拉裏說過:他們離那個階層太長時間了,根本不了解普通人的生活。有人生活是為了理想,有人則是在生存線上掙紮。

現在對貿易戰的結果做任何預測都還太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不出大的意外,世界貿易和經濟的格局在未來幾年將會被改寫。

C. 三零政策:所謂“零關稅,零補貼,零貿易壁壘”的三零政策,是川普提出來和歐盟談判的條件。再次強調:川普希望恢複的是美國製造業,而不是美國品牌,美國製造業包括在美國設廠的所有其它國家跨國公司。川普認為,美國製造業的效率很高,隻是因為不公平的貿易條款,美國單方麵的開放市場才讓製造業大規模外流,並帶來巨額貿易順差。川普政府堅信,如果雙方都實行三零貿易政策,美國製造業仍然會有著強大的競爭力

美國製造業最大的優勢是土地和能源成本。美國幅員廣闊,三麵臨海,北邊的伊利運河直通東海岸的紐約,將五大湖和大西洋連接起來,對外貿易便利。廣大的平原不隻適合於大規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也是發展製造業的良好環境。相對大多數工業國家來說,美國的土地價格極其便宜,加上地方政府的各種優惠,有時幾乎是白送,從北部的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到南方的南卡羅來納州和阿拉巴馬州,各種工廠星羅密布,見證著著美國製造業百年的發展。美國的能源價格可能是工業國中最低之一,石油的價格隻有英法德國的一半不到,天然氣相對價格更低。美國工業用電平均價格約6.9美分/KW,低於日本的約16美分/KW,德國的14美分/KW,瑞士的13美分/KW,法國的11美分/KW,中國的10美分/KW,在20個工業國中位居18位,僅高於瑞典和南非(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11403)。 而且隨著頁岩油革命,美國在能源價格方麵的優勢會越發明顯。順便說一句,美國人對能源的浪費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美國公司和學校一般夏天空調18oC,冬天暖氣20oC,讀書的時候夏天外麵將近40oC的高溫,穿著T恤在辦公室裏感覺太冷,經常要出去散步加加溫,而冬天則覺得悶得難受,必須時不時的出去透氣。至於小區的房子,每家有專門的中央空調機房,200到300甚至400平方的房子,大多人夏天基本從來不關掉空調,冬天幾乎從來不關暖氣。即便如此,美國的電力仍然過剩,頁岩油革命後,短短幾年間天然氣就增加到美國發電的33.8%(2016年),超過煤炭成為發電結構中的第一來源,但同時由於市場容量所限,關閉了差不多同等容量的其它能源發電。毫不誇張的說,如果需要美國可以在三到五年,可以將發電量翻一番。

美國製造業在運輸和稅收成本方麵也占據一定的優勢。或許有人不知美國的鐵路裏程數仍然多於中國,長達20萬英裏(高峰期40萬英裏),雖然遠不如中國鐵路現代化,但做為貨運足夠了。從芝加哥到休斯頓,帶著100多節貨運車廂的火車時常可見,極大的降低了美國的貨運成本。其實美國的基礎設施仍然很不錯,即使與中國比較也毫不遜色。世界經濟論壇(WEF)去年9月發布的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美國的基礎設施在全球排名第10,而中國排在第46位.具體來看,道路質量上,美國排在第10位,中國排在第42位;鐵路基礎設施質量上,美國排名第10,中國排名第17;港口基礎設施質量上,美國排名第九,中國排名第49位;航空基礎設施上,美國排名第九,中國排名第45;(美國基礎設施真有特朗普說的那麽差嗎?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18-02-12/doc-ifyrmfmc2073434.shtml)。而在稅收方麵,川普的稅改將公司所得稅率從35%降到了21%,綜合稅率降低到30%左右,遠低於世界國家平均40%的綜合稅率。相對德國52%,日本49%,中國67%的綜合稅率(http://www.sohu.com/a/209423303_260512 ,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08/1169398.html),美國給製造業的回歸創造了不錯的環境。

在人力資源上,美國仍然有著優勢,美國的年齡中位數不僅低於歐洲主要工業國和日本,也已經低於中國。美國有著5000萬拉丁裔,絕大部分來自於墨西哥,雖然遭到金燦榮政委的經常貶低,但墨西哥是一個每年出口美國超過3000億美元的製造業大國,再加上鐵鏽帶因為全球化而失去工作的白人,美國的製造業總體並不缺乏人力資源,而且如前文所說,現在美國有4000多萬人領食物券,年收入低於兩萬美元甚至一萬美元,製造業崗位則一般都在三萬美元以上,對這些低收入人群有著強烈的吸引力,隻是需要適當的培訓而已,就如當年的中國民工和現在的越南工人需要適當的培訓一樣。

美國的人力成本相對歐盟高,但美國工人時間更長。德國工人每年平均工作1047個小時(很詫異),法國工人每年工作1505小時,美國工人每年平均工作1920個小時(https://item.btime.com/m_90e84e1dec586ed51?page=1),雖然少於日本工人的2080小時,但差距不算大。相對於中國工人,美國工人的效率更高,2016年1200萬美國工人創造了3.6萬億美元的工業產值,人均約30萬美元,而中國超過1億工人創造的工業產值約4.6萬億美元,人均約4.6萬美元,美國工人效率大約是中國工人的6倍。相比於2008危機之前,美國大多行業如汽車,石油等都廢除了負擔極重的pension退休計劃,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401K,極大的降低了實際人工成本。而且美國的勞動力人口在持續增加,歐盟和日本則麵臨嚴重的老年化,中國大致也如此,因為嚴厲的計劃生育,2013年勞動力數量就開始減少,到2017年已經總共減少了578萬(www.ce.cn/xwzx/gnsz/gdxw/201901/03/t20190103_31173951.shtml),在未來幾十年,這種基本趨勢都不會改變。美國勞動力的最大短板在於人口不夠集中,美國人一般不會背井離鄉打工,所以一個工廠建立在某個地方,周圍的年輕人肯定不夠,會招入一些老人(但年輕人比例肯定遠高於老人,然後就被演繹成工廠裏都是老頭了)。但隨著聚集效應,如果製造業持續回歸,應該會有更多的人口流向工業城市。

總體來說,美國製造業回歸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根據美國勞工部信息,2018年美國製造業新增就業28萬,過去兩年製造業新增就業超過50萬,而製造業人數在川普上任的2017年之前是在繼續減少。如果真的達成了三零自貿協議,美國的製造業將重新充滿活力----除了愛國情懷,日德汽車產業資本家沒有任何理由不會把工廠從本國搬到美國,但對資本家來說,愛國情懷又值多少銀子?當然在現實層麵,真正的三零政策不可能完全實現,歐日也知道自己的劣勢,沒有各種貿易壁壘,高端麵臨美國打壓,中端要和中國競爭,歐日製造業可能會被掏空。但能在哪個點上和美國人達到平衡,取決於雙方以各種方式的較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