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marky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克談天下(196) 穀歌微軟和甲骨文LG

(2021-04-07 19:21:48) 下一個

最近的科技界有點忙,而很多的新聞可能是超越了新聞本身,有點預示未來的前景,今天就來梳理一下,發表一點自己的感想。

第一條引起廣泛關注的科技新聞是,穀歌和甲骨文對Java  API版權糾紛的史詩級訴訟,在纏訟了11年後,終於落幕。美國最高法院以6比2的投票裁定,穀歌在Android操作係統中對甲骨文Java API的有限複製構成合理使用。此案的裏程碑意義重大,解決了涉及計算機代碼類型受美國版權法包含的問題:對API的合理使用,並不構成侵權。

穀歌與甲骨文版權糾紛案大翻盤穀歌反敗為勝- YouTube

對於非軟件專業人士,可能不太懂得什麽是API,更加搞不清楚,這個判決對於整個電子行業,乃至於整個高科技行業會有什麽影響,那我就來做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來設法解釋一下什麽是API,然後這個判決的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API就是接口或是通道,負責一個程序和其他軟件的溝通,本質是預先定義的函數,讓多個軟件模塊可以方便溝通。讓我們用一個生活中的小例子來給非軟件人士解釋一下什麽是API。如果你去KTV唱歌,我們都會用一個點歌機點歌,而被點好的歌曲會依照順序被播放出來,但是KTV最開始出現的時候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點好的歌曲通常是有個DJ專門找好DVD,然後播放出來,換一首歌就很有可能要換一個DVD的,現代版的KTV中的點歌係統就是用到了API,通過API把用觸摸屏點好的歌送給後台係統,後台係統就會把歌曲找好,生成播放曲目並自動播放。API可以說是現代軟件行業的一個創舉,極大的方便了軟件的通用性和可用性,而且大大減少了重複開發,降低了軟件的開放成本。

Getting Started with the NSX SD-WAN by VeloCloud API - Lostdomain

如果這個案件的結局是甲骨文勝訴的話,那麽全球各地的軟件開發人員,尤其是開源開發人員,都將遭受打擊,影響的絕不僅是Google而已。

甲骨文對Google的訴訟,皆與其並購Sun Microsystems所的繼承Java資產有關。在Java的早期,即1990年代,Sun麵對的市場是Microsoft巨獸,因此本能地抓住任何有前景/錢景和可標準化的東西,積極發展,以便在Microsoft為大的市場中受益。Sun也明智地預見了對Java的威脅,並圍繞Java建立了一個複雜的版權,專利和商標壁壘係統。

後來,微軟也確實試圖“擁抱和擴展” Java時, Sun成功地起訴了微軟,要求其支付巨款並停止。把時間快調10年,市場已經完全改變。微軟的人設是一個壟斷者,走上了由IBM反托拉斯解決方案之後的道路 — 高層的過時官僚體製,市場的法律行動風險,曾幾何時,微軟已經不是叢林中最大的猛獸了,而被快速發展的穀歌所取代。穀歌有係統地開辟一條生財新道路,其中最重要的就建立安卓係統。移動設備平台,其核心是Linux,但以Java為神經係統。

Google策略的關鍵部分,是讓Android可免於阻礙地在世界各地使用。穀歌對每況愈下的Sun Microsystems的任何緊密關係都保持警惕,避從Sun獲得Java許可。因為這樣做的話,幾乎肯定需要付出某種形式的每台設備使用費,這表示采用Android的設備需要追蹤並付費使用。如果不用許可的話,穀歌就可以繞過陷阱。

為了做到這一點,Google從Sun的Java團隊聘請了許多關鍵人員,並投入了大量精力。由於Java使用“虛擬CPU”運行程序,因此Google為Android購買了虛擬機,目的是避免獲得Sun的所有JVM專利。 Google對實際的Java語言和編程接口感到更加放鬆,因為軟件行業公認,編程語言和接口不能享有版權。 Google使用獨立實現的代碼來支持這些編程接口,也避免使用任何Java商標,從未將Android推廣為Java平台。

事實上,Sun首席執行官喬納森·施瓦茨(Jonathan Schwartz)歡迎Android將Java推廣為開發平台的新工具。但是,Oracle的文化有所不同。在收購Sun之後, Oracle律師就開始忙碌了。尋找訴訟的接口。

Google誕生於一個將軟件專利視為社會病態的世代,但Google收購防禦性專利組合的步伐很慢,按照同行標準來看,防禦力不佳。而甲骨文擁有大量的軟件專利,都是通過自行開發和收購獲取的,其中包括Sun,而Sun本身也擁有很好的防禦性專利組合。當甲骨文對穀歌提起訴訟時,可以說是傾巢而出,指控穀歌侵犯了專利和版權,而其訴諸多項專利中的多項權利要求,給案件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以至於法官稱之犯規,並限製了可提出訴訟的專利數量和這些專利權的索賠要求數量。Google則拿著專利清單,一一挑戰挑有效性及索賠無效。隨著專利有效性的取消,此案的潛在損失越來越小,對Google來說隻是零頭。雖然法官下令兩家公司的高管出席和解聽證會,但是破局了。

而甲骨文仍然保有一些專利權利要求,希望藉此讓法院下令禁止發布安卓係統,迫使穀歌支付權利金。這對Android不利。如果甲骨文獲勝的話,將樹立法律先例,使平台供應商的控製行為合法化,並在軟件開發中引入複雜且不受歡迎的法製。頭文件和功能原型將需要版權聲明和相應的版權許可。開源開發人員需要檢查他們使用的頭文件上的開源許可證是否與其軟件上的開源許可證兼容。整個科技開發將回到複雜和混亂將的世界,這將恐懼,開源軟件開發不再自由。

MediaTek Bug Actively Exploited, Affects Millions of Android Devices |  Threatpost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的獨有現象。在歐洲大陸的法律斷定,編程語言和接口不太可能具有版權,即使有版權保護,但如果法律的侵權目的是為了互操作性,則寫入法律的例外情況也會使版權被忽略。甲骨文獲勝的話,有可能損害美國的整個技術行業。這就是為什麽此案引起人們極大興趣的原因。在Android上支付使用費的需求將改變移動市場的整個特征。但這不僅關係到相關的公司和技術。編程語言和編程接口確實具有版權的先例,將影響幾乎所有的人。

第二個新聞就是上麵提到的和甲骨文也有過恩怨情仇的微軟,世界第一大的軟件公司,當然現在也是軟硬雲兼施。

3月31日,美國陸軍宣布,授予科技巨頭——微軟公司一份高達219億美元(約合1437億元人民幣)的合同,該公司將為軍方提供至少12萬套增強現實,也就是AR設備。這份價值219億美元的合同是微軟上一次所得美國陸軍增強現實合同的續篇。2018年,微軟得到美國陸軍價值4.79億美元的合同,為軍用AR設備製造原型機(軍用版HoloLens 2)。美國陸軍在聲明中表示,該頭戴設備使士兵能夠在統一係統中戰鬥、排練和訓練。當時軍方發言人透露,該合同期限分為兩段,分別為5年的基準期限和5年的可選期限。

從外觀上看,微軟為軍方定製的這套設備類似連接了護目鏡的頭盔,實際上就是一種混合現實頭戴式顯示器,或集成視覺增強係統(IVAS):通過增強現實和機器學習技術,將圖像疊加於士兵的現實視野,可幫助士兵找準目標,甚至無需移動就能看見拐角的情況。

在模擬攻占房間的訓練中,士兵們可以看到敵方目標的全息影像;還可以觀看訓練過程重放,尋找其中的錯誤。此外,這套設備可通過網絡相互連接,坐鎮基地的指揮官能夠實時地看到士兵們看到的情況,士兵們也可以接收無人機等拍攝的實時畫麵;設備內安裝了人工智能芯片,能實時追蹤士兵眼睛和手的動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研發人員還利用護目鏡測量士兵體溫。

微軟拿下美國軍方大合同,員工卻不滿:工作不是為了研發武器|美國陸軍|武器|微軟_新浪科技_新浪網

美國陸軍副參謀長約瑟夫·馬丁曾表示:“我們將所有配備IVAS的士兵都納入到傳感器數據采集係統,以便與更大的網絡共享信息。”美媒表示,新型頭顯設備與美軍現役型號相比,性能提升了一大截:從夜視係統中看出去的景象不再是圓圈狀,而是完整的180度視野。隻需轉動一個旋鈕,熱成像技術就能完成目前的夜視鏡無法完成的工作。如果再給步槍裝上觀察鏡,士兵們的安全性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對於微軟此次與美國軍方在AR設備上的合作,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目前AR設備在消費級市場中並未引起浪潮,就算是微軟這類巨頭公司,訂單量也不容樂觀。通過兩次與軍方的合作,共簽訂價值近230億的長期合同,對微軟來說,除了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外,還可獲得在消費級市場中無法得到的數據資源。”

微軟近年來與美國軍方合作密切。除了為軍方開發VR設備外,在2019年,微軟還贏得了美國國防部價值100億美元的雲計算服務合同。微軟正在成為美軍武器裝備領域的一個重要玩家。《華盛頓郵報》認為,微軟正在成為美軍武器裝備領域的一個重要玩家。

不過,與軍方的頻繁合作卻在這家科技巨頭內部引發了不小的分歧。在2018年簽訂那份價值4.79億美元的AR設備開發合同時,就曾引發了部分微軟員工的強烈不滿,請願要求微軟取消合作,並停止開發與武器相關的技術。而在贏得美國國防部100億美元的雲計算服務合同之後,一些微軟員工要求微軟推遲履行該合同。這些員工在公開請願書中表示:“我們的工作不是為了研發武器,我們要求在如何利用我們的工作成果方麵擁有發言權。”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曾為陸軍AR項目辯護,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做出的決定是基於原則性的,我們不會阻止我們民主選擇的機構使用科技來保護我們所享有的自由。”與此同時,美國陸軍表示,AR技術可以幫助士兵瞄準敵人,防止平民被殺害。

第三個重要的科技新聞就和美國沒有直接關係了,而是來自南韓的LG。

韓國LG電子株式會社5日宣布,因其手機業務持續虧損,企業決定縮減手機生產和銷售規模,7月底徹底停產。這意味著LG在經營26年手機業務後,最終放棄了這塊市場。

據路透社報道,LG將成為第一個決定完全退出手機市場的大品牌。其他風行一時的國際知名手機品牌如諾基亞、HTC、黑莓等雖然風光不再,但沒有一家計劃完全撤出這一市場。

商業熱話】LG即將退出手機市場,回顧8款經典LG手機| 新聞- Yahoo雅虎香港

韓聯社報道,LG在發給韓國監管部門的聲明中說,其智能手機業務自2015年二季度以來連續虧損,去年累計損失達5萬億韓元(約合44億美元)。退出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後,LG希望集中資源開發其他新興增長領域,比如電動汽車零配件、物聯網設備和智能家居用品。智能手機業務目前是LG五大業務板塊中最小的一塊,僅占企業收入來源的約7%,預期到7月31日實現停產。關於手機業務部門員工去向,在韓國的員工將轉移至其他業務部門和下屬分支部門,其他地區的分流安排將由當地分公司決定。

LG留它在4G和5G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利與核心研發團隊,也會繼續研發6G通信技術。就今後是否會對外授權使用其專利,LG說尚未決定。韓聯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LG曾與越南溫納集團、德國大眾集團商談出售手機業務,但條件談不攏。

LG1995年成立手機研發部門,曾經也以超大廣角攝像頭等創新設計引領市場。2013年,LG曾成為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製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但在那之後,LG旗艦產品係列出現軟件和硬件故障,加上係統軟件更新慢等弊端,使LG手機逐漸失去消費者青睞。分析人士還說,LG在營銷方麵水準欠佳,競爭不過同類品牌。按照美國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的估算,LG智能手機銷售量目前僅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左右,排第九位。LG去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000多萬部,而同樣出身韓國的三星出貨量達到2.56億部,排名首位。

LG手機目前在北美市場占有率為10%,是這一地區的第三大品牌。撤出後,這塊“蛋糕”估計將被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吞食”。韓國現代重工投資證券公司分析師高義永(音譯)說,由於LG在美國主打中端產品,而三星中端產品線比蘋果豐富,可能在吸納LG用戶方麵相對有優勢。另外,LG當前在拉丁美洲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五。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LG退出拉美可能使三星和中國品牌受益。

我也算是IT的專業人士了,所以有資格做一點專業的評論。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和傳統產業不同,高科技行業的公司,不論規模大小,市場占有率多寡,都有一個18個月生存定律,那就是隻要18個月,一個高科技公司就可以從行業翹楚淪為關門破產,而曆史上的王安電腦,諾基亞,黑莓等等當年如日中天的公司都會因為一個或幾個錯誤,而葬送了整個公司。其中的原因當然很多,除了行業壁壘高,投資巨大,而且技術發展麵臨不斷的選擇,市場變化莫測等等,即便是今天蘋果公司,當年在90年代中期也是有一段苟延殘喘的階段,幾乎破產。

那這個就可以很好的解釋最近的這幾個科技新聞,甲骨文就像一個曾經富甲一方,家財萬貫的老財主,當互聯網開始革命時,它還躺在過去的巨大市場份額上打瞌睡,直到穀歌,亞馬遜等一大批新生的互聯網公司跨界顛覆了以前的軟件霸主,甲骨文才如夢初醒,可惜的是,甲骨文並沒有在開發上加大力度,而是大批的雇傭律師,希望彎道劫車,從穀歌微軟等企業開始下手,但是十幾年後,美國最高法院判決甲骨文敗訴。基於這個判決,可以預見開源軟件會繼續蓬勃發展,甚至可能迎來更大的春天。

甲骨文憑借低估值走高,增長前景仍可期- 華爾街日報

對比甲骨文,另外一個軟件行業的老大,也是老財主微軟,在印度裔CEO納德拉的帶領下,突出重圍,先後在雲服務,VR,Surface等多個方麵贏得的巨大的市場,可見,巨無霸並不都是行動遲緩的恐龍,也可以成為創新科技的溫床,關鍵還在於公司的發展思路和決策。

在微軟的美國國防部合約中,我們也再次看到了DOD(美國國防部)對於科技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稍微了解一點互聯網曆史的可能也會記得互聯網的由來,互聯網的主要前身為阿帕網。1974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的羅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學的文頓·瑟夫開發了TCP/IP協議,定義了在電腦網絡之間傳送信息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絡核心協議由網絡控製程序改變為TCP/IP協議。ARPA網使用的技術(如TCP/IP協議)成為了以後互聯網的核心。其它的包括GPS在內的很多現在民用化的技術,也都是最初從DOD的項目衍生而來,基於DOD長期采用的模式都是和大學,企業緊密聯係,共同研發的模式,讓DOD的很多項目都是前緣的黑科技,而VR技術也有可能因此出現技術上的突破。

最後還要提到LG,從LG的公告可以看到,盡管LG智能手機的名氣不小,但是可以看到它始終無法成為LG的主要利潤來源,甚至因為投入研發的費用高企,而成為賠錢的包袱。手機和汽車一樣,屬於一種剛需很大,市場競爭激烈,產品更新換代很快速的產業,對於企業的研發能力,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資金配置等等都有極高的要求,而且很容易形成贏者通吃,規模效應非常明顯。以現在LG手機的市場規模和研發能力,包括LG的整體盈利能力,如果要維持手機部門估計還是有可能,但是壯士斷腕也是一個企業在必要的時刻做出的艱難選擇。

最前線|市場機構:2020Q4蘋果手機出貨量重返全球第一,華為首次跌出前五|智能手機|oppo|三星|vivo_網易訂閱

拋開技術層麵,LG手機的關門還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美韓的夾擊,中高端市場傳統上是蘋果,三星的主戰場,而最近幾年,華為也加大力度,後麵的OPPO,VIVO,小米也在中端手機市場發力,LG手機的消失可以說是中國製造業從低端向中端上移,從而占領更多市場的一個標誌性記錄。

最後,在本文就要完成時,看到另外一個科技新聞,東芝公司7日表示,已收到私募股權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的收購要約,涉及金額預計超過2萬億日元,這成為近期海外機構對日本企業收購風潮的最新案例。

公開資料顯示,在東芝的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公司破產後,這家日本企業集團於2017年籌資數十億美元以加強資產負債表,自那以來,外國股東在該公司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為了緩解財務壓力,近年來東芝瘦身不斷,已經將NAND Flash業務出售給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牽頭的財團,交易價格180億美元,後續又將筆記本業務出售。

此次東芝收購案正逢另一家美國投資機構KKR加大布局亞洲項目,其意向也顯示出對日本企業的興趣。據日經新聞社報道,KKR於6日宣布,以總額150億美元設立以亞太地區企業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在以亞太地區為對象的基金中創出曆史最大規模。基金的部分資金將投向日本,圍繞日本企業的收購競爭將更加活躍。據悉,這是KKR第4隻投資亞洲的基金,金額與2017年設立的基金(93億美元)相比增加6成,募集金額超過了當初的目標。

海信129億日元收購東芝電視中國公司吞噬日本電子業

還記得八十年代,日本企業在家用電器,汽車,工業設備等等很多行業都做到了世界領先,而過了不到三十年,曾經世人皆知的日本名牌,比如夏普已經被電子代工的龍頭鴻海收購,三洋已經並入鬆下,現在東芝也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對比中國製造的大踏步向前,向上,日本製造更多的是整合和向下。

總結一下,甲骨文代表的老式軟件巨人正在逐漸讓位給穀歌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巨頭,而微軟進行的自我革新算是一個老樹新枝的例子,開源軟件在案例法的保護下可以更加高速發展,LG為代表的中端製造業正在被中國的一大批企業超越和替代,而以東芝為代表的老式日本企業會成為以美國為代表的金融巨鱷的目標,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美國的金融巨鱷並不是代表美國政府的意誌,來實現美國製造的複興,而隻是利用美國大規模低息債務的流動性,進行全球布局謀取利益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有人問為什麽美國金融私募對一家有些日暮西山的日本企業更加感興趣,而不是新興國家,比如中國的科技企業。我想在裏麵有些誤解,一是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仍然是被關注的目標,但是因為中國的STARTUP泡沫虛高,甚至是最有錢的私募都覺得太貴,無法下手,二是,最近十年左右,大批的外資投入中國高科技企業,或是做競爭性投資,輸得屁滾尿流,所以現在也會更加謹慎,三是,中美關係緊張,讓投資高科技成為一個大國博弈得戰場,雙方投資都會有限製,屬於高風險標的,不如投入一些民用民生安全(比如什麽食品,飲料等等)。
Timberwolf 回複 悄悄話 不錯的文章。
想當年,WALKMAN在世界上特別是年輕人群體中受歡迎程度不亞於今日的蘋果手機。科技發展大浪淘沙,誠如是也。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馬克的文章都是個人觀點,盡量客觀公正,不帶入自己的個人喜好,希望大家評論時也是就事論事,不要發表太多情緒化的留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