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緒緣起,感懷執念,聊以盡興。
正文

【曆史】曆史的隱瞞與改寫行為

(2020-08-18 20:11:42) 下一個

書籍:The Untold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為 Oliver Stone and Peter Kuznick(中文版2014)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是美國著名編劇、導演及製作人。1978年,擔任劇情片《午夜快車》的編劇,獲得了第3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編劇獎。1987年,憑借戰爭片《野戰排》獲得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89年,執導戰爭片《生於七月四日》,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12年,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獲得終生成就獎。

彼得庫茨尼克(Peter Kuznick)是美國著名曆史學家,寫過很多關於科學、政治、核能曆史以及冷戰文化方麵的作品。

本書的兩位作者在前言中表示,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自己宣傳成為為全世界無私援助、充滿善心、熱愛自由、維護公正的角色。政府及一些作者美化曆史,從幼兒開始,到小學,到中學教育,一路強化灌輸給兒童及青少年們經過過濾的美國曆史,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傳播,以至於那些經過美化的曆史已經成為人所熟知的事實。

作者說,這固然令人欣慰,令人舒服,但是,卻隻是曆史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最終會是有害有毒,會汙染人心。因為這樣的美化不但會讓美國人無法理解世界各國人們對美國人的負麵看法,也令美國人無法對改變世界做出更好的努力。

這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美國不過是西方傳統意識的繼承者。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二戰後寫的小說《1984》中塑造的那個老大哥國家形象,其實就是當年他所熟悉的西方國家政治體製在篡改各自國家曆史事實的具體體現。他說的並非是小說出版後,西方媒體大肆宣傳的那個他並不太了解的蘇聯的具體情況。

其實,中國也有這個問題。改寫曆史自古以來都存在,哪個當權者也不想把自家的醜事放到曆史書裏供後人觀賞。但是,中國曆代曆朝都有史官,多少會阻止當權者的任意更改。隻有蒙元,尤其是滿清這種缺乏文明根底、缺乏曆史文化承繼的當權者才會無所顧忌的任意刪改曆史。但他們對曆史的篡改,基本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心理。與西方的那種按某種學說或價值觀,以作者個人的評判,係統性改寫曆史完全不在一個平台上。

所以,取代了國民政府後的新政權,由於模仿繼承的是西方意識遺產(馬、列主義都是西方的產物),自然也學會西方人那套本事。西方式的改寫最先是為添加延長自己的短暫曆史服務的,為把自己的文化傳統與古希臘鏈接起來服務的。發展到後來,演變成為意識形態與政治服務,為宣傳服務的,為海外擴張服務,為戰爭服務的,帶有強烈目的與輿論導向的編造與刪改曆史的行為。奧威爾自然熟悉西方人的這個傳統,這就是《1984》所敘述的行為。這是中國文化傳統所鄙視的。

中國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曆史記錄的傳統,人們雖然了解曆來的當權者對自己曆史的粉飾習慣,但人們並不了解一個接受西方意識形態的政黨,沿著西方人的思路,對曆史修改的幅度與手段的極端性(尤其受蘇聯的影響)。這就是西方意識形態對現代中國曆史真實性的毒害。

可悲的是,當一些中國人不相信自己的政府對曆史的記錄時,卻毫無保留地相信教會中國人改寫曆史的西方人關於中國曆史的說法,相信西方人對他們自己曆史的記錄,好像“西方”就等於“誠實”,等於“公正”。隻要是西方人寫的,就是可信的。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政府的所有的相關做法其實大部分是從西方那裏學來的。當然,這也不是他們的錯,這是長期受到片麵教育宣傳,一日覺醒後最基本的逆反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反應。

所以,了解這本書的內容,會有助於讀者看到自己當年心目中的理想國是不是自己從書中及媒體上看到的那個樣子,也會有助於讀者認識一個西方國家在記錄自己的曆史時一般采取的態度。至少可以知道作者所謂的未被講述的另一樣的美國到底會是什麽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