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緒緣起,感懷執念,聊以盡興。
正文

【疫情時刻】先群體免疫,再找替罪羊

(2020-04-01 23:04:46) 下一個

英國首相當初接受某科學家依據模型給出的建議,計劃實施“群體免疫”措施。盡管在英國國內遭到眾多科學家的強烈反對,但卻得到華人高學曆群體中很多人的欣賞與讚揚,甚至有人把這個想法稱作英國政府給世界提供的一個可供參考選擇的抗疫妙招。

比如移居到英國的何越3月16日表示,“經過多年海外生活,我已經學會拋棄國家刻板邏輯”,認為“中英抗疫方式不同,英國抗疫原則是以科學模型為基礎,在生命、自由、文化認同、經濟承擔力等之間找平衡。”

(據BBC報,200多名行為學科專家致信政府,認為“激烈改變行為”可能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拯救眾多生命”。“中國和韓國的經驗足以說明,至少應該嚐試這種(激烈改變行為)的做法。”)

(3月15日英國衛生大臣表示,“群體免疫”並非國家政策。3月16日政府出台多項抗疫措施。)

盡管這個妙招在國內反對聲中胎死腹中,政府一步一步隨著時間及疫情的發展走上實質性抗疫的道路,但是,最寶貴的先期檢測防疫時間卻被無情地浪費掉了。新冠病毒的傳染開始以指數級擴散,眾多無辜民眾成為政府及科學家最初靠建模做出“群體免疫”決策而貽誤戰機的犧牲品。

“群體免疫”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靠建模形成的。模型隻是人們基於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人為輸入數據,進行數學運算的一種預測手段。建不建模型,都不會影響群體免疫的出現。

利用模型給出的數據來表明新冠病毒將給一個國家民眾帶來的感染規模和死亡數字,政府可以提前為自己的抗疫不利和失誤找到科學依據。

這是英國首相為自己的政府認為對病毒攻擊無力抵抗,甚至感到會未戰先敗找到的第一個替罪羊。

不幸的是,繼查爾斯王子感染後(據報已痊愈),首相本人也被確診。感染後的首相依然堅守工作崗位,摒棄讓全國人民群體感染以達到“群體免疫”的初心,領導英國人民堅持抗疫。其糾錯決心堅決,其彌補錯誤決定帶來的損失的意誌堅定,其忘我工作的精神可歌可泣。

然而,就在此時,首相的一些盟友,甚至科學顧問卻突然離開領導本國人民齊心抗疫的主題,調轉槍口,全力攻擊中國政府在抗疫中的舉措失誤或數據失真。

中國是最先一個麵對全世界所有政府及科學家都不得不承認的,全人類從未曾見過的新冠病毒的攻擊,恐慌中封鎖消息可以理解,懵懂中做出的決策搖擺不定人之常情,措手不及中的試錯與失誤在所難免。這一切都應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而不應以意識形態的機會主義心態來揣摩。(在這裏無意為那些疫情出現初期以種種政治理由幹擾阻撓醫務人員交流疫情的官員開脫責任)

中國以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出來的救治方向,以民眾遭遇的巨大犧牲,為全世界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經驗。

各國科學家及政客首先需要問的是,自己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麽?自己在中國為世界贏得的時間中采取了什麽措施?這兩個寶貴的抗疫要素是否在拯救自己國家的抗疫過程中發揮了應該發揮的作用?如果沒有,那麽原因在哪裏?

顯然,這些政客及科學家並沒有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過失,而是都在為自己的錯誤,為自己浪費掉的寶貴時間,為自己因看不起中國經驗而選擇的錯誤決策,尋找最大的替罪羊,以便為自己開脫。

於是,我們的麵前出現了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長篇小說《1984》中的畫麵。借用BBC英倫網的一位叫吉恩?西頓(Jean Seaton)的話說:“在《1984》故事中 ,他展示了如何通過宣傳煽動,任意炮製虛構的敵人。” 

“其實,隻消看一眼戈德斯坦的模樣,想一下戈德斯坦的名字,恐懼和憎恨便會油然而生。”(《1984》)

劍橋分析公司(因操縱網民而在媒體負麵報道中已於2018年5月破產)前任首席執行官亞曆山大?尼克斯曾親口說道:“隻要有人願意相信,真相不一定要是真的。”克裏斯托弗?懷利在揭發他曾經的老板時,說了一句話:“你在製造真相。”

是的,“製造真相”,煽動民眾攻擊一個“任意炮製虛構的敵人”,這樣一種政府用以掩蓋自己的過錯,轉移國內民眾泄憤目標的伎倆,已不僅僅限於當年奧威爾描述的“老大哥”國家,已經成為西方國家愚弄公民的標準手段。

而且,這樣製造出來的真相總會“有人願意相信”。

近日,有人又提起“聚旗效應”(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聚旗效應”的基本意思是,在重大事件發生後,民眾會一反常態地站到自己國家領導人的身邊。

利用製造的真相,來創造有轟動效應的重大事件,特別是針對外國或外族的事件,把民眾聚集在自己身邊,再煽動民眾群起而攻之,二戰以來,已被多次證明效果顯著。

《1984》中描述的那些手法普遍存在於法西斯和民主國家,並在二戰及冷戰中廣泛應用。今天我們更加熟悉的是美國特朗普總統隨時隨地找替罪羊的做法,把國內幾乎所有讓百姓生活不快樂的事,都說成是中國造成的。

想必,英國政府中一些官員及科學家已看到拿中國當替罪羊的好處,那又可樂而不為呢?對於政客來說,這是正常的。

令人不安的是,一些科學家也學會這一套政治把戲,不免令人擔憂這種科學家與政客沆瀣一氣、同流合汙的行為會給科學界帶來什麽後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