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曉霜

你來過,我走過,我們是否相遇過? 也許是某一個場景,也許是某一個人,也許是某一首歌,也許是某一段文字, 曾經給我們留下刻骨銘心的感動,記錄下這些生命的痕跡,在歲月靜靜流逝的長河裏,讓我們知道自己曾經這樣活過。—— 曉霜
個人資料
相約曉霜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曉霜續訪 Monica】 新冠感染後,回望在美國40多年的生活(下)

(2021-02-24 15:43:17) 下一個

 曉霜 相約曉霜 

 

寫在前麵】我們 Palo Alto 的鄰居,灣區朋友熟悉的 Monica 大姐和她先生2020年3月初感染了新冠,多家媒體報道了她和先生的病例。新冠感染康複後,Monica回望在美國40多年的生活,和她作過幾次深入的訪談,內容請見訪談 Monica(上)。在中國新年之際,分享訪談下篇 “我為什麽要做參與這些事?”

 

Monica 和先生Adrian Arima 在加州保護基金會獲獎晚會(2019.10)
 
被采訪人:Monica Yeung Arima
采訪人/撰稿人:曉霜

 

 01

談談您當年的留學生和“老移民”

 

 

 

Q:您是70年代從香港高中畢業後來美國的。可否談談那時的移民與現在新一代的移民在心理狀態上有什麽不同?那時您來美國有什麽樣的“美國夢”?美國與您以前想象的一樣嗎?

 

A:回想來美之前,如果我進不了大學,剩下隻有3 條路:結婚生子;繼續幫家裏做生意;或出國留學。我選擇了最後一條。

 

我們七十年代到美國讀書,都是靠自己打工,有錢的華人較少。富裕之家都是通過長期辛苦打拚的。作為新來的人,沒有一種 “sense of entitlement”,我們相信美國有很多選擇的可能,相信自己隻要努力就能過上好的生活,所以一直努力學習,拚命工作。

 

大學畢業後,我也經曆過一個自我尋找(identity search)的過程,很想弄明白我是誰,從哪來,要到哪裏去。我曾經去歐洲很多地方背包旅行,一邊走,一邊體驗不同的文化,尋找歸屬感,挑戰自己一些固有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這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它給了我很多自信,也開闊了我的視野。在陌生的環境中,我意識到自己需要去接受,去參與,去發掘自己,尋找資源,解決問題,弄明白自己想要什麽樣的生活。

 

Monica 在歐洲背包旅行 (照片由Monica提供)

 

在歐洲背包旅行時,我看到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化,我們每個人都很不同,但是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人性就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們要參與和融入這個社會,就要跟別人打交道,要與他人和睦相處。

 

走遍天涯海角,領悟到生命的可貴。希望自己能夠充實生活,不枉此生。

 

當時父母還在香港,每年我都回港探親。最終我發現自己還是很喜歡美國,在美國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也更有個人成長的空間。於是決定留下定居美國。

 

後來我就安心到IBM 工作了,一直抱著一顆感恩的心,覺得自己很幸運,也非常努力,從來不會把任何事情當作是理所應當的。

 

現在從中國來的學生或者新移民,在國內受過很好的教育,很多人上過名校,有很好的工作,或者父母很有錢,不少是投資移民來的。經濟條件和我們那時的老移民是非常不同的,所以對美國和生活的期待也不同。但是新老移民都有一個重新融入社區的過程。

 

Monica 在歐洲背包旅行 (照片由Monica提供)

 

所謂“美國夢”,我們都相信美國的機會和自由。我到美國後才了解更多美國華人的曆史。1882 年通過的《排華法案》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好像非常遙遠,但是一直到60年代末,美國很多地方的房子不能賣給中國人。例如1968年前,Palo Alto老區是不允許屋主出售房屋給有色族裔的。

 

1948年的雪萊 v. 克萊默(Shelley v. Kraemer)案是美國最高法院的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案件,該案推翻了種族限製的住房條款(Covenants, Conditions & Restrictions, 簡稱CC&R’s)。從此種族限製的CC&R’s不能尋求國家司法機構強製執行。

 

但是在社會上還是經過一段時間,限製有色人種購房等歧視性的CC&R’s才慢慢地改變。直到加州修改了《公平就業和住房法》(Fair Employment and Housing Act)才終止了以往的種族歧視條款和現狀。

 

美國公立學校對於有色族裔學生的隔離,是在1954年的布朗 v. 教育委員會(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一案中,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在州一級隔離公共教育設施是非法的。一直到1964年通過《民權法》(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才讓所有的州和地方的學校隔離徹底結束。這些曆史離我們並不遠。

當我了解了更多亞裔美國人的曆史,我知道我們的祖先200多年前就來到這裏了,先是廣東一帶的勞工來淘金,後來很多華工參與了修建橫貫美洲大陸的鐵路,起點是紐約終點為舊金山,它是1869年完工。他們也為美國的建設作出過重大的貢獻。

如果有人對我說:“Go Back to China!”(滾回中國去!) 我就會理直氣壯地回複他們,美國是由移民組成的,我們的祖先早來了,也為這個國家出過力。“你讓我滾回中國去,你應該滾回哪裏去?你的祖先也是移民吧!”

 

我覺得了解亞裔美國人的曆史非常重要,也應該讓我們的後代了解。為此我們也資助了Stanford FSI SPICE 的課程研發,希望2025年新出的K-12的曆史書會有這段曆史的記載。

 

 02 

如何融入社區,開始當義工

 

Q:我是80年代從大陸來美國的留學生,很長一段時間都有一種無根的“漂泊感”,不知道多少年才完成從“遊客到公民”的心路曆程,也許我們一生都在經曆那種“他鄉變故鄉”的心理重建和生活重建。文化的衝突與融入,心理和生活的重建,對於第一代移民,也許是一輩子的坎,您可否談談自己是如何融入社區的?

 

A:我從小在香港教會學校長大,一些信仰上的影響,就像是在心裏種下的一顆種子,慢慢地生長。不管你是否信仰什麽宗教,愛的價值是相通的,個體的生命和此生是有限的,希望自己能走出小我,能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Monica與兄妹合影(照片由Monica提供)

 

我覺得參與社區是融入社區的唯一方式, 就是要把自己當作社區的一員, 把周圍的事情當作與自己相關的事。如果你不出現,不參與,不貢獻,怎麽會被人接受?大家有不同的生活經曆和不同的理念,但是都希望有一個和睦相處的社區。

 

我在IBM 當工程師的時候,每天中午一群中國人都在一起吃飯,講中文,說說笑笑很親切,但與其他老美同事很少交談。後來我去公司的市場部工作,大部分都是老美,我意識到文化的不同,每個工作的技能技巧也不同,慢慢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我一直關注並參加不少公益活動,能做什麽就做一點,不在乎自己有什麽位置和名分。

 

在Monica家的義工聚會(照片由Monica提供)

 

曉霜:咱們孩子剛上小學時,正是網絡公司遍地開花的年代,那時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好不容易熬到孩子可以上學了,以為可以早上把孩子送到學校,晚上接回家,且不說小學低年級上學的時間很短,更沒想到,學校的老師需要依靠家長義工做很多日常的工作。每個禮拜都有家長報名當義工,當時我們全天上班,不理解,心理壓力很大。看到一些家長的工作很自由,一些全職媽媽有更多的時間當義工。

 

直到我上班的NASDAQ上市公司摘牌破產,所有的人失去了工作,我開始在孩子的小學做了兩年的Room Mom (家長義工),有時間和機會參加了孩子教室和學校的很多活動,和老師開始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開始知道如何發聲,如何支持學校和教室的日常活動。這讓我更加了解美國公立學校怎麽運作,更加了解孩子學習的過程。這種家長的參與與我們在中國上學的經曆是完全不同的。我也很感激那些經曆,實際上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Q:有華人朋友說,需要有條件,有時間,或者有特殊的原因(如孩子有特殊的需要)才有時間和條件做義工。經濟條件好,才有能力捐贈。您怎麽看?

 

A:任何人都可以做義工,隻要你願意給予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5 也是貢獻,不在乎錢多錢少,重在參與,重要的是付出您的愛心。有錢給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就付出時間,隻要你有心,大家都做一點。中國有句老話:眾人拾柴火焰高。

 

Dr. Allen Seid夫婦和PACPC義工,在2018 Palo Alto Tall Tree Award Reception (2018.5.17)(Monica提供)

 

一次我在孩子班裏組織一個學校PTA的捐款活動,我希望每家都能參與不管錢多錢少。有一位單親媽媽跟我說,她經濟很困難,隻能捐$5或者$10,行不行?我說:“當然行。那也是一份愛心。”

 

上班的時間忙,不能幫忙,還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當義工。總之,就是把自己當主人,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情,總能擠出時間參與。

 

最好帶著孩子一起做義工,讓他們從小有一種參與社區和服務他人的意識。

 

你知道,我還經常叫我的朋友一起參加。我想這裏有很多朋友認識我記得我,我希望更多華人的麵孔出現在各種會場上。

 

 03

聊聊鐵路華工的項目

 

Q:您提到自己非常關注亞裔美國人的曆史,2019年是橫跨美國東西的鐵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建成150周年, 有一係列的慶祝活動。我看到您讚助的斯丹福大學“鐵路華工項目”的展覽在多處展出,您還到Utah州Salt Lake City參加150年的紀念活動。我見到攝影師李炬拍攝的很多珍貴的照片。您是怎麽參與到鐵路華工的項目的?

 

A:我和先生Adrian一直關注並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他是多家公益組織的董事和創始人。Adrian在斯坦福大學工作了近20年後被裁員,拿到了一筆遣散費,為了更好地利用那筆錢,我們在Fidelity Investments建了一個Family Charitable Gift Fund (家庭慈善基金),這有稅務上的優惠,拿到的遣散費可以少交一半稅;放在家庭慈善基金裏的錢你可以自己決定今後如何捐贈。手續很簡單,有信譽的銀行和財務機構都可以做。我們用那筆錢,讚助了一些我們支持的公益項目。

 

我先生是斯坦福大學Asian Staff Forum 還有 Stanford Asian Pacific American Alumni Club 的創始人之一,我們認識一群對亞裔美國人的曆史和權益非常關注的人。

 

Monica夫婦與張少書、蘇煒、David Lei夫婦等合影(Stanford Bing Concert Hall, 2019.10)

 

我聽到斯坦福大學從事東亞研究的張少書教授(Gordon H. Chang)介紹了他們的北美鐵路華工項目(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見網站 https://west.stanford.edu/projects/chinese-railroad-workers-north-america-project)。這個研究項目從2012年開始到2019年結束,2019年正好是美國橫跨東西的鐵路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 建成150周年。

 

張教授他們開始研究這個項目時麵臨很多挑戰,幾乎沒有任何曆史資料,但是他們的團隊,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學者,學生和誌願者一起,通過幾年的時間搜集資料,訪問華工後代,實地考察,研究書寫,他們撥開曆史的塵埃,讓一段無人知曉的曆史浮出水麵,還原了一段真實而被遺忘的曆史。這段曆史觸目驚心,我決定資助這個鐵路華工項目的曆史研究和展覽,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段曆史。我也親自把這些展覽做好運送到不同的州展示,當然展品由張教授和李炬幫忙核對。

 

曉霜:2019年4月,我和幾位朋友也參加了斯坦福大學舉辦的紀念北美鐵路華工的係列活動,來自美國和全世界各地數百名各界人士集在一起紀念鐵路華工。看到您讚助的華工展覽,學者和作家出版的書籍,藝術家的大型作品,見到華工的後代,聽演講,看紀錄片。後來我們還在斯丹福聽了交響樂清唱劇《鐵漢金釘》,這些活動讓我們穿越百年曆史的隧道,了解華工在150年前所經曆的苦難史和奮鬥史。

Monica與黃心雅, Barbara Voss, Roland Hsu & 曉霜在斯坦福紀念北美鐵路華工活動(2019.4.11)

 

Q:您可否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段曆史。

 

A:這是一段被主流社會遺忘的曆史,也不在美國K-12的曆史教科書上。華人早在1863年就參與了加州的鐵路建設,當時是參與跨大陸鐵路西部的建設,1864年冬季麵臨著嚴重人力短缺,當時東部的幹線地勢平坦,勞力充足,但是修築西部的幹線非常艱難,從Sacramento 到Utah,必須穿越內華達的山脈,需要炸開岩石山脈,修建15條貫穿花崗岩的隧道,還要搭建穿越峽穀的高架線。

 

當時的鐵路勞工,基本上都是歐洲的白人,大多數是愛爾蘭人,鐵路建築艱辛薪水微薄,死傷無數,很多愛爾蘭勞工離開。太平洋鐵路全長690英裏,那時才完成不到50英裏,管理層決定試用華工,開始幾十個,他們發現華工吃苦耐勞,工資低微,工作效率非常高,於是開始從中國廣東省大量招募華工,最終鐵路華工人數達12,000到15,000人,甚至2萬人。

 

Monica夫婦與華工後代Margaret Yee,義工Amy Yang, Lynn Zhang夫婦, Lotus Fong在斯坦福準備展覽(2019.4.10)
 

這些華工使用最簡單的工具鐵撬和炸藥,他們工作的時間比白人長,工資卻低於白人40% - 50%;白人工人包吃住,但是不管華工,他們住的是自己臨時搭的帳篷,自己解決飲食,冒著可能雪崩,爆破岩石意外喪命的危險,開辟了15條貫穿花崗岩山脈的隧洞。據不完全統計,有1200 多人死亡。人們曾從內華達沙漠中挖出上一噸華工的屍骨,運回中國。

 

華工是完成美國這條大鐵路的主力軍(占建設工人的90%),但是在1869 年5 月10日(150年前),當最後一根“金色道釘”釘入枕木時,象征著美國東西鐵路相通,在Utah (猶他州) 的大型慶典的照片上,卻看不到任何華工的影子。

 

1869年5月10日“金色道釘”在 Utah 釘入枕木,慶祝東西大鐵路相通的著名照片(照片來自網絡)

 

可以說美國這條橫貫東西的大鐵路由華工用生命鋪就,為美國的經濟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華工的貢獻從未被認可。

 

鐵路完工,趕上內戰終結,戰後經濟大蕭條,華人成為替罪羔羊,他們把華人當作白人的經濟威脅和美國社會的禍害,華人在美國的處境越來越艱難。到1882年的《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是美國曆史上第一部完全基於種族而排除移民的法案。它限製了華人的工作、教育、醫療、借貸、財產權。禁止華人移民,禁止華人入籍。就算你是公民,華人離境後也難回到美國。在這種環境下,對華人的歧視、限製、暴力、羞辱變本加厲, 十年間華人的人數在美國少了一半。

 

去年PBS的紀錄片《亞裔美國人》也講述了這段曆史,華人的處境直到1965年《移民法》(The 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of 1965)的通過才開始轉變,這些曆史離我們並不遙遠。

 

2019年5月10日在Utah 慶祝大鐵路相通150周年大型慶典(照片由Corky Lee拍攝)

 

我很高興能夠讚助這個鐵路華工項目的研究和展覽。很多照片由攝影師李炬拍攝。他從2012年開始,11 次沿著華工修建的這條鐵路線自駕行走,尋找當年華工的足跡。這些年來他對沿線的山川地貌,城鎮鄉村都了然於胸。根據曆史老照片,他找到一個個地點,在150年前同一個地方,拍攝現在的照片。沿途,他還訪問居民,華工的墓地。他拍攝的係列照片,非常珍貴,讓我們這個展覽有了曆史感和現實感。

 

Monica與攝影師李炬在Utah(2019.5.8 )

 

曉霜:這個這個橫跨美州的華工曆史展,給人視覺的衝擊,配上雙語文字,圖文並茂,展現給觀眾一幅幅生動的鐵路華工的曆史畫麵。我至少看了三次展覽,非常震撼。這個展覽贏得了加州保護基金會(California Preservation Foundation)2019 年展覽類的Preservation Design Award和Trustee Award (見網站:https://californiapreservation.org/awards-2-2/chinese-workers/)。衷心祝賀。這個獎是名至實歸,受之無愧!

 

展覽照片(由Monica提供)

 

 

04

如何尋找自己喜歡的公益項目

 

曉霜:您到美國40多年了,知道您參與過很多社區活動和公益項目。除了上麵提到的這些,您參與過聲援陳霞芬 (Sherry Chen) 等案件;您支持華人參政,在家裏舉辦過多次“候選人見麵會”;最近您捐款給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購買設備  (https://mailchi.mp/stanford/sep2020arima);您參與了Palo Alto History Museum 的籌款活動,現在擔任該博物館的董事。

 

攝影師朋友李炬談到,您做公益時那種無私忘我的精神令他感動。有一次為了給Palo Alto History Museum募捐,您自製了一個卡片,反複修改,打印出來了上百份,輪流到鄰居家去發送這些卡片。每一戶敲開門後,您都跟人家反複地講解,還在家裏組織了一個大的party,歡迎大家到您家見麵商談募捐之事。為了組織那次party,你們去超市買了很多東西,包了很多餃子冷凍起來款待鄰居們。他說和您一起到鄰居家發卡片,用了三個下午,每次走得他腳都痛了。

 

您做義工,很有創意。記得咱們孩子學校的體育隊需要讚助,您搞了一個garage sale, 把賣掉東西籌到的錢,捐給了學校的 sports program.

 

Q:常有朋友問,可否給他們和孩子介紹一些好的公益項目,您可否推薦一些?

 

A:美國有各種各樣的非盈利組織,成為社區的誌願者,民間的行動者和charity giving 的捐贈者是美國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美國夢的精神之一。選擇參與什麽公益或義工活動,首先要看你的興趣和社會的需要。看你關注什麽社會問題,覺得什麽對你有意義,參與那些你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項目,會給自己動力和成就感。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校和孩子參與的活動做義工。孩子的各種課外活動也會提供當義工的機會,如孩子的球隊,樂隊,field trips, clubs等等。

 

也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公司,職場協會,所住的城市和社區,或者和朋友一起參與各種公益活動。

 

 Monica, 曉霜與JingJing, Grace 等在Palo Alto Chinese New Year Fair(照片由Monica提供)

 

我分享幾個自己參與和喜歡的項目:

 

1. Palo Alto OES Emergency Awareness Programs

 

我在那做過幾年,這個組織可以幫助我們社區,在遇到地震,山火,其他緊急狀況下,如何與城市聯係,他們會通知大家如何撤離,如何應對。平時也有社區的培訓。現在仍然需要華人的代表,可以成為市裏與我們的社區的橋梁。這個組織的人員都非常友好,歡迎華人朋友參加。(曉霜:我記得去過你們辦的這個活動,還買了emergency kit(急救包),記得您還得過獎。)

 

Palo Alto Emergency Awareness Fair(照片由Monica提供)

 

2. Palo Alto Chinese New Year Fair

 

這是咱們Palo Alto 華人自己成立的非盈利組織,一年一次的中國春節,需要各種義工。每年PACPC 花很多時間籌備,你可以幫助準備食物,表演節目,辦各類展位傳播中國文化,或提供其他有創意的貢獻,所籌的資金會捐給Palo Alto 學區。更多信息可以查看網站:http://wizchinese.org

 

Palo Alto Chinese Fair(照片由曉霜拍攝)

 

3. 成立讀書會,家長育兒讀書俱樂部(e.g., Parenting Book Club)

 

前幾年PAUSD 學區有多起學生自殺事件,我在家裏成立了一個家長育兒讀書會,主要是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學習Parenting skills,我們一起讀書分享育兒經驗。斯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醫生Stephen Sust 當過我們的長期顧問,我們還邀請了一些嘉賓來分享。教育和心理健康是華人社區普遍關注的話題。

 

Monica's Parenting Book Club 邀請Henry Yen分享(照片由Monica提供)

 

4. Filoli Garden 

 

我喜歡種花種菜,在Filoli Garden 當過義工,還可以學習種植的知識。更多信息可以查看網站:http://www.FILOLI.org.

 

Filoli Garden(照片由Monica 提供)

 

5. 如果您有一筆額外的錢想用於慈善事業,可以成立家庭慈善基金

 

手續非常簡單,還可以減稅退稅。我們用這筆錢投資,讚助了一些公益項目,非常有效。我們每年一次通過 OCA San Mateo Chapter 給亞裔社區提供一個獎學金。我們讚助了"Stanford FSI SPICE" 項目,培訓老師的教學資料,希望讓更多老師了解《排華法案》和美籍華裔曆史;我們還讚助了斯坦福大學研發Japanese war brides的教學課程,促進斯丹福大學其他多民族文化課程的發展。我們計劃加入和讚助更多的項目,如斯坦福 Green Library(綠色圖書館)的改善;JACL scholarship 等等。

 

在OCA San Mateo Chapter 活動聚會(left to right: Li Ju, Mike Honda, Monica, Gerrye Wong, David Louie, Vic Lee, David Chai (照片由Monica提供)

 

6. 到中國的農村去支教

 

最後我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到中國的農村去支教。我希望能夠與一些不同經曆的人分享不同國家的文化理念和道德價值觀以及我的人生經曆。

 

當然還有很多值得做義工的地方,建議您從身邊做起,尋找到自己喜歡的項目。

 

俗話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先生被斯坦福大學裁員後,我們用他的遣散費成立了一個家庭慈善基金,這一筆資金的投資給我們很多機會去參加各種公益項目,幫助更多的人,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而且因為參與各種公益活動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也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Frank Wu 教授寫了一本很好的書《Yellow: Race in America Beyond Black and White》,非常值得一讀(這是他相關的演講:https://youtu.be/ZlSjhMvvibQ)。吳教授所說的理念,也是我參與公益事務的原因之一。與您共勉。

 

我們不需要跟別人比,隻是努力做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你能幫助別人,讓世界變得美好一點點,它會給我們帶來靈魂深處的喜悅和滿足感,何樂而不為?

 

在APAPA PNC 活動聚會(照片由Monica提供)

推薦閱讀以往文章:

1)【訪談 Monica】 新冠感染後,回望在美國40多年的生活(上)

2)“給予他人是成全自己的一種方式”  — Palo Alto 傑出公民獎獲得者 Mary & Allan Seid 夫婦的故事

3)續訪趙嬿:從華一代移民到Saratoga 市長,“我希望能為後麵的華人鋪路”

4)“我不會輕易放棄!” 訪談趙嬿,新當選的 Saratoga 市議員

5)“注重表現和注重愛的家庭有何不同?“ 訪談邵陽,從Fremont 學區委員到市議員

6)斯坦福大學精神科專家Dr. Steven Sust:如何培養內心強健的青少年

7)通向成功的多元化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最後我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到中國的農村去支教。我希望能夠與一些不同經曆的人分享不同國家的文化理念和道德價值觀以及我的人生經曆。”

敬佩至極!自立執著敬業,為人生的追求契而不舍!讚讚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