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人生(102)貴人相助,高人指路
漫漫人生路,總會遇到貴人,就看是否有緣。
人生十字路,總有高人指點,就看悟性如何。
從1967年12月被分配到水廠路中學任教,一混十年,雖成家卻未立業。1977年恢複高考招生以後,改變了一大批莘莘學子的命運,同時也給我創造了人生難得的機遇。
為了不辜負天賜良機,決定再搏一回,毅然決然,準備1978年報考南京大學中文係古文學專業研究生。為此備考一年,其時,因緣結識了武漢市62中的張正明老師。
文革期間,張老師曾與靜儀一起,被礄口區教育局下放到安陸縣。張老師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社會學係民族學專業,分配到政務院民族事務委員會工作。1957年被打為右派,從北京貶到武漢當中學老師。1980年後調到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創辦楚文化研究所,先後任副院長和顧問,華中師大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學界公認的著名史學家、楚學泰鬥。
靜儀非常支持我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帶我去見張老師,請他輔導我備考。考完後即去向張老師匯報,像圍棋複盤一樣,逐題複述試題和答案,張老師給我的專業考試估分至少85分以上。但是,居然連未錄取通知書都沒有收到。
大學夢再次破碎了,但張老師輔導我備考如同帶研究生一樣,提高了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我當時隻是一個初入杏壇的高中學曆的教師,能得到那時埋沒民間的高人張正明老師的指點,借用華中師大著名曆史學家章開源教授的“張正明來湖北工作,是湖北的福氣。”一說,更是我的福氣!
正是這個時候,我遇到了人生第一位貴人---安大廷校長。
有一天,我與安校長在水廠路中學教學樓走廊相遇,我不知道他當時是不是有意找我。見麵以後第一句話就說:“李老師,我馬上要調到武漢市43中去,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呀!”我想都沒有想,就說:“我跟你去!”
我相信“樹挪死,人挪活”。
“考研”也是為了挪動一下,不僅僅是挪一個地方的問題,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既然學校被人為分成了一般中學和重點中學,重點再劃分為省、市、區三級,區重點怎麽也比處於最低端的一般中學要好多了,“人往高處走”嘛,我為什麽不去呢?
在安校長的全力幫助下,1978年9月開學時,我到43中上班了。安校長讓我執教文科重點班並兼班主任。
幸好安校長當時給文科重點班定的升學率指標不高:爭取不剃光頭。也就是說,隻要有一個學生能考取大學就算成功了。
人生世事有時真是難以預料。
我調到43中不到兩年,1979年春節期間,大約是初六吧,我在武勝路新華書店門口,遇到了華中師大一附中原校辦農場王仕良場長。在校讀書時,學校每學期安排一周時間到校辦農場勞動,我這個團支部書記到了農場就歸他領導了。我們既是師生關係,更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王場長一見麵就說:“好個李培永呀,畢業十幾年居然不回母校看一眼啊!”
“王場長好!真不好意思啊!沒有考取大學,無顏見江東父老啊!”
“哎呀!我們都知道,那不是你本人的原因啊!有什麽臉麵不臉麵的?你現在哪裏?做什麽工作?”
“我在武漢市43中教高中語文。”
“母校現在正缺老師呢,想不想回母校啊?”
“母校是省重點,我又沒有大學文憑,能行嗎?”
“我看行,如果你想調回來,過完年回學校來找我,我帶你去見當年的老校長袁福。”
回到家對靜儀一說,我們夫妻倆都覺得,如果真能調回母校,對我,尤其是對我們的兩個女兒的未來,都是天大的好事。但是,我們怎麽對安校長說呢?
我們商量決定等開學後,回母校先見了袁校長再說。
1965年,袁校長是分管教學並兼管高三年級工作的副校長。開學後,王場長帶我去見袁校長,他非常熱情地握著我的手說:“培永啊,王主任那天回來說,他在漢口街上碰到你了,我們都歡迎你回母校!”一邊對王場長說:“王主任,你馬上去把教導處吳傳忠主任和語文組長吳六林老師請來。”然後,又告訴我:“王場長現在是總務主任了,你們當年的班主任吳傳忠老師現在是教導主任了。”
袁校長還是當年那樣性急。他請吳主任和吳老師來校長辦公室,對他們說:“我先說一下個人意見吧,請吳老師安排李老師試教一周時間,高中語文老師必備的基本能力都要考察一下。請吳主任安排試教的具體時間和班級,屆時,語文組全體老師,學校所有中層幹部和校領導都要去聽課。李培永不是沒有大學本科文憑嗎?有人擔心,怕他不能勝任。但是,他是我們自己培養了六年的優秀學生,吳主任,你當年還是他的班主任,比我更了解他。我們要通過實踐來檢驗,讓他試教一周,看看他是否具備省重點中學語文老師必須的能力和水平。到時候,請語文組全體老師評議,吳老師負責把老師們的意見報教導處,請教導處研究後寫書麵報告交校長辦公會集體研究決定。”
回家後,我和靜儀商量決定,老老實實向安校長說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同意調動,非常感謝,而且一定在走之前,做好份內工作;如果不同意調動,絕無怨言,繼續跟他一起,安心教學,為辦好43中盡心、盡責、盡力。
我對安校長說:“安校長,我現在遇到一件很難辦的事情,真不知道怎麽辦?”
安校長:“你慢慢說吧!隻要我能幫的,一定想辦法幫你解決困難。”
於是,我原原本本地匯報了最近我遇到的最難辦的事情。
安校長一直微笑著聽我說,當我講完整個事情前前後後的經過,以及我的想法之後,他沉思片刻,非常明確地說:“我支持你調到華中師大一附中,你去那裏將來大有可為。我當時要你跟我來43中,就是想給你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條件,讓你在語文教學專業上成長快一些。現在你有一個這麽好的機會,到省重點中學去工作,對你的成長絕對比我們這裏強百倍都不止,希望你抓住機遇,實現自己回母校工作的願望!”
他接著說:“現在教育戰線百廢待興,尤其需要優秀老師,我們武漢市的師資缺口也很大,華師一附中不歸省市教育部門管轄,估計你這個調動頗費周折,而且不可能短期就能解決。所以,你要有思想準備,肯定是一場‘持久戰’。因此,這個事情目前必須保密,不能對我們學校任何人說;第二,你要去試教時直接跟我請假就行了;第三,估計你至少要半年到一年時間辦調動手續,這個班馬上就要畢業了,一定不能懈怠,爭取有個突破,對你將來調動也是有利的。今天就說這些吧!記住,你知,我知就行了!”
試教一周後,母校最後的結論是“李培永完全可以勝任省重點中學高中語文教學”。袁校長親自拿著學校的決定,去華中師大人事處為我辦“商調函”。沒有想到被工作人員拒絕,理由是學曆太低。袁校長立即找人事處長論理。處長說:“你每年找我們要最優秀的畢業生,你自己卻要調一個高中學曆的老師,怎麽說得過去呢?”
袁校長:“他這個高中生,是我們自己培養了六年的優秀學生。又有十幾年的教學實際經驗,一個頂你十個!為了服眾,我們這次讓他試教一周時間,全體語文老師和所有領導都去聽了課。你看看,這是老師們的評價和教導處的結論。”
袁校長終於說服處長辦好了商調函。
當我拿著商調函去武漢市教育局人事處辦手續時,卻遇到了麻煩。人事處長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同誌,她說:“你想調到省重點中學的願望很好,但是,華師一附中不歸我們管,我們不同意。你可不可以考慮調到武昌實驗中學,那也是省重點,也在武昌,也可以給你一套住房。我希望你去我們教育局管的學校,手續也很簡單。”
我婉言謝絕了處長的好意,堅持要調回我的母校。結果就如安校長所言,真是一場“持久戰”。
調動手續還沒有辦好。我在43中帶的那一屆文科重點班的學生畢業了,一個學生考取了本科、三個學生考取了大專,不僅實現了“零”的突破,而且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標,校長、家長和學生都很高興。
彼時,安校長對我說:“你這個調動手續恐怕不是一年半載可以辦好的,你現在已經完成了我們的任務,如果華師一附中需要的話,你下學期開學可以先去那裏上班,工資我們照發。你一邊上班一邊辦手續吧,遲早是可以辦好的!你跟袁校長說,早年,我也是華師大畢業的,就算我給母校的一點貢獻吧!”
我回母校對袁校長說了安校長的建議後,他立即打電話感謝安校長對母校工作的大力支持,然後說:“培永的工資一定要由我們發,他在我們這裏上班,理所當然該我們負責發工資,而且,我們學校的經費比你們多一些呀!你就把他的工資拿去給你們老師發獎金吧!非常感謝你呀!老校友!”
曆時一年,最後還是袁校長請時任市長秘書的老校友幫忙,讓我如願調回母校。
正式成為母校教師不久,袁校長又委我以重任,指派我參加教育部主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組織的,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語文教材改革實驗工作。六年實驗,因成果顯著,於1987年被破格評為首批高級教師。
我的語文人生,始於1977年恢複高考,起步於武漢43中文科重點班,起跑於華師一附中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
張正明老師、安大庭校長、袁福校長三大貴人,是引領我逐步走上語文人生正道的三大貴人和高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傾力相助,精心栽“培”,就沒有培永的今天!難忘我最敬愛的三位老前輩!
更難忘武漢街頭邂逅的王仕良場長,如果沒有他的鼓勵和引薦,就沒有我後來的美好人生!是緣分,更是我的福氣!
人生一切隨緣,且行且悟,不辜負高人的指點,信步漫漫人生路。
安校長心胸開闊,宅心仁厚,頂住壓力,處處為年輕人前途命運著想,真的讓人感動,讓人佩服,更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