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居

記錄一些無需記錄的
個人資料
正文

俠客島:“大減稅”計劃實施後稅收卻為何超速增長?

(2018-09-06 03:20:07) 下一個

俠客島:“大減稅”計劃實施後稅收卻為何超速增長?

分享到:
2018-09-06 07:40:45字號:A- A A+來源:微信公號“俠客島”
關鍵字:大減稅減稅

從一個數據開始聊起。

據微信公號“俠客島”(ID:xiake_island)9月5日報道,年初開始,財稅收入的增速就表現突出。統計數字顯示,上半年中國GDP增速為6.8%,稅收卻增長了14.4%,增速是GDP的兩倍還多。

稅收的“超速增長”看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一方麵,年初政府就提出了8000億的減稅計劃,並於5月份正式開啟增值稅稅率下降政策;另一方麵,實體經濟並沒有太明顯的回暖。因此,看上去,稅收的超速增長是沒有基礎的。

這種看上去難以理解的現象也引發了諸多猜測和討論,比如認為這可能是強化稅收征管力度所致,也有觀點認為這種現象證明應當盡早“大減稅”。

如何看待這一輪稅收“超速增長”的現象?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範子英教授撰文解讀。在他看來,理解這種現象,必須從這一輪稅收超速增長的基礎說起。以下是他的解讀,一起來看。

稅種

今年5月份正式開啟的增值稅稅率下降政策,是實打實的減稅——將增值稅稅率原本17%和11%兩個稅率檔次,各降了一個點。

別小看這一個點的稅率調整。要知道,自從1994年設置17%的基準稅率以來,在過去24年間,這個稅率從來沒有調整過。事實上,財稅收入與GDP增速的差距,有一部分是合理的計價基礎導致的(GDP是不變價,財稅收入是現價)。

不過,計價基礎還不能解釋全部差距。隻有明白了這一輪稅收超速增長的基礎,才能預測這種超速增長也可能隨時會被“逆轉”。

究竟是哪些稅種,支撐了稅收的“超速增長”?

這必須從稅種結構說起。中國的稅種結構是非常特殊的,特別依賴於少數幾個稅種的收入。其中,第一大稅種是增值稅,占稅收總收入的40%;第二大稅種是企業所得稅,占總數入的22%。這兩個稅種,已經占據了總收入的62%。

基本可以說,如果一段時間的增值稅增速較快,那麽全國的稅收收入就會相應較快,反之亦然。其他稅種的表現雖然也很突出,但無法推動全國總稅收的大幅度增長。

例如,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上半年增速12.8%,低於全國稅收增速;考慮到它在總稅收中22%的占比,實際上這一增速還拉低了整體增速。

而第三大稅種、也是輿論廣泛關注的個人所得稅上半年增長了20.3%,在所有稅種中增速最快(或許是征管強化的結果),但由於前兩個稅種的集中度實在太高,導致個稅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僅有8%,無法推動總稅收的大幅度增長。

因此,全國的稅收超速增長,其實主要原因是在增值稅。上半年,國內增值稅增長了16.6%,年初兩個月的增速更是高達22.3%,均高於稅收總數入的增速——換言之,增值稅的高速增長構成了全國稅收超速增長的基礎。

事實上,在占比超過6成的前兩大稅種中,企業所得稅增速(12.8%)明顯低於增值稅(16.6%),也說明了一個廣為詬病的現象,那就是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繳納了很多增值稅,但企業的利潤並沒有明顯增加。

那麽,為何增值稅會大幅度增長、並推高整體稅收收入的增速呢?

相關

中國的增值稅,是按照生產環節進行征收的。這意味著,它對生產端的價格是非常敏感的,而對最終消費端的價格反而不敏感。

什麽意思呢?可以設想,如果上遊生產資料價格突然上漲,即使還是那麽多等量的中間品,上遊生產環節的稅基也會因為價格上漲而增加。這樣,直接的表現就是增值稅收入增加。

比如,2018年上半年的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增速是3.9%,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高的價格上漲。細看的話,其中生產資料上漲了5.1%,生活資料價格僅上漲了0.3%。

這裏要注意一個現象:GDP和財稅增速脫節由來已久,但財稅增速和PPI增速則呈正相關態勢。

比如,下圖所示,近20年來,僅有少數年份(如2009、2014)的財稅和GDP保持相同增速,稅收的超速增長反而是常態;至於大家關注的今年上半年稅收超速增長,是從2017年開始的——2017年PPI增速高達6.3%,當年的稅收增速也由前一年的4.3%猛增到10.7%。

從這張圖也可以看出,2000-2017年間,凡是PPI增長速度為正時,也就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時,稅收增速就會遠超GDP增速;反過來,凡是PPP呈現負增長時,稅收增速就會快速向GDP增速靠近,甚至會跌到GDP增速以下。

例如,2012-2016年間,PPI連續5年負增長,稅收增速也連續5年持續下降,從2011年22.6%的高位增速下跌到12.1%;2014年,稅收增速跌破GDP增速,2016年更是降至曆史最低的4.3%。這種情況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還從未出現過,因此也引發了一係列棘手的地方財政危機。

當然,從PPI指數傳導到財稅收入,有一個時間滯後期。一方麵是因為上遊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需要時間逐步傳導到中間環節;另一方麵是因為企業報稅有時間周期,業務發生時間和納稅時間也有差異。從數據可以看出,這個滯後期大概是3個月。

因此,今年6月稅收增速回落到6%,是因為3-4月份的PPI降到了3%左右;但隨著5-7月份PPI增速回升,7月份的稅收增長又上漲到11.4%。

結構

在這一輪稅收超速增長中,還有一個現象讓人困惑:上半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的稅收增速分別是13.3%、19.5%、19.7%、10.9%。

這種增速的地理特征,是非常不符合中國的產業分布的。按說,大多數的製造業和服務業都在東部省份,但東部省份的稅收增速反而不如中西部,特別是西部稅收增速反而最高。

其實,這些現象的出現也與PPI結構相關。如果按照行業將PPI進行拆分,我們會發現如下事實:

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上漲17.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12.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12.3%;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上漲11.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7.7%;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上漲6.9%。

這些行業價格的上漲,合計占了PPI總漲幅的77%左右。與此同時,其他一些終端產品的價格幾乎沒有上漲,比如紡織業上漲1.9%,汽車製造業上漲0.3%。也就是說,這一輪的PPI上漲,主要是由原材料和采掘業驅動的。

眾所周知,原材料和采掘業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受益於生產端資料價格上漲,征收了較多的增值稅,在全國統一的五五分成比例下,地方留存的部分也隨之增加。這也就解釋了上麵那個現象:中西部稅收增速領跑全國。

這種模式的PPI上漲,不僅僅使得中西部受益,也同樣會使得部分產業受益。例如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利潤增長了3.1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利潤增長了1.1倍。

由於上遊生產資料行業很多是國有企業,也使得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增長最快,達到31.5%(同期私營企業僅為10%)。相應地,這些上遊行業也是企業所得稅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到這裏,結論就浮現出來了:是PPI增速、生產資料價格、上遊環節的漲價,支撐了本輪稅收快速增長。

方向

理清了稅收超速增長的基礎以及結構性特征之後,關於未來的政策方向就可以做出相對清晰的判斷:要麽大減稅,要麽大改革。兩種思路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政策,最終效果也會不同。

先說大減稅。同樣,在中國談大減稅,實質上就是增值稅減稅。

這是因為,對於企業所得稅這個稅種來說,我們做了一個統計,發現有40%的企業是不交所得稅的。雖然企業所得稅的名義稅率為25%,但實際稅率僅為13%;同時,為企業所得稅貢獻較大的,都是上遊行業的國有企業——前50家大型企業貢獻了25%的企業所得稅,大多數民營非上市公司的所得稅非常少。因此,在現階段,減企業所得稅並不能有效緩解下遊製造業的困境,因而對激發市場活力作用甚微。

而如果要減增值稅,則需快速將現有的三檔稅率並入兩檔,例如將16%降到13%、10%降到6%。毋庸置疑,流通環節稅負下降了,商品價格也會下降。

但這會引發兩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一是財政風險凸顯,在財政支出規模沒有下降,同時支出效率沒有明顯提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增值稅稅率會導致明顯減收。如果減稅的同時伴隨了生產資料價格的下降,那麽就會成倍地減收。一旦財稅收入增速長期低於5%,地方財政風險就會爆發。因為,在總量5%的增速時,會出現很多地方增速為負;一旦財稅收入負增長的地區過多,中央財政就會馳援無力。

二是降低增值稅稅率,不一定能直接降低企業稅負。增值稅是價外稅,隻要抵扣鏈條順暢,嚴格來說並不影響企業利潤。

還有一種增值稅減法:維持稅率不變,增加進項抵扣,從而減少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

考慮到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以及稅務部門征收社保後的實際負擔上升,可以將企業的工資以及附加的社保支出納入進項抵扣。這個減稅方案的難點在於,工資是增加值的一部分,允許抵扣的話,就與增值稅理論矛盾。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實質性為企業減稅。企業負擔“一增一減”,增加的勞動力成本部分越多,減少的增值稅部分也越多,激勵企業自主如實申報個稅和社保;

二是促進下遊製造業的回暖。勞動密集型行業都是產業鏈的下遊,這些行業麵臨的勞動力成本壓力最大,通過增加進項抵扣的方式,可以更加傾向性對這些產業進行扶持,既解決了就業問題,也為社保係統的可持續做了貢獻。

接著來說說大改革。從這一輪的稅收超速增長來看,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恰恰是因為去產能導致的。並且,從所有製構成來看,民營企業的現狀更令人擔憂。

大改革的好處也很直接。好處之一,是可以緩解下遊產業的成本壓力,改革上遊生產資料行業,增加生產資料供給,這樣就會降低原材料的價格,提高下遊製造業的利潤空間。要知道,今年上半年,上遊產業利潤成倍增長時,下遊的紡織業利潤下降了1.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2.3%。

之二,則是隨著上遊生產資料價格的下降,所謂的稅收超速增長就不複存在了。

當然,在對內改革的同時,對內開放可能會更有效果。應該要逐步放開對資源和能源型行業的管製,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大幅度增加生產資料的供給總量。

同時,規定國有資本要逐步退出下遊的競爭性行業,將與市場需求直接相關的行業留給民營資本,通過提高製造業利潤率的方式來吸引民間投資的增加。

文/範子英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 原標題:俠客島:“大減稅”計劃實施後稅收卻為何超速增長?
  • 責任編輯:唐豔飛
  • 最後更新: 2018-09-06 07:47:25
 

熱門評論 2條

  • 即便這一次稅收增長遠高於GDP增長是如這洗地文分析的那樣:什麽嚴格了、偷漏稅減少了、增值稅合理了,那以前呢?在有偷稅漏稅、增值稅不合理的情況下,稅收還一直高於GDP增速是怎麽回事?
  • 花兒7
    即便這一次稅收增長遠高於GDP增長是如這洗地文分析的那樣:什麽嚴格了、偷漏稅減少了、增值稅合理了,那以前呢?在有偷稅漏稅、增值稅不合理的情況下,稅收還一直高於GDP增速是怎麽回事?
    你從中國國家統計局得到的GDP增速都是剔除了價格因素之後的實際增速,這叫GDP實際增速,而GDP名義增速(現價增速)要比你認知的高得多,稅收是現價,當然要比GDP實際增速要高,如果低於GDP實際增速,那麽這個國家的財政係統就有很大問題了,說明稅基大量減少,要麽是大規模減稅所致,要麽是企業大量倒閉。
    8小時前
 

我要評論

 

全部評論 146條

最熱 最早 最新
  • 全部樓層
    金水河6083
    對呀。樊剛說過,利益分配就是要以人民不造反為底線。
    專政鐵拳是擺著看的?
    1小時前
  • 全部樓層
    海dai
    是啊,所以國企利潤再創新高
    怎麽,經營得好也是罪?
    1小時前
  • jlmnet
    自古以來國家減稅都是一項最艱難的任務。別問我為什麽,曆史書都在那裏擺著呢,你可以一本一本地看。
    所以說精兵簡政是減稅的前提,但是這個太難了。明明早就該裁撤的計生委都裁撤不掉,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這事很難辦。此前唯一可以有效壓縮經費的手段其實就是裁軍,幾次裁軍幾百萬當時確實節省了一些經費的。但是很快各級政府的編製擴大又何止是幾百萬呢?這事難!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政府編製擴大的了多少倍,但是政府職能卻大部分都給外包出去了,為什麽呢?因為沒錢沒人。這事是不是透著古怪?當初編製小無數倍的時候為什麽那個時候的政府職能反而比現在完成得更多?這條線好好捋一捋可以牽出來很多東西。但是其他朝代怎麽沒有這麽嚴重呢?我覺得這裏麵確實有些問題的,因為我們現在的官製不但跟中國曆史上不一樣,跟世界上其他國家也不一樣。因為他們都是官,吏分離的。在其他國家,吏也就是公務員,這些人是永遠也無法成為官員的,他們就是專業政府職能管理,咱們這方麵比較混亂,官吏一體使得體製膨脹很難控製。而且也失去了互相製衡的初衷。
    能不胡扯嗎?現代公務員製度哪兒來的官吏分離?
    1小時前
  • 全部樓層
    飛天豬頭
    把偷逃的稅先交了再扯淡。
    嗬嗬
    1小時前
  • 交友地盤
    支持國家收稅!集中力量幹大事!加速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老百姓要那麽多錢幹什麽?!夠吃夠喝餓不死不就行了嗎?!要警惕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方式!五六十年代的人,多淳樸,多幸福!
    對呀。樊剛說過,利益分配就是要以人民不造反為底線。
  • 稅是降不了的 人口老齡化了 社保費率老說要降但實際情況是最近升了個人也多交了 這還是剛開始 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 稅負隻會有增無減 能夠減輕下這個趨勢的 就是縮減政府的規模 公務員待遇下降裁撤一些可以讓民間協會頂替的部門 還有就是別老是什麽都不放心 什麽都管維穩的思想下 必然不會出現小政府 老百姓負擔就會重 社會就越不穩 老百姓負擔就越重 惡性循環 周星馳蘇乞兒 皇帝說丐幫人太多了 蘇乞兒說你要老百姓日子過好誰會當乞丐 同理老百姓過好了日子誰會讓你懆維穩的心呢
    1小時前
  • 無懷野人
    當然,在對內改革的同時,對內開放可能會更有效果。應該要逐步放開對資源和能源型行業的管製,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大幅度增加生產資料的供給總量。
    同時,規定國有資本要逐步退出下遊的競爭性行業,將與市場需求直接相關的行業留給民營資本,通過提高製造業利潤率的方式來吸引民間投資的增加。
    ————————————
    這才是文章的主旨吧?說好的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公平競爭呢?怎麽又要動用行政手段讓國有企業退出競爭部門?你們經濟學家的市場理論去哪裏了?
    資源和能源要是讓民營資本來搞,最後死的隻能是平民百姓,
    2小時前
  • 名為減稅,實則暴斂
    2小時前
  • 應該是營業稅改增值稅導致的,因為原先營業稅實際上是收不上來的,改增值稅後就收上來了。
    2小時前
  • 自古以來國家減稅都是一項最艱難的任務。別問我為什麽,曆史書都在那裏擺著呢,你可以一本一本地看。
    所以說精兵簡政是減稅的前提,但是這個太難了。明明早就該裁撤的計生委都裁撤不掉,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這事很難辦。此前唯一可以有效壓縮經費的手段其實就是裁軍,幾次裁軍幾百萬當時確實節省了一些經費的。但是很快各級政府的編製擴大又何止是幾百萬呢?這事難!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政府編製擴大的了多少倍,但是政府職能卻大部分都給外包出去了,為什麽呢?因為沒錢沒人。這事是不是透著古怪?當初編製小無數倍的時候為什麽那個時候的政府職能反而比現在完成得更多?這條線好好捋一捋可以牽出來很多東西。但是其他朝代怎麽沒有這麽嚴重呢?我覺得這裏麵確實有些問題的,因為我們現在的官製不但跟中國曆史上不一樣,跟世界上其他國家也不一樣。因為他們都是官,吏分離的。在其他國家,吏也就是公務員,這些人是永遠也無法成為官員的,他們就是專業政府職能管理,咱們這方麵比較混亂,官吏一體使得體製膨脹很難控製。而且也失去了互相製衡的初衷。
  • 範冰冰們繳稅了
    3小時前
  • 555改個昵稱好難!
    所以,專家們都是為政府排憂解難的。立場不一樣,解釋也不一樣。這種文章真沒什麽好看的!
    3小時前
  • 全部樓層
    釣客月下烹小鮮
    我理解的是,其實我們的gdp少報了,而且是少很多的那種,大家懂了?稅收絕對數值很小,不容易引起別人關注,否則讓中國盡義務,比如聯合國會費多交幾億美元,什麽分攤各種國際費用等等。其實專家不用出來解釋,這樣反而給人欲蓋彌彰的感覺。隻要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相信國家就好。
    不是這樣的,GDP增率是除去了通漲率的,但稅收並沒有。所以一般來說稅收增速會高過GDP
    3小時前
  • 反正範冰冰之流的今年開始上繳的稅收就相當可觀了
    4小時前
  • 西湖牛肉羹
    國退民進,狗屁,不要再把私企偽裝成民企,用心險惡
    對呀!你看滴滴和聯想還有一點為國為民的意思嗎?
    4小時前
  • 全部樓層
    斯東
    稅交多的是國企
    是啊,所以國企利潤再創新高
  • 波若波羅密!
    降稅!!Duang~~~稅收增加!!Duang~~~
    稅交多的是國企
  • 說了半天就是為了國退民進啊
    4小時前
  • 凡是鼓噪減稅的基本都可以認定為帶路黨。值此多事之秋,中央必須保持財力,以備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應開征土地閑置稅:即對閑置土地廠房(單位麵積工商用地應該至少完成一定數額的稅金,達不到的,業主就得補齊)、空置的住房和閑置的住房用地(單位麵積承載人數不足的)征收。當財政盈餘較多時,再考慮返、減稅。
    4小時前
  • 稅收高於GDP增速,媒體一片反對聲;
    工資顯著低於GDP增速,媒體風平浪靜,甚至還出現降工資、社保、給企業減稅否則沒法給員工發工資的奇談怪論。
    4小時前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