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居

記錄一些無需記錄的
個人資料
正文

外媒:中國出口向價值鏈上遊攀升 中端高科技產業占全球主導地位

(2018-09-28 01:10:06) 下一個

外媒:中國出口向價值鏈上遊攀升 中端高科技產業占全球主導地位

分享到:
2018-09-28 15:47:05字號:A- A A+來源:觀察者網綜合
關鍵字: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金融時報》9月28日刊文稱,為證明加征關稅的合理性,美國總統特朗普手下的政府官員一直聚焦於中國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的進步。但在短期內,實際上是生產車輛零部件、電機,以及建築機械等中等技術含量產品的中國企業在迅速贏得市場份額。中等技術含量產品的生產幫助中國出口向價值鏈上遊攀升。

各地區中端高科技產業出口對比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中端高科技產業 中國占全球主導地位

在金融危機後的這十年,中國出口展現了極強的韌性。自2009年超越德國成為全球頭號商品出口國之後,中國出口以5%的年均速度保持增長,而同期全球出口年增長率不足2%。

過去十年間,中國製造業出口份額從12%增加到18%。中國加入WTO後,生產與出口規模的擴大加速了發達國家製造業就業人數的下滑。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U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一項研究認為,2002年到2012年,中國向美國出口商品導致美國流失了200萬至240萬份工作崗位。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斌表示:“中國企業正拋棄低端商品,轉向中端商品,這一轉變實際上是很快的。我估計美國關稅的最終效果將是讓這一升級加速。中國企業可能會被迫升級它們的產品線,以抵消(關稅的)負麵影響。”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發布的《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2018》數據顯示:隨著企業持續投資研發設施並與學術界的合作增加,中國的工業有望向新興和複雜的技術方向發展。在中端高科技產業,中國現在占主導地位,其全球份額在過去十年間幾乎增長了兩倍,達到32%,在2009年超過了美國,2012年又超過了歐盟。

特定地區,國家或經濟體的中高端製造業產出:2003-16 圖片來源:美國工程與科學指標2018

中國向價值鏈上遊攀升主要是在資本品(用於製造其他商品的商品)和零部件領域。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民營企業。

中國在全球推土機出口中的份額從十年前的僅2%增長到近10%,三一集團國際總部總監周萬春表示:“三一產品在質量和性能上已達到了日本的水平,而我們的服務甚至比他們還要好,因此我們在東南亞國家非常有競爭力。我們挖掘機的價格高於韓國產品,因此我們並不僅僅是在靠價格競爭。”而這並不是個例:過去十年中,中國對經合組織(OECD)發達經濟體俱樂部以外國家的出口份額從43%上升到了48%。

中國出口對象國家的比重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寧波精達機電向歐美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出口用於生產車載空調的設備,去年的海外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十年前,它在接手一家破產英國公司的員工後進入這個市場。該企業的管理人員馬克•福斯特(Mark Forster)表示,金融危機後汽車零部件行業開始向中國轉移。“從技術上講,這些產品比我們以前在英國生產的更好。”

產品技術升級改變貿易格局

中國企業轉向生產更複雜的產品,改變了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過去十年中,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中電信和運輸設備以及汽車零部件所占比例增長,而紡織品和鞋類所占比例縮減。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2007年至2016年,中國在全球資本品市場的份額從大約5%上升到20%。同時,美的、TCL和海信等消費品生產商的海外市場份額也在上升。

過去,中國出口的機械所需的大量零部件都是其他發達經濟體製造的。中國隻負責零部件的最終裝配,也被稱為“加工”貿易。

然而,這類貿易在中國出口中所占份額已有所減少,從十年前的46%左右下降到今天的35%。據估算,中國出口商品的國產化率已從十年前的約60%上升至約80%。

受中國進入中等技術含量領域威脅最大的,可能是中國的東亞鄰國。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十年裏,曾出現過一個三角貿易,日本、韓國和台灣憑借對華零部件出口保持著高額對華貿易順差。但近年來,要靠進口的產品很多都可以在國內生產了,中國對這幾國的貿易逆差從2013年開始收縮。

技術前沿不占優勢 差距仍然存在

盡管中國在中等技術產品上的表現日益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離高科技製造業前沿仍有很大距離。實際上,在計算機芯片、柴油發動機和乘用車的出口市場上,中國幾乎無足輕重。在其參與競爭的領域,中國出口產品往往還是靠價格取勝,而質量也並非最佳。

許斌教授表示:“中國企業正在升級到生產中高端產品,但仍依靠價格優勢,這些產品很多是德國和日本產品的“低配版”,在發展中經濟體還是很受歡迎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