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馬人的故事》([日] 鹽野七生著)(一)

(2018-03-04 20:53:56) 下一個

希臘文明、羅馬帝國和基督教是近代歐洲所繼承的三大曆史遺產,了解它們是理解西方近一千年曆史的關鍵。
 
想要了解羅馬帝國的曆史,日本作家鹽野七生所著《羅馬人的故事》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讀物。洋洋灑灑十五卷本涵蓋了從羅馬城創立之初到帝國最終覆滅這近九百年的曆史,對史實的記述連貫且完整。如作者自己所說,這本書並非嚴肅的曆史研究,而是麵對普通讀者講述的“故事”——作者文筆通俗流暢,一絲不苟的敘述史實的同時兼顧了故事的戲劇性,所以雖然是一部少有的長篇巨著但絲毫不會令人感到冗長乏味,相反讀者常常會被生動的故事所吸引而欲罷不能。一些西方的羅馬史著作,對於為人熟知的背景、常識往往略去不談;本書的作者鹽野七生出身於東方,這部著作可以說是她從東方視角對羅馬曆史文化的係統梳理,也就很自然的照顧到不了解羅馬曆史的東方讀者,那些對於東方人完全陌生的文化背景與細節作者都不厭其煩的一一說明。
 
通過這本書對羅馬曆史上那些重要人物、事件有了基本概念之後,閱讀如塔西佗的《編年史》或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就會容易得多。
 
(一)共和國的挽歌
 
從羅馬人驅逐暴君“傲慢者塔克文”,到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的稱號為止,共和國的曆史一共482年。
 
在這近五百年中,羅馬打敗了迦太基人,讓希臘和近東臣服並接受其“保護”,羅馬從亞平寧半島上的一個小小的城邦發展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國、地中海的霸主。
 
古代地中海世界,具有類似“共和”製度的邦國為數眾多,如希臘諸城邦、羅馬的死敵迦太基等。羅馬在推翻王權後能在數百年間保持政治上的相對穩定,軍事上成功的保衛國土並逐步對外擴張,同時國內民眾還能享有相當廣泛的自由保障,羅馬獨特的政治製度功不可沒。
 
由執政官、元老院和市民大會分享權力的政治體係,結合了君主製與民主製兩種製度的優點,麵對危機能高效決策,又能盡可能充分的反映民意;在這一體製下,貴族身居高位同時擔負重任,平民也有機會出任要職、為國效力,每當遇到危機總有傑出人才帶領羅馬人度過難關。無怪乎這一古代版的“三權分立”會成為後人稱頌的政治典範。
 
然而有著這樣模範製度的共和國卻在邁向全勝時期的同時走向了其宿命的終結。
 
公元前107年,麵對強敵環伺、羅馬軍隊頻頻失利的危機局麵,時任執政官的馬略決心對軍隊進行改革。此前羅馬軍隊是由平時從事不同職業的普通公民組成的義務軍,在戰鬥結束後就會回歸各自的崗位,而且隻有財產達到一定標準才有資格參軍。但隨著羅馬社會貧富分化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平民被迫變賣田產成為無產者,社會矛盾不斷加劇。針對這一狀況,馬略廢除了征兵時對財產的要求,改為招募貧民組成職業軍隊,這樣既保證了軍隊的兵員又消除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而對那些喪失土地、移居城市的無業平民而言,參軍成了一種可賴以維持生計的自然選擇,於是和政府(很多時候實際上是將領)存在雇傭關係的職業軍隊取代了從前為保衛家園而組織的公民武裝。
 
可以說這一變化是羅馬持續對外擴張的必然結果。戰勝了宿敵迦太基之後的羅馬,麵對的“敵人”更加強大,作戰區域離本土更遠,戰爭規模更大、持續時間更長。這種形勢下,繼續依靠普通公民所組成的臨時性軍隊已然不現實。馬略的改革同時還擴大了統帥的權力,不僅可以統領更多兵力,而且有權任命軍隊的下級軍官,而非從前那樣須經民眾大會選舉產生。改革之後,軍隊的凝聚力、戰鬥力都有所提高,成功的消除了當時蠻族入侵的威脅;但另一方麵將領的權力過大而缺乏製約,軍隊由公民誌願團體轉變為統帥的私人勢力,為之後軍閥混戰、走向帝製埋下了伏筆。
 
職業軍人隨將領出征遠方,在遠離故土、人生地疏的環境中征戰連年,相互之間結成血肉相連的親密關係;將領才能的高下往往直接決定著士兵的命運,而將領也是這些幾乎一無所有的職業軍人可以信賴、效忠的唯一對象,是他們改變自身命運、實現富貴榮耀的希望所在。傑出的天才統帥如蘇拉、龐培、凱撒,在其出眾的軍事才能引導下軍隊幾乎戰無不勝,隨著戰績的累積他們個人在士兵心目中的威望也增長到無以複加的地步,軍隊願意追隨將領去任何地方,甚至願意依照其意願做出明顯不合規矩甚至踐踏法律的事情。這種時候,軍隊已經不再是國家政權的支柱、公共利益的捍衛者,而是變成了將領的私人武裝,成為他們謀取霸權、實現自身野心的工具。
 
公元前49年,凱撒率領獲勝後的高盧軍團跨過盧比孔河,揭開了共和國終結的序幕。然而天才的凱撒也不過是步了馬略、蘇拉的後塵而已。
 
假使羅馬像英格蘭一樣是個相對孤立的島國,那麽可以想象她不需要時刻警惕強敵入侵而保持強大軍備,大概也不會出現後來將領擁兵自重、顛覆政府的情況,共和製度說不定延續更久的時間。這當然隻是後人的憑空設想,隻有在當今這種和平廣泛存在的環境裏,民主政治才最有可能延續。而兩千年前那個奢談普遍和平、野蠻殺伐遍地、危機四伏的時代,羅馬從被迫防禦到主動進攻,最後走向帝製似也無可奈何。畢竟當在外所向披靡的軍隊在天才統帥的帶領下掉轉槍口朝向自己的政府時,有什麽力量能阻擋他們呢?
 
對平民最大的威脅乃是政府,對政府最大的威脅則是軍隊——這是羅馬共和國的曆史留給文明的最大警示。
 
帶著征服敵國、異族的非凡榮耀歸國的將領,擁有共同浴血奮戰的戰士近乎絕對的忠心,輝煌戰績在本國人民心中激起的自豪令其成為最受公眾歡迎的人,而鄰國為其軍事實力所攝對他也都畢恭畢敬、唯恐成為其下一個打擊對象。古羅馬的蘇拉、凱撒,近代的克倫威爾、拿破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使在美國這樣民主觀念深入人心的國家,二戰後艾森豪威爾也因為其軍事成就順理成章的當選總統。在中國,“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更是深入人心的金科玉律。
 
所以公民社會必須時刻懷有警惕,以防軍隊挾持政府,將公權變成某個人或某一組織的私產。切不可以為軍隊被冠以“人民”的稱號就可以高枕無憂——如果“人民軍隊”被日複一日的灌輸絕對服從的觀念,接到命令後同樣可以開進本國首都展開屠殺。同樣的道理,如果元首露出終身掌權的念頭軍隊就忙不迭的宣誓效忠,那麽國名中塞進“共和”與“人民”也不能絲毫改變其專製帝國的實質。
 
曆史雖然一再重複著悲劇,但並非總是令人絕望。古羅馬前執政官辛辛納圖斯因為軍情緊急,臨危受命就任擁有絕對權威的“獨裁官”;雖然權力堪比國王,但辛辛納圖斯對此毫不眷戀,在退敵16天後就辭職返鄉務農。獨立戰爭勝利後,很多人勸說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稱王,但相信軍隊應處於民選官員之下的華盛頓毅然歸還軍權;後來他毫無爭議的當選合眾國總統,又在第二次任期結束後卸任退休,創下總統連任不超過兩屆的先例。蘇聯解體前後的動蕩時期,軍隊數次違抗當權者,在政治鬥爭中保持中立;六四慘劇前,38軍軍長徐勤先拒不執行率軍進城的命令,稱“寧可殺頭也不做曆史罪人”。
 
隻有當更多的人懷有這樣的覺悟,而放棄對“弱肉強食”、“成王敗寇”之類叢林法則的信奉時,共和國才有了最穩固的基礎。因為共和不僅僅是一種製度,她更是一種理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ky00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可惜不要說三權分立,兩權都難。究竟什麽是製度呢,人心裏對它的理解才是,寫在紙上的都隻是史料……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