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十周年再回首 重遊荷比德(九)七丘之城和舍恩博恩的秘境

(2024-09-27 18:17:32) 下一個

不少朋友聽說我們來德國這麽多次,會說:“德國有什麽可看的,它在二戰期間已經被炸的稀巴爛了。”每逢這個時候,LD就會和他們爭辯幾句。

不過,德國在二戰中損失慘重也是事實。如果上網搜索德國最美小鎮,你會得到一長列名單,但其中沒有遭受戰爭破壞的卻屈指可數。

離開維爾茲堡,我們沒有沿著浪漫之路繼續向南,而是折向東,前方是中世紀古城 - 班貝格。

班貝格(Bamberg)位於雷格尼茨河(Regnitz)與美因河(Main)交匯處,離開維爾茲堡不到一百公裏,她被很多旅遊雜誌和博客譽為德國最美城市。

班貝格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02年,那時候這兒是巴本堡家族(Babenberch)的封地,後來成為巴伐利亞公爵的領土。公爵的兒子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後,在班貝格建立了當地第一座天主教堂,立誌把班貝格打造成“第二個羅馬”。

在後來的千百年間,班貝格經曆了繁榮和衰敗的多次起落,先後被瑞典、普魯士和法國占領。二戰中,她竟奇跡般地躲過了轟炸,成為德國最大的一座未受戰爭毀壞的古城。

歐洲人說,班貝格是弗蘭肯的羅馬,但驕傲的班貝格人卻說,羅馬才是意大利的班貝格。

無人機視角下,整個古城看不到一棟帶有現代痕跡的建築,全城二千多座曆史建築中,一千多座被列為保護文物,1993年,班貝格入選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班貝格,相比附近的維爾茲堡,規模要小許多,在德國近代史上,她的角色不像紐倫堡或慕尼黑那樣舉足輕重,但她在納粹黨的早期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1926年納粹在班貝格舉行了全國代表大會,史稱“班貝格會議”(Bamberger Führertagung)。當時希特勒在黨內麵臨爭執不下的路線問題,他力圖將納粹從左翼的社會主義轉向更加民粹的右翼。在這次會議上,希特勒成功地確立了他在黨內的領導地位。對於納粹來說, 班貝格會議的重要性等同於遵義會議之於中共。

如今穿行在班貝格的巷陌深處,絲毫不見納粹留下的一點痕跡。

橫跨在雷格尼茲河上的上橋(Obere Brücke),是進入古城的必經通道,橋上坐落著班貝格的名片性建築 - 老市政廳(Altes Rathaus)。

老市政廳建於1462年,當年建造之前,主教不願意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蓋一座公共建築,那時的巴伐利亞,神權高於一切,但市民階層爭取自身權益的趨勢也已不可阻擋。班貝格人在湍急河流中打下無數木樁,建造了一座人工島嶼,將“沒有占用上帝一分土地”的市政廳建於其上。

如今班貝格的市民服務中心,早已搬去2公裏外,這座老市政廳成了老城最著名的曆史建築。

老市政廳中央是一座塔樓,下麵的拱門通向東西的兩座橋,建築主體在十八世紀被改造成巴洛克風格,黃色的外牆上繪有顏色鮮豔的濕壁畫,尖尖的分洪橋墩上矗立著典型的巴伐利亞桁架屋,主塔拱頂上嵌有羅馬風格的粉色時鍾。幾個世紀歲月流淌,不同流派,風格的藝術集於一身,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那麽和諧。

在濕壁畫中間,有一位小天使調皮地把小胖腿悄悄地伸出牆麵,讓壁畫一下變得鮮活,立體起來。

這兒,是班貝格世俗和宗教的分界線,退後一步是市民區,前進一步是主教城。

穿過城門洞,眼前這座雕花木屋是赫勒府邸(Heller House),建於18世紀,赫勒是當地商人,曆史學家和文物收藏家。

木屋外立麵的基調是醒目的藍色,與周圍的其它建築形成鮮明對比。精致而複雜的鏤空窗框給老屋增添了幾分精美,而楣飾上的壁畫則顯示了主人的藝術品味。

古城不大,卻有七八座大小不一,新舊有別,材質不同的橋。

很久以前,班貝格人逐水而居,在河邊建起一棟棟屋舍,於是班貝格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德國的威尼斯。

雖然把這兒稱為威尼斯有點牽強,但靜靜的河水,流淌在一整排紅瓦黃牆白窗的木屋旁,這處“小威尼斯”倒是比喧囂的意大利威尼斯多了幾分難得的寧靜和安詳。

為了附庸風雅,讓這個北方的小威尼斯更像威尼斯,雷格尼茲河上時不時地也出現幾條貢多拉,兒子說:“這次出來,我們隻要坐船,天必下雨,難得今天班貝格天氣這麽好,我們還是別坐船了。”

班貝格和許多名人在曆史上發生連接。1807年,大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來到班貝格,成為《班貝格日報》(Bamberger Zeitung)的編輯,雖然在班貝格的時間並不長,但他在此完成了第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精神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據說,1807年的春天,三十七歲的黑格爾在雷格尼茨河邊第一次遇到了拿破侖 – 那時的皇帝正率領不可一世的法國軍隊在班貝格附近與普魯士征戰,目睹身材矮小的拿破侖騎著高頭大馬,趾高氣揚地從眼前經過,站在街邊的黑格爾不禁感慨:“做人當如拿破侖!”

矗立在河邊的這座雕塑名為《Centurione I》,由波蘭雕塑家Igor Mitoraj於1987年創作,Igor的藝術風格鮮明,他的作品多數是殘缺的人體軀幹,寓意文明的脆弱。

是啊,班貝格古城不就是這樣嗎?曆經千年的紛亂,還能完好的保留至今,且沒有經曆大規模的重建,這是上天賦予的運氣。

在班貝格的天際線上,有四座尖塔特別引人注目,那是班貝格主教座堂(Bamberger Dom)。前麵莊嚴華麗的高塔是哥特風格,而後麵厚重簡潔的半圓形拱頂則是羅曼式。

曲折蜿蜒的街道通往教堂所在的主座教堂廣場(Domplatz)。

這座教堂由亨利二世夫婦出資修建,亨利二世(Henry II, Holy Roman Emperor)出生於巴伐利亞,曾是巴伐利亞公爵,但他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德意誌國王(1002年起)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014年起)。

德國名叫亨利的國王,前後共有七位,從亨利一世到亨利七世,初讀德國曆史的時候,我常把德國亨利國王和英國亨利國王混淆。

對於德國亨利們,人們其實更熟悉他們的德語名字 - 海因裏希(Heinrich),因為這個名字和亨利源於同一個古日耳曼名字Heimirich,於是後世在翻譯的時候,常把這些海因裏希稱作亨利。

對於亨利(海因裏希)這個名字,不僅國王偏愛,貴族們也特別喜歡。著名的羅伊斯家族(Haus Reuß)從12世紀末起,就規定家族的所有男性成員都必須取名“亨利(海因裏希)”,以紀念當初授予羅伊斯祖先領地的神聖羅馬德國皇帝亨利(海因裏希)六世,這個起名的規定甚至寫入了羅伊斯家規,為了區別彼此,每個男丁在亨利(海因裏希)後麵還要加上數字,但數字不會無限增加,他們以100或一個世紀為一輪,循環起名。

迄今為止,這個家族數字後綴最多的是亨利(海因裏希)七十二世,他於1871年去世,沒有子嗣。

為了簡便起見,下麵我還是用亨利這個名字。

亨利二世兩口子因為沒有男嗣,認為自己罪孽深重,於是傾盡畢生積蓄修建教堂贖罪,但這座教堂的建造過程卻是多災多難。

1012年5月6日,是亨利二世39歲生日,教堂正式落成。但1081年教堂就被燒毀。其後主教奧托一世(Otto I)重建教堂,但再次被燒,我們眼前的這座教堂是1237年重建的。

教堂入口的瑪利亞門(Mary's Gate),又稱恩典門(Grace Gate),大門四周的多重彎拱,象征著從世俗世界進入神聖領域的過程,每一層彎拱代表信徒通往更高靈性的台階。

彎拱中央嵌著浮雕,浮雕中央是聖母瑪利亞,她抱著嬰兒耶穌坐在寶座上。聖墓的右側站著聖喬治和聖彼得,左側則是亨利二世和妻子庫妮貢德(Kunigunde),二人被視為班貝格教區的創始人。

教堂大殿比我想象的簡樸,這兒與其說是教堂,不如說是紀念墓地。

班貝格曆代主教都葬在這兒。

這兒還有一座教皇墓地。

教皇克雷芒二世(Pope Clement II)生前曾做過班貝格主教,對古城很有感情,於是下令教廷,自己死後葬在這裏,他是唯一一位葬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教皇。

葬在這兒的還有亨利二世夫婦,這座石棺由弗蘭肯地區一位雕刻師曆經14年,於1513年雕刻完成。

這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自幼受母親熏陶,對基督教十分虔誠,即位後曾經去法國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要求出家,他向院長許諾,一定服從院長的領導,結果院長對他說:“很好,你既然服從我的領導。我派你作什麽事,你就應當去做,現在我派你去治理國政。”

在教堂中殿的側麵拱廊裏,有一座創作於13世紀的神秘石雕 -“班貝格騎士(Bamberger Reiter)。

這是一件極具寫實風格的藝術珍品,人物和馬匹刻畫的栩栩如生。它不僅是後古典時期歐洲第一座獨立無支撐雕像,也是最早的一座真人大小的騎士雕像。從外觀看,這位騎士肯定是一位君王,但對他的真實身份,卻有著各種猜測,有人說是古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還有人說是亨利二世。

800年來,這位騎士就這麽一直靜靜地騎在馬背上,注視著教堂裏來來往往的芸芸眾生。

因為年代久遠,“班貝格騎士”的創作者早已消失在曆史的煙塵中,但畢竟他留下了這件令後世矚目的作品,當我輩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能留下什麽呢?想到這兒,一種虛空之感寒徹全身。

教堂對麵是新宮(Neue Residenz),它是班貝格曆代主教的官邸,始建於1613年。它不僅是主教的居所,還用於接待貴賓、舉辦官方活動和管理教區事務。

這座新宮的修建者洛塔爾·弗朗茨·馮·舍恩博恩(Lothar Franz von Schönborn)是維爾茨堡主教宮的修建者弗裏德裏希·卡爾·馮·舍恩博恩(Friedrich Karl von Schönborn)的叔叔,舍恩博恩家族在17至18世紀間,在德國的多個重要教區和世俗領地都擁有顯赫的地位。

這座宮殿在戰爭中幸免於難,40多個房間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看過了維爾茲堡主教宮樓梯大廳的豪華,班貝格的這座主教宮的樓梯間要樸素許多。

但抬頭仰望,潔白的天頂也非常精美。它采用了豐富的曲線、花卉和神話題材,錯落有致的安排,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

皇帝廳(Kaisersaal),是新宮最奢華的房間,由梅爾基奧爾·斯泰德爾(Melchior Steidl,1657-1727)於1707年至1709年間繪製,牆壁上16幅超大尺寸的皇帝肖像,敘述著神聖羅馬帝國的輝煌曆史。

天花板壁畫以“智慧的勝利”(Triumph of Wisdom)為主題,設計者巧妙地利用視覺效果,使這幅畫看起來仿佛一個開闊的天空,從而增加了房間的高度感。畫麵中央描繪了智慧女神率領的凱旋隊伍,寓意統治者的德性與智慧。

皇帝大廳的旁邊是選帝侯廳(Kurfürstenzimmer),這個房間是專門為接待選帝侯而設。裝飾典雅,展示了巴洛克時期的細膩工藝和高貴氣息。房間中的家具和裝飾品大多為18世紀的原件,保存完好。

建築這座新宮的那位洛塔爾·弗朗茨·馮·舍恩博恩,於1693年當選為班貝格主教,1695年被選為美因茨大主教和選帝侯。作為美因茨選帝侯,他擁有神聖羅馬帝國選帝權,是當時帝國內最具權力的教會領袖之一。

我問兒子,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可都是原件,你覺得和參觀重建過的維爾茲堡有什麽不同?兒子說,我看不出有什麽不一樣,但在我知道我麵對的是幾百年來都沒有改動過的東西的時候,我覺得我離開曆史更近了。

走出新宮,重回雷格尼茲河畔。

在老市政廳旁尋一家水邊餐館坐下。

點一杯咖啡,看橋頭人來人往。

班貝格不僅是曆史古城,它的啤酒釀造工藝也遠近聞名。不大的古城有11家啤酒廠,周邊地區還有60多家釀酒坊。

這兒最著名的是煙熏啤酒(Rauchbier),這種深色的啤酒通過使用特殊的麥芽漿,讓啤酒產生一種細膩的煙熏香氣。

在班貝格新宮購票入場的時候,工作人員對我說:“你要不要買聯票,一票看兩宮?第二個宮比這個新宮更值得看。”

我們要去的這個宮殿位於波梅爾斯費爾登(Pommersfelden),一個此前我從未聽說過的名字,離班貝格大約20公裏。

沒想到這個本不在我們行程中的小鎮,田園風光竟是如此秀麗。

這座宮殿名叫維森斯坦宮(Schloss Weißenstein),但相比較音譯,我更喜歡它意譯的名字 - 白石宮。

藍天下,綠地環繞著一座美麗的紅頂白牆宮殿。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一年前去過的拉脫維亞的那座號稱北方小凡爾賽的隆黛爾宮,雖然兩者體量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

白石宮建設始於1711年,由那位選帝侯,班貝格主教洛塔爾 舍恩博恩委托來自維也納的建築師Johann Lucas von Hildebrandt 設計。宮殿於1718年完工。因為取材於當地的白砂石,故名為白石宮。

雖然此前舍恩博恩叔侄分別主持建造了維爾茲堡和班貝格主教宮,但因為是教會財產,所以建造費用來自公帑。但白石宮屬於洛塔爾的私人夏宮,所以隻能自己掏腰包。不過因為此前洛塔爾成功推動卡爾六世(Karl VI)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了報答,後者承擔了總建造費用的三分之二。

這座宮殿目前仍然是私有財產,屬舍恩博恩家族所有,由該家族的成員管理和維護。

上圖是這個家族的族徽。

曆經千年,舍恩博恩(Schönborn family)在歐洲依然還是一個顯赫的家族稱號,成員遍布世界各地,世俗的舍恩博恩繼承伯爵頭銜,而進入教會的舍恩博恩,目前地位最高的是維也納的紅衣主教 - 克裏斯托夫·舍恩博恩(Christoph Schönborn)。

進白石宮必須跟從館方提供的導遊,那天我們的導遊是一位德國美女,但對方隻提供德語解說,發給我們仨幾張英文介紹,我們隻能糊裏糊塗跟著走。

LD哀歎,離開德國三十年,曾經說得一口流利德語的他,二十年前回德的時候,還能結結巴巴地說,嗑裏嗑巴地聽;十年前回德的時候,已經說不出德語,但還能勉強聽;這次回來,既不能說,也不能聽,隻能勉強讀了。

當我們告別一個對象的時候,無論它是語言,是地方,是人物,抑或是情感,哪怕過後再追憶,再回首,那個對象總會不聽使喚地越離越遠,時間終將衝刷一切。

我們跟著導遊進入宮殿,白石宮的入口樓梯與前兩座主教宮相比,風格獨特。

樓梯大廳貫穿整個主樓的三層,是宮殿內最引人注目的建築元素,由巴洛克時期著名建築師約翰·達米安·施維爾特富爾特(Johann Dientzenhofer)完成,他的設計不僅體現了巴洛克風格中對和諧對稱的追求,還通過空間的延展和層次感,給人以視覺衝擊。

兩側的走廊以廊道的形式向上延伸,樓梯的線條柔和流暢,石質欄杆精美雕刻,細節考究,為大廳賦予了舞台般的儀式感。

大廳的天花板由藝術家約翰·魯道夫·拜斯(Johann Rudolf Byss)繪製,壁畫完成於1713年,描繪了當時已知的四大洲(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在壁畫中心,太陽神阿波羅駕著太陽戰車,象征光明與啟迪。畫作不僅以其色彩和細膩的筆觸著稱,還通過視覺上的延展效果,使整個空間顯得更加高大開闊。

樓梯大廳還裝飾有大量的雕塑,雕刻家弗朗茨·塞繆爾·桑默斯(Franz Samuel Zammels)創作了包括天神朱庇特,朱諾等雕像,增加了樓梯空間的神聖感。

花園廳(Garden Hall),充分展示了巴洛克藝術繁複,奢侈的風格,這種被稱為Grotto style - 洞穴的藝術形式,用大量的人造和自然建材,營造出洞穴感。

白石宮因為主要用於夏日度假,來此的客人如果因為室外悶熱,走進花園廳,洞穴感加上從廳內不同地方迸射的噴泉,會讓客人立刻感受到涼意陣陣。

音樂廳(Music Room):專為音樂活動而設,裝飾風格典雅,配備有音樂樂器,常用於音樂會和社交聚會。

白石宮因為是私有財產,相比於維爾茲堡和班貝格的主教宮,後者主要功用是展示,而前者還有實用性功能,我們進入這間音樂廳的時候,兩位音樂家正在排練鋼琴和大提琴二重奏,悠揚的音樂伴隨著我們的腳步,在宮裏回響了很遠很遠。

這是鏡廳(Mirror room)。

這是意大利廳(Italian room),洛泰爾在這間房間裏陳列了他收藏的意大利畫家的作品。

我們跟著導遊一路看過去,她每解說完一個地方,就要鎖上大門,去下一個房間,而且大部分地方不許拍照,但看到同組的德國人都舉起手機,LD也偷偷拍了幾張,但因為講解的德國美女步伐很快,所以很難從容地好好拍一張。

到了這兒,導遊說,你們盡情拍吧,這兒開放拍照。這是洛泰爾的畫廊,對藝術如癡如醉的選帝侯,一生收藏了2000多幅油畫,畫廊展示了其中的600幅,即使僅算這600幅,也已經是德國最大的私人油畫收藏量了。

回望白石宮,我想,當初德國旅遊局推廣浪漫之路的時候,沒有把美麗的班貝格和白石宮列進去,是擔心遊客懶得多跑100來公裏,還是這兩處覺得自己有獨特的魅力,不屑於和那三十個小鎮打包起來向世界推薦?

後來我上網搜索,發覺有關白石宮的視頻資料寥寥無幾,而且幾乎沒有英文的。文字資料方麵,英文的倒是多了些,但對於宮殿內部風格的介紹也大多語焉不詳。中文搜索白石宮也好,維森斯坦宮也好,返回結果竟然是0。總不至於我們是來此的第一批華人吧。雖然德國的都市世人皆知,但對於這些小鎮的推廣,我發覺德國人有點三心二意。如果讓我來設計線路,不妨把維爾茲堡,班貝格,白石宮這三個和舍恩博恩家族有著曆史關聯的地方放在一起,做一個二日遊,題目就叫:舍恩博恩的秘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匆匆那年95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一直跟讀你的遊記,總會看到與眾不同的景色。 這兩個美麗的小鎮, 吸引了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