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庸與菩提本無樹

(2008-08-04 19:05:43) 下一個

中庸第一句寫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按照唵啊吽的理解,天命之謂性就是客觀規律,率性之謂道就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修道之謂教就是修習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當然,這是個人理解,不一定對,所以,前幾節把這種理解用到自然客觀規律和社會客觀規律,覺得還解釋得通。但是,《中庸》顯然更著重個人修養,尤其是第一章提出君子“慎獨”的修養問題。所以,把這個解釋應用到人性上,就是說人性是客觀賦予的稟性,個人言行舉止要按照人性來行為,個人修養就是要時時秉心辦事。

 

如果個人按照自己的人性來辦事,是否就應該隨心所欲呢?如果應該隨心所欲,那麽存心善的自然是行善,但存心險惡的就會行惡。這樣的準則顯然不是《中庸》說的道理,因為就在這一章裏,子思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 慎其獨也。就是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不但不是隨心所欲,而且是一個戒律,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也要戰戰兢兢不可逾矩。《中庸》的第二章是『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就是說中庸不但不是隨心所欲,而且非常難實踐。如果容易實踐,就無需“修道之謂教”了。

 

如果說遵循人的本性行為是善的,那麽前提就是人性本善的性善論。三字經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孔子有一個歧路亡羊的故事,說的是一隻羊跑失了,村裏人幫忙找羊,每遇一個路叉口人就分散,這個故事把村裏的人比作學生,羊比著老師的教導,說的是老師講一個道理,學生理解各有不相同,誰得到真傳就不知道了。孔子有弟子七十二,後來分為八支,其中一支就是子思傳給孟子的性善論學派。孔孟之道,傳至宋明理學登峰造極。

 

如果按照性善論來解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就是要按照人的本來的善性來行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是說由於後天的環境影響,人逐漸脫離了本性,所以,按照本性行為並不容易。這樣解釋,符合孟子的傳承觀點。《中庸》第七章說,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似乎也點出中庸和性善的關係。

 

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說:此       心法                       書始                       六合     退    」。即朱熹認為《中庸》是儒家心法。但大家知道,程朱儒學是理學,而王陽明的儒學才是心學。所以,性善論是否就是得到孔子真傳的心學是有疑問的。即子思和孟子未必就是找到羊的那位村民。

 

如果說人的本性是天賦的客觀存在,那麽按照客觀規律行事就無所謂善惡。如前兩節說到的科學技術是按照自然客觀規律行事,就無所謂善惡。按照人類社會客觀規律來行事,會涉及群體利益關係問題,對某些人是善的,對另一些人就是非善的。如毛澤東近代對中國的影響,有人稱善,有人稱惡,而且爭論雙方難以調和。如果我們拋開善惡分別,而問問毛對中國的影響是否比蔣介石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如工程師問設計的機器是否符合物理學原理一樣,那麽,我們就有對錯的分別,沒有善惡的分別。中國講中庸,就有這個好處,把中國近代國共之爭看作對錯之爭,而不看著善惡之爭,不是非要除惡務盡,而是允許改正錯誤,因此有了國共的幾次合作。今天兩岸關係依然如此,中庸一點,再來一次國共合作,則百姓慶幸;原教旨一點,非要用人權民主推翻共產專製,則生靈塗炭。因為前者爭的是對錯,可以改正與時俱進;後者爭的是善惡誓不兩立、你死我活。所以,續前節“中庸就是反對原教旨主義”的觀點,唵啊吽是傾向人的本性非善非惡的。或者說,拋棄善惡的分別心才是人的本性。

 

讓我們比較一下神秀與惠能偈子的高下。

 

神秀的偈頌是: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惠能的偈頌是: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偈頌有善惡分別心,認為佛界善,塵世惡,要勤拂拭。惠能則沒有善惡分別心,所以,惠能得到五祖的衣缽。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即有了善惡分別心,就已經不是道了。“天命之謂性”就是《中庸》的道,是沒有善惡分別的。聖經裏講到,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裏是天真的。後來吃了分別善惡的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園。按照聖經,人類的原罪,就是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的結果。或者說,人類的原罪就是善惡的分別心。現在教會普遍把自己的教義視為真善美,其它都是邪惡,殊不知就是這個執著使得他們無法解脫原罪。而實行中庸,才能回到無善惡分別的天道,回到人類的伊甸園。

 

《中庸》第一章中講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裏“中和”就是“中庸”。“中”為道體,“庸”為道用。“喜怒哀樂之未發”,顯然沒有善惡分別,而道之用,即反映到行為上,卻有準確錯誤的分別。【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說: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這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恰成印證。禪宗認為眾生都有佛性,這個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把“天命之謂性”用於人性上,就是客觀的非善非惡的人的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這個人之初,就是嬰兒初生時的狀態,是沒有善惡分別的。要找回這個“天命之謂性”的本心,道家稱為“返璞歸真”,找回拳拳赤子之心。赤子者,嬰孩也。

 

如果聖經認為人類的原罪就是吃了識別善惡的智慧果,那麽達到中庸就是沒有了善惡的分別,就是得救解脫了。禪宗悟道,就是尋找自己的本心。“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就是按照本心行為,修行到可以按照本心行為時,就達到孔聖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聖人境界。

 

國際秩序中,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不同,按照中庸的觀點就應該有對錯之分,而不應該有善惡之分。如果在兩者中分善惡,非要誓不兩立,就是原教旨主義了。《中庸就是反對原教旨主義》一節中指出,中國在世界地位不斷提高並避免了大規模戰爭衝突,就是中庸傳統壓倒原教旨的勝利。以中庸思想拋棄善惡分別,才能使得全球化進程中世界各國各文明寬容共建人類繁榮,避免文明衝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今留 回複 悄悄話 甚感同意。中庸與六祖都俱有赤子之心。好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