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裏隨想

觀察世界,觀察內心。
正文

凡遇事,還是慢一點的好

(2018-03-14 08:40:04) 下一個

馮友蘭高壽,眾多健康雜誌蜂擁采訪。當來者正而八經地向他請教長壽的秘訣時,他說隻有三個字兒可以奉告:“不....著.....急”。

其實我們稍做觀察便不難得知,做事沉緩之人大多高壽,畫家,音樂家,科學家都慢,急了不行,急了出不了上品,不急一般都長壽,也就都成了大家。這是正證。

朋友有小兒,放假了嚷著要去迪斯尼,當爹的做慈祥狀,娓言相勸,說已去過了,這次換個地兒。兒不依,糾纏不休。三分鍾沒過,這當爹的便起了急:“不去!反了你小子!”小兒知爹有此德行,從此不提遊玩這事兒。“糾纏”是少了,可家中也少了許多溫馨。

大哥新家,隔園居婦人,哥說雖花園雜亂些,人看著也還賢淑。一日突登門造訪,聲稱其已入教,此教又如何是好。大哥耐心聽完,答說“入教很好定可修身養性,無耐加班頗多,怕是入不了。”婦人不甘,仍苦言相勸,哥含笑不為所動。婦起身而言“有啥了不起的,不入就不入!”這二則是反證。

習近平修憲也好,中國的發展也好,一上來就是皇帝論崩潰論,顯然是急了點兒。崩潰論證明自身已崩潰,是否當皇帝何不再看看?無論是否自覺,於業餘者來說,談古論今的目的在於延展自己的精神生活,那麽討論或者爭吵,隨著時間都應該生發出某些深度才好,但談到深度,一定是需要耐心的。車軲轆話一說30年,頻率是夠快,但多少有些乏味吧?

中國批評者,急慢也要看態度。愛之深恨之切,即便言語匆匆尖銳犀利,骨子裏的東西還是能讓人分得清。至於那些視中華為仇寇者,快也好,慢也罷,無論如何他也不會聽你的,那就快慢隨人吧。

 

無聊齋

 

2018-03-1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