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真假之間:俺也說說我之四

(2018-11-06 08:16:56) 下一個

“真我”依然是現象,沒有主體,比如天空中雲彩的形狀,是自然的。不是它要這樣或者那樣。

假如有一個本體,這個本體中出現“意識”,也是自然的。這種局部意識可以暫名“真我”,它還不是起心動念。

假設雲彩呈現出了金黃色,好象發光一樣,此時雲彩想:“噢,我發光了”,或者“我反光了”----這就是起心動念了,就形成我們現在的我了。

 

我們現在感到的“我”,其實是影子,是失去靈動性的意識,或者是意識走過的痕跡。

說他是影子,就好比皮影戲,我們看到人物和情節,其實不過是幾具皮偶在動。

說他失去靈動性,就好比火山噴發。剛噴出來的岩漿是活的,但落下來冷卻,就變成石頭了。

說他是痕跡,就好比我們走在沙灘上,留下一串腳印。腳印是我們留下的痕跡,但不是我們的生命。

我們所謂的我,我的身體,我的意識,就是這種情況。最初的意識活動落下來,沉澱,凝結,就會形成思維的意識,身體的意識以及相應的身體。

 

當然,在我們說“身體”,“我”,把他當成一個物理實體進行否定時,我們已經又一次陷在意識中了。

實際地講,我們所感受到的“真實”(比如感官真實,世界真實)依然隻是感覺,而不是真的有這種東西。這就是中西文明的根本不同。西方文明會在這個“真實”上麵一路追下去,得到身體,髒器,組織,分子,原子,量子,直到空有臨界。但中國古代則不是這個路線,它把“有”當成一個整體來處理,有一個名字叫“物”。物是怎麽來的?-------精氣為物。世界是精氣所成(細致理解有幾種,此處不綴)。得了,就這麽簡單。而如果我們隻從認知來分析,這種解釋是有道理的。比如我們認為是實體的東西(比如牆壁),換一種存在方式就可能不是實體:比如手機信號。

如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意識調到手 機信號的頻率上去,那就會穿 牆術了。但這種調不是靠我們想,我們願意 能實現的。因為我想,我要,都隻是意識的最淺層,而決定人的存在形態的,是意識的深層。

修行,是在深層用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