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青春迷茫和中年危機

(2015-03-06 10:45:15) 下一個
偶然看到北島的幾句詩: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不太清楚這是他在什麽年紀寫的,但是看起來貌似是在描寫中年不太得誌的情景。這幾句詩,應該是中年危機很形象的寫照。

人到中年,不是所有的人都春風得意。實際情況是,隻有一小部分人能夠春風得意。所幸的是,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大部分人能夠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理解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改變他們所能改變的,接受他們所不能改變的,盡量享受現實的狀態。

人有理想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這個問題不能泛泛地回答,實在是因人而異。

首先要看年齡。年輕人應該有理想,而且理想還可以遠大一點,因為有了目標奮鬥的動力才大。理想過於難於實現也不要緊,失敗了還可以重新再來,跌倒了爬起來還是一條好漢。年輕就是資本,未來有的是時間可以拿來去嚐試。而且,失敗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從挫折中學到的最真切。即使最終真的沒能得到自己期待的結果,至少可以對自己自豪地說“我努力了,我嚐試過了。”而且,年輕人非常可塑,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性。學理工的也可以去寫歌詞,比如最近高調出現在《我是歌手》第三期上的那個李健。發現自己的專業不適合自己,回到學校重新學習一個新的專業是非常可行的。

中年就不一樣了,肩負著養家糊口的重擔,沒有太多的餘地可以去冒險追求自己的夢想。中年人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繼續拚搏,離退休隻有二三十年,不可以再花五年十年失敗一次,也很難再花幾年時間回到學校重新學習一個新的專業。還有,中年人有跟年輕人不同的困難:記憶力,體力,精力,鬥誌,成功的欲望都遠不如從前。年輕人就象沒有駕轅的小馬,草原是遼闊的,身體是輕靈的,夢想是自由的,可以去奔跑跳躍和作各種新鮮的嚐試。中年人就象長期駕轅的馬,身負重擔,低著頭,看不到遠處。對於中年人,更多的是接受現實,或者作一些小的改變,而不是徹底改變現實。想徹底改變現實,中年反彈,夢想重萌,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也有很多就象鬧笑話,比如電影“American Dream”(1990)中所描述的那個突然發神經想起練健身的家夥。

其次,還要看自身和環境的條件,量力而行。也要看自己和家庭對失敗的承受能力。還有就是自己對成功的渴望到底有多大,自己到底願意和能夠付出多少努力。多大的夢想最合適,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個平衡點是不一樣的。夢想遠大的好處是有可能很成功,如果實現了會很滿足。但是同時帶來的問題是,遠大的夢想比較難實現,因失敗而不滿的可能性也更大。有些人會覺得夢想破滅還不如當時沒有夢想。夢想比較實際的好處是這種夢想比較容易實現,可以降低夢想不能實現的痛苦。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對於有些人,隻要有一個夢想,就有希望,這就能支撐他一天天過下去,即使最終夢想不能實現他也可以安慰自己,因為自己一直在夢想,一直在努力。這種性格的人可以接受失敗,但是不可以接受沒有夢想,沒有努力。另有一些人,則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想要達到的目標達不到。他們寧可把目標定得很低,沒有遠大理想,也不願意冒那個夢想不能實現而挫敗的險。這種人,可以接受沒有遠大理想,可以接受平凡的生活,但是不能接受夢想不能實現的打擊。

所以,是有一個夢想而不能實現更痛苦,還是連夢想也沒有更痛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自己的選擇。

為什麽不同的人對理想和現實會有不同的態度?這跟每個人從小到大長大過程中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同學,朋友,親戚的影響,特別是配偶(或人生伴侶)的相互影響有關。而每個人因為自己性格的不同,對理想的追求不同,也會選擇不同的朋友,老師,特別是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配偶。 朋友和配偶是自己選擇的,所以朋友和配偶的對自己的影響相當大程度上是自己早先選擇來的。父母是不能選擇的,但是父母對自己的影響也是一種互動,每個人多少還可以有一點作為。

上麵討論的從青春迷茫和中年危機問題,其實是一個存在哲學(existential)的問題。在心理診所可以看到不少為existential問題而困惑的人,最多見的是這麽三類:一類是十多歲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在困惑自己是誰,自己將來會是什麽樣的人,他們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identity),他們甚至會問自己為什麽活著,人類為什麽存在。另一類是中年人,比如有的人四十多歲了,以前一直幹建築一類的體力活,但是現在歲數大了,體力差了,腰也傷了,肩膀也傷了,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又沒有其它的技能,他們身負養家糊口的重擔,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還有一類是老年人,退休了,孩子們也不在身邊,沒有愛好,沒有事情可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不成功,不滿意,但是已經徹底沒有機會重新來過。有研究表明,老年年齡段的自殺率是最高的。這是因為一些老年人的這種認為自己人生失敗,但是已經沒辦法改變的絕望。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會有對於那個年齡段最重要的東西(Virtue),也有其心理社會危機(psychosocial crisis)。對於每個人生階段而言,對其最重要的人也不一樣,比如0-2歲時母親最重要,13-19歲時同齡人和榜樣的作用很大,20到39歲時朋友和自己的人生伴侶最重要。每個階段的Existential Question(存在哲學問題)是不同的。比如,上麵說到的13-19歲時想的問題是Who am I? Who can I be?(我是誰,我會變成什麽人)。

人生不同階段的這些特性,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摸索,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去體驗。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去考慮這些顯得比較高深和沉重的問題。通常,隻有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上出現了一些挫折或不順時,或者當我們需要對未來的道路作一個選擇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想這些問題。當我們困惑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去讀書,或者從網上找答案,或者找老師,朋友,家人或者“成功人士”進行谘詢。找心理谘詢師谘詢近些年來在中國也慢慢增多。

其實,剛才講到的所有這些事情,如果不是要針對一個具體的個人,隻是想泛泛地了解一下的話,這樣的知識早就有人研究得很透徹,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這個理論就是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大師Erikson的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埃裏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如果想看更多關於這個理論的介紹,則可以點擊下麵的鏈接,英文和中文的都有。

Erickson's stage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埃裏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