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胡醫生之做家屬體驗

(2013-11-07 17:44:05) 下一個
很久沒寫老胡醫生的故事了,當然是因為忙。另外,也有一點點私心。老胡是俺的師兄,人又長得英武,老寫老胡,不就讓老胡搶了河邊的風頭嗎。這次,老胡講的他回國當家屬的故事挺有意思,就寫一下,也算是替老胡說一句“我還在呢。“

老胡父親這些年一直有腰腿痛,嚴重到不能走路,醫生早說應該做手術,但他就是不願意。今年,經過多方打聽,老胡父親終於決定要做那個擇期的脊柱大手術。脊柱手術正好原來老胡所在的那家醫院骨科就很強,找人幫大忙幫小忙都很方便。先請外科的朋友惲教授幫著跟骨科醫生問問現在這個病的治療是什麽情況,住院容易不容易,以及應該具體找那個醫生看病做手術。這些都定下來,再想辦法先做一個脊柱的核磁共振片子,拿在手裏。

然後趁老胡夫人小婉回國時掛一個特需門診號去看骨科熊教授,熊教授就給開了住院條,外加一大堆入院前常規檢查。國內看病還真是有很多不人性化的地方。劃價,交費,抽血,做骨密度,做心電圖經常需要在不同樓層跑來跑去。帶著個行動不便,不能走樓梯的病人就更困難了,還好的是護士和電梯工都挺照顧老人的。老胡父親這次看病一共去了三個家屬,老胡媽當然是要去的,老胡的兄弟開車送父親去醫院,小婉對醫院比較熟,在醫院裏幫著找地方辦手續。老胡媽陪著老胡父親坐著休息,小婉和老胡兄弟在各個樓層劃價交費問事兒。等都辦好了,再來接老胡父親去其它樓層抽血或做檢查。

在抽血時,護士問,早晨吃過飯沒有。如果吃過飯查血糖就不準了,需要明天早晨再來。老人家早晨六點多喝了一點兒粥,現在都十一點多了,血糖早就不高了。小婉心中跟明鏡兒似的,如果跟護士說吃了,人家才不管你幾點吃的呢,肯定不給抽血。如果你堅持還是要抽血,護士肯定讓你問醫生去。人家骨科教授那麽忙,咱哪能拿這點兒小事兒麻煩人家。小婉說,沒吃,血就抽上了。要是不明白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多半又得再跑一次。

即使是有小婉在這裏蹚路,還是有一個骨密度檢查沒做成,因為到下午太晚了,做檢查的技術員離開了。沒辦法,隻好改約時間再來一次。好在把檢查費先交了,下次來直接去做檢查就好了。老胡父親感慨,這要是沒有小婉帶著,做這幾樣檢查不知道需要跑幾躺呢。

有了住院條就等醫院叫病人住院了。什麽時候住就很難講了,需要等到病房有床的時候。這是一個擇期手術,所以老胡讓父親安心等待,啥時候叫住院了,老胡就買機票回來。

住院後,熊教授看到老胡父親的腿有點兒腫,就讓加一個下肢B超。老胡媽就不明白了,不是術前檢查都做了嗎,怎麽又需要有新的檢查了。老胡給解釋,這肯定是因為擔心下肢有沒有靜脈血栓,檢查是需要的。

做手術需要簽字,老胡早就給打上預防針了:到時候醫生會給交代一大堆可能的並發症,出血,感染,周圍的神經等器官或組織損傷,甚至有生命危險,不要被嚇到, 另外,就是神經壓迫時間長了,術後可能行走恢複有限。所有的病人術前都要簽字,不簽字沒辦法做手術的。這個手術的風險是有的,但是咱們已經考慮了十多年,做了很多調查研究,還是覺得這個風險是值得冒的。老胡父親這次倒是很英勇:不做的結果就是癱瘓和大小便失禁,那我還不如去搏一下。行走功能能恢複多少都是好的,就算不能恢複,隻要病情能不進展我也滿意了。

手術做了幾個小時,蠻順利的。術前熊教授覺得有可能隻需要做鬆解,不一定要打鋼釘放鋼板做固定,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術中在決定。最終還是打了六個釘固定了三節脊柱。術後麻醉恢複也還順利。術後四五天沒有大便,除了跟術後幾天沒有進食有關外,可能也跟使用了一些止痛藥有關,最後用了一點通便的藥物也就好了。術後,以前的神經壓迫症狀得到緩解,兩腳逐漸變溫暖,也不麻木了,慢慢恢複感覺 。連老胡都沒想到這個神經鬆解能這麽快就有明顯的效果。

脊柱手術的術後翻身和活動很重要。術後兩天家屬陪床,護士教家屬怎麽給病人翻身,有什麽需要幫助的也可以直接叫護士。術後第三天開始,可以選擇請護工陪床,一百元一個晚上。病床邊有一張躺椅,白天當椅子坐,晚上如果把鎖打開,可以拉開當床睡。找護士開鎖需要另加十元。其實沒有家屬陪床沒有護工也行,有事兒就叫護士。但是,老胡父親覺得老麻煩護士不好意思。老胡父親很善良,有了護工,夜裏也盡量不叫護工。另外,那十塊錢開鎖費也替護工付了。如果不替護工付,估計護工自己就不付,寧願坐一晚上了。同病房的另一個病人是從外地來的,花費很多,所以能省的都省,沒有請護工,老婆陪床,天天晚上坐著睡。後來老胡看著不忍,就悄悄幫著付了開鎖費,讓病友的家屬也能休息一下。

老胡一回來就天天泡在醫院裏,從快到中午時病房允許探視,一直到晚飯時老胡兄弟來接班。陪床無非是幫著遞個水,拿個毛巾,拿個尿壺這些事兒。到了中午,領一下病號飯,扶著父親坐起來。再有就是陪著聊天。一般病人吃完午飯後護士就讓家屬離開,好讓病人休息,等下午兩三點鍾再回來繼續陪床。老胡就可以出去跟醫院裏的老同學老同事們一起吃個午飯見個麵。也有的老朋友沒功夫一起吃飯,就幹脆到病房來跟老胡聊聊天。有一天,老胡的同學婦產科白教授來了,正好老胡的兄弟也在。老白還記得呢,當年老胡兄弟的夫人生孩子就是自己幫著安排住院的。

快出院那兩天,老胡父親已經可以下地走一走了。老胡就多了一項任務,就是扶著老爸練走路。還有就是有時候外勤護工忙不過來,就會讓家屬幫著推病人去照片子。老胡想當年做住院醫時曾經幫助推過自己管的病人,這回推病人卻是當家屬推自己的家裏人了,感覺不太一樣,覺得這種身份的轉變挺新奇挺有意思的。

老胡父親術後住了一周就準備出院了。住院醫提前一天告訴老胡的母親說是第二天早點兒去病房找他,要交代出院注意事項,開藥和辦出院手續。老胡說,探視要到快中午才能進去呢。老胡母親理直氣壯地說,是醫生讓早點兒去病房的嘛。那天一早,老胡陪著母親去醫院,果然就被門口的導醫攔住了,老胡母親怎麽解釋人家也不聽。老胡讓母親稍安勿躁,問導醫那怎麽才能讓進去呢。導醫說,需要去住院服務處開一個條。好說,那就去住院服務處。到了那裏,老胡一看那個人有些眼熟,趕緊上前到招呼。這下熟人好辦事兒,那人在電腦上查了一下,說是醫生還沒把出院醫囑穿過來呢,不過她可以先給開兩張辦出院手續的通行證。問題輕鬆解決。

出院以後醫院基本就不管了,要想複診自己掛號,這一點跟美國不太一樣。拆線簡單,如果老胡在,都不需要去醫院,自己去醫院借一個消毒拆線包就可以拆線了。拆線時老胡已經走了,就去附近一家醫院拆。拆完了線,人家囑咐還需要再蓋著紗布養幾天,中間還要換一次藥。老胡知道送父親去一趟醫院有多麽不容易,而且父親刀口長得挺好的,就讓老媽去買消毒紗布和消毒用的藥水自己換藥,在電話裏教她消毒時怎麽從裏往外畫圈。

整個住院的經曆,老胡的父親特別滿意。手術成功,症狀緩解。老胡父親尤其滿意的是從熊教授,到住院醫,到護士,到外勤護工,到送飯員,到陪床護工,所有的人對對他特別客氣。有叫老胡的,有叫老人家的,還有叫爺爺的。這跟十多年前他住同一個醫院時的感覺很不一樣。那次住院,不在這個新的住院部,住的條件也不好,大家的態度也沒有那麽好。

老胡知道為什麽現在大家態度都那麽好,有好幾個原因。一個是整個病房的條件好了,不那麽擁擠了。一個是現在這種三級甲等醫院都強調優質服務,而十多年前能把醫療質量抓好就不錯了,顧不上這些服務態度和人文關懷的事兒。再有一個嘛,也是因為有老胡在。老胡也算是這個醫院的老人了,老胡的朋友和過去的同事現在基本都是教授和主任副主任的了。這些人時不時就會過來看看老胡父親,有的還會跟護士長聊幾句,叮囑一下。醫院裏這些事兒傳得快著呢,知道是過去本院醫生的父親,大家可不是很客氣嘛。而且,老胡現在跟十多年前也不一樣了,也知道怎麽跟人聊天,怎麽讓方方麵麵的人高興。另外,老胡在這裏做過醫生,知道醫生護士喜歡什麽樣的病人和家屬,早就不斷地跟父親和母親講怎麽盡量跟醫生護士合作。老胡自己也是非常好說話,醫生護士讓怎麽著就怎麽著,外勤護工讓幫忙推病人就推病人。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老胡總結了一下,父親的手術得到這樣一個滿意的結果和滿意的過程,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幾件事:

第一,是選擇一個恰當的醫院和恰當的醫生。這個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到。老胡是在這家醫院工作過,知道這家醫院哪幾個科室的那一個方麵比較強。
第二,是用人不疑,選擇好了醫院和醫生就相信醫生的技術和人品,跟醫生護士配合。
第三,是與人為善,對所有的人都很友好很客氣。既做實事兒,也跟人聊天。而且,全家人包括病人和家屬都友好。
第四,是知道什麽事情是重要的,什麽事情是可以變通的。
第五,是該花的錢都藥花出去,比如請護工。
第六,如果在醫院裏有認識的人,會有很大的幫助。老胡知道,在這個正規醫院裏,即使不認識人,醫療上該怎麽樣也是怎麽樣,不會因為不認識人就有差別。但是服務態度上,以及一些小事的照顧與否,可能就會有一點小差別。老胡這次就曾經去一家最大的康複醫院,想問一下父親能否轉到那裏住院做康複,結果服務台的人員就回答得挺生硬的。好在最後父親恢複得不錯,可以自己起床了,就決定不需要去住康複醫院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